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2A級風景區(qū)名錄旅游

中國2A級風景區(qū)名錄

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為中國戰(zhàn)國初期曾(隨)國國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隨州市擂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發(fā)掘。墓坑開鑿于紅礫巖中,為多邊形豎穴墓。南北16.5米,東西21米。內(nèi)置木槨,槨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為夯土。整個墓葬分作東、中、北、西四室。東室置曾侯乙木棺,雙重,外棺有青銅框架,內(nèi)棺外面彩繪門窗及守衛(wèi)的神獸武士。中室放置隨葬的禮樂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車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歲左右;殉葬者為13~25歲的女性。墓葬出土隨葬品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編鐘一套65件,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青銅禮器主要有鑊鼎2件、升鼎9件、飼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詳細]
三仙山
  三仙山風景區(qū)位于蓬萊黃海之濱,西與八仙過海景區(qū)、三仙山溫泉相毗鄰,北與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是一處集旅游觀光與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qū),更是山東半島黃金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燦明珠。整個景區(qū)由和氣大殿、小怡和園、蓬萊仙島、方壺勝境、瀛洲仙境、瀛洲書院、藝術(shù)博物館、蓬萊歷史文化集錦、玉佛寺、萬方安和、歌舞大劇院等景觀組成。亭臺樓閣、飛檐翹角、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園內(nèi)古木參天,奇石各異,碧水蕩漾,珍禽嬉戲,既有北方皇家園林之雄,又有南方私家園林之秀,集中國古典園林之大成,展示出一副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美妙絕倫的畫卷。其中重108噸的世界第一大整玉臥佛、重72噸的整玉立觀音、重260噸的十一面觀音為景區(qū)…[詳細]
媯河漂流
  媯河是流經(jīng)延慶媯川盆地的最大河流,人稱“東方萊茵河”。媯河流域沒有任何污染和人為破壞,基本保持了原有風貌。兩岸植被豐茂,環(huán)境清幽,風光輕靈自然,青山、碧樹、草灘、水中小渚與瑯瑯清流交相輝映,形成了立體-的藝術(shù)世界。這里沒有盛夏的溽熱和城市的喧鬧,空氣清新,天空湛藍,涼爽宜人,是消夏避暑,旅游娛樂的最好去處。媯河源自群峰環(huán)列的松山自然保護區(qū),東穿龍慶峽婉轉(zhuǎn)出山,至金牛山西折,經(jīng)媯川繞康西草原入官廳水庫,迤儷百余華里,連綴眾多景區(qū),盡得山川神韻,為歷代推崇。早在1500年前,北魏酈道元曾親臨勘察,并在《水經(jīng)注》中寫下一節(jié)優(yōu)美的文字;金元兩代帝王耽迷其山光水色,鑾輿而來,駐蹕不去;明清時期這里已成了…[詳細]
然烏湖
  然烏湖位于西藏昌都地區(qū)八宿縣,海拔3850米,面積約22平方公里,為藏東第一大湖。湖畔西南有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貢拉冰川,東北方向有伯舒拉嶺。周圍雪山的冰雪融水構(gòu)成了然烏湖主要的補給水源,并使湖水向西傾瀉形成西藏著名河流雅魯藏布江重要支流帕隆藏布的源頭之一。然烏湖是典型的由造山運動而形成的堰塞湖,處于喜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橫斷山的對撞處。然烏湖的靜和藍是遠近聞名的,湖中極少看到枯枝雜物,湖的四周景色各不相同。清新如鏡的然烏湖色彩非常豐富,草地、森林、秋葉以及白色的水禽和湖岸淺灘五顏六色的卵石,和著碧藍的湖水、白雪皚皚的雪峰,景色如詩如畫。狹長的湖向西蜿蜒十余公里逐漸收縮成一道河谷,隨季節(jié)…[詳細]
海南解放公園
  海南解放公園位于臨高縣西北邊,于2007年4月建成,占地260畝,分成解放海南熱血豐碑瞻仰區(qū)、解放海南陳列館和紀念館區(qū)、解放海南-廣場、觀海亭、會議中心、休閑度假中心等6大區(qū)域。公園建有濱海文化長廊,擴建-活動綠地廣場,重建陳列館和紀念館,配備多媒體影視機,再現(xiàn)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千帆競發(fā)渡海作戰(zhàn)解放海南的情景,興建觀海亭、多功能會議大樓和休閑度假賓館,配套海上娛樂設(shè)施,開設(shè)濱海旅游項目。臨高角解放公園是融教育、展覽、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文化景區(qū)。臨高角解放公園建成后,將成為海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先進性教育基地。臨高角解放海南紀念塑像于1996年10月建立。占地面積10畝…[詳細]
巴里坤哈薩克文化展館
  巴里坤哈薩克文化展館為加快發(fā)展文化旅游業(yè),增強經(jīng)濟發(fā)展活力,更好地宣傳巴里坤、保護地方民族文化遺產(chǎn),自治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建立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哈薩克民族文化展館。該展館是迄今為止在新疆境內(nèi)占地面積較大、內(nèi)容整合比較完美、美觀大方而又較為完善的展館之一、它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哈薩克族從古到今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同時還介紹自古以來在此地繁衍生息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巴里坤縣較為發(fā)達的工農(nóng)業(yè)、遼闊富饒的草原、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以及從飛鳥到走獸、從野草到森林的各類動植物;介紹教育、衛(wèi)生等各行各業(yè)的大發(fā)展。它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將實物與模型巧妙結(jié)合起來,有語言文字…[詳細]
沔城風景名勝區(qū)
  沔城,是一座具有1400多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一直是郡、府、州、縣治地,是江漢平原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樞之一,是一塊閃爍荊楚文化光輝、開發(fā)前景廣闊的旅游勝地。這里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利。地處江漢平原腹部,南臨東荊河畔,北依排湖岸邊,距318宜黃高速國道30公里,省級公路橫貫而過。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曾經(jīng)孕育了一代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陳友諒、誕生了沔陽縣第一個共產(chǎn)黨小組,造就了“金箭女神”楊剛和“新聞巨子”羊棗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留下了無數(shù)美麗的故事與動人的傳說。這里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景觀獨特。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古廟之稱,著名的有大漢陳友諒故居、…[詳細]
臨高角旅游區(qū)
  臨高角,位于海南臨高縣北端,北臨北部灣,與雷州半島隔海相望,地處?谑泻脱笃纸(jīng)濟開發(fā)區(qū)之間,距縣城10公里。臨高角是瓊州海峽突出中的一岬角,三面環(huán)海,有7公里長的海岸線。岬角頂端有250米長的天然攔潮礁石堤直伸大海,古有“仙人指路”之說。登臨堤上,臨高角可觀海上日出奇景。岸邊一公里長的沙灘東西兩側(cè)是天然游泳場,一邊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海底平坦,沙白如面,清潔柔軟;一邊波濤滾滾,白絮陣陣,煞是氣勢磅礴,素有“南海秋濤”之稱。岸上有古烽火臺和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瓊海關(guān)建造的一座高22米、寬1.88米的,燈光可照數(shù)十里,指引船只夜間航行的鐵燈塔,是著名的國際航標。海岸上綠林成帶,花草叢生。1…[詳細]
茶山園藝旅游區(qū)
  茶山園藝旅游區(qū)位于臨沂城北25公里處,總占地面積4.6萬畝, 其中桃花源景區(qū)面積3.5萬畝,中華樹種集錦園面積2000畝,農(nóng)業(yè)果茶高科技示范園面積600畝,奇樹園面積300畝,果園超市面積600畝,另外,占地7000畝的九鼎連花山景區(qū)內(nèi)開發(fā)了天齊廟、李小寨、蓮花池、月亮灣等游覽參觀點,使整個旅游區(qū)構(gòu)成了令人留連往返的世外桃源。旅游區(qū)于2001被省環(huán)保部門列為“省級生態(tài)示范保護區(qū)”,2002年又被國家環(huán)保部門列為蘭山區(qū)以茶山園藝旅游區(qū)為主題的“全國生態(tài)示范建設(shè)區(qū)”。 茶山旅游區(qū)隸屬于蘭山區(qū)人民政府,位于臨沂城北25公里處,東、西、南分別與206、205、327國道相連,汶泗公路橫貫東西,交通極為…[詳細]
中華牡丹園
  中華牡丹園位于濰高路以南,彌河東岸,占地近500畝,是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的景區(qū)之一。牡丹,自古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中華民族認為它是繁榮昌盛之花、祥和幸福之花。園內(nèi)種植有各類名貴牡丹十大花色、幾百個品種,共計二十余萬株,景點分“牡丹獻壽”廣場、日精月華、天女散花、風月無邊、花海清流、山水雅韻、花香水長、天地長春八大景區(qū),其主要景點有中華牡丹園銘、臥龍山、聽香臺、牡丹獻壽、國色天香牌樓、太極廣場、日月潭、紫陽樓、丹霞館、乾坤壇、牡丹仙子巨型雕塑、牡丹亭、天香池、牡丹峰、高山流水等20多個,另有金水玉帶橋、香艷風流舫、醉顏谷雨、煙雨垂釣臺、幽香洞等景點20余處。該園共種植園林植物3…[詳細]
羊口鎮(zhèn)航海博物館
  航海博物館(AA級旅游景區(qū))原名天妃廟。天妃,在閩、臺及廣東潮汕地區(qū)習稱“媽祖”或“娘媽”,是我國古代的航海保護神。天妃信仰起源于北宋中期,起初只是區(qū)域性的民間海神崇拜,后因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而迅速傳播。其影響不僅遍及我國南北沿海地區(qū),甚至通過海外貿(mào)易和華僑的傳播,流傳至南洋和歐美。羊角溝北靠小清河,東臨大海。漁民、商人一年四季與水交往,失足落水者時有耳聞。在當時條件下,人們愚昧落后,把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寄托于神靈保佑,因而當?shù)貪O民與商賈相信鬼神。清光緒十九年羊角溝新建天妃廟。左關(guān)帝,右龍王。二十五年又重修之,民國二十二年,敗瓦殘垣傾圮不堪,又由商人倡議重修,輪奐并美。平日漁船、商船…[詳細]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占地15畝,AA級景點。現(xiàn)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國最大的古碑“五禮記碑”,大名石刻藝術(shù)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chuàng)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shù)形態(tài)。邯鄲境內(nèi)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chuàng)造了佛教造像藝術(shù)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后造像藝術(shù)影響深遠。大名縣石刻博物館開中國碑刻行書先河的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jīng)碑,程子視箴碑,明嘉靖陳皇后家族諭祭碑等。展覽以邯鄲石刻文化遺存為主題,以實物、圖片、圖表、拓片、文字、影像等為載體,以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為線索,系統(tǒng)反映了邯…[詳細]
千童祠
  千童祠,位于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zhèn),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千童祠內(nèi)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zhèn),在商、周、戰(zhàn)國時期稱“饒安邑”,意為“其地豐繞,可以安人”!妒酚洝ぺw世家》中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 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此地稱“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睗h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縣稱“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滄州州治。千童鎮(zhèn)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達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shù)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里啟航,求…[詳細]
長白山仙人洞
  仙人洞距撫松縣城東南4公里的馬鹿溝內(nèi)。仙人洞為6億年前由海象沉積, 酸水沖刷后形成的卷灰?guī)r溶洞,洞內(nèi)錯落高低,奇特險峻,洞中連洞,上下相連。洞中大廳可容納百余人。洞中巖石色彩斑斕,千姿百態(tài),如怪蟒翻身,如猛虎下山,似彩云流彩,似翡翠琥珀。洞中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石刀和陶器,仙人洞外建有關(guān)帝廟和雷音寺,占地面積達5000平方米。仙人洞游集考古、驚險、獵奇于一體而著稱。 仙人洞是集長白山、仙人洞、仙人橋、仙人河、仙人路、仙人峰“一山五仙”為一體的旅游風景區(qū)。仙人洞曲折幽深,神秘莫測。洞口處,古人所題“天然仙境”,刻有《金剛經(jīng)》上的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做如是觀”。洞…[詳細]
正定趙云廟
  趙云廟位于正定縣縣城內(nèi),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國名將,有“常勝將軍”之稱。趙云廟氣勢恢弘,占地12畝,總建筑面積積1500平方米。該廟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結(jié)構(gòu),分為一進院、二進院。主要建筑有廟門、四義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順平侯殿,基本保留和豐富了原廟的歷史風貌,并與周圍的隆興寺、榮國府等著名景點相映相成。趙云廟為中外游客及趙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處瞻仰憑吊、游覽觀光的場所。據(jù)《三國志·蜀書·關(guān)張馬黃趙傳》云:“趙云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毕戎鲃滟澸w云一身是膽。世稱趙云常勝將軍。談三國者,無不論及長坂坡,救阿斗之故事。云之英明可謂婦孺皆知,子龍故里人士引以為容:…[詳細]
吉林文廟
  吉林文廟座北朝南,規(guī)模宏偉,共有三進院落,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崇圣殿、大成門、東西配廡等。院外照壁前有兩只石獅子,照壁北面兩側(cè)有東西轅站,照壁后面正中有泮池、狀元橋。吉林文廟內(nèi)還有孔子生平事跡展覽、圣跡石刻圖陳列、歷代衍圣公及夫人繡像展等。吉林文廟與曲阜孔廟、南京孔廟、北京孔廟并稱為中國四大文廟,論格局,它不亞于南京文廟;論規(guī)模,它是東北最大的文廟,僅次于山東曲阜文廟,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在的吉林文廟于宣統(tǒng)元年(公元1909年)落成,坐北朝南,四周紅墻高達3米,南北長221米,東西長74米,占地16354平方米,有大成殿、崇圣殿等殿堂、配廡64間,呈三進院落。吉林文廟還有孔子生平事跡展覽…[詳細]
白水仙風景區(qū)
  白水仙風景區(qū)位于距縣城24公里的碧洲鎮(zhèn)境內(nèi),與萬安、贛縣接壤,贛粵高速公路從景區(qū)穿過。這里古木參天,修篁如劍,溪流回環(huán),風光秀麗。景區(qū)以山水翠竹為主要特色,分白水風情、飛瀑大觀、竹海神韻等游覽單元,有白水仙廟,白水瀑布群、水口峰等眾多景點。白水仙廟位于景區(qū)中心,秀水環(huán)繞,環(huán)境幽靜,附近還有葛仙巖、觀音閣、文昌宮等人文勝景可供游覽。白水仙瀑布群由高86米、寬10米的仙女瀑,高約50米、泉流碎如珍珠、玲瓏剔透的珍珠瀑以及高約30米的登山瀑組成,三疊瀑布首尾相銜,恰似一條柔和的玉帶,飛銀瀉玉,氣勢磅礴,終年不息。地址:吉安市遂川縣交通公交:遂川縣東部的碧洲鎮(zhèn),有公交汽車可以到達,也可以直接坐出租車自…[詳細]
長治五鳳樓
  南宋五鳳樓,位于長治縣東南的老雄山腳下,面對神山、背依仙嶺,山青水秀,環(huán)境清幽,建筑精美,雄偉壯觀。乃上黨地區(qū)的一大道教大觀,2006年6月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鳳樓,始建于宋代,明萬歷42年重建,明崇禎16年金粧神像,清乾隆38年再次補葺,1985年落架重修,整舊如舊。此觀座北朝南,一進三院,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獻亭、凌霄寶殿,寢宮,左右分別置鐘樓、鼓樓、文昌閣、三世佛殿、配殿、垛殿、廊房。正對山門的是一座樂樓。山門五鳳樓,巨型石柱高撐,木結(jié)構(gòu)五重飛檐,歇山頂,巍巍浩蕩,無上至尊。尤為罕見的是登樓之梯乃單株巨桑而為,兩根橫梁為粗大荊木而做。入山門即是獻亭,密集的斗栱逐層收縮成八卦太極…[詳細]
西炮臺遺址
  營口西炮臺遺址位于營口市西部西市區(qū)遼河入?跂|岸,距市中心3公里。其猶如守邊老將屹立于渤海之濱,晝夜守衛(wèi)祖國海疆。西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興辦北洋水師在東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為東北地區(qū)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1963年被列為遼寧省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在這里已經(jīng)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建筑包括:該炮臺系用沙土、白灰、黃土灌漿夯筑而成,整個建筑包括炮臺、護臺壕溝、護臺城墻、城門、影壁墻、蓄水池、水洞、吊橋、軍械庫和營房等。炮臺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臺居中,臺高6米,分三層,臺頂四周加筑矮墻,相互對稱。墻下周圍有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