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文化遺產(chǎn)旅游

中國文化遺產(chǎn)

辛女祠
  在沅水中游西岸,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絕壁(辛女巖),在絕壁的對面的盤瓠山腳,有一個巖洞(盤瓠洞),洞里有一只神犬(盤瓠)。神犬聽說高辛王招募兵勇,他搖身一變,成為人形,從洞中鉆出來,原來是一個英俊的后生。盤瓠在高辛王部下作戰(zhàn)勇猛,但是他從不居功。高辛王和犬戎國交戰(zhàn),只因犬戎國吳將軍太厲害,屢戰(zhàn)不勝。高辛王告示群臣:有取得吳將軍頭者,許女為妻,提升職務,賜以金銀。群臣懼怕吳將軍,個個噤若寒蟬。三天后,一只色彩斑斕的狗含一人頭伏于殿上。高辛王令眾群臣辨認,確是吳將軍之頭。高辛王見獻吳將軍頭的是一只狗,人怎能與狗婚配,高辛王拒絕嫁女。見父王賴婚,辛女便勸父王言必信,并聲明即使是狗,也愿意婚嫁。高辛王見辛…[詳細]
雅克薩古城堡遺址
  古城島位于漠河縣興安鎮(zhèn)北4千米的黑龍江中,為黑龍江第二大島,距中國岸50米,距俄國岸350米。島嶼對岸為雅克薩城,今為俄國阿爾巴金諾。在雅克薩之戰(zhàn)間,清軍在島上筑土城、建營盤,設(shè)置指揮部,成為清軍收復雅克薩的橋頭堡,因筑土城而得現(xiàn)名。1650年9月,清軍入關(guān)時,沙俄乘機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強占了尼布楚和雅克薩。居住在雅克薩城寨的達斡爾人寧死不屈,用-、梭標抗擊敵人的-。沙俄軍隊血洗城寨,達斡爾人有661人被殺,360人被俘虜,幸免于難者只有15人。沙俄盤踞在雅克薩修筑城堡,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黑龍江流域的中國人稱沙俄侵略軍為“羅剎”,意思是“妖魔”。清朝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國,沙俄政…[詳細]
臨海龍興寺
  龍興寺,為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區(qū)的靈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墻內(nèi),歷為臺州之首寺。自唐以來,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場所。天寶時,寺僧思托,六隨鑒真東渡-,講說天臺宗義,弘傳天臺章疏,親制鑒真干漆夾寧坐象,被日人奉為國寶,開日本雕塑藝術(shù)之先河。貞元間,日僧最澄入唐求學,駐錫龍興149天,研習天臺教觀,抄錄-,并授菩薩戒,回國后創(chuàng)立日本天臺宗教派。后代歷朝,有日僧圓珍、榮西、成尋、周然等先后來求學。寺始建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中興,后為龍興。歷代屢更其名,曾曰開元,景德,崇寧,廣孝等。及元以后,均稱天寧。悠悠古寺,歷歷千年,名僧輩出,昭著史志,突出者,元有一山,名垂東瀛。近代來,中日學…[詳細]
吳江報恩寺
  報恩禪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區(qū)及西側(cè),據(jù)寺內(nèi)碑文(碑1959年被毀)和清順治《屯村志》記載:始建于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為顧文通的王裔為報恩舍宅再建,占地120畝。整個禪寺由山門、石佛大殿和觀音殿三部分組成,是江南五大古剎名寺(即金山寺、天寧寺、白鵲寺、靈隱寺、報恩寺)之一。寺院“廟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畝,或和尚自種,或租給當?shù)剞r(nóng)民耕種。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場,有條小河,稱“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東邊有座古橋,名為報恩橋。寺設(shè)有東西兩庵,西庵稱“洗心堂”,坐落在鎮(zhèn)西義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稱石塔圩;東庵稱“濟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鎮(zhèn)東南),故稱和…[詳細]
商南觀音寺
  商南觀音寺北出縣城二里許,兩山對峙,中虛一峽,名為峙溝。在峽半腰之上的崖壁上有一仙洞,洞前環(huán)山依崖坐落著一座建筑宏偉,雕梁畫棟,紅柱寶鼎,飛檐重閣,金壁輝煌的廟宇——觀音寺。觀音寺廟宇由停車場,寮房、天橋。僧樓、正殿五個部分組成,占地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600余平方米。寺廟建在八十坡度的山崖上,建筑部局環(huán)山為S形,兩山中架一橋廊,貫穿東西,左右聯(lián)通。停車場設(shè)在寺廟腳下,從停車場順六十二級臺階拾級而上,進人天橋甬道,左向轉(zhuǎn)人房大院。順寮房大院登十二級臺階上天橋,過廊坊,進人觀音寺正殿大院。大院與正殿座基全用山石水泥依山砌成,高于停車場二十余米。大殿坐落在大院正后方,坐西朝東,為三間…[詳細]
廣昌大覺寺
  大覺寺位于廣昌縣東盱江鎮(zhèn)吳家?guī)X,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現(xiàn)有僧尼及管理人員18人! ≡撍率冀ㄓ谒谓B興二十二年(1152),今存佛殿既有明代構(gòu)建,又有清末、民國之建筑風格! ⌒轮袊闪⒊跗,大覺寺宗風不減,有僧尼數(shù)十人,50年代中葉,僧尼被解散還俗,隨后佛寺幾易其主。90年代初,廣昌縣人民政府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批準大覺寺為開放寺廟。在有關(guān)部門的支持下,大覺寺的房產(chǎn)權(quán)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至此,大覺寺禪風佛影再展新姿! 〈笥X寺是一座省內(nèi)外馳名的古寺。它之所以馳名省內(nèi)外,這與他的古佛、古韻、古風、古碑有關(guān)! 」欧痫@圣乃大覺寺的一神奇光環(huán)。清同治六年(1867)《廣昌縣…[詳細]
大像山永明寺
  大像山永明寺永明寺位于靈巖寺之南,師傅溝內(nèi)臺地上,1992年重建。設(shè)施布局以正規(guī)寺院而設(shè)置,由山門、天王殿、齋堂、客堂、鐘鼓二樓、十三祖師殿、伽藍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組成,總面積達4,224平房米。永時寺是佛、法、僧三寶的常住處,又是甘谷一帶佛教徒修行的地方,也是游覽勝地。永明寺座東南向西北,雄踞山間,全部建筑分布在階梯式的臺地上,寺院山門為并排連體拱形狀牌樓頂。中門頂額內(nèi)有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手書“永時寺”三個陽刻字,對聯(lián)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明揚法師敬書“風月無邊一塵不到菩提地,山河環(huán)繞萬善同歸般若天”。兩邊門首摹配民國時當?shù)孛撕硒櫦}書的陰刻“無上法讓、出塵入凈”八個大字。走進山門,迎…[詳細]
鳳臺縣白塘廟革命活動紀念園
  白塘廟是鳳臺縣的革命老區(qū),位于鳳臺縣城西北二十公里處的桂集鎮(zhèn)境內(nèi),是早年革命活動頻繁、具有光榮傳統(tǒng)的地方。家住白塘廟的吳云、吳震、吳霆三兄弟1923年、1924年在上海大學讀書時就由瞿秋白等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4年中共上海大學黨組織派共產(chǎn)黨員黃天白、吳云、吳震、桂超和胡萍舟等人回皖北家鄉(xiāng)開展革命活動,他們回鄉(xiāng)后先后在壽縣尚奠寺和鳳臺縣白塘廟創(chuàng)辦淮上中學補習社,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對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教育。經(jīng)過淮上中學補習社的培養(yǎng)教育,有的被接收為中共黨員,有的加入了共青團組織。在補習班讀書的許多學生后來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在白塘廟建立的鳳臺特支是淮南地區(qū)較早的黨支部之一,特支書記先后…[詳細]
南京北極閣公園
  北極閣公園位于北京東路北側(cè),東至雞鳴寺路,北至西家大塘,西至天山路,面積6.07公頃,綠地率85.8%。園以北極閣(山)為名,系玄武區(qū)屬文化公園。北極閣山高60米,周長5.7公里!督ǹ抵尽吩疲骸(山)高三十丈,周回十里”。系紫金山余脈,山體渾圓狀似雞籠,古稱雞籠山。《寰宇記》云:“(山)西接落星澗,北連棲玄塘,狀如雞籠,因名。宋元嘉中,黑龍屢見元武湖,此山正臨湖上,改日龍山”。并建日觀臺,為南京最早的氣象臺,齊武帝射雉鐘山,至此聞雞鳴,故亦稱雞鳴埭,六朝時,雞籠山為華林園西部景區(qū),山麓樓閣相望,檐宇相連。東晉元帝、明帝、成帝、哀帝皆葬于雞籠山南一帶。梁武帝晚年篤信佛教,大通元年(527)建同…[詳細]
孟姜女貞烈祠
  孟姜女貞烈祠是為紀念孟姜女所建。在古老的中國傳說中,孟姜女是一位對愛情忠貞不渝、徒步千里為丈夫送寒衣的奇女子。當時,皇帝為了阻止外敵入侵,抓走了所有青壯年去修建長城。孟姜女想到北方冬天寒冷,便立志要為丈夫送去冬衣御寒。在得知丈夫已經(jīng)埋骨于長城之下而自己未能見上最后一面時,她放聲大哭,以至于天地變色、長城為之而崩塌。孟姜女貞烈祠地處湖南省澧縣境內(nèi),位于澧縣縣城以東15千米的嘉山良種場內(nèi),所處位置山清水秀。有頭門大殿、登祠臺等建筑1000平方米,貞烈祠有陰刻楷書碑文“孟姜故宅”。據(jù)載:與嘉山一水之隔的孟姜垸是秦孟姜女故居。孟姜女與澧陽范郎結(jié)為伉儷,不久,范郎役長城一去不歸,孟姜女常登嘉山頂望夫歸來…[詳細]
臺兒莊清真寺
  臺兒莊運河在明萬歷年間修通后,臺兒莊遂成南北漕運咽喉要塞,于是“商賈輻輳”,其中不少是外來的回教徒。為有一個禮拜之處,他們便在臺兒莊城東門里修建了一座小型的清真寺。清朝初年,漕運的繁榮帶來了臺兒莊的興盛,“商旅所萃,居民饒給,村鎮(zhèn)之大,甲于一邑,俗稱天下第一莊”,在臺兒莊定居的回族客商越來越多,原來的清真寺已不能滿足其朝拜之需要。時至清乾隆年間,阿訇李中和倡議重修清真寺,以發(fā)揚光大伊斯蘭教。據(jù)寺前石碑記載:“李中和拋卻浮屠,純講救理。南走蜀閩,北走豫燕,蓄款數(shù)年,功成一旦!敝匦藓蟮呐_兒莊清真寺,位于臺城大北門內(nèi)的郁記花園舊址,占地38畝。臺兒莊清真寺寺院前大門向東,過廳5間,南北講堂各5間,…[詳細]
狀元碑園
  狀元碑園狀元碑園座落于豐縣黃樓,由前花園,垂花門,碑亭和碑廊組成,為仿清古代建筑,莊重典雅、精致堂皇,造型優(yōu)美,是一處內(nèi)涵豐富的歷史文化景點。碑園因珍藏清康熙徐州狀元李蟠撰作書丹的碑銘而得名。碑園外,前花園內(nèi)的“狀元碑園”四個大字熠熠生輝,一尊如墨如漆的靈璧磐石矗立門外更顯得碑園文化的厚重。碑園正門為典型的清式垂花門樓。青瓦建瓴,雕梁垂青,古樸中透出幾分家院的溫馨。雙扇門漆成紅色,兩旁的四字聯(lián)語也漆成紅色,聯(lián)曰:“經(jīng)傳道德、名重謫仙”。意在借老聃與李白顯揚李姓家世。此聯(lián)隸書,出自李鴻民先生腕。垂花門階石三疊,承建者孫統(tǒng)義先生曰:“此寓連升三級?”進門,回首仰視,門樓內(nèi)上懸一紅地金字匾額,-“源…[詳細]
揚州高旻寺
  高旻寺位于揚州市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它與鎮(zhèn)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不僅在國內(nèi)享有盛名,而且影響遠及東南亞各國。1983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正式將高旻寺列為全國重點寺觀之一。高旻寺創(chuàng)建于隋代,屢興屢廢,且數(shù)易其名,清初重建為行宮?滴跛氖辏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登臨寺內(nèi)天中塔,有高入天際之感,書額“高旻寺”。康熙四十四年(1705)第五次南巡,曹寅與他的舅爺李煦各捐銀二萬兩,李燦捐銀一萬兩,修繕塔灣行宮。規(guī)模數(shù)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駐蹕于此。它與鎮(zhèn)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同…[詳細]
文廟大成殿和文星閣
  在玉溪市東南隅玉溪軍分區(qū)后院正中。始建的時間與費用為“肇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已丑七月十一日訖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己十一月十五日……用金凡四千七百三十兩用夫一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七人”。①當時文廟的建筑規(guī)模甚為雄偉,計有“啟圣宮三間。大成殿五間。兩廡東西各七間。大成殿門三間。敬一亭、神器庫各三間。名宦,鄉(xiāng)賢祠各三間。省牲、更衣亭三間。欞星門五間,頖池圜橋,甃之以石。德配天地坊一座,道冠古今坊一座。左書室三間,明論堂三間,魁星閣三間,大門三間。右文昌宮桂香殿五間,后寢殿三間、大門三間。環(huán)之以垣,廣十二畝六分九②。康熙癸已(公元1713年)云貴總督郭王栗所撰《重建新興文廟碑記…[詳細]
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
  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瓊梯木驛站、烽燧遺址位于圖木舒克市51團拜什阿恰爾村東北約18公里。時代:唐宋時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F(xiàn)名“瓊梯木”是維吾爾語,意為“大烽火臺”,此為唐代郁頭州的“謁者館”。原為唐朝絲綢之路北道上接待國際使者、軍人、-、僧侶的巨大招待所或者驛站,故名“謁者館”,唐朝宰相賈躭在他的《道里記》中有準確的里程記載。此遺址面積很大,其東有燒陶場遺址,東南有煉銅場遺址,北面曾經(jīng)有過一座小佛寺,大烽火臺旁是一座小型不規(guī)則的城堡,20世紀80年代尚存在木結(jié)構(gòu)的一些建筑物,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盜掘一空。城堡內(nèi)外唐代遺物十分豐富,出土過大量陶器、銅鏃、開元和乾元通寶、龜茲…[詳細]
天橋寺
  天橋寺又為半山寺,俗稱“吊橋寺”,半山寺古名“翠云庵”,安徽省重點寺院。小廟背依山峰,前臨千仞絕壁,險峻異常。半山寺庵瓦舍5間,正中三開間為佛殿,兩邊為僧人住房。殿前為室內(nèi)走廊,下裝板壁,上安玻璃,可憑窗遠眺。走廊東西各開一扇小門供出入,是步行游天臺往來的咽喉要地。0結(jié)束以后,九華山的佛教慢慢有了復蘇,到一九七九年,九華山佛教協(xié)會正式恢復活動。然而翠云庵氣象仍舊奄奄,九華街的大廟尚待修葺,天臺一線天臺寺、拜經(jīng)臺等因有地藏菩薩遺跡,也比翠云庵更早提上九華山佛教協(xié)會的修建計劃。但翠云庵前邊的小道是閔園通至天臺的必經(jīng)之道,故而在庵西側(cè)先修一座木橋,以供行人便利,佛協(xié)也派出家人暫且住在這里。文革后在翠…[詳細]
賽典赤墓
  在昆明城東區(qū)民航路五里多小學門口的體育場內(nèi),有一座方形高墓2.4米,寬約1.3米,頂為青石雕成的石瓦,墓體四面鑲碑石。正面刻漢文“元咸陽王瞻思丁墓”8字,分4行,直書。背面為蒙文碑刻。左右兩側(cè),一邊刻《元史·賽典赤瞻思丁傳》(節(jié)錄),另一邊刻袁嘉谷撰書的《重修咸陽王陵記》。圍墻外,即寬闊的公路。這座陵墓,是為紀念元代初年云南最高行政長官賽典赤·瞻思丁而修的紀念冢。元初,由于“委任失宜”,云南矛盾重重,政波迭起,生產(chǎn)荒廢。元世祖忽必烈,選用為人“謹厚”的賽典赤,以“平章政事(次丞相)行云南中書省事”。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賽典赤到任。他面對現(xiàn)實,正確處理元代中央官吏與云南民族官吏和皇帝分…[詳細]
涪陵法雨寺
  法雨寺位于涪陵城西聚云山峰頂,前臨悠悠長江,后有群山逶迤,海拔高度366.5米。山上林木蒼翠,終年云霧繚繞。有神仙洞、龜門關(guān)等古跡。相傳,神仙洞為南齊第六位皇帝肖寶卷的衣冠冢,此處崖險壑秀,清涼幽靜。石壁上現(xiàn)存古人題寫的“佛”、“神仙洞”、“洞天福地”等石刻。龜門關(guān)地勢險要,為古時涪州五關(guān)之一。 公元639年聚云山首建寺院。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殘碑記載:“唐貞觀十二年始建閻王殿于山巔”。法雨寺數(shù)經(jīng)興廢,先后使用過白云觀、龜龍寺、東岳廟、賽豐都、天子殿等寺名。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游長江經(jīng)龜門關(guān),見聚云山祥云升騰,香煙繚繞,梵唄妙音不絕于耳,遂率群臣入寺,焚香點燈供水獻花,禮拜諸佛菩薩,祈求保佑大唐國泰民安,…[詳細]
頤和園佛香閣
  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筑,建筑在萬壽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臺基上,南對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為中心的各建筑群嚴整而對稱地向兩翼展開,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氣派相當宏偉。佛香閣高40米,8面3層4重檐,閣內(nèi)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jié)構(gòu)相當復雜,為古典建筑精品。北京的佛香閣是一座宏偉的塔式宗教建筑,為頤和園建筑布局的中心!胺鹣恪倍謥碓从诜鸾虒Ψ鸬母桧。該閣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興建在20米的-石造臺基上,八面三層四重檐。內(nèi)有八根鐵梨木大柱,直貫頂部。閣上層榜曰“式延風教”,中層榜曰“氣象昭回”,下層榜曰“云外天香”,閣名“佛香閣”。內(nèi)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燒香禮佛。在清朝乾隆時期(1736至1795…[詳細]
黎平古城墻
  落日似火,殘陽如血……當夕陽在山的時候,我又一次登上黎平古城的南門古城墻,背靠巍峨蒼翠的南泉山,看紅紅的太陽從山頭跌落下去,悲壯地跌落下去,古城高低錯落的房屋靜穆地沐浴在晚霞的余暉里,風翻開一頁頁線裝的歷史,撩撥我的記憶,頃刻,一片片紅云化成浮雕,戰(zhàn)馬的嘶鳴聲,刀劍的撞擊聲響成一片……城墻是保護城池的墻,保護城內(nèi)人民生命和財產(chǎn)不受外來的侵占和掠奪,但天下哪一座城墻的一磚一石不浸透人民的鮮血和淚水?哪一座城墻不蘸著一段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辛酸和痛楚?城墻是有門的,城墻的門是供人們進出的,既然,城里的人出得去,城外的人也進得來,尤其是為戰(zhàn)爭而修建的城墻,攻城的人遲早要攻進城去,黎平的古城墻自然不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