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992年6月1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堼遺址
  西堼遺址位于沾化縣馮家鎮(zhèn)西堼村西北500米處,秦口河和迷河溝分別穿過遺址東側(cè)和西側(cè),遺址地勢為一高于四周耕地約1.5米的漫坡狀臺形地,因河流沖刷,文化層直接暴露,深度達2.5米,河邊堆積大量陶器殘片,其中包括夾蚌紅陶罐、灰陶罐、多式陶豆、筒瓦片等,并出土有銅戈、同錢幣等文物。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西堼遺址”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志為青石質(zhì)碑刻,水泥基座,面南而立!斑z址自公布以后,在完善”四有“工作的基礎(chǔ)上,不斷加強保護管理工作的力度,至今”遺址“保存基本完整,未曾發(fā)掘![詳細]
西南莊遺址
  西南莊遺址位于長山鎮(zhèn)西南村。遺址文化層中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文物。1992年,該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魯政發(fā)【1992】77號文件)![詳細]
信陽故城址
  信陽故城址位于無棣縣城北8.5公里處,面積0.8平方公里。山東通志稱“信城”、俗稱“小鞍城”、“歇鞍城”。相傳韓信由燕伐齊至此,鏖戰(zhàn)丟靴,士卒嘩然,為雪丟靴之辱,韓信下令仿靴筑城,舊為無棣縣八大景之一,稱“漢壘盤旋”。今遺址西南偶,城垣殘跡尚存50余米,高10余米,夯土斑斑,依稀可見。曾出土戰(zhàn)國“齊法化”刀幣及秦漢時期銅劍、箭蔟、陶器等文物。1987年,地區(qū)文物普查組對遺址全面考查,從城體格局、構(gòu)筑方法、城土中夾沙陶片等方面測定,該城址約筑于戰(zhàn)國后期至兩漢初期。1992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賢城遺址
  賢城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5—2米。1988年探得長寬各1000米的城墻基址。墻基寬約20米夯筑,夯層厚10—12厘米,夯窩徑6—8厘米。時代不晚于東周。遺址中部發(fā)現(xiàn)隋唐時期寺址。采集遺物有:商周時期夾砂褐陶素面鬲、夾砂紅陶繩紋鬲,戰(zhàn)國獸紋半瓦當、灰陶豆、灰陶獸足鼎等殘片。另有漢代銅俑燈、銅鋪首,灰陶壺、罐、盤殘片等。《山東通志•古跡四》“奄城,在博興縣東北10里。昔成王既踐奄,將遷其君于薄姑,此其故城,今俗稱名嫌城!薄[詳細]
鳳陽石橋
  鳳陽橋為青石結(jié)構(gòu)三孔拱形橋,位于濱州市博興縣湖溪鎮(zhèn)仗八佛村。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創(chuàng)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重修。原稱鳳陽橋,清稱青龍橋。南北橫跨于臥龍河上。三孔石拱橋,東西長6.5米,寬4.4米。橋基南北兩面各置分水石兩塊,橋欄南北兩面欄柱各6根,攔板各5塊。欄版上雕飾“丹鳳朝陽”、“八仙過!焙汀八募净B”等民間故事。橋欄上尚存“明嘉靖歲在癸亥建立鳳陽橋”和“清道光歲在戊戌重修青龍橋”題記。…[詳細]
東魯遺址
  東魯遺址屬于商周、漢、南北朝文化遺存,位于博興縣曹王鎮(zhèn)東魯村,采集遺物有商周時期夾砂黑陶素面鬲口沿、夾砂灰陶繩紋鬲口沿、鬲足、泥質(zhì)灰陶豆盤、豆把,漢代泥質(zhì)灰陶罐口沿、奩腹等,遺址曾建有寺廟,已廢圮,并曾出土北朝石造像,泥質(zhì)紅陶罐口沿、瓦當殘片等。1992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利城遺址
  利城遺址位于縣城東15公里之后利城村東200米處。遺址南北200米,東西100米,略高于四周,呈現(xiàn)鏊面狀,土黃褐色。遺址地面有漢代磚瓦及商周時的陶片。遺址東及東南半公里處各有漢墓1座,后皆平掉種地。平墓時出土鐵劍1把,銅鏡1面。遺址西南1公里的嶺上有漢代墓群,東南江蘇境內(nèi)有古城遺址!杜R沂縣志》載,漢武帝無朔四年城陽共王子劉釘為侯國于此。該遺址為漢代遺址,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村高遺址
  村高遺址屬于龍山、商周至漢代文化,該遺址位于博興縣興福鎮(zhèn)村高村,采集到的器物以夾砂紅陶、夾砂黑陶等龍山文化陶片為主,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形有罐、鼎等,還有商周時期夾砂紅陶繩紋鬲口沿、泥質(zhì)灰陶簋,漢代泥質(zhì)灰陶盆口沿、壺口沿、白陶壺口沿等。1992年6月被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寨卞遺址
  寨卞遺址面積約3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1983、1987年鉆探獲得面積約16萬平方米商—東周時期的城址遺存。城墻基寬12米,夯窩徑6—8厘米,夯層厚8—10厘米。采集的龍山文化陶片多夾砂褐陶、黑陶、紅陶,紋飾多弦紋、竹節(jié)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形有鼎、盆、蛋殼陶杯等。另采集有商周時期夾砂紅陶、灰陶繩紋鬲口、灰陶簋、泥質(zhì)灰陶大腹豆、罐殘片。戰(zhàn)國時期泥質(zhì)灰陶太陽紋半瓦當殘片,漢代灰陶罐口、壺、盆口等!恫┡d縣志》載:“蒲姑城在縣南十里柳橋莊”,《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時,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其人于齊。晏嬰所謂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興!薄独ǖ刂尽份d:“薄姑城在青州博昌…[詳細]
博興丈八佛石造像
  丈八佛為一青石圓雕石造像,位于博興縣湖濱鎮(zhèn)丈八佛村內(nèi)。該造像雕造于東魏天平元年(534年)。造像由立佛及底座兩部分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佛像高肉髻,面長圓,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內(nèi)著僧祇支,胸前結(jié)帶。雙手作施無畏與愿印,赤足立于覆蓮座上。蓮座上刻力士、博山爐、迦婁羅、供養(yǎng)人等,還刻有文字,惜漫漶不清。附屬文物現(xiàn)存石碑三通:“明成化元年重修興國寺碑”、“明萬歷十二年重修興國寺碑”、“清道光六年重修興國寺碑”。東魏天平元年(534年)時,該處有寺,名曰“興國寺”。北齊天保年間(550年—559年)建有丈八佛殿,隋、唐、金天眷及皇統(tǒng)、元元貞、明景泰、成化和萬歷年間都對寺院進行過重修。清道光年…[詳細]
郗堌堆遺址
  郗堌堆遺址位于曹縣普連集鎮(zhèn)郗莊村東南,該遺址南北250米,東西150米,面積37500平方米。是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商周遺址,兼有漢代遺存。1977年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郜堌堆遺址
  郜堌堆系新石器時代至漢的村落遺址。位于曹縣普連集鎮(zhèn)郜堌堆村西北約。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由菏澤地區(qū)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1973年菏澤地區(qū)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普查,F(xiàn)堌堆南北長68米,東西寬66米,總面積4488平方米。20世紀70年代,當?shù)剞r(nóng)民在此開荒,造成堌堆呈五層臺階式梯田,F(xiàn)地面之上堌堆東西、南北各48米,高約5米,平面為圓形。堌堆突起,遠遠即可望見,堌堆遺址保存基本完好。該堌堆包含龍山文化、商代時期的文化遺存,文化內(nèi)涵十分豐富。從采集的標本看,龍山文化時期的有泥質(zhì)灰陶方格紋陶片和夾粗砂藍紋罐和石刀、石斧、石鐮、骨錐等遺物;商代的有夾砂…[詳細]
莘冢集遺址
  莘冢集是新石器時代至周代的村落遺址。位于曹縣普連集鎮(zhèn)莘冢集行政村內(nèi)東端。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由菏澤地區(qū)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1973年,菏澤地區(qū)文物工作隊對該遺址進行了第二次普查。遺址出土有單孔兩面對鉆,通體磨光,刃部有使用痕跡的扁平石鏟,磨制精美略成弧形的石鐮,有明顯使用痕跡的骨鑿、骨匕,尖銳鋒利的骨鏢、骨錐、骨鏃,造型規(guī)范的陶盆、碗、罐、鬲、壺、甗、盂、甕、器蓋,另外還有卜骨、骨簪、有孔骨片和陶環(huán)等大批文化遺物。這是菏澤市一處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遺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和獨特的地方性文化藝術(shù)價值:發(fā)現(xiàn)的大量魚刺、螺殼、蚌殼、少量的獸骨以及…[詳細]
劉氏石坊
  劉氏石坊位于成武縣白浮圖鎮(zhèn)徐官莊村隅首東側(cè),全石結(jié)構(gòu),四柱三門三樓式,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修建。底部長9.0米,高約9.3米,進深2.5米,中門寬3米,兩側(cè)小門各寬1米。四柱下均有兩石柱加固,加固石柱上均有石雕雄師。中門上有三道橫梁,上有精美雕刻。橫梁中間夾著兩塊長匾,分別寫有:“敕褒節(jié)孝”和“旌表邑處士徐格妻劉氏節(jié)孝坊”,坊檐下懸掛有“圣旨”字樣的精雕匾額。該坊兩邊雕刻圖案相同,有四副對聯(lián)刻于其上。分別是:靈感一時來白鶴 忠魂千載著烏頭;孝達宸楓彤管煥絲綸之節(jié)榮萱草青湘發(fā)蘭桂之香;時有疾風臨勁草 縱教寒月藹長松;皓首完貞松能傲霜心尤苦 青年矢志竹到凌云節(jié)愈高該坊20世紀70年…[詳細]
大臺遺址
  大臺遺址位于成武鎮(zhèn)東關(guān)村東200米處,亦名壽峰,史稱東臺,是先民當時為避水居住而筑起的高點,1963年8月至1982年11月,北京軍區(qū)空軍某部雷達八連駐防大臺,臺頂安置天線,1964年發(fā)現(xiàn)美國U2型偵察機入侵。集體榮立三等功。通過歷次的調(diào)查考證和出土的大量遺物證明,大臺遺址有著重要考古價值,它即是成武境內(nèi)人類最早的居住遺址之一,又是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遺址,還是南北朝以后歷代的寺廟遺址。1992年6月被頒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成武故城遺址
  成武故城遺址系指成武縣新城以北、舊城的護城堤以內(nèi)的廣大范圍,東西長3525米,南北寬1800米,總面積632.5萬平方米。面積如此之大的遺址,在菏澤市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調(diào)查、勘探得知,該遺址是西周時期的郜國故城址。郜國故城址的發(fā)現(xiàn)和確認,不僅增添了城市考古的新資料,填補了菏澤地區(qū)東周設(shè)防城市的空白,而且對研究郜國史提供了實物資料。特別是對研究郜國的經(jīng)濟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92年6月,該遺址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申氏石坊
  申氏石坊是魯西南古牌坊中的一座,位于成武縣張樓鎮(zhèn)徐老家村。申氏石坊全名為“徐思邁妻申氏節(jié)孝坊”,四柱三門三樓式樣,歇山頂。坊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全石結(jié)構(gòu)。當心間寬3米,兩次間寬1米。間架結(jié)構(gòu)有致,整體造型優(yōu)美![詳細]
官堌堆遺址(劉邦登基臺)
  官堌堆遺址位于定陶縣仿山鄉(xiāng)姜樓村南520米。20世紀60年代,人民公社組織附近的大隊社員拉土墊地,使該遺址受到嚴重的破壞。現(xiàn)存堌堆四壁陡峭,底部南北30米,東西15米,高8米。文化層暴露十分明顯,有灰土層,燒土面,蚌殼坑和灰坑等,文化內(nèi)涵十分豐實。建國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所,山東大學考古專業(yè)的部分師生多次來此地考察,并在此發(fā)現(xiàn)和采集了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大量遺物。大量的鹿角化石、野生動物骨骼、牙齒、打制粗糙的石器、磨制精美的石刀、石斧、石鐮、有明顯的使用痕跡的蚌鐮、蚌刀,尖銳鋒利的骨針、骨錐、骨鏃,造形規(guī)范的盆、碗、罐、鬲、甕、器蓋等大批陶器殘片,均屬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遺物…[詳細]
竇堌堆古文化遺址
  竇堌堆是新石器時代至商代的文化遺存。位于東明縣陸圈鎮(zhèn)楊樓行政村東北。1992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其上曾建有小廟,故又稱竇莊祖墳地。該遺址1963年被發(fā)現(xiàn),1976年菏澤地區(qū)文物工作隊組織試掘。經(jīng)鏟探得知:遺址南北95.2米,東西85米,面積8092平方米,F(xiàn)存堌堆南北76米,東西52米。堌堆平面呈橢圓形,略高于四周地表,保存基本完好。出土的新石期時代的遺物以灰陶占優(yōu)勢,紅陶、黑陶有一定數(shù)量,器表有繩紋、籃紋紋飾,器型有陶罐、鑿形鼎足、石鐮、器蓋、釜、罍、陶紡輪;商代有夾砂粗繩紋袋狀鬲足、夾砂細砂紅陶罐、夾砂細砂灰陶缶、甗、罐、盆、尊,泥質(zhì)灰陶缸;漢代有泥質(zhì)細繩紋…[詳細]
昌邑故城址
  時代:西漢位于山東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zhèn)昌邑集,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昌邑,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邑,秦時設(shè)縣,西漢時期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劃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乞討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骰為昌邑王。劉骰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位,在位僅27天,昏庸-,被大將軍堆光廢為;韬。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19…[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