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18年3月9日,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共計684處(含現有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1處),已經江西省政府同意,現予公布。
李井泉故居
  李井泉(1909年—1989年),出生在江西省臨川縣唱凱鎮(zhèn)倉下村一個農民家庭。曾任中共川西區(qū)黨委第一書記、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省軍區(qū)第一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qū)第一政委。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2000年8月,李井泉故居被認定為“撫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浯溪村古建筑群
  浯溪村古建筑群(含王廷垣官廳、奕世甲科門樓、貞孝牌坊),位于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黎圩鎮(zhèn)浯溪村,距東鄉(xiāng)城區(qū)28.5千米。浯溪村古建筑群為贛派建筑風格,由明清時期官吏府、儒林第、狀元路、繡花樓、貞孝坊、商賈宅院、宗祠、牌樓、民居等59棟建筑組成,古建筑面積1.49萬余平方米。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王安石之弟——王安國第四世孫王子春自黎圩鎮(zhèn)上池村搬遷至此建村,迄今已有809年,繁衍了44代子孫。浯溪村文化底蘊深厚,書香綿延,自明至清,有1人中狀元、13人登科及第、21人中舉,其中明成祖永樂年間王汝為一家四代有7人榮登甲科(“奕世甲科”牌樓就是東鄉(xiāng)知縣為紀念王汝為一家而建),王延垣于明熹宗天啟年…[詳細]
世宦祠
  世宦祠在上池村中心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磚、木、石結構,用料精良,宗祠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廳三開間,面寬12.2米,進深30.4米,高6米,占地面積366平方米,正大門石匾陰刻“世宦祠”三楷書,兩側大門上匾陰刻“登科”和“及第”字樣,筆鋒舒展,筆力遒勁,三大門兩側各有一個石墩(欲稱三門六墩)。前廳進深7.65米,中廳進深12.3米,后廳進深6.9米,呈后高前低勢,中設兩天井,封火山墻,為典型的明代建筑,上池村舊時一直成立有文會(即科甲舉子,秀才等組織的文人協會),每年正月初三日,學子們都雅集在世宦祠內,向伯祖考王安石的遺像瞻仰朝拜,以示后輩崇文尊祖之意,俗稱“尊…[詳細]
萬石塘紅十軍指揮部舊址
  位于瑤圩鄉(xiāng)萬石塘村。萬石塘是鄉(xiāng)里具有悠久歷史的大村,村內遍布明清時代的古民居!凹t軍樓”原名“冠美祠”,清代建筑,坐西朝東,磚木石結構。1932年7月下旬,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贛東北省軍委書記邵式平先后三次到萬石塘視察。1933年,紅十軍千余人南下與中央紅軍會師時,在該村駐扎5天,其間鎮(zhèn)壓了大惡霸、灣頭土膏和偽自衛(wèi)隊長。指揮部設樓內,至今墻壁上還遺留有標語。紅軍撤離后,仍稱此指揮部為“紅軍樓”。“紅軍樓”屬兩進式,上進兩邊房間上設有樓。面寬14米,進深19.7米,墻高7.6米,占地面積275.8平方米。墻的下部石板兩層砌成。門前上方石板雕刻有精美圖案,文革期間部分破損。門兩邊石板上陰刻楷書…[詳細]
雯峰書院
  雯峰書院位于廣昌縣甘竹鎮(zhèn)龍溪村。整幢建筑群宏大深邃,面闊79米,進深63.7米,總計5032平方米。主體建筑為三進,前有門樓,側有養(yǎng)心齋、花樓等庭院五處,院中有院,園中有園。石雕窗花別具一格,廂房隔扇形式多樣,屋檐線描豐富多彩,有荷花、牡丹、花卉、人物、飛禽等。據譜牒記載,該棟建筑系教育家、廣東廉州太守饒秉鑒(著有《春秋提要》等(《中國人名大辭典》列有其條目))。于明成化年間所建,時為講學之所,是明代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明進士及第、一甲狀元翰林院編修羅倫曾在此登壇講學,并寫有《雯峰別墅記》![詳細]
金鰲魚民居
  金鰲魚民居位于廣昌縣驛前鎮(zhèn)驛前村,為清乾隆早期建筑。因其門斜樓撐有八處木刻圓雕鰲魚穿蓮造型,門樓屋脊兩端也有磚雕龍頭魚身的鰲魚形象,故名金鰲魚。主體建筑平面長方形,附屬建筑分布呈不規(guī)則形磚木結構,占地面積920.84平方米。該居民整體布局獨特,該建筑制作工藝精湛,木作、石作文化內涵豐富,其中的鰲魚穿蓮為蓮文化提供了實物依據。…[詳細]
奉先思孝祠
  奉先思孝祠位于廣昌縣驛前鎮(zhèn)驛前村。為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筑,“奉先思孝”四字刻于大門門額上,字體渾厚蒼勁有力。門樓磚雕繁縟麻密,有鳳穿牡丹、錦紋、鯉魚嬉水、蛟龍搗海、異形蓮瓣等圖。…[詳細]
尖峰紅一軍團指揮部舊址
  尖峰紅一軍團指揮部舊址位于廣昌縣尖峰鄉(xiāng)雙湖村中屋下。據廖氏八修族譜記載:此宗祠清嘉慶建筑。建筑座北朝南,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98平方米,大門門額石刻“明遠公祠”四字,正門柱簪上刻有馬、蜂、猴等吉祥動物圖案,雕刻精美。1931年紅一軍團指揮部駐扎于中屋下的廖氏宗祠進行軍事布署為打破敵人的第三次“圍剿”做了充分的準備![詳細]
羅家堡紅九軍團指揮部舊址
  羅家堡紅九軍團指揮部舊址(含世科第民居、羅知縣別墅)位于廣昌縣甘竹鎮(zhèn)羅家村羅家村,清同治十年建筑,為廣東清遠縣知縣羅玉珊所建。座北朝南,封火山墻,占地面積600平方米。門楣石匾刻“世科第”三字,意為世世代代都能中科舉,石匾周邊刻人物故事圖案。正門兩側檐口有人物、花卉及幾何紋磚雕。雕工精細。1934年3、4月間,由羅炳輝、蔡樹藩率領的紅一方面軍第九軍團指揮部,曾在此駐扎,指揮紅軍部隊進行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斗,阻止國民黨河西縱隊五個師的進攻,現保存紅軍標語多條。…[詳細]
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
  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秘書襲慶民居)位于廣昌縣驛前鎮(zhèn)驛前村。1934年7、8月間,在長征前夕激戰(zhàn)中,紅四軍指揮部曾在此駐扎。在民居大門兩側磨光的磚墻上有一組紅軍標語,標語用精細不一的毛筆蘸墨書寫,現有紅軍標語多條,并有“活捉何應欽”等。建筑座西朝東,磚木結構,占地面積594平方米。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云衢公廳堂)位于廣昌縣驛前鎮(zhèn)驛前村。又名雙門樓,座西向東,磚木結構,清代建筑,占地403平方米,八字形大門氣勢恢宏,照壁影墻用水磨石菱形鑲嵌,精致大方,石質門簪刻麒麟送子、人物等故事。1934年7、8月間,紅軍與國民黨激戰(zhàn),先后在此設立過指揮部,現有墨書“天下為公”等。驛前紅四軍指揮部舊址(迎薰…[詳細]
下關中革軍委會議舊址
  下關中革軍委會議舊址位于廣昌縣頭陂鎮(zhèn)。1934年4月29日晚,中革軍委在此召開各軍團主要領導會議,討論反對第五次“圍剿”行動計劃。參加會議有的:博古、朱德、顧作霖、伍修權、彭德懷、楊尚昆等二十多人。彭德懷的“崽賣爺田心不痛”就是在此提出的。建筑為清代磚木結構,有上下兩廳,封火山墻,凹形八字大門![詳細]
高虎腦戰(zhàn)斗遺址群
  高虎腦戰(zhàn)斗遺址群(含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戲臺下廳堂紅軍宿營地、萬年亭紅三軍團戰(zhàn)斗司令部遺址及標志牌、大嶺隔紅軍戰(zhàn)場遺址戰(zhàn)壕、蠟燭形紅軍戰(zhàn)場遺址、紅軍將領陳阿金烈士墓)第五次反“圍剿”第三階段期間,以彭德懷軍團長和楊尚昆政治委員率領的紅三軍團(下轄四、五、六師),在廣昌為保衛(wèi)中央蘇區(qū),紅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這就是著名的高虎腦戰(zhàn)役。長達一個多月的高虎腦戰(zhàn)役是紅軍長征前的最后一場激戰(zhàn),為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的戰(zhàn)略轉移贏得了時間。高虎腦萬年亭戰(zhàn)斗——史稱“長征前夕的激戰(zhàn)”。1934年7、8月間,第五次反“圍剿”后期,紅軍實行“六路分兵,全線抵御”紅三軍團,紅34師、紅15…[詳細]
驛前大躍進壁畫(賴巽家廟)
  驛前大躍進壁畫(賴巽家廟)位于廣昌縣驛前鎮(zhèn)賴巽家廟內。建筑座西向東,占地面積358.4平方米。平面略呈長方形,有上、下二廳,中有天井。上廳存有隆武元年(1645年)施田碑一通。賴巽,字宗啟,號遜志,又名清溪,廣昌縣驛前鎮(zhèn)池源村人,明永樂十三年進士,累官御史、云南按察使。壁畫共有“邊收邊種”等四幅![詳細]
臨坊王氏宗祠
  臨坊王氏宗祠是撫州市保存較完整的古宗祠,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總占地面積580平方米。門前立有四柱三間五樓石質門樓,正中圣旨牌豎刻有“龍光”二字,下面橫刻有“王氏宗祠”四字,立柱和額坊上有雙龍戲珠、仙鶴以及各種花卉圖案。牌門樓雕刻工藝精湛,書法渾厚有力。祠堂分前院、正屋兩部分,前院西門上 書-“三槐名第”,東門書“臨坊世家”。宗祠東側建有古戲臺一座,至今保存完好![詳細]
南城堯坊大夫第
  堯坊船形屋位于南城縣天井源鄉(xiāng)堯坊村段上村小組。為清代中晚期建筑,座西朝東,由兩棟大夫第組成,東西縱深87米,南北寬56米,占地面積約10畝,堯坊船形屋平面結構布局為正廳三進一廊,兩旁配有與正廳相通偏廂,共有大、小天井20多個,百余間房間,廳堂寬敞明亮,門窗有精美木雕,梁椽處處浮雕,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上廳設木雕神龕,屋內方磚鋪地,房間布局得宜。廊道錯落其間,鄉(xiāng)人稱為“一百零八間屋”。前有大院,院內兩側各有一棟附屬房,大門正對面有一處紅石旗桿石,上陰刻“光緒甲午科、舉人寧文琳”寧文琳為寧氏后代。兩棟大夫第門額均有人物故事、花草石雕,造型生動,雕刻精美。整個建筑形狀獨特,,從屋后西山東瞰,只見古宅…[詳細]
磁圭紅三軍團指揮部舊址
  磁圭村在宋、明兩代時曾繁華無比,南城縣志(同治版)有記載:“戶至千四百,屠肆至七十,樓觀相望,弦歌之聲不絕!贝殴绱搴箅m因屢經戰(zhàn)亂而逐趨衰落,但村莊還保存有許多古樸的明清建筑和精美的木雕。磁圭還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紅軍根據地,村莊里有紅軍高級將領的舊居,還保存有眾多紅軍標語,是集古色、紅色和綠色為一身的旅游勝地。村里保存有20多處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紅軍標語,“打倒屠殺工農的國民黨!”、“爭取江西首先勝利!”、“反對國民--止士兵抗日!”……這些標語大部分書寫在村中的大宅屋上,字體端莊秀氣,每個字約高60多公分,屬巨幅標語,落款為紅三軍團,書寫年代為1933年前后。一棟名為“悟軒”的古…[詳細]
琴城古建筑群
  琴城古建筑群(含大夫第、太守第、分轉第、二銘軒、選青別墅、秋雨名家宅、彭家大屋、饒氏宗祠、謙豫書舍)琴城鎮(zhèn)一河兩岸風光旖旎,美食文化風味獨特。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紀念館和讀書巖高屋建瓴,底蘊深厚;地藏、南臺、壽昌等古寺佛寺增暉,令人流連。七層寶塔居山臨水,一枝獨秀;蜜桔園春華秋實,飄香溢彩;美食新村匯集南北小吃,食而往返。…[詳細]
石郵儺神廟
  石郵村距南豐縣城約30公里,是一個有近2000人的以吳姓家族為主的自然村,村邊有一座遠近聞名的明代儺神廟。據考證,這也是我國現存的歷史最久遠的儺神廟。石郵村儺神廟位于村西南口,是一幢三開間的清代建筑,為青磚砌成。儺神廟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元代建筑風格。據村譜記載,儺神廟始修于明代,毀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并從村北的塖頭山移至現在的位置。1985年春節(jié),儺神廟不慎失火,儺神神像、面具俱毀,僅存石刻廟門,后來村人集資照原樣修復。現在看到的儺神廟,朱紅大門八字朝外開,上方刻紅底黑字“儺神廟”三字,兩側有一對武將磚雕,一人執(zhí)斧,一人握錘,腳踏獅形瑞獸,背插翎…[詳細]
洽灣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立于洽灣村頭,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從外到內,建造裝修共計16年,耗資數千金。橫寬35米,縱深50米,占地面積1750余平方米,共256柱落地。全祠磚木結構,為三廂進宮殿式,上廳為“胡氏家廟”,供奉歷代祖宗靈位。中廳寬大雄偉,為議事大廳,上面右邊安有五塊進士匾,左邊掛有男女壽匾八塊,其中百歲匾兩塊,東西兩邊有“忠孝廉節(jié)”四個醒目大字,東邊中心刻有胡氏家訓十二條,西邊中心標有胡氏傳代字派。左右房為藏祭器、書籍之用。每個柱頭都有名人名家書寫的對聯。下廳前的大天井,方方正正,各栽一株丹桂,樹齡四百余年,至今枝葉茂盛,每年兩次花開,附近十里能聞其香。宗祠右有仁壽宮、關帝殿相連,左有季仁祠、信祠相依…[詳細]
港下關帝廟與卡亭
  港下關帝廟與卡亭位于撫州市南豐縣。2018年3月,公布為江西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