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峨眉山八大寺廟旅游

峨眉山八大寺廟

報國寺
  報國寺位于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xié)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眾多寺廟里,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是游峨眉山的起點。這里寺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此寺坐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后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wèi),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lián)“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本褪菍髧逻@只“金鳳凰”周圍景物…[詳細]
峨眉山伏虎寺
  伏虎寺是全國重點寺院,距報國寺2華里,位于瑜伽河與虎溪匯流處,海拔630米,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袋c“密林藏伏虎”:清代可聞大師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廣種杉樹、楨楠、柏樹,按《法華經(jīng)》一字一株,稱“布金林”。布金林與大峨寺的旃檀林、白龍洞的古德林并稱為峨眉山的三大園林。布金林古木參天,濃蔭蔽日,伏虎寺整座寺院均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之稱。然而,寺院的屋頂上卻終年無敗葉堆積。于是,清康熙皇帝于康熙41年(1702年)賜伏虎寺“離垢園”三字,為佛教圣地遠離塵垢之意。介紹伏虎寺原為一小廟,舊名藥師殿,行僧心庵開建。南宋紹興年間,行僧心庵再建。伏虎寺得名,一說寺院附近山中有虎傷人,僧…[詳細]
萬年寺
  看點  無梁磚殿:萬年寺第二殿,又稱普賢殿。該殿全以磚塊砌就,無一木一柱一瓦,雄偉壯觀,頗具古印度建筑風格,其設計思想源于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磚殿我國古代建筑一大奇觀,該建筑400年來經(jīng)歷了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建筑史上的奇跡。殿內(nèi)有宋代鑄造的普賢菩薩騎六牙白象銅鑄像一尊,高7.85米,重62噸。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堪稱稀世國寶。壁龕列小佛三千,與普賢騎象像,構(gòu)成了普賢集弟子講經(jīng)說法的宏大場面。頂上飛天圖案,人物體態(tài)輕盈,舞姿婀娜,構(gòu)成天上人間完美結(jié)合的場景。  “白水秋風”:白水池中,山影斜橫;寺外紅葉,迎秋放飛。是水似風,白水秋風!鞍姿镲L”自然佳景,被清代文人譚鐘岳譽為古…[詳細]
清音閣
  導游  清音閣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又稱臥云寺,建于唐僖宗四年(877年),此閣修在峨眉山兩大水系——黑龍江和白龍江之間的山梁上,凌空高聳,形勢險峻。閣后閣側(cè),林木密郁,翠色參天,特別是閣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這座古老的寺廟襯托得愈見古雅。看點  牛心石:黝黑光亮,凝聚著兩億多年的歷史和生命,任其黑白二水洶涌拍擊,仍巍然不動。驚濤拍石,發(fā)出陣陣的轟鳴,聲傳四周的深谷幽林之中,恰如古琴彈奏,時而清越,時而深沉,時而激昂,任人領(lǐng)略“清音”之趣。介紹  清音閣地處峨眉山上山下山的中樞,與龍門洞素稱“水勝雙絕”,歷來是峨眉山十大勝景之一。面對清音閣,展開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卷,濃綠重彩,精工點染。高…[詳細]
洪椿坪
  導游  洪椿坪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海拔高度1120米,峨眉山重點寺廟之一!】袋c  “雙百字聯(lián)”:為民國馮慶樾所作,上聯(lián)描繪寺周奇妙的戀人景色,下聯(lián)概述佛教的傳繼源流以及寺僧的無量功德,文詞雋永,對仗工整,為全國最長聯(lián)文之一,可與昆明大觀樓百字聯(lián)美! ∧究糖Х鹕彑簦褐谱饔诿駠鴷r期,該燈通高2米,直徑1.2米,七龍繞柱,鏤雕精細,剔透玲瓏,巧奪天工,為全山珍貴佛教文物之一!  昂榇粫杂辍保汉榇黄核轮芄拍痉鍪,瑤草奇花,群峰環(huán)翠,云霧空蒙,似雨非雨,譽稱“洪椿曉雨”,被清代文人譚鐘岳譽為古“峨眉十景”之一,是山中避暑勝地!吧叫斜緹o雨,蒼翠濕人衣”描寫就是這一景象。介紹  洪椿坪在晉時(公元3…[詳細]
洗象池
  洗象池巖下,棲息著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藏酋猴(俗稱短尾猴)。這里周圍?梢姾锶撼鰶],進入殿堂,見人不驚,伸“手”索食,盡享口福。洗象池的月臺上,是戲猴的好地方,逗猴要有善意,不能傷害它們,猴群會奉獻給你無窮的樂趣;若起歹心,你就要吃虧,千萬記!洗象池原名初喜亭,也是峨眉山有名的一處寺廟,海拔2070米,四周白云縹緲,古木參天。明末這里只是一座小庵,僧人在這里只燒茶水以待游客。清代康熙年間行能大師擴建為“天花禪院”,因寺內(nèi)有一石砌六方水池,相傳普賢菩薩乘白象過此,必先浴象,以后即改名洗象池。清康熙時擴建,從而成為一座寺廟,寺內(nèi)有殿宇三重,正殿居中央,殿內(nèi)巨大玻璃佛龕內(nèi)塑普賢騎象法身,金碧輝…[詳細]
仙峰寺
  仙峰寺位于仙峰巖下,原名慈延寺,海拔1725米,門迎華嚴頂。該寺初創(chuàng)于元代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初為一小庵。明代初,該寺建有專門存放明神宗御賜大藏經(jīng)的藏經(jīng)樓,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本炯禪師擴建為大寺,名“仙峰禪林”。明崇幀十六年(公元1643年)毀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泰安、玉升和尚再度重建,名“仙峰寺”并沿用至今?袋c仙峰寺一帶生長著許多珙桐樹,花呈白色,形如鴿翼,微風吹拂,翩翩起舞,為世界稀有植物,西方人稱之為“中國鴿子樹”。介紹仙峰寺第一殿原為財神殿,后改供彌勒菩薩,稱彌勒殿,F(xiàn)又改為財神殿。匾額“仙峰禪林”。殿堂內(nèi)左壁懸掛木屏四扇,簡述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詳細]
華藏寺
  華藏寺始建于東漢,當時稱普光殿,后改名為元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處營建普賢佛殿,俗稱銅殿。殿頂鎏金,又稱金頂。銅殿及華藏寺皆毀于火。現(xiàn)在的金頂華藏寺,是1986年-1989年按原貌重建的。華藏寺側(cè)為臥云庵,庵左為睹光臺,可觀看金頂四大奇觀!叭A藏寺”橫匾為趙樸初書。第一殿為彌勒殿,內(nèi)供彌勒穿金銅鑄佛像,殿后中間有韋陀銅像一尊,殿左右為客堂。第二殿為大雄殿,兩殿之間有寬闊的天井,兩廂為祖堂、方丈室、廂房。第三殿為普賢殿(金殿),矗立在攝身巖畔,殿高15米,二重檐下有集唐代書法家柳公權(quán)書“金頂”橫匾,殿前有月臺,旁有現(xiàn)代名人撰書碑刻六通,兩側(cè)有回廊和通連大雄殿的廊梯,殿內(nèi)供銅鑄普賢騎象一尊。各殿匾聯(lián)…[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