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
  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位于上城街道辦事處南湖居委會,丹霞地貌。具體界址為:西至河浦大道中線100米,北至環(huán)城大道。河源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由“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升級為國家級文保單位,該恐龍蛋化石埋藏地近日被國土資源部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chǎn)地。據(jù)介紹,自上世紀70年代,河源市就對境內(nèi)的恐龍化石進行了初始調(diào)查,截至目前,已發(fā)掘的館藏恐龍蛋化石累計為16700多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shù)量至今仍高居全球首位,其中館藏的恐龍蛋化石多數(shù)為成窩被發(fā)現(xiàn)挖掘,在河源恐龍博物館現(xiàn)有館藏的11具恐龍骨骼化石中,其中包括華南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的竊蛋龍類化石—黃氏河源龍的正型骨骼化石標本、恐龍腳印化石…[詳細]
牛欄洞遺址
  牛欄洞遺址位于英德市云嶺鎮(zhèn)獅石山南麓。年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1983年發(fā)現(xiàn),總面積約400平方米。1996~1998年發(fā)掘50多平方米。該洞平面為曲尺形,廊道式發(fā)育。文化堆積中含大量螺殼和動物骨骼。石器均為礫石制作,有少量石片石器。文化內(nèi)涵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僅見打制石器和骨器,動物群中有少量絕滅種,少見螺殼,碳十四測定動物骨骼標本的年齡為距今10780年至12410年。第二期為中石器時代,打制石器多,器形較前略規(guī)整一些,出現(xiàn)穿孔石器,還有骨器和蚌器,動物均屬現(xiàn)生種,含大量螺殼,碳十四測定動物骨骼標本的年齡為距今9320年至11220年;碳十四測定螺殼標本的年代…[詳細]
史老墩遺址
  史老墩遺址位于英德市沙口鎮(zhèn)清溪村北江東岸的一級階地上。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商時期。1996年發(fā)現(xiàn)。1996~1998年發(fā)掘200平方米。文化層最厚達3米多。文化內(nèi)涵分兩期。第一期為新石器時代,有遺跡32處,少數(shù)為祭祀遺跡,將兩件石器擺放成“八”字形;多數(shù)是石器制作遺跡,以砧石或礪石為中心,周圍多見礫石、石片、石器制作工具、石器胚件、成品或半成品石器,器類包括有尖狀器、穿孔器、矛、雕刻器、錘、球、棒、砧、礪石、斧、錛、刀、鑿等,其中僅一件雙肩石錛。多數(shù)石器器身尚留有打制疤痕,屬半成品,少數(shù)為基本磨制加工完成之石器,說明這里是一處石器制作場。出土少量陶片,有繩紋夾砂陶、曲折紋泥質(zhì)陶,可辨器形為釜。第…[詳細]
銀洲貝丘遺址
  銀洲遺址位于三水市白坭鎮(zhèn)銀洲村豆邊崗。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后段至青銅時代早期。遺址面積2.5萬平方米。1982年發(fā)現(xiàn),1991~1993年發(fā)掘近775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部分堆積含大量的貝殼,主要是蜆和文蛤。清理墓葬78座,灰坑90個,房址5座。房址四周有基槽,底部排列密集的柱洞。文化內(nèi)涵分三期。第一期陶器有釜、罐、豆、鼎,燒造火候不高,紋飾有細斜條紋、條紋、粗線葉脈紋。鼎類僅個別出現(xiàn),是受石峽文化因素影響的產(chǎn)物。30號墓頭頂上有一件已碳化的長條弧形木質(zhì)飾物。第二期陶器有釜、豆、圜底罐、圈足罐、器座、紡輪等。紋飾以曲折紋為主,其它有云雷紋、葉脈紋、復線長方格紋等十多種。石器有長身、有肩或…[詳細]
銀崗古窯場遺址
  銀崗遺址位于博羅縣龍溪鎮(zhèn)銀崗村南面的七座低矮山崗。年代為周代。1996~1999年發(fā)掘2000多平方米。堆積最厚1.3米。發(fā)現(xiàn)4座龍窯,前為火膛,后為窯室。其它遺跡有灰坑、水溝、柱洞等。從柱洞走向看,可能屬于圓形的房址遺跡,很有可能是制陶的作坊。文化內(nèi)涵可分兩期。第一期年代大致為西周春秋,出土陶器以泥質(zhì)陶為主,器類有罐、鼎、豆、杯、缽、碗、器座、器蓋、盒、紡輪、珠、環(huán)、墊、印模、動物模型等,紋飾有網(wǎng)格紋、方格紋、夔紋、菱格凸點紋、曲折紋、篦點紋、勾連云雷紋、漩渦紋、席紋、水波紋等,其中有多種組合紋,部分器物可見刻劃符號。還有少量施醬色釉。燒造火候高。其它遺物有青銅鏃。第二期為戰(zhàn)國時期,出土陶器…[詳細]
端石老坑洞遺址
  端石老坑洞遺址位于高要市金渡鎮(zhèn)硯坑村,始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歷代有開采。因年代久遠,故稱老坑。又稱水巖,清康熙后又稱皇巖。洞內(nèi)原有飛鼠洞、東洞、正洞、洞仔、大西洞、水歸洞等洞穴,現(xiàn)存大西洞和水歸洞2個采石工作面。洞內(nèi)石道是沿緩傾斜硯石層鑿進,形成一個起伏曲折、多變的小型坑道,石道高0.7米至0.9米。老坑洞采石工作面都在西江正常水位之下,甚至低于西江河床。大西洞全長約135米,洞口與洞底高差為25.5米;水歸洞全長約120米,洞口與洞底高差約20米。端石老坑洞遺址所產(chǎn)硯石石質(zhì)細膩,嬌嫩堅實,呈紫藍色帶青色。石品花紋豐富,有魚腦凍、蕉葉白、青花、火捺、翡翠、鷓鴣眼、金銀線、冰紋等石品,下…[詳細]
石燕巖采石遺址
  位于西樵山的東南面,是一處古采石場遺址,從明代早期,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在此開采巖石,石燕巖景區(qū)包括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風、石燕巖、石祠堂、云巖古寺、云巖飛瀑、冬菇石等景點。石屏風在天窗格下、石燕巖口,長約數(shù)十米,高約20米,寬僅1米,正看如青峰出鞘,側(cè)看如云底屏風,狀頗雄偉,它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留下的分界標志,現(xiàn)成為了一個頗為壯觀的景點。石燕巖因棲息石燕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如唇,內(nèi)進寬廣,窯內(nèi)可容千人,巖分內(nèi)外兩層,外洞高數(shù)丈,洞壁凝珠含露,雖六月盛夏,仍涼氣襲人,內(nèi)洞蓄水成湖,為一水洞,湖水深藍,清澈見底,水上設有游艇,可供游人幽。水洞中有兩塊巨石,一塊露出水面,形似汽車,叫水底汽車;一塊浸在…[詳細]
燕嶺古采石場遺址
  燕嶺古采石場遺址位于石排鎮(zhèn)燕窩村,山體由紅沙巖組成,寬約2公里。早在明代這里已是一座大采石場,所產(chǎn)紅麻石(亦稱-石)是古代東莞境內(nèi)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燕嶺采石場遺址上,經(jīng)數(shù)百年開采殘留下來許多深潭峭壁,形成各種奇異的景觀,人們據(jù)其形狀命名,有“天女散花”、“十八間房”、“鱷魚潭”、“飛鼠巖”、“了哥墩”、“魚跳龍門”等著名景點。燕嶺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紅色,石形奇特,燕嶺之石有如天外飛來,形成一種派山之勢;山體中有無數(shù)神奇的石潭、石室,千姿百態(tài)。此外石壁上有光緒十六年(1890年)孫爽題書的摩崖石刻“咸欽燕嶺”四個楷書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現(xiàn)保存完好。燕嶺古采石場遺址已成為游人尋幽探…[詳細]
隋譙國夫人冼氏墓
  隋電白譙國夫人冼氏墓位于電白縣電城鎮(zhèn)山兜村。墓城為南北向,東西寬123米、南北長110米,總面積為13530平方米,四周殘墻用沙土打夯而成。墓碑用青色麻石鑿成,高2.07米、寬0.70米、厚10厘米,陰刻楷書,左記“嘉慶已卯”,中署“隋譙國夫人冼氏墓”,右記“電白縣知縣特克星阿、電茂場大使張炳立石”!稄V東通志》:“隋譙國夫人冼氏墓在縣北山兜娘娘廟后,遺址猶存,碑佚,嘉慶二十四年知縣特克星阿重立碑!庇州d:“山兜冼夫人墓,四周短垣,頹為高土,人曰鬼子城,乃當日墓城之地也!庇涊d與此符合。在墓城內(nèi)散布有唐代布紋瓦碎片,蓮花瓦當、圈足碗,覆蓮狀石礎和龜形的石質(zhì)碑座。在墓碑前50米處,建有一座磚木…[詳細]
余靖墓
  宋韶關余靖墓位于韶關市武江區(qū)甘棠鄉(xiāng)成家山。墓有半圓形封土堆,地面原設置的石雕無存。1982年香港余氏宗親會捐款修墓,并重刻歐陽修撰的神道碑豎在墓右側(cè)。余靖是宋仁宗朝諫官,官至工部尚書。1960年韶關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余靖墓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默堂墓
  黃默堂墓位于深圳蓮花山公園,南宋古墓葬,墓塔合一原葬墓。1998年,它被深圳市政府公布其為市級文物;2002年又被廣東省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黃默堂墓集多個特點于“一身”:名為居士塔,乃典型的佛塔。既有塔又有墓,且為雙層塔、六角形塔。該古墓是目前深圳發(fā)現(xiàn)的惟一的南宋時期塔形古墓,在廣東也極為罕見。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湛若水墓
  明增城湛若水墓位于增城市永和鎮(zhèn)陂頭的天蠶山麓。全墓用灰沙三合土板筑,氣勢恢弘。隨山勢而下分成四級,每級平臺低下0.55米~0.85米,逐級擴展。從第一級的墳頭而下至第四級的池座總長21.3米。墳頭由高2.2米、墻體厚0.6米的版筑墻繞成半圓筒形,口寬5.5米,正中處為一座四柱三間的碑樓,分上下兩層。下層寬廣,正間辟碑龕,高1.46、寬0.76米。上層亦四柱三間,四面縮減,兩層的立面如“凸”字形。上層正間有篆文“諭葬”二字。第二級為拜臺,左右兩邊的版筑墻上分列雙鉤篆文“山斗八座貞儒千載”,“九十五年全歸不朽”16字。拜臺在正中間,版筑,橫長5.15米、寬2.55米、高1.13米,墓主棺具深埋在拜…[詳細]
端州包公井
  宋代名臣包拯,在肇慶任端州知郡事3年,為官清廉,大辦實事,造福端州。當時居民因長年飲用不潔凈的水,瘟疫、疾病時有發(fā)生。包拯發(fā)動群眾在城區(qū)開挖水井7口。居民感激包公,將這7口水井稱為包公井。肇慶的水井到了清末民初已數(shù)不勝數(shù),基本上所有街巷都有飲用水井。由于包公井年代久遠,7口井在何處,卻鮮為人知。據(jù)元末明初郡人董源《義井記》云:“相傳郡城包公所鑿之井有七:一在府治內(nèi)。在府治西岳廟旁則第二井也。在縣學前街南,俗稱義井,則第三井也。其四是分司巷口。其五在廣濟倉右。其六在北門之左。其七在主帥堂前!泵髂┣宄踔麑W者屈大均《廣東新語》云:“包孝肅為端州守,嘗穿七井。城以內(nèi)五,城以外二,以象七星。其在西門…[詳細]
貞女橋
  貞女橋位于順德區(qū)龍江鎮(zhèn)世埠鄉(xiāng),建成于宋代嘉定八年(1215),宋貞女吳妙靜捐建。明代湛若水所撰墓志載:“貞女吳妙靜,宋高宗朝助教吳南金遺女。南金無后,女許嫁新會李氏子。及婚,所許子由陸來,渡龍江溺死。女誓不再適,以嫁資為石橋,五眼,石長二丈二尺,建于李溺死處,故后亦稱老女橋。自宋寧宗嘉定四年(1211)至八年(1215)建成!薄洱埥l(xiāng)志》載:“橋長十一丈,闊一丈,橋石每塊長二丈二尺,方二尺。貞女之先祖,原福建人,橋石皆來自福建!爆F(xiàn)該橋僅有一孔,有青灰色大石四條,每長7.9米,寬0.63米,厚0.55米。規(guī)模與志載較吻合。似為原橋遺物,F(xiàn)橋面改為水坭鋼筋結(jié)構,已非昔日面目,F(xiàn)僅存橋石四塊,橋…[詳細]
五岳殿
  五岳殿位于神崗鎮(zhèn)木棉村東閣,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具體始建時間不詳,木結(jié)構和外觀仍保留較好,梁架、斗拱、柱式、出挑、開間等早期建筑構件和風格做法尚存。殿內(nèi)供奉道教神仙,分別為神話《封神榜》中的五虎將:王飛虎、嵩克虎、文聘、崔英、蔣平,另有水神洪圣、車公、太保、土地等諸神。五岳殿坐西向東,整體建筑坐落在一花崗巖石砌臺基上,建筑外觀低矮,主體建筑進深二間11.7米,闊三間11.5米,磚、木、石結(jié)構,人字頂懸山。第一進石框大門上刻“五囗殿”陰文,落款為“光緒歲次庚寅仲秋吉旦重修”(即公元1890年)。第一進9架抬梁,前后立2根木柱承重,月梁、梁底施雀替。一斗三升斗拱用材粗大,駝峰刻卷云…[詳細]
元勛舊址
  元勛舊址又稱筍崗老圍,位于羅湖區(qū)筍崗村,建于明代早期,是筍崗何氏為紀念其祖先-嶺南名賢何真在此發(fā)跡而建造的。該舊址是深圳市區(qū)保存較完整的一座古代寨堡式村圍。圍屋呈方形,東西寬68米,南北深63.5米,四角有碉堡,碉樓間連以高5米、寬2米的圍墻,內(nèi)有3條縱巷,6條橫巷,共140多間房,還有3個水井。整座圍屋建筑雄偉壯觀,南面的大門外墻是用-石砌成,門額石匾刻有“元勛舊址”四個大字。目前圍屋的碉樓部分塌毀,圍內(nèi)房屋歷經(jīng)維修。1988年7月2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將它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頭古城垣
  南頭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區(qū)南山大道3109號,是深圳最古老的城,如今稱為“新安古城”,俗稱“九街”,為歷代嶺南沿海地區(qū)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對外貿(mào)易的集散地,亦是深港澳地區(qū)的歷史源頭。據(jù)《新安縣志》記載及考證,現(xiàn)存的南頭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原為東莞守御千戶所所城(其歷史變遷參見“大事記”)。南頭古城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枕山面海,四周原有濠溝圍繞,城垣范圍東西最長為680米,南北最寬為500米,F(xiàn)北城墻尚存一段高低不等、斷斷續(xù)續(xù)的遺址,北墻北城門、西城門被毀,東城門雖存但已改為石塊構筑,唯南城門保存完好。南頭古城內(nèi)六縱一橫的道路網(wǎng)與自然地勢完美結(jié)合,辟有縣前街、顯寧…[詳細]
南雄府城正南門
  宋—清南雄南雄府城正南門位于南雄市雄州鎮(zhèn)中山街。城墻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經(jīng)歷代重修,在麻石砌基上有規(guī)格不一的青磚砌墻。城樓通高14.5米、進深17.35米,南面寬18.7米、北面寬20.2米,西側(cè)置1米寬石質(zhì)階梯,可登臨。城門高3.9米、寬4米,外兩側(cè)置碉樓,各寬4米、通高9.5米。平面為“凹”字形。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在城門上建南薰樓閣,重檐布瓦懸山頂,樓面寬五間17.85米、進深17.15米,南北面置廊。穿斗式梁架。1982年南雄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于饒平縣所城鎮(zhèn),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圍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數(shù)五十三丈,四門建城樓,四角各建敵臺,”為千戶所,是明清閩粵沿海的軍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曬鹽為業(yè)。所城城廓為方形,現(xiàn)東、西、北三門基本完好,南門己拆除;東、北兩面城墻尚存,西、南城墻己殘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舊時的衙堂、城隍、祠宇、戲臺錯落其間。是潮汕地區(qū)僅存的一座古所城。2002年7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南雄廣州會館
  廣州會館坐落在市區(qū)埠前街(今廣仁小學)。由旅居雄州廣州商人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年間。館向南,三進,占地面積3834平方米,實用面積2510平方米。乾隆二十一年(1756)該館重建。大門橫額有清光緒七年(1881)孟冬重修時嶺南近代學者陳澧題的“廣州會館”石匾。大廳前楹柱上有咸豐年間探花李文田作的一副長聯(lián):“靈跡遍區(qū)中覽粵會東環(huán)拱極遙涵海國,雄州開嶺表沔湞流南匯朝宗咸衛(wèi)仙城!睆V州會館雕梁畫棟,古雅精致,是一座具有考古和觀賞價值的古建筑。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