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紅七軍軍部舊址
  紅七軍軍部舊址位于百色市右江區(qū)解放街39號。舊址始建于1720年,由廣東商人梁煜倡議同鄉(xiāng)人共同集資興建,成為廣東商人赴百色經商的主要落腳點。粵東會館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古建筑,具有南方古建筑的藝術傳統(tǒng)和風格。整個建筑占地面積2331平方米,建筑面積2661平方米,會館座西向東,以前、中、后三大殿宇為主軸,兩側配以相對稱的四進廂房和廡廊,構成“日”字形封閉式獨立建筑群。殿宇廡廊,布局嚴謹,庭院通道,鋪設紅色階磚和長方形條石,殿堂廊下,全為實木大圓柱或花崗巖方形石柱支撐。中間主體建筑三大殿宇的內山墻上現(xiàn)今還完整保存著十分精美的水墨壁畫。整個建筑融古建、書法、雕塑、繪畫藝術于一體。1929年12月11日…[詳細]
哈爾濱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機關舊址,位于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光芒街40號,隸屬于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建于上世紀20年代初,是一座俄式木制小房,建筑面積120余平方米,院內占地面積870平方米。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qū)的最高領導機關滿洲省委秘書處所在地,1988年10月經過修復,做為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室內的臥室、書房、客廳等都是按當年狀況進行布置陳列。在紀念館內主要陳列中共滿洲省委的建立,及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抗日斗爭的事跡。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共滿洲省委機關在沈陽遭到敵人的破壞,1932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機關從沈陽遷至哈爾濱,由此哈爾濱成為東北地區(qū)的領導中心和黨的…[詳細]
陳莊殲滅戰(zhàn)舊址
  陳莊殲滅戰(zhàn)舊址現(xiàn)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基地、河北省黨史教育基地,由陳莊殲滅戰(zhàn)紀念碑、陳莊殲滅戰(zhàn)烈士墓碑、陳莊殲滅戰(zhàn)烈士墓群、賀龍指揮部、孫毅(原抗大二分校校長)骨灰撒放處碑和正在籌建中的陳列館組成,占地面積約3.7萬平方米;氐靥庫`壽縣陳莊鎮(zhèn)橫山湖旅游度假區(qū)內,東北連阜平縣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晉察冀邊區(qū)政府舊址,西南接平山縣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陳莊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晉察冀邊區(qū)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要地,邊區(qū)政府、抗大二分校、邊區(qū)公安局、糧食局、邊區(qū)銀行等許多后方機關駐扎在這里。陳莊殲滅戰(zhàn)陳列館陳展面積1400平方米,陳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陳莊殲滅…[詳細]
郝家岔兵工廠舊址
  郝家岔兵工廠舊址位于延安市安塞縣西河口管委會李盆窯子村。郝家岔兵工廠,也稱陜甘寧邊區(qū)機器二廠,又叫軍工局二廠,是一家主要生產-的工廠。1939年5月,陜甘寧邊區(qū)軍工局為了擴大-的生產,決定將工藝實習廠機械修理部獨立建廠,成立軍工局二廠。該廠以生產-為主,并承擔各廠機器設備修配任務。廠址選在較為隱蔽的安塞縣與志丹交界的郝家岔村,周鑒祥任廠長,趙發(fā)生任政治協(xié)理員。郝家岔是一個只有2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離延安約70公里,杜家河水四季不斷,故二廠無缺水之憂。惟交通不便,運輸全靠馬、驢馱運,一些體積較大的機件還需要肩扛人抬。建廠伊始,職工們首先動手修路,削坡裁彎,加寬路基,使8個人抬運的大機件能順利通行…[詳細]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
  南昌市新四軍軍部舊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勛的公館,內有兩棟磚木結構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筑。1938年1月6日新四軍軍部駐扎于此,完成了組建新四軍的艱巨任務。由八省紅軍游擊健兒組成的新四軍走出深山老林,路上了北上抗日征途,成為華中抗日的中流砥柱,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yè)建立了不朽功勛。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因其歷史價值重大面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舊址內設有4個展覽:一是新四軍軍部舊址復原展,展出新四軍領導人葉挺、項英、曾山、黃道、周子昆、鄧子恢、陳丕顯、賴傳珠辦公和居住的房間及他們的生平圖片展。二是《鐵的新四軍》大型展覽,分為四個展廳:鐵流滾滾出深山;群…[詳細]
保衛(wèi)中國同盟總部舊址
  “保盟”舊址是1936年德國留學回國的工程師楊能深所建,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760平方米。舊址由三部分組成,主樓為宋慶齡及“保盟”總部用房,后樓附屬建筑為工作人員用房,房后有一個躲避日本飛機轟炸的防空洞。1939年該房曾被外交部租用,一度用作接待外國客人。1940年3月31日,宋慶齡第一次來到戰(zhàn)時首都重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但是,宋慶齡決定赴重慶,不是因為私人關系,而是為聯(lián)合抗戰(zhàn)打下基礎!坝眯袆訉崿F(xiàn)團結、統(tǒng)一、聯(lián)合抗戰(zhàn)的理想!彼螒c齡在《渝行觀感》的談話中闡明了她的這一觀點。宋慶齡在重慶短短的幾十天里,前往歌樂山第一兒童保育院探望了戰(zhàn)爭中收容的孤兒,到醫(yī)院慰問傷兵……據陳列…[詳細]
中共淞浦特委辦公地點舊址
  山海關路387弄5號(原山海關路育麟里5號),1928年底至1930年,為中共淞浦特委(簡稱“淞浦特委”)辦公地點。這是一幢舊式石庫門里弄住宅建筑,磚木結構,二層,坐北朝南。機關撤銷后,一直為居民住宅。舊址于1959年經薛潮聲回憶踏勘后確認,1987年11月17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淞浦特委的成立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漢口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八七會議),總結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為貫徹八七會議精神,中共江蘇省委挑選了150名黨員干部,深入到全省各地農村組織開展工作。中共六大后,江蘇省委進一步開展農村工作,初步有了建立淞浦、滬寧、徐海…[詳細]
中村軍民訴苦大會舊址
  中村軍民訴苦大會舊址位于株洲市炎陵縣中村鄉(xiāng)中村村小鋪頭組。1928年3月下旬,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策應湘南起義,在酃縣中村集結。一天上午,毛澤東帶領幾名戰(zhàn)士,挑著從土豪家沒收的糧食、衣物,來到聯(lián)西村窮得揭不開鍋的葉老漢家。幾名戰(zhàn)士走進破舊不堪、黑咕隆咚的矮屋,對葉老漢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是專門幫助窮人鬧翻身的部隊。聽農民兄弟說,你家早就斷糧了。所以,毛委員今天特意送來一點糧食和衣服,這些東西都是我們打土豪沒收過來的,請您老人家收下吧!比~老漢忙說:“不要,不要!”毛澤東知道老人家有顧慮,便親切地對他說:“老人家,你別害怕,糧食是窮人種的,布是窮人織的,今天,我們從土豪劣紳家奪回…[詳細]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
  霞飛路漁陽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為兩層樓磚木結構石庫門建筑。該弄于民國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請建,約次年至民國8年前建成。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相關歷史民國9年春,楊明齋陪同共產國際代表魏金斯基到上海,同-商討建立中國0時,租賃該屋為活動地,并開設中俄通訊社,后改稱華俄通訊社,自任社長。4月,于此進行上海首次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籌備工作。8月22日,經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領導人-倡導,俞秀松、袁振英、葉天底、金家鳳等8人在此成立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俞秀松任書記。同年9月,創(chuàng)辦外國語學社為掩護。門口懸掛白底黑字“外國語學社”牌。次年初,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于此設立團中央機關![詳細]
國家計委五七干校舊址
  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舊址現(xiàn)為西華縣園藝場,位于西華縣城西2公里,地處城西特色園區(qū)核心位置,與黃橋、紅花二鄉(xiāng)鎮(zhèn)接壤,北接省道S102線周鄭路直通鄭州,南接省道S329線西漯路直達漯河,西望全國著名的國營黃泛區(qū)農場,工業(yè)四路直通縣城。1969年9月,國家經委響應“五七指示”來到西華,五二農場將劉莊中隊土地1949畝、房屋102間交給國家經委辦校,當時稱為國家經委五七干校。1970年6月,機構改革將國家經委撤銷并入國家計委,干校改為國家計委西華五七干校。1975年,國家計委襄樊五七干校合并到此,與物資部、工交政治部、國務院辦公廳、地礦部等十多個單位合辦干校。1979年后,根據《國務院關于停辦“五七”…[詳細]
高郵侵華日軍投降處舊址
  新四軍受降地舊址位于高郵城區(qū)熙和巷70號。1945年12月19日,華中野戰(zhàn)軍打響了高郵戰(zhàn)役,第八縱隊指戰(zhàn)員在司令員陶勇指揮下,向高郵城拒不投降的日偽軍發(fā)起進攻。至12月25日夜,攻城部隊經過激烈的戰(zhàn)斗,攻進日軍城防司令部,日軍大隊長巖崎眼見敗局已定,遂同意投降。隨即舉行駐高郵日軍受降儀式。受降儀式是在日軍“洪部”(現(xiàn)公園禮堂)燈光黯淡的大廳里舉行的。12月25日深夜11時,新四軍第八縱隊政治部主任韓念龍、副主任謝云暉在部隊護衛(wèi)下,威嚴地進入日軍司令部,以新四軍代表身份,命令日酋巖崎大佐傳令各部,立即解除武裝,交出武器,無條件投降。巖崎大佐解下身上的指揮刀放在桌上,向韓念龍行軍禮后,雙手捧著日軍…[詳細]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部舊址座落于修水縣城鳳凰山路60號,東臨縣城鳳凰山路,北靠縣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義修水紀念館,南抵林氏祠堂。舊址座北朝南,一進二重,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四水歸內,麻石門框,整個建筑面積350平方米,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上堂前為工農革命軍第一面軍旗設計、制作的地方,上堂前左右各一間房,為師長、副師長辦公居住,下堂前左、右各二間房為師部八大處辦公室,天井為青石鋪砌,兩側廂房為警衛(wèi)戰(zhàn)士陳士榘、韓偉(解放后分別被授予上將、中將軍銜)值班室,舊址正門前為練兵場。該舊址原系修水縣商會,1927年8月,準備參加南昌起義的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衛(wèi)團因起義部隊南下,追趕不…[詳細]
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
  湘南暴-動指揮部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zhèn),舊址是四棟兩層建筑物的四合院,1979年被全面維修,按原貌作了復制陳列。其中包含湘南起義史料陳列、復原陳列、珍貴藏品等陳列。2001年6月,該址被中宣部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6年12月,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指揮部位于湖南省南部宜章縣城關鎮(zhèn),原為清代宜章守備署,占地面積4080平方米,建筑面積2789平方米。相關建筑始建于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1919年改為縣立女子學校。1928年1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一部分隊伍,由廣東折回湘南舉行了年關暴-動,建立了湘南第一個紅色政權宜…[詳細]
瑞金中央紅軍兵工廠分廠舊址
  中央紅軍兵工廠總廠舊址原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崗面鄉(xiāng)竹園村。為“永茂公祠”,已有170多年歷史,坐西向東,磚木結構,硬山頂,二廳一井,占地面積1161.21平方米。中央兵工廠,又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兵工廠、中央紅軍兵工廠。1931年10月,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在興國縣興蓮鄉(xiāng)官田村創(chuàng)辦了中央兵工廠,為我軍第一個大型兵工廠。1933年底,中革軍委命令紅軍進行戰(zhàn)線收縮,將官田兵工廠、銀坑彈藥廠、塞上雜械廠相繼遷駐瑞金,最后集中在崗面,組建了中央蘇區(qū)最大的兵工廠。廠長吳漢杰、政委張健、黨支部書記李石生,下設--科、彈藥科,在此基礎上還組建了雜械廠、彈藥廠。1934年10月中央兵工廠跟隨中央紅軍開始長…[詳細]
滬西工人半日學校舊址
  上海工人半日學校舊址位于普陀區(qū)安遠路62弄(錦繡里)178—180號。這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工人學校,一棟簡陋的兩層磚木結構工房。1920年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在上海建立后,為了實踐馬克思主義必須和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理論、在工人階級中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壯大黨的力量,發(fā)起組成員李啟漢奉命到紗廠集中的滬西小沙渡創(chuàng)辦工人學校,并著手籌組紡織工會。同年秋,李啟漢租下今安遠路錦繡里3間門面房子,樓下3間連成一大間作教室,內放28套課桌和凳子,可坐56名學生。樓上兩間,一為李啟漢的宿舍兼辦公室;一為備用教室。兩間簡陋的教室、一盞煤油燈、一臺留聲機、一張寫著“工人半日學!焙谧值陌准垪l,上海工人…[詳細]
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
  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于豐順縣下八鄉(xiāng)灘下莊屋坪村。原是竹木茅草臨時建成,后被-軍隊燒毀。1985年在舊址后面興建了一座二層的鋼筋混凝土樓房,面積450平方米,作為東江蘇維埃政府暨紅十一軍的紀念館。1930年5月1-2日,0東江特委在此召開了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出席會議代表有184名,選舉產生了東江蘇維埃政府。主席陳魁亞,副主席古大存。并宣布成立紅十一軍,軍長古大存,政委顏漢章。八鄉(xiāng)山位于粵東的蓮花山脈,在豐順縣的西南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曾是我省東江地區(qū)革0據地的中心。坐落在八鄉(xiāng)山腹地灘下莊屋坪村的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東江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遺址”及其附屬的“東江蘇維埃政府紀念館”…[詳細]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在南昌中山路和勝利路交叉處的洗馬池,有一座灰色五層大樓,原為“江西大旅社”,是當時南昌城內的大去處,共有96個客房,1927年下旬,賀龍領導的起義部隊到達南昌,包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為書記的0前敵委員會!敖鞔舐眯猩纭背闪四喜艘黄鹆x的總指揮部,1957年,在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舊址上興建立了“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紀念館大門臨街而立,門楣上懸掛著陳毅元帥手書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金匾。一樓按原貌恢復了當年曾舉行領導會議的喜慶禮堂。二樓、三樓開辟了四個陳列室,此外,按原貌恢復了-,林伯渠等起義領導人的居室,以及軍事參謀團、警衛(wèi)連、衛(wèi)生處的部分住房,此外,…[詳細]
重慶國泰大戲院舊址
  國泰大戲院建于一九三七年二月八日。地址在柴家巷口,也就是今天的解放碑鬧市區(qū)的美美時代百貨旁。國泰大戲院建成之初,戲院內有座位一千五百個,頂上有六盞磨砂大吊燈六,燈光皆從四周墻壁夾縫射出,墻上尚有八個大風扇,戲院門口則有霓虹燈構成的“國泰大戲院”五個的大字,整個建筑,在那時實在是很時髦了。而國泰的出名,并不在建筑,而在抗戰(zhàn)時期的話劇演出?箲(zhàn)時期,北平淪陷,上海亦成孤島。許多文化及演藝界人士,紛紛涌向陪都。在這個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山城,便形成了很濃的文化及藝術空氣。更加令人矚目的,是他們在陪都的最先幾年,上演了許多抗戰(zhàn)的劇作,為抗戰(zhàn)竭盡宣傳之力。其中的許多劇作,都是在國泰大戲院演出。在抗戰(zhàn)期間上演過…[詳細]
濰縣集中營舊址
  濰縣集中營遺址是指現(xiàn)存的原建筑群部分遺址,位于濰坊市中心城區(qū)—奎文區(qū),坐落在濰坊廣文中學校園及濰坊市人民醫(yī)院北側,共有7處建筑遺址,皆為百年建筑,分別濰坊廣文中學兩處建筑遺址和濰坊人民醫(yī)院3處建筑遺址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濰坊人民醫(yī)院家屬院兩處建筑遺址建筑面積達2千多平方米。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為報復美國限制日裔美籍人士在美國本土活動,在山東濰縣設立了一座外僑集中營(西方人稱濰縣集中營,地點為濰縣樂道院,即現(xiàn)在的濰坊廣文中學和濰坊人民醫(yī)院),關押了來自30多個國家的約2011名歐美人士,其中包括300名兒童。美國原任駐華大使恒安石、華北神學院院長赫士博士、英國著名奧運會400米冠軍埃里克&…[詳細]
仙游學生革命活動據點舊址
  仙游學生革命活動據點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鯉城街道師范路1號。1929年春季開學以后,仙游現(xiàn)代中學一批進步學生在中共仙游黨、團組織的引導下,先后參加抗捐抗稅等革命活動,--持續(xù)不斷。現(xiàn)代中學的--是五四運動以來仙游--的一面旗幟。張兆漢、羅迎祥、黃明、張啟基(女)等仙游縣早期共產黨、共青團組織負責人均是在現(xiàn)代中學讀書期間參加革命活動的進步學生。黃棋、張霞等教師也是地下黨組織的成員,他們爭取了校長黃良駿的支持,以教書為掩護,推動了現(xiàn)代中學的--。1932年,仙游縣黨、團組織缺少經費購買油印機,為了革命宣傳工作需要,現(xiàn)代中學幾位進步學生巧妙地把學校中的兩部油印機先后“送”出來,其中一部藏在二年級學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