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山西(晉北方向)旅游

巡游足跡之山西(晉北方向)

漢武廣場-漢武大帝君臣群雕
  漢武廣場包括廣武牌樓,漢武帝雕像。漢朝著名文臣武將的英雄雕像,古漢墓群。在這里你可以感受漢文化和古代軍事文化的魅力。為什么要在這里建漢武大帝的雕像呢?雁們關自古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漢武帝為了抗擊北方匈奴的擾襲,曾親自御駕親征討伐,漢朝的江山穩(wěn)定發(fā)展強大,漢武帝君臣都作出了巨大貢獻。人們?yōu)榱思o念漢武帝及各位有功之臣,特意修建了漢武廣場,現(xiàn)在也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和旅游熱門景點![詳細]
舊廣武古城
  古城城墻的確切建筑年代,史籍無載,據(jù)有關文獻佐證和現(xiàn)存建筑考究,始建于遼乾享元年(917年),當時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磚,清代曾作過維修和補葺,F(xiàn)存城墻除外觀具有明代特點外,其主體規(guī)制和構造基本為遼代故物。古城平面呈長方形。城墻總高8.3米,下寬5米,頂寬3.4米,外表全部磚砌,石條作基。最上沿矮墻置垛口、望洞和射孔。古城東西寬338米,南北長498米,城周長1654.94米,城墻高8米,頂寬3.4米,有馬面12座,望樓4座,東、南、西城門樓3座,古城墻除城垛口損壞嚴重外,其余保存較完整。城內(nèi)有四街八巷,烽火臺一座、戲臺一座,現(xiàn)存的古庭院落依稀,古韻猶存。城內(nèi)兩株雌雄古柏,經(jīng)千…[詳細]
新廣武城
  新廣武城位于山西省山陰縣境內(nèi),建于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于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周三里有奇。新廣武城所在地自古兵家必爭,在長城沿線的內(nèi)外還散布著眾多的城堡,新廣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邊上的這種城堡平時屯種,戰(zhàn)時出征,在和平時期還兼有易市、榷場的經(jīng)濟職能。在漢代,這里歸屬雁門郡的陰管縣管轄。陰管縣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東漢時雁門郡治即遷于此,可見此地地理位置之重要!該地依山傍險,雄踞雁門關前,漢王朝在此設縣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御匈奴南侵的作用。到了明代,為了防御蒙古族的入侵襲擾,明王朝從前期即開始了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的工程,這項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備。在…[詳細]
萬里長城山陰段
  萬里長城依陰山、恒山、太行山、呂梁山之勢,分為內(nèi)、外兩支,內(nèi)長城建于恒山之陰,外長城建于陰山之陽。山陰縣境內(nèi)的長城屬內(nèi)長城,是山西境內(nèi)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段。它東起新廣武,西接代縣分紅嶺,依恒山之陰連接著內(nèi)長城東段18個重要隘口,全長5.3公里。城墻高6.6米,底部寬6.5米,頂部寬3.5米,底部用石灰?guī)r、青石質(zhì)條石砌筑,其它用磚拼筑而成。長城依山而筑,碗蜒盤桓于山嶺之上,蔚為壯觀。在城墻的結(jié)合部、轉(zhuǎn)折處與制高點上,矗立著一座座致樓。巍巍長城,敵樓對峙,烽臺相望,與雁門關遙相呼應,形成一個完整的戰(zhàn)略防御體系,至今仍不失當年古戰(zhàn)場壁壘森嚴的氣勢。山陰縣境內(nèi)還有漢長城。它位于舊廣武城南5公里處,沿恒山…[詳細]
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于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偏關位于偏關縣黃河邊,轄邊墻四道,總長數(shù)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較好,全部包磚,高聳河岸,甚為壯觀!靶坳P鼎寧雁,山連紫塞長,地控黃河北,金城鞏晉強。”這是古人對偏關的贊譽。早在戰(zhàn)國時期,這里就是趙武靈王破林胡的戰(zhàn)場,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在關東建九龍寺,宋代楊延昭威鎮(zhèn)三關。現(xiàn)存關城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雁門關由關城、甕城和圍城三部分組成。關城城墻高10米,周長約1公里。墻…[詳細]
長城雁門關段
  (含白草口長城)長城雁門關段(含白草口長城)(第五批國保)時代:明地址:代縣城北20公里白草口雁門關村南200米又名西陘關,是明代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與寧武關、偏頭關合稱內(nèi)三關。據(jù)清乾隆《寧武府志》載,舊關在雁門山上,明洪武七年(1374年)移至今址。明萬歷二十五年(1579年)、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現(xiàn)存雁門關為明代所筑。雁門關關城,周長1公里余,由關城、甕城、圍城三大部分組成。墻高10米,石座磚身,內(nèi)為夯土,開門三重,即東門、西門、小北門。東門即天險門,石座磚券,額匾書刻“天險”二字,門上有樓,為雁樓。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頂。墻垣設垛口,門洞內(nèi)原有板門一道,青石板鋪路。雁門…[詳細]
原平壽寧寺
  壽寧寺,位于原平市中陽鄉(xiāng)井溝村東約5000米的五峰山腰。坐北朝南,東西長53.6米,南北寬69.29米,占地面積3714平方米。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碑文記載,元大德年間(1297-1307)重建,明成化年間(1465-1487)、嘉靖年間(1522-1566)、清康熙六十二年(1722)和咸豐年間(1851-1861)屢有修葺、擴建!拔母铩笔軗p嚴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寺僧人主持復修、重修。現(xiàn)存建筑為明清風格。由東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組成。中院中軸線建有照壁、牌樓、大門、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兩側(cè)為鐘樓、鼓樓、碑廊。東院中軸線僅存圣母殿,兩側(cè)為碑亭。西院中軸線有官廳、大悲殿,兩側(cè)為僧舍,寺內(nèi)存明代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