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元五年(西元789年),莆田人正干從六祖慧能處學禪得法回閩,師父臨別贈語“遇苦即止”。正干路經(jīng)黃檗山,見山川靈秀,因悟“黃檗味苦”,便開山結(jié)茅,募緣建寺,名“般若堂”。貞元八年(西元792年),又于堂之東向增辟院落,禪寺粗具規(guī)模,朝廷賜名為“建福禪寺”,俗稱“黃檗寺”。
唐德宗時(西元779-805年),賜額為“萬福禪寺”。
寺成數(shù)十年,剃度一僧希運。希運后得百丈山懷海禪師衣缽,成就一代名僧。開成年間,希運住持宜豐鷲峰,將鷲峰改名為黃檗山,以紀念福清黃檗山,故此后有“天下兩黃檗”之說。蘇轍、黃庭堅、王應麟、趙師秀、劉克莊等著名文學家先后來到宜豐黃檗山,并留下了許多詩贊為后世所傳誦。后希運弟子義玄創(chuàng)建臨濟宗。
明中葉,萬福寺毀于兵燹。崇禎十年(西元1637年),僧隱元修復,成為三進五殿的大寺,當時著名文人黃道周、張瑞圖、范爵等與寺僧來往密切。
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隱元轉(zhuǎn)住他寺,直到隆武二年(西元1646年)重回黃檗。
永歷五年(西元1651年),隱元弟子也懶應邀往日本長崎崇福寺為住持,然船出廈門港不久即遇風浪身亡,乃改邀隱元前往。隱元辭,日方再四相請,終于永歷八年(西元1654年)率部分弟子東渡。
隱元在日本受到妙心寺住持龍溪禪師(后成為禪師弟子)及后水尾天皇以及德川幕府的尊崇,寬文元年(西元1661)獲賜位于宇治大和田的約30萬平方米的寺院用地,仿照黃檗萬福寺的式樣又筑一佛寺,也叫“黃檗山萬福寺”,被視為日本佛教黃檗宗的發(fā)祥地。由此,福清黃檗山萬福寺蜚聲東瀛。
萬福寺是明朝代樣的禪寺。寺門右側(cè)為放生池,左側(cè)是“萬壽院”。寺內(nèi)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堂縱列于中軸線上,左右兩側(cè)對稱地建有東西方丈、齊堂、禪堂、伽藍殿、視師殿、鐘鼓樓等。天王殿正中供彌勒佛坐像,兩旁為四大天王。大雄寶殿中供三世佛像、兩旁為泥塑雕十八羅漢,造型生動,表情各異。
現(xiàn)有法堂為明代遺存,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七柱,全寬21米,深11.7米。柱礎(chǔ)系唐代石雕;穿斗式木構(gòu)架,斗拱、歇山頂,均保留明代建筑風格,1981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聯(lián)華村:聯(lián)華村…… 聯(lián)華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