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天寺位處陸河縣之東,主峰海拔約860米,有“離天三尺,離水萬丈”之稱的觀天嶂,。該山巍峨壯觀,峰巒聳立,綿亙數十里。
山上霧繞云行,霞彩飄渺,變幻莫測,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山中之望海峰、小馬頭、大馬頭、齋公石、齋果石、蛤蟆石、“三姓地”、古剎名庵等,傳說奇異。因觀天嶂天造地設,人杰地靈之寶地,古人擇址于此,建有寺觀四座。一是石船寺,相傳有千年歷史,曾是明朝任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葉高標少時念書場所,據《陸豐縣志》載“寺內有巨松十余株,系標手植”;二是鵝公庵;三是規(guī)模最大,“佛”、“道”、“儒”三教合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寺觀“清霞洞”,遠近信民感其靈驗,膜拜不止,香火不絕。四是觀天寺,于半嶂依山而建,環(huán)境優(yōu)美,名剎氣派,高僧主持,是旅游、休閑、靜心、凈塵的理想場所。觀天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重建寺廟時發(fā)現紅軍墓,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是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權,觀天寺是紅色革命的寺廟。現今觀天寺,位于陸河縣水唇鎮(zhèn)觀天嶂山頂,按唐宋風格建設,由主殿、配殿、鐘鼓樓等8棟樓閣構成傳統的寺廟建筑,住持禪師是河南省少林寺永化堂第十八代傳承人釋德建。觀天嶂地處粵東蓮花山脈中部,海拔860米,山勢巍峨壯觀,峰巒聳立,在水唇墟觀看形如大佛端坐觀天,故名觀天嶂;山上原有的寺廟為“清霞洞”,有名勝古跡;望海峰、齋公石、石船飛天、馬(龍)頭奔海,是一座靈山勝地。清霞洞創(chuàng)建于清朝道光年間,原建筑面積150平米,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一直都香火旺盛。新中國成立前,清霞洞的和尚被國民黨特務殺害,國民黨特務變?yōu)楹蜕羞M行反革命活動,后被人民政府清剿,由于清霞洞原來的和尚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清霞洞原有的革命歷史故事在解放后得不到傳頌。觀天嶂在新中國成立前歸屬陸豐縣管轄,包括現今普寧市的黃沙、大坪等地,觀天嶂是連接大南山革命根據地和激石溪革命根據地的中間山地,是兩塊紅色蘇維埃革命根據地的重要連接地。
水唇鎮(zhèn):水唇鎮(zhèn)地處陸河縣東部,總面積121km2,轄15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年末總人口4.3萬人。2005年,全鎮(zhèn)國內生產總值4.5億元,比增36%,其中工業(yè)總產值2.5億元,比增78.6%,農業(yè)總產值1.2億元,比增9.19%,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020元;鎮(zhèn)級財政收入28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預定目標,在市、縣的考核中各列前茅,被評為“一類鎮(zhèn)”。城鎮(zhèn)工業(yè)…… 水唇鎮(zhèn)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