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圖阿拉城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內與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永陵隔水相望,比臨沈陽、撫順、鐵嶺、吉林、通化、丹東、本溪等大中城市,旅游交通十分便捷,景區(qū)環(huán)境優(yōu)美,“食、住、行、游、購、娛”功能一應俱全,景區(qū)內有二星級賓館----后金第一都賓館,一年四季都有滿族歌舞表演和滿族傳統(tǒng)的特色餐飲及農家飯菜。人參、鹿茸、蘑菇、木耳、干鮮野果等地方土特產(chǎn)品和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
在參天古榆的掩映下,青磚青瓦的古建筑群獨具風格;濃郁滿族風情歌舞表演多姿多彩,盛世鑼鼓敲出喜慶和吉祥,模擬努爾哈赤登基宏大場面盡顯皇家氣派。滿族風情園內湖光山色,游魚戲水,依山傍水的宗教活動區(qū)晨鐘暮鼓,悠遠綿長;滿族歷史文化長廊,展示了大清王朝的崛起;滿族民俗博物館再現(xiàn)滿族民俗風情。
獨一無二的清前史跡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使景區(qū)集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旅游度假、觀光游覽、水上游樂、主題公園、人造景點于一體,憑借在清前史中的特殊歷史地位,赫圖阿拉城聞名遐邇,當年乾隆皇帝東巡來此,親筆題詩“赫圖阿拉連興京,依山樹柵聊為城,秋風策馬一憑閱,兆基締構欽龍興”。每年海內外前來觀光游覽的客人絡繹不絕,特別是在一年一度的滿族風情節(jié),游人如織。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zhèn)蘇子河南岸,有一座古地依山而建。雖然早在三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知道這是后金第一都城“赫圖阿拉城”。但它真正為世人所熟知,卻是在最近幾年被重新修建,逐漸恢復歷史原貌之后。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shù)纳綅。而事實上,它卻也建在橫崗之上!盀u洄千曲水,盤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墻垛口,極目遠眺,你不難想象當年康熙皇帝東巡祭祖時來此的那種心境。赫圖阿拉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宮大衙門”是全城的“心臟”所在。它欲稱金鸞殿,又叫尊號臺,是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稱汗”的地方。置身其間,但見八角飛檐沖天而起,御座、御案閃閃生輝,氣勢輝宏。另有兩處景致讓人拍手稱奇:殿左側斷崖處有一深潭,面闊水幽,荷花爭艷;殿右側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魚蝦競游,名曰“神龍二目”。
內城中部地勢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飲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傳現(xiàn)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當年努爾哈赤時所為,故名“罕王井”。赫圖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覺寺,即關帝廟。寺內雕塑生動,貼金彩繪,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廟會之日,各地進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來,蔚為壯觀。
出赫圖阿拉城東行約二百米,山崗上有兩處建筑群古樸典雅、莊嚴肅穆。這就是被合稱為“皇寺”的地藏寺和顯佑宮。地藏寺是滿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為遼東佛教名勝之地,曾紅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內香火仍長年縈繞。鐘鼓之聲不絕于耳。顯佑宮亦是滿族人民最早接受漢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實物力證。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每遇戰(zhàn)事或重大活動之前,都要入宮進香,祈求神明保佑。宮內有神奇榆樹一株,已歷四百年風雨,仍生機盎然,F(xiàn)在,這兩處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機地融為一體,成為新興的“滿族風情園”中最獨特的人文景觀。
人們追憶歷史上輝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卻更喜歡現(xiàn)在古樸自然的老城。因為,雖然城內的古建筑都是按歷史原貌恢復,但其中畢竟有了許多鮮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滿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農家小院滿族飲食,無一不體現(xiàn)出濃郁的滿鄉(xiāng)風情。
永陵鎮(zhèn):新賓滿族自治縣轄鎮(zhèn)。清王朝的發(fā)祥地。1956年建永陵鄉(xiāng),1958年改公社,1964年建鎮(zhèn)。位于縣境中部,面積409.5平方公里,人口2.8萬。沈(陽)通(化)、新(賓)撫(順)公路過境。蘇子河流經(jīng)境內。轄楊木林子、腰堡、大堡、白家、砬子溝、李家、那家、色家、金崗、二道、二道鮮、板橋子、老城、老城鮮、錯草、蔬菜、前進、紅旗、團結、西堡、后堡、后堡鮮、后道砬子2…… 永陵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