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重慶市 > 大足區(qū)旅游

寶頂山摩崖造像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城東北約15公里處。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石刻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止于淳祐九年(1249年),前后歷時70多年,是南宋的著名僧人趙智鳳所主持營建的“密宗”佛教的道場,共有石刻13處,造像數(shù)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的規(guī)模最大。

寶頂山摩崖造像

大佛灣呈馬蹄形,長500多米,巖高15~30米。雕刻造像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為藍圖,后在此雕造石窟。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圣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圣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jīng)變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極富趣味性和故事性。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

千手觀音龕鐫刻于大佛灣南崖東頭的巖壁上,刻手1007只,縱橫交錯,富于變化,畫面如同孔雀開屏一般,金碧輝煌、富麗多姿,是國內(nèi)僅有的一尊。華嚴三圣像高7米,菩薩手托千斤石塔,歷經(jīng)多年而不墜毀,可見其建造時力-用之高妙。寶頂圓覺洞,在大佛灣的南巖,以設(shè)計周密及雕刻精美而著稱于世。洞頂?shù)纳戏介_天窗用以采光,洞口開有兩道。洞頂?shù)娜攵粗泻蠼?jīng)壁間的小溝流入龍口吐出,再注入暗溝流出洞外。洞的正壁刻有三尊佛像,主佛前有一尊跪菩薩,俯首合十,顯得十分的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趺坐蓮臺,美麗莊嚴,姿態(tài)不一。壁間雕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與寫實作品十分相近,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之作。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上的圣壽寺與寶頂石刻有密切的關(guān)系。寺始建于宋朝,后來廢棄。保存到今天的是明清時期的建筑,有天王殿、玉皇殿、大雄殿、經(jīng)殿、燃燈殿、維摩殿等殿宇,雄壯巍峨,重檐飛閣,雕刻精細,造型精巧,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風格。

石門山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大足縣石馬鎮(zhèn)石門山上,為佛、道、儒三教兼容的摩崖造像。

石門山摩崖造像開鑿于北宋紹圣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間(1094-1151年),共有龕窟12個,造像千余軀,宋、明、清碑刻4通,造像記十余則。其中“觀音變相龕”刻有無量壽佛、夾持觀音、如意輪菩薩及五身觀音像!叭士摺钡兰以煜,著北宋冠冕。其他龕窟有孔子、老君、圣母等造像。造像別致的五通大帝為巴蜀石窟少見。

刻像崖面全長71.8米,崖高3.4~5米,通編為16號,其中有造像12龕窟。此外,尚存造像記20件,碑碣、題刻8件,培修記8件及文惟一、文居道、蹇忠進等工匠師鐫名。石門山摩崖造像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qū),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第2號玉皇大帝龕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銅鈴,似能目及千里;順風耳面貌丑怪,張耳作細聽狀;二像肌肉豐健,筋脈顯露,手法夸張。第7號獨腳五通大帝,左腳獨立于一風火輪上,廣額深目,口闊唇厚,袍帶飛揚,有來去如風之勢。第10號三皇洞現(xiàn)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紋折疊舒展,手法寫實“人味”多于“神味”。第12號東岳大帝寶懺變相龕刻像98身,以東岳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公元10至13世紀(宋代)東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佛教題材主要有藥師佛龕、水月觀音龕、釋迦佛龕、十圣觀音窟、孔雀明王經(jīng)變窟、訶利帝母龕等。其中尤以第6號十圣觀音窟最為精美。

1961年寶頂山摩崖造像被國務(wù)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石門山摩崖造像并入寶頂山摩崖造像,被國務(wù)院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1日在摩洛哥歷史文化名城馬拉喀什舉行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進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神圣殿堂。

延伸閱讀: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巴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