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 > 安慶市 > 潛山市旅游

三祖寺

[移動版] [查看地圖]
三祖寺
三祖寺為文化旅游景點。

三祖寺景區(qū)規(guī)劃面積7.04平方公里,是天柱山人文景觀最為集中的一個景區(qū)。這里除了聞名海內(nèi)外的佛教禪宗祖庭三祖禪寺外,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漢武帝設(shè)壇拜岳留下的遺址。沿河風光秀美,已興建濱河景觀長廊和漂流設(shè)施。

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zhèn)鹘?jīng)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fā)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wù)院批準為全國漢族地區(qū)重點開放寺廟。

天柱山靈絕山水加上歷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為仙山寶地!兜澜(jīng)》說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被列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因此,歷代佛道兩教都視天柱山為寶山,爭相據(jù)為己有。在三祖鳳形山,就有佛道爭山斗法的傳說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國師寶志和尚與江南云游方士白鶴道人都奏請梁武帝,將鳳形山賜之于己,建觀造剎,傳經(jīng)布道。武帝知道他們都有很高的法術(shù),都不得罪,命他們各顯靈通,以物為記,得者而居。這寶志和尚就是我們民間流傳的濟公-,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瘋和尚,手持錫杖,他說:“貧僧以錫杖卓地為記!卑Q道人手持拂塵,他的拂塵可以化為白鶴,他說:“貧道以鶴止處為記!闭f畢,白鶴道人將手中拂塵拋向空中,頓時化為一只白鶴,振翅飛向鳳形山。寶志見狀,將手中錫杖擲向空中,頓時化為一條銀色巨龍,尾隨白鶴而去。白鶴飛到鳳形山上空,正要斂翅落地,忽見身后巨龍飛來,嚇得掉頭向東飛去,落在白鹿崗上,寶志的錫杖深深卓入鳳形山。當他收起錫杖,卓土處立刻涌出一股甘泉,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錫泉,又名“卓錫井”。寶志便在鳳形山開山建寺,梁武帝賜名為“山谷寺”。白鶴道人在白鹿崗上建起白鶴觀,宋徽宗賜名“真源萬壽宮”。唐宋時期,天柱山佛道兩教盛極一時,寺觀達百余座,房屋3600余間,史稱“三千道人八百僧”。從寶志和尚開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歷時1500周年。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

近年來,為傾力打造精品人文景區(qū),天柱山風景區(qū)全面啟動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保護工程及配套服務(wù)設(shè)施建設(shè)工程。通過裂隙灌漿、危巖支護、錨桿加固等方法,對眾多石刻進行嚴格的保護,并于2009年4月,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景區(qū)進行恢復(fù)性整修。將上世紀70年代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中掩埋的山谷河床,重新暴露出來,還原歷史原貌。并做相應(yīng)的歷史人文復(fù)建(如黃庭堅讀書臺、李公麟繪青牛圖等),鋪設(shè)游人步行棧道、花圃等,F(xiàn)今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正以嶄新的姿態(tài)笑迎八方賓朋。

步入谷中就可以看到古“潛陽十景”中的兩景“石牛古洞”和“山谷流泉”。它位于三祖寺西邊的山谷間,這里,有一股清泉沿石壁潺潺而下,清冽明亮,泠泠有聲,常年不枯,兩岸野花閑草相伴,環(huán)境十分幽雅。唐宋以來,達官名士來游者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或撰文刻于石上,或賦詩鐫于山崖,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山谷流泉”流經(jīng)石牛洞,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過;下段是具體的“山谷流泉”,經(jīng)西林橋下出谷口,注入潛河。在這全長500余米的河谷中及其兩面崖壁上,刻滿了自唐代以來1200余年間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至今尚能辨認的有280多方。石刻詩、文、題、記齊全,行、楷、隸、篆、草俱備。這是考證1200多年間有關(guān)歷史的天然檔案館,又是直接瞻仰、欣賞歷代名家文采、書法的博物館。

石牛古洞

所謂“石牛古洞”,因有巨石狀如臥牛飲水,并有天然石印酷似牛蹄腳印,稱為石牛;古洞是指這里石崖嵯峨,藤蘿纏繞,松竹掩映,一弘清泉潺潺流出,幽深如洞。我們來看看這個碩大的牛蹄印痕,旁邊有“牛蹄”二字石刻。這里是整個摩崖石刻最集中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唐人石刻三塊。請看,“不信青牛曾入洞,分明石上印雙蹄!

全長500余米的山谷流泉,原本普通山澗溪流,為什么卻聲名卓著,原因有三:一是靠近大別山咽喉要沖著名古代楚南驛道。唐宋以來,這條平行于大別山東南余脈的驛道是東南舒、湖、楚等州郡通往西北唐都洛陽、宋都開封的交通要道。驛棧相距不出10里,-要吏、貢賦朝綱、商賈學子、軍馬、政郵,都日夜兼程,不絕于道。而山谷離最近的痘姆驛僅一河之隔。二是依托歷史文化名城——梅城。梅城始建于楚靈王,漢時稱皖城,唐宋均為州郡治所,是皖舒六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山谷離這個中心僅10余里,車馬舟楫相當便利。三是山谷座落在佛道昌盛的鳳形山、白鹿崗。道觀天祚宮在其左,真源宮位其右,更有南州冠第一的三祖禪林近在咫尺。這里高僧羽客云集,道徒釋子連袂。他們都是山谷流泉聲名的鵲起人。

山谷流泉的詩文題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點。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鐫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巖之中。從體裁上看,詩詞歌賦記銘,文體齊備;字形上真草隸篆行五體俱全,顏、柳、歐、米、趙各流派應(yīng)有盡有;刻石方法陰陽兼有,方圓相濟;從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現(xiàn)當代,每個朝代都有,沒有斷代,真是一溪系千秋。

“詩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聲如漱玉!鄙焦攘魅ρ率瘫蛔u為一條書法藝術(shù)長廊,有“安徽第一刻”之稱。-物工作者精心保護和發(fā)掘,一些被淹沒的名作佳篇不斷被發(fā)現(xiàn)整理出來,當代名人的新作也將刊刻在新開辟的規(guī)劃區(qū)內(nèi),山谷流泉石刻書法藝術(shù)的長廊在新時代不斷延伸。每每游人至此,都對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嘆為觀止。

潛水濱河觀光帶

潛河濱水觀光帶建設(shè)工程是潛山縣政府08年十大實事之一。由蘇州塞奇影視文化公司對工程進行整體策劃,北京時空筑城設(shè)計研究院進行項目設(shè)計。工程建設(shè)范圍為旌駕橋至白水灣的5公里潛河河段,而且可預(yù)期向上有漸次的延伸。景區(qū)設(shè)計力求將天柱山諸多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景觀建設(shè)之中,形成“沙灘娛樂區(qū)、拜祖祈福區(qū)、休閑購物區(qū)、運動體驗區(qū)”四位一體的基本功能格局。潛河濱水旅游區(qū)可以和主景區(qū)實現(xiàn)資源互補,主景區(qū)是“山”,新景區(qū)是“水”;主景區(qū)是“天(高)”,新景區(qū)是“地(低)”;主景區(qū)是“山柱(陽剛)”,新景區(qū)是“水灘(柔美)”!爸笨梢岳斫鉃橹е、精神支柱、岸邊依靠,“水“可以理解為流通、交往、行為追求,因此”柱”與“水”的關(guān)系可以視同為動與靜、內(nèi)與外、實與虛、心與行的關(guān)系。這種關(guān)系的進一步延伸,就表現(xiàn)為四個層面的內(nèi)容,即佛心、道行、世俗、消費。佛心代表著禪宗文化,道行代表著養(yǎng)生文化,世俗代表著傳統(tǒng)文化,消費代表著休閑文化。為此拓展出天柱山旅游新的內(nèi)涵——“天柱山,最男人的山,最有‘戲’的山”。

詩崖漱玉·酒島流霞

潛水南岸,吳塘左側(cè),有一蒼崖,峭壁千尋,遠觀如同一朵盛開的蓮花,它就是蓮子崖,為天柱山有名的詩崖。詩崖依山傍水,清流瀠洄,浪吻崖壁,濺花如玉。歷代賢達高士,每每在這里泛舟宴樂,置酒言詠,所賦之詩詞,皆鐫于崖壁!霸娧率瘛保虼说妹。舊志列為潛陽十景之一。詩崖旁邊有一簾崖,玲瓏剔透,如天刻神鏤,亦下臨清流,為歷代游子吟嘯覽古之地。詩崖旁還有一釣崖,下為鱸溪,因產(chǎn)鱸魚得名。相傳漢末左慈常到鱸溪垂綸坐釣,后人把他的坐釣處謂之釣崖。原有石刻“左慈釣鱸處”幾字,今已淤沒。明胡纘宗有詩云:“相傳漢左慈,垂綸碧崖際;靡两|,掣作楊花鱖!

在三祖寺前,吳塘之滸,有一巨石臥于水中,形如石島,景觀非凡。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來到這里,坐在石島上一面飲酒,一面欣賞這里優(yōu)美的山光水色。那殷紅的石色映在河水里,五光十色,如彩霞流蕩,美不勝收。李白被這奇特的景象所陶醉,詩興勃發(fā),吟出頗有韻味的“酒島流霞”四字。從此,“潛陽十景”之一“酒島流霞”的美名就傳開了,吸引著歷代文人雅士紛至沓來,尋蹤覓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在明代文人的詩作中,把酒島與蘭亭、輞川、習家池等名勝相提并論,可以看出這一景致的優(yōu)美。如今酒島不存,但當年之韻致,依然未竭。游人至此,尋幽訪古,登臨送目,洗心滌慮。

潛河漂流

潛河也稱潛水,屬安徽皖河水系,它發(fā)源于大別山東南部公界山和黃毛山兩山之間的來榜坳,流經(jīng)質(zhì)西、潛山、懷寧三縣,流入長江,全長116公里。三祖寺前的野寨河段河面較寬,達380米,長達18里,這段河流水清,游魚可數(shù),水底五顏六色的鵝卵石,隨著不同角度陽光折射,熠熠生輝,令人神往遐想。沙白似豐年瑞雪,俗稱“十八里銀灘”,是華東地區(qū)最優(yōu)良的內(nèi)河沙灘資源。

潛河漂流是深受游客歡迎的一個旅游項目,結(jié)合戲曲、沙灘,將漂流的過-正情景化、互動化,使游客融入其中。坐在竹筏之上,人隨筏走,筏隨水流,一邊吟唱著地道的黃梅戲,一邊欣賞著兩岸的無限風光,是多么的愜意。

延伸閱讀:

·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摩崖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