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天水市 > 清水縣旅游

花石崖—萬紫山

[移動(dòng)版] [查看地圖]
花石崖—萬紫山

花石崖—萬紫山

花石崖又名萬紫山,位于清水縣隴東鄉(xiāng)。在縣城東南28公理的隴東土寨村之澗溝河下游、渭河北岸盤龍山中段,西北向支峰南坡,海拔最高處1823米,山對(duì)面下到五里為310國道。這里峰巒疊嶂、翠柏掩映、清泉流水、春花秋實(shí)、萬紫千紅,故稱萬紫山,又因懸崖峭壁、山石花紋五顏六色,又名花石崖。

花石崖歷史悠久,相傳唐代以前就建有廟宇,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7年)重修二臺(tái)玉皇殿,有匾高載(文革中被毀),F(xiàn)存明清石窟二處,彩塑、壁畫和雍正歲次丙午題匾;ㄊ掳吹貏(shì)分為“東崖”、“西崖”,上有“鳳凰頭”,下匯“三岔口”,中有“三仙臺(tái)”等五大部分,東崖峰巒起伏,石崖重疊向上傾斜,懸崖峭壁上有一石洞,名曰“黃木狼洞”,洞口約三米,地形險(xiǎn)要,洞深莫測(cè)。西崖壁立千仞,離奇古怪,崖壁巨石上有一淡土黃色塊,光滑明亮,每當(dāng)夜幕降臨,明月東升,其石閃閃發(fā)光,猶如一輪明月懸空,故名“月亮崖”。北端崖隆起,圓頂兀石,形似鳳頭,縱觀四野,恰似雛鳳臨空遙望渭水,故名“鳳凰頭”。山下東西峽谷飛流激響,幽境怡人,三條小溪匯合,故名“三岔口”。所有建筑物都依山勢(shì)逐臺(tái)修建,大體可分為“磨針殿”、“大殿院”、“玉皇頂”、“雷音崖”四大部分,從谷底沿山而上,有一巨石平地而起,高約50米,頂闊而平,大約有10平方米,稱“磨針殿”,殿內(nèi)有隋代塑像二尊,均為明清作品。

沿山而上,第一臺(tái)上有“通仙橋”,“通仙閣”、“靜石臺(tái)”和“青龍洞”。第二臺(tái)是“祖師殿”。殿前是一刀切齊的懸崖峭壁,高約百丈;臺(tái)后巨石隆起頂端椎圓,故名“天心石”。第三臺(tái)沿石縫而上,崖頂傾斜而立,形如虎口,人稱“老虎口”,崖頂有“笑天石”,崖上有懸空云梯,攀梯而上,穿過石洞可爬入“觀音佛龕”,內(nèi)有明代塑像三尊。再身貼懸崖峭壁棧道曲欄,曲膝而下,懸空又有石窟一處,為“雷音佛龕”,其間有明代塑像一尊,面部豐滿,神情生動(dòng),為石窟藝術(shù)之佳作。


>>永清堡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