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樂敖包
敖包也叫“鄂博”,是蒙古族語音譯,即“石頭堆”的意思,它由人工堆積而成,數(shù)目、大小、高低不等,中間豎有蘇立德(意為招集英靈之魂的地方),有的還插有樹枝,掛上各色布條。敖包最初只是道路和境界的標(biāo)志,也有一些敖包是為紀(jì)念某一事件或活動(dòng)而堆積的,具有碑銘的意義。
后來,由于宗教的影響,敖包被尊為神物。蒙古族即使在尋常的旅途中,路經(jīng)敖包都要下馬施舍,因此敖包在蒙語中也引申為“供奉的每年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dòng)。祭敖包通常在每年四、五月份各舉行一次,祭祀的禮儀很多,主要的有火祭、酒祭、血祭,古代的王公大臣們還用玉祭,F(xiàn)在最常見的是酒祭。祭敖包的禮儀結(jié)束后,一般都舉行賽馬、摔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dòng)。而蒙古族的男女青年往往也在敖包前相知、相戀,這也許就是《敖包相會(huì)》的由來吧。
如今,敖包又演變成為迎送賓客、表達(dá)禮慶賀豐收、憧憬美好生活的民間活動(dòng),吉祥之地。每當(dāng)客人到來,都要到敖包處迎接行祝酒禮,以示歡迎、尊敬。客人歸去時(shí),也要行至敖包行祝酒禮(俗稱上、下馬酒)求神保佑路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