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在佛山有著悠久的歷史意義,是佛山最早興建的第一座大木橋,據(jù)專家考證,該橋早期由鄉(xiāng)民集資修建的木質(zhì)人行橋。
通濟橋橫跨洛水河,北連金魚街,始建于明代,分別于嘉靖38年(1559年)、隆慶2年(1568年)、萬歷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啟六年(1626)戶部尚書李侍問再次發(fā)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濟橋”取其“必通而后有濟也”之意。后人在橋旁石柱刻以對聯(lián):“通七堡之-,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濟萬人之往來,曲橋跨水,艷稱村尾村尾垂虹”,并建有南濟觀音廟和通運社。民國初年,通濟橋附近河道淤塞,已極少往來。解放后,佛山馬路多次擴建,通濟橋下的河涌被改為暗溝,橋面被改為大馬路,這一帶再也找不到“橋”的痕跡了。
歲月變遷,昔日通濟橋已蹤跡難覓,使年年“行通濟”徒有其名,實為憾事。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資1700萬元于2001年1月18日復原通濟橋。修復后的通濟橋建筑優(yōu)美,文化底蘊深厚。
通濟橋長32米,寬9.9米。橋兩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襯托風車,體現(xiàn)出通濟橋民俗的象征物——風車。橋身上雕刻著相傳八仙過海時所執(zhí)的神器,寓意市民過橋時祈求消災、尋求平安的美好祝愿。橋柱的上部,用大象的頭“拱”出一個果籃,里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濟橋,橋頭石級共9級,橋尾13級,反映出“九出十三歸”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橋上得到體現(xiàn):以防滑條取代臺階,在橋的北端安置9條,在橋的南端安置13條。不僅提高了過橋人的安全系數(shù),同時體現(xiàn)了過橋企福的意念。通濟橋下面的水體面積2000平方米,并設(shè)立了親水臺階、知魚軒、樂魚亭,取意于古詩“魚樂人亦樂,泉清心共清”。
通濟橋的牌坊上高高掛著“通濟”的木碑額,稍下一點有一對對聯(lián):
左聯(lián)是“濟萬人之來往曲橋跨水艷稱村尾垂虹
右聯(lián)是“通七堡之-逸客尋春任得渡頭飲馬
對聯(lián)概括了原通濟橋的風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濟橋遠遠遜色于原橋,沒有了舟舫如織,沒有斜陽映橋如虹,最重要的是,這只不過是紀念原橋的一個景點,沒有了原橋的那種真摯、親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通濟橋廣場以通濟橋、閘門樓及南北兩個廣場為主軸線,再配以橋下水體、周邊綠化,形成一個面積7300平方米的公園。閘門樓的主體用青磚砌成,兩邊配拱形門洞。閘門的屋脊采用石灣公仔圖案,表現(xiàn)佛山美術(shù)陶瓷的魅力,畫面中勾畫出古代通濟橋興旺發(fā)達的情景,里面有財神、舞獅、賣風車等。而公仔圖兩邊分別有一條龍和鳳,寓意是龍鳳呈祥。閘門樓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圖“蝙蝠踩雙錢”,用“福”“錢”寓意富貴。惜星移景易,古橋斷跡,然“行通濟”之風長盛。
“行通濟,無閉翳”的諺語在佛山盡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濟”,就沒有煩惱、憂愁,事事順利,“行通濟”這一民間活動寄托著佛山人的美好祝愿。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沒有任何人出面組織,佛山萬人空巷,為了一個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條橋,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順德的一些村鎮(zhèn)的群眾也趕來參與“通濟行”。這一習俗從明末清初就已開始,家家戶戶都會扶老帶幼,自清晨到夜幕,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浩浩蕩蕩地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至今已延續(xù)400多年。
地址:佛山市禪城區(qū)普瀾二路金魚街52號附近
類型:橋
游玩時間:建議5-15分鐘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信息:
無需門票。
信息來源:禪城區(qū)文體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