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國故城位于山東省郯城縣北郊的高地上。
《通志·氏族略》云:“郯氏,祁姓,子爵,或言贏勝,少昊之后。”一曰己姓�!蹲髠鳌氛压吣�(公元前525年)載:“秋,郯子來朝”,昭公問“少?白皋?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答以“我高祖少?白皋?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爸倌崧勚�,見于郯子而學之�!睉�(zhàn)國初期滅于越�!妒酚洝ぴ酵蹙溘`世家》《索隱》引《紀年》曰:於粵子朱句“三十五年滅郯”,時當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秦置郯郡,漢置郯縣,唐省縣入臨沂,宋金因之,元末復置郯城縣。
故城呈不平行的四邊形,周長為4670米,其中東墻長1370米,西墻1260米,南墻780米,北墻1260米。東墻和南墻已夷為平地,北墻和西墻大部分保存尚好。現(xiàn)存殘墻高3~4米,墻基寬35~45米。故城有4個城門,城門以青石構筑。城墻用夯土筑成。在故城范圍內深翻土地、挖溝筑渠時,經常出土西周、春秋、戰(zhàn)國及漢代的殘?zhí)掌�、瓦當、殘�(zhí)斩沟�,還出土過秦半兩、楚國鬼臉錢及漢五銖,并經常發(fā)現(xiàn)缸瓦井,直徑為50~70厘米。
2006年郯國故城作為周至漢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
濞嗐垼绻嬮崥鍕秴缂冩垵寮哥粔顖涚€崣鍌欑瑢閿涘苯鍙¢崥灞藉灡瀵ょ儤鍨滄禒顒傜法婵傜晫娈戠€硅泛娲妴鍌氼洤閺嬫粍鍋嶉張澶夌矙缂佸秴顔嶆稊锟狀棑閸忓娈戦弬鍥х摟閵嗕礁娴橀悧鍥风礉濞嗐垼绻嬫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婵″倸褰傞悳鐗堟杺濞岀粯鈧佲偓浣风皑鐎圭偞鈧佲偓浣瑰Η閺堫垱鈧冩▕闁挎瑥鎷伴悧鍫熸綀閺傚綊娼伴惃鍕6妫版ê寮锋稉宥堝娣団剝浼呴敍宀冾嚞閸欏﹥妞傛稉搴㈠灉娴狀剝浠堢化锟�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Email閿涙瓬ytravel666*163.com閿涳拷*閺€閫涜礋@閿涳拷 閵嗏偓閵嗏偓閺呭┉CP婢讹拷2023016012閸欙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