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 > 武漢市 > 武昌區(qū)旅游

武漢白云閣

[移動版] [查看地圖]
武漢白云閣

白云閣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白云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閣名源于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詩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5平方米,閣名由史學家周谷城書寫。

武漢白云閣

白云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其淵源可追溯至公元4世紀的東晉(參見《園林勝景·樓閣·南樓》)。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詩句,抒發(fā)了遠方游子的懷鄉(xiāng)之情,崔詩一出,歷代不少著名詩人紛紛以“白云”人詩,為這座文化名樓著色添彩。毛澤東即有“白云黃鶴之鄉(xiāng)”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云千載意,黃鶴為低回”的詩作。

武漢白云閣

崔顥及其以后的詩人描寫黃鶴樓上的白云,并非虛構(gòu),而是真實反映了武漢地區(qū)的天空狀況。從武漢的氣象史料看,每年萬里無云的晴天不多,月均僅3天左右,即使晴天,也多有白云相伴。處于江漢平原東端的江城武漢,周圍江湖密布,水域?qū)拸V,空氣濕度大,為其上空提供了豐富的水氣來源。在晴天陽光照曬下,水面、地面增溫,加快水滴向空中蒸發(fā)的速度,把近地面的水氣輸送到較高高度的空中,形成不同形狀、不同高度、不同結(jié)構(gòu)的云彩。這些云彩在自身運動變動中,受自然風影響,形狀千姿百態(tài)。時而裊娜輕盈,時而奇峰林立;低空的潔白色明,飄蕩游弋;高空的形成纖維狀結(jié)構(gòu)的卷云,在陽光照耀下更加晶瑩剔亮,絢麗多彩。春秋兩季是武漢上空白云較多、對流活動較旺盛的季節(jié),游人在黃鶴樓上常可陶醉于“白云人伴白云留”的美景之中。

正因為如此,宋代之前,南樓在很長一段時間又被署名為“白云樓”。宋元祐年間(公元1086~1094年),郡守方澤重建南樓時,仍沿“白云”舊名。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巡撫宋賢重修南樓,仍題“白云閣”,故址在郡治正南黃鵠山頂。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總督喻成龍、巡撫劉殿衡重建時,乃名“白云樓”。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刊刻的《黃鵠山志》載:“白云樓在縣城黃鵠山頂,一名南樓!

景點位置

湖北省武漢市武珞路閱馬場黃鶴樓景區(qū)蛇山高觀山山頂


>>臺州白云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