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 > 蘭州市 > 城關(guān)區(qū)旅游

白塔山公園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白塔山公園
白塔山公園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旅游景點(diǎn)。

白塔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黃河北岸,海拔1700米,山巔因蒙古人建造的神秘白塔而得名。

白塔山因地處黃河北岸,起伏綿延,層巒疊嶂,有“拱抱金城之勢”,與黃河構(gòu)成蘭州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成吉思汗為了和平

白塔山白塔(辛國英/攝)

統(tǒng)一藏區(qū),曾致書吐蕃烏斯藏區(qū)的薩迦派(花教)法王,希望通過會談,和平統(tǒng)一藏區(qū)。薩迦派法王遂派一著名的喇嘛前往蒙古拜見成吉思汗,喇嘛走到蘭州就不幸病逝。蒙古統(tǒng)一后,為了紀(jì)念這位喇嘛,在山巔建白塔一座,并建有寺院,因塔體外飾的白堊土在陽光下潔白如雪,白塔山遂因此而得名,并成為當(dāng)時的宗教勝地。原塔在元朝末年便倒塌。據(jù)《重修白塔寺記》記載,現(xiàn)存白塔系明英宗時內(nèi)監(jiān)劉永誠于正統(tǒng)戊辰年間(1448)鎮(zhèn)守蘭州時重建,“起梵宮,建僧居,永為金城之勝境”。站在黃河南岸鐵橋邊的廣場上北望,白塔山殿宇連綿,紅檐交錯,山頂白塔儼然玉雕一般,頗有在北海永安橋畔遠(yuǎn)眺瓊?cè)A島的感覺。

明清時,白塔山已成為隴上勝境。李文的《白塔寺》一詩十分傳神地描繪了明代時的白塔山:

隔水紅塵斷,凌空寶剎幽。

龍歸山月曉,鶴唳海天秋。

白塔連云起,黃河常雨流。

倚欄凝望久,煙樹晚悠悠!

登上公園大門所在的一臺,回眸南望,與黃河鐵橋遙相呼應(yīng)的中山大道儼然一條幽長的城市深巷,在玉帶一樣?xùn)|西延展的蘭州市的最窄處呈南北走向展開,使兩山夾峙的蘭州市區(qū)突然之間平添了無限的縱深感,使人頓生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向往和0。迎面款款而來的中山大道又把張掖路步行街和西關(guān)什字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市井生氣順手牽羊地捎帶了過來,于是河南河北,臨河而不隔,俯仰之間,動靜互見;山上山下,市井人氣與古剎禪意彼此彰顯,滾滾紅塵與隱隱約約涉水而來的裊裊梵音,互生互羨。

沿著垂花眺臺拾級而上,便是借山水大氣構(gòu)建筑華章的白塔山三臺建筑群,它地處前山山麓,依山就勢隨地賦形的層層亭臺樓閣,把連天入海日夜奔流的黃河的渾然大氣,就地鋪開,演奏了一曲高山仰止大河奔流的黃鐘大呂的建筑交響樂。樂聲穿河渡水,把黃河鐵橋和山巔白塔連了起來,也把塵世和梵界連接了起來,遙相呼應(yīng)。三臺建筑群是整個白塔山公園的主體建筑,興建于1958年,是建筑專家任震英先生設(shè)計并帶領(lǐng)專業(yè)人員和民間工匠200多人,利用舊城改造拆除的建筑部件,在坍塌的古建筑廢墟上用了一年時間建成的。整個建筑莊重古樸,氣勢宏偉,高低錯落,回廊連貫,寓清秀于粗獷,于敞亮中隱曲折。第一臺為四面敞開的雕梁畫棟的大廳,“凹”字形的大廳把一、二兩臺巧妙地連成一體;乩饶蟼(cè)配八角亭,八角亭飛檐高翹,氣勢宏偉;北側(cè)配四角亭,四角亭重檐交錯,別具一格。沿石階而上,是氣勢雄偉的二臺牌廈,牌廈闊達(dá)五楹,居中一楹有七級斗拱,這在全國同類建筑中十分罕見。二臺廣場挺立的高大牌廈,廈頂七級云斗,玲瓏剔透。沿階北上,便是背山面河,濃墨重彩,富麗堂皇的三臺大廳。廳高10余米,長80米,寬20米,琉璃屋面,遠(yuǎn)看猶如一面翠綠的山坡。墻面上裝飾的各種圖案的磚雕,渾圓流轉(zhuǎn),檁椽及懸角上的木雕彩繪,莊重明快,極具地方特色。三臺建筑群中亭臺樓閣的飛檐翹角,突破了蘭州地區(qū)的傳統(tǒng)法式,廣采博納,比江南園林更穩(wěn)重大氣,比華北和中原地區(qū)的建筑更輕巧靈動。特別是在雙重層檐的處理中把飛翹方向扭轉(zhuǎn)90°,使其交互錯落,強(qiáng)化流轉(zhuǎn)飛動的感覺。長廊突破傳統(tǒng)法式,使其軒敞高大,凈空宏闊。

東南山麓的百花亭,原為文昌宮,何年所建,在清代時已“久遠(yuǎn)難證”,現(xiàn)存建筑為嘉慶八年(1803)重建,1958年修整后,取“百花齊放”之義,改為百花亭,為四角二層歇山頂閣式建筑。

鳳嶺之上的三官殿,與東巖羅漢殿相對,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間,民國初期,已破敗不堪。當(dāng)時的住持僧曹隆義募二三十石,于民國十一年重修,形成了今天“古殿巍峨,直插云天,危樓百尺,懸掛山間”的壯景。三宮殿一般供奉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為五帝中的三個,系道家所供之神。這里不知為何又冒出了個住持僧。整個建筑是一座四合院,正殿高出門樓約一米。北為懸山加斜背頂正殿,東西為硬山頂廂房,南為歇山頂門樓。到正殿要從殿東南的六角亨開始,前后登46級臺階,至殿院,方可體驗(yàn)出“凌空寶剎幽”的詩境與禪意。

與西邊鳳嶺上的三宮殿遙遙相對的羅漢殿,始建于乾隆、道光(1736-1850)年間,光緒時重修。20世紀(jì)50年代整修后改為展覽館和辦公室。

整個寺院坐西朝東,北面正殿懸山連卷棚頂,外接卷棚抱廈;西為硬山廂房卷棚抱廈,移供有原白塔寺地藏殿石雕地藏菩薩像;南為硬山頂桿欄式懸樓,這是一座名副其實(shí)的空中樓閣,階巷曲曲折折通到后院。羅漢殿依山取勢,凌空架屋,深幽別致,有人寫詩專門贊美其“殿宇枕巖阿”的凌空高蹈之勢。

登山時位于“小六盤”中途的鳳林香裊牌坊,正面是“鳳林香裊”,背面是“秀映三臺”,均為皋蘭舉人李存中題。鳳林香裊牌坊不僅對前山建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而且也是一個角度非常好的觀景點(diǎn),遠(yuǎn)眺蘭山頂上微露豐姿的三臺閣,恍如天上宮闕,殿宇樓臺上空香煙裊裊,云繞鳳林古關(guān),蘭山逶迤,大河?xùn)|流。

坐落在白塔山前山山頂?shù)陌姿掠纸邪姿,院?nèi)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具有喇嘛塔和密檐塔相結(jié)合的特征,高5.4米的基座上為八角形束腰座,束腰座上為覆缽,覆缽上為八面密檐七級塔身,每一級每一面上都有磚雕佛像,掛角鐵馬。塔身為白堊土粉飾,潔白如雪。

院內(nèi)正南方為五楹二層卷棚頂樓,供奉著大悲觀世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三大菩薩,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擴(kuò)修。北殿系前后歇山抱廈式建筑;北殿后為地藏菩薩殿;東西兩廂為硬山配殿。據(jù)《皋蘭縣志》記載,明正統(tǒng)(1436-1449)初景泰末(1450-1458)鎮(zhèn)守此地的內(nèi)監(jiān)劉永誠在遺址上重修白塔寺,并在塔院東北建三星殿、文昌宮、魁星閣。又于萬歷二十年(1592)重修塔院,因白塔山層巒疊嶂,拱抱金城,山下有鳳林、金城、玉壘三關(guān),為絲綢之路隴右中路西去的重要關(guān)隘,也是古代蘭州的軍事要沖,于是按《周易》中地在上天在下的“泰”卦之義,在塔院北建地藏寺,在山麓現(xiàn)一臺大廳建玉閣。這種刻意布置的格局,使白塔山的建筑布局截然不同于全國名山地藏宮在山麓,玉皇閣在山頂?shù)淖匀徊季忠?guī)格。只不過,玉皇閣在1958年被拆除,代之以今天的三臺建筑,使這一特色布局變得不太明顯。從《蘭州市志·園林綠化志》所收《乾隆時白塔山》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玉皇閣。

在佛寺中一般常見的四大菩薩中,常常除大愿地藏菩薩之外、,將另外的三大菩薩稱為“三大士”。在“三大士”殿里,一般觀世音居菩薩中,丈殊居左,普賢居右。佛gg__J:-說,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上首菩薩,左脅侍,屬“西方三圣”之一,具有尋聲救苦的大慈大悲之心,能現(xiàn)33種化身,救72種大難。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在南印度海上的普陀洛迦,在中國,觀世音的道場在浙江省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法相一般常見的是坐蓮臺,左為善財,右為龍女,慈眉善目,多為女相。觀世音因?yàn)榇蟠却蟊藗冇X得像慈母一樣,從唐代以后漸漸變成了呈這種法相的女相菩薩。文殊菩薩全稱“丈殊師利”或“曼殊師利”。據(jù)佛經(jīng)記載,文殊菩薩與佛祖同生于公元前六世紀(jì),降生在舍衛(wèi)國羅聚落的婆羅門家庭,和佛祖一樣,是從其母右肋鉆出來的,出世時身紫金色,有七寶蓋覆身,墜地能言。在大乘佛教中,文殊位列諸菩薩之首,經(jīng)常與普賢菩薩一起,隨侍佛祖左右,是智慧的化身,稱為智慧辯才第一,尊號為“大智丈殊師利辯才第一”。常見的法相為左手持蓮花,右手執(zhí)寶劍,坐騎為獅子或孔雀。在我國,山西五臺山從東漢明帝(58-75)佛教剛傳入時,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普賢菩薩法相一般為乘白象,從東晉隆安三年(399)以來,四川峨眉山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佛經(jīng)說,大愿地藏菩薩,曾降跡新羅國為王子,姓金,名喬覺,相貌奇?zhèn)ィ黾液筇枴暗夭乇惹稹,唐高宗永徽四?653),選中九華山結(jié)廬而居。許多年后,當(dāng)?shù)厝酥T葛節(jié)見地藏比丘太清苦,就去游說擁有整個九華山地產(chǎn)的閔公給地藏比丘建一座佛寺,閔公本來就信佛,就去問地藏比丘說建寺需要多大地方。地藏比丘說一襲袈裟之地足矣。結(jié)果地藏一袈裟竟把整個九華山都罩了進(jìn)去。閔公一看地藏如此法力無邊,便將整個九華山全部獻(xiàn)給地藏做道場。地藏曾發(fā)下宏愿說,不度盡六道一切眾生,地獄不空,決不成佛。所以,現(xiàn)在到處的地藏菩薩殿前都可見這樣的聯(lián)語: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因?yàn)橛羞@樣的宏愿,大多數(shù)佛寺都把地藏菩薩單獨(dú)供奉,而且法相為結(jié)跏趺坐,右手持錫杖、左手執(zhí)寶珠的比丘。地藏菩薩也有騎著諦聽的法相。左右兩個脅侍分別為閔公和他的兒子道明,年輕的道明出家早,先入空門,在上首。

1976年地方0投資翻修了前樓、大殿和廂房,改土坯墻為磚墻。前樓原層高較低,就將底層原2.85米提高到3米,將二層原1.81米提高到2.4米,二層前廊由原1.1米提高到1.5米。同時為了不改變塔身與樓高的整體比例,將樓層提高所增加的高度,采用下降地面的辦法予以解決,使前樓與白塔之間的空間距離、屋脊與塔身高度的比例,都恰到好處,布局緊湊的院內(nèi)空間,最大限度地襯托了白塔的挺拔,為白塔創(chuàng)造了高聳的環(huán)境氛圍。無論從東邊的雁灘,西邊的小西湖,還是南邊的五泉山,都能看到前樓和白塔。所謂“白塔夕照”的佳景,就是夕陽西下時分,在小西湖上東望白塔山,斜陽的余暉將前樓和白塔涂抹得一片金黃,恍若仙境。

過去的白塔寺,傳說有“鎮(zhèn)山三寶”,但歷來對“三寶”的界定眾說不一,大體上有:石佛、白塔、青銅鐘,石佛、青銅鐘、紫荊樹和象皮鼓、青銅鐘、紫荊樹等三說法。石佛即現(xiàn)已移供在羅漢殿的石雕地藏菩薩,而所謂的“紫荊樹”并非生于南方熱帶雨林中的名貴樹種紫荊樹,不過是康熙年間寺院住持栽在院子里的文冠果“,已干旱枯死,F(xiàn)寺內(nèi)特置象皮鼓、青銅鐘、禹王碑供游人觀賞。白塔寺中的象皮鼓傳說是印度僧人朝寺時獻(xiàn)給佛祖的。青銅鐘鑄于康熙五十七(1718)年,重量雖然只有153.5公斤,和白塔一道為省級重點(diǎn)保護(hù)文物。青銅鐘和許多名山古剎里動輒上萬斤的大鐘相比,它實(shí)在小得有些讓人小瞧了。但千萬刁;可低估了這口小鐘的作用,它雖然小巧玲瓏,但卻“聲如洪鐘”,一敲之下,聲震全城。當(dāng)年日寇轟炸蘭州時,當(dāng)?shù)?就是用這口鐘充當(dāng)防空警報的。解放初期,這口鐘還被蘭州1大學(xué)請去,為莘莘學(xué)子們報時。禹王碑原立于金山寺禹王廟六面亭內(nèi),1963年移于北高峰牡丹亭,1980年移到白塔寺,相傳為大禹治水時所書岣嶁山銘,碑高3米,寬1米,碑上陰刻古篆書77字。原碑在衡山七十二峰的岣嶁山上,字形怪異,無人能識,后人遂附會為大禹治水時所刻。韓愈詩《岣嶁山》有“岣嶁山巔神禹碑”句。南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何玖在岣嶁山峰找到此碑,刻于岳麓書院。清咸豐十一年(1861),酒泉人侯建功又摹立于白塔山西側(cè)的金山寺禹王廟內(nèi),后因廟宇倒塌,1964年移至后山的牡丹亭,現(xiàn)移至白塔寺。

牡丹亭位于北高峰,是白塔山最高處,高出橋頭廣場168米。牡丹亭為八角雙層僧帽頂式結(jié)構(gòu),由休憩亭到牡丹亭要登206層臺階。因此,上牡丹亭素有“登天梯”之說。

金城關(guān)位于白塔山公園南大門西約1公里,在“金湯釣”鉤部。關(guān)設(shè)于宋代,是通往河西的重要關(guān)隘。據(jù)史料記載,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熙河經(jīng)制李憲攻取蘭州,命其部將筑蘭州北城,并于黃河北岸筑金城關(guān)。明代于洪武、正統(tǒng)、萬歷年間多次重修或重建,民國—:十一年(1942)修g-新公路時連同其北面的金山寺一道拆除。

阿彌陀佛:佛教凈土宗供阿彌陀佛,意為“無量光”或“無量壽”。佛經(jīng)說,只要念“阿彌陀佛”,臨終時佛就會接引其入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三圣:佛經(jīng)指西方凈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及其脅侍觀世音、大勢至。

佛經(jīng)說形狀像獅子的怪獸,伏到地上側(cè)耳傾聽,能辨世間一切善惡。

文冠果也叫“崖木瓜”,生長于黃河流域,過去的蘭州人誤將其認(rèn)為是紫荊樹。

地址:蘭州市安寧區(qū)北濱河中路白塔山1號

類型:山城市公園

游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電話:0931-8363724;0931-8366114;0931-8360800

開放時間:

6:00-24:00

門票信息:

免費(fèi)開放。


>>吉祥福聚寺(神龍寺)休閑養(yǎng)生旅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