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大西南崇山峻嶺之中,有一條由東向西的赤水河。在蜿蜒曲折的赤水河畔,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鎮(zhèn)——土城。
赤水河、英雄河,赤水河、母親河!奔騰的赤水河,訴說著土城源遠流長的歷史。據(jù)土城考古發(fā)掘出的石斧、石網墜證實:早在7000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史料記載:周秦時期,土城為南夷習部。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平夷縣,轄今習水、赤水兩縣市。魏晉改置平夷郡,唐置浙州。北宋大觀三年(即1109年)置滋州,領承流、仁懷兩縣。元末明初,這里的居民在改建街房時發(fā)現(xiàn)大量用泥土建房筑城的墻基,土城從此得名。早在明朝萬歷22年(即1594年),土城世襲長官司袁寶臺為“豎云梯以為登高之資,建哨閣以為居守之具,立關隘以為御侮之所,貯倉箱以為民命之需”。在土城周圍修建了九龍屯、七寶屯、金子屯、天賜屯四大軍事屯堡。登上九龍屯,“伸手天可觸,俯視層云低”,“萬里河山收眼底,一川赤水壯襟懷!”……遠眺古鎮(zhèn):東、西、南三面臨水,北面靠山,“鎮(zhèn)依山而建,水繞鎮(zhèn)而流”。她以自然山水環(huán)境為基礎,沿赤水河呈二級臺地分布,形成三維立體空間結構,山一水一城交相輝映,相生相息,構成古鎮(zhèn)特色鮮明的山城風貌,體現(xiàn)了山地居民與自然環(huán)境與為依存的“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生活情趣。古鎮(zhèn)群體建筑有兩種布局方式“一種是位于山脊時,總體布局向凸彎曲,具有離心發(fā)散的感覺,視野開闊,利于自然通風;另一種是位于山坳時,是呈凹彎曲,具有向心、內聚感和安全感。古鎮(zhèn)傳統(tǒng)建筑依山就勢,自然地形成了層樓疊宇的群體風貌,其造型輪廊高低錯落,縱向空間豐富,天際輪廊優(yōu)美,是一幅“高低俯仰皆成畫,前后顧盼景自移”的美妙畫卷。走進古鎮(zhèn),街巷多為石板鋪砌,依河道蜿蜓曲折,隨地形高低起伏。
古鎮(zhèn)街面是集商業(yè)活動、家庭起居、鄰里交往為一體的復合空間。在街巷稍寬闊的“口袋形”地段,是古鎮(zhèn)人駐0談,茶余飯后休息的場所,也是小孩子們追逐嬉戲、釋放童趣的快-……
信步古鎮(zhèn)街頭,無論是街前街后,還是小橋院落,一顆顆古老榕樹見證著古鎮(zhèn)的蒼桑、古老……
眾古鎮(zhèn)傳統(tǒng)建筑單體型看:街道大多是“中國固有”形式的青堂瓦舍,但也不乏一些經典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如陳列館、土城小學、船幫、張半擔宅等),這些建筑,綜合運用臺、挑、吊、坡、拖、靠、跨、轉、退、分、聯(lián)等山地建筑手法,或懸虛構屋,臨坎吊腳,取“天平地不平”之勢;或依附懸崖、陡壁懸挑,“借天不借地”有“凌空飛壁”之感;或利用邊角,加設披頂;或因地就勢,增建梭屋……。靈活、藝術地構成了婀娜多姿的山地建筑獨特風貌。
從古鎮(zhèn)傳統(tǒng)建筑局部造型看:建筑物斜撐上的圓雕,花窗上的透雕、人物、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別具特色,這是古鎮(zhèn)人智慧的縮影,技藝的展示。
房屋建筑的材料取自天然竹、木、土、石,房屋的勒腳、基礎、堡坎廣泛地利用條石、塊石、片石砌筑,墻身廣泛采用“穿斗夾壁墻“,屋頂則采用小青瓦鋪蓋,使得傳統(tǒng)建筑物與自然環(huán)境有機地融為一體。
土城在歷史上曾是赤水河中下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古鎮(zhèn)當時為“四岸”之首—“仁岸”,系“川鹽入黔”的主要碼頭和集散地。
沿著月亮臺碼頭拾級而上,可以看到曾被船工們那沉重腳步磨穿的臺階,歷史在這里沉淀,歲月在這里流淌。
隨著古鎮(zhèn)行走,不僅可看到被“川鹽”漫漫吞噬的土城鹽號,同時也可看到“船幫”老大的豪華住宅,還可目睹船工們住宿的“客棧”,以及被歲月剝蝕、聽歌唱戲的古戲臺。
這里曾經喧囂熱鬧,這里曾經商賈云集,走進它,仿佛又聆聽到鼓點陣陣、樂曲聲聲……
這些,無不說明昔日的土城是一個店鋪林立,車水馬龍,繁榮空前的古鎮(zhèn),以致于到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土城鎮(zhèn)老街上就有上百家商業(yè)兼地主,七十年代末仍然沒有一個農業(yè)人口,至今,每逢三、六、九的趕集之日,集鎮(zhèn)上人頭攢動,商品琳瑯滿目。這里的小吃誘人、牽人;小炒蒸菜惹人、食人。除了美味小吃外,還可以品嘗到盛產赤水河中的“鯰巴郎”魚,體味古鎮(zhèn)烹調藝人的獨特技藝。千百年來,勤勞的古鎮(zhèn)人利用當?shù)厣a的紅苕、糯米、花生、蔗糖等原料,通過蒸、煮、炸等數(shù)十道工序精制成了香脆可口,甜美舒心的苕絲糖。今天,苕絲糖仍然是古鎮(zhèn)人的饋贈佳品,哪里有古鎮(zhèn)人,哪里就有苕絲糖,哪里就有古鎮(zhèn)人的身影、足跡。
宋人張能臣擬定的《名酒記》中就有滋州“鳳曲法酒”的記載,當時就用蒸餾釀造技藝,生產了一種名為《景陽春》的美酒,而今窖址猶存,微風拂面,仿佛飄來了陣陣酒香。
古鎮(zhèn)不但美酒飄香,女孩子更是漂亮可人,赤水河畔有這樣的說法:“土城古鎮(zhèn)產美酒、漂亮的姑娘家家有”。看:山溪邊的洗衣姑娘,古街巷的妙齡女郎,古橋上的青春少女,院落里的年輕少婦……看上去那么的清沌、自然、勤勞、純樸和善良。正是應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古話。
古鎮(zhèn)的人們一直追求著一種自然、舒坦、寧靜的生活情趣。不管閑暇之時,還是逢場趕集;不管是古鎮(zhèn)人,還是鄉(xiāng)下人,他們相聚茶館,三五成群圍坐于木桌旁,或品一杯清香的蓋碗茶,或天南地北聊天取笑,或打一回川牌,或抽幾口旱煙……,水碼頭茶館休閑的日子,好不悠哉樂哉。
戲曲與茶館不可分離,每逢節(jié)慶之時,老人們唱一場玩意(川劇鑼鼓清唱),高亢嘹亮之聲由茶館深處飄然而出,一如茶香溢滿街巷,人們品茗聽曲,構成和諧的古鎮(zhèn)文化氛圍。
除了坐茶館,琴棋書畫,吹拉彈唱古鎮(zhèn)人無一不精。
一支短笛、一把二胡、一張楊琴,能湊出古鎮(zhèn)人心里的歌。
一個木盆、一支筆,能畫出古鎮(zhèn)人心中的夢。
也許,這就是古鎮(zhèn)人長壽的秘訣。陳子宣,這位被大清朝皇帝封為八品逸士郎的老人,碑文記載,整整活了160歲。
人是碑,碑是人。鐵錘與鋼釬敲出了生命的歷史,雕刻出了歲月流金。
而今,古鎮(zhèn)上仍然有好多高壽老人,看:這位91歲高齡的謝永珍老人還在飛針引線。飛針歲月,引線時空……
天地蒼茫,千年一瞬。今天,古榕樹、古棧道、古碼頭、古街道、古民居、古鹽號、古碑、石刻……,古跡猶在,遺風尚存,以其厚重的歷史文化顯得那么悠然,那么神秘……
交通
1.在遵義茅草鋪汽車站乘坐班車可到,也可乘坐到赤水的班車,在習水下,約4小時車程。
2.在習水縣城西車站乘坐(習水—土城)的班車至土城鎮(zhèn),約45分鐘車程。
景點位置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zhèn)(赤水南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