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橋又名萬金橋。位于光山縣城南25公里的潑陂河鎮(zhèn)街北頭,呈南北向橫跨于潑陂河上,連接潑陂河南北兩街。該橋始建于明代,為典型的聯(lián)拱石橋,全部由雕鑿過的花崗石條構成,建筑結構嚴謹,其建筑風格具有典型的南方建筑特點。
永濟橋是河南省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南北長101米,東西寬10米,橋下由9個拱形孔長度不一,自6至12米不等,寬度和高度由中間孔向兩邊遞減。使整座橋呈八字型。這種建筑在古代既能使樓船順利通過,又可以迅速排除橋面雨水,防止橋下滲透腐蝕橋梁結構。每一橋墩都“肩挑”兩拱,拱拱相連。橋墩的東側,建有高大的分水嶺,可分開洪水穿孔而瀉,以減少山洪對橋身的沖擊。橋面兩側建有欄桿,兩邊為人行道,中間為車道。據(jù)記載過去兩端橋頭有華表,橋欄桿為望柱,欄桿和石條組合,上刻有各種花紋,每個欄桿都雕刻有不同姿態(tài)的獅子。橋面為臺階式柱頭石條砌成,整座橋全部由花崗石構成。河兩邊河岸均有巖石護坡,護坡上有古城墻,橋南頭有跨橋橋頭樓堡。東20米處有大東門可進入河道至大橋底部,西有明興寺,東有明清街?上ё悦髑逡詠恚摌驇捉◣讱,石欄石柱被換成水泥澆筑的。橋面鋪上了柏油路面,橋頭樓堡,華表在“文革”中被打碎,只存遺址。明興寺,河岸護坡,古城墻,大東門及部分橋墩均有不同程度的塌毀。
永濟橋是河南省最長最大的古代聯(lián)拱石橋,是光山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它對于了解我國明代建筑藝術,有著重要的價值。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潑陂河鎮(zhèn):光山縣轄鎮(zhèn)。1957年設潑陂河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85年設鎮(zhèn)。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5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京九鐵路、寨(河)新(縣)公路、潑(陂河)晏(河)、潑(陂河)涼(亭)公路過境。轄鄔圍孜、王圍孜、蔡圍孜、趙畈、楊榜、雀村、椿樹店、黃大塘、劉崗、蔡灣、何爾沖、黃涂灣、黃老灣、新街、新建、羅洼、東岳寺、田洼、劉田、徐坪、曾圍孜、…… 潑陂河鎮(zhèn)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