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委會舊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順縣塔臥鎮(zhèn)中心原雷家老屋。
舊址為四合院穿斗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青石板天井,面積1480平方米,周圍砌有卵石圍墻。正屋坐南朝北,五柱四棋,五開間,中為堂屋。廂房為三柱四棋,四開間。大門與堂屋相對,兩側(cè)為糧倉。院內(nèi)為賀龍、夏曦、陳希云等領導的辦公地點和住處。
1934年11月26日,湘鄂川黔邊臨時省革命委員會成立于大庸(今張家界市永定區(qū))。同年12月10日遷至永順縣塔臥,機關設在塔臥雷家老屋。省革委會主席賀龍,副主席夏曦、朱長清,秘書長張啟龍。內(nèi)設勞動部,部長朱長清;財政部,部長喻杰(代理)、陳希云、虞志清;糧食部,部長張經(jīng)展;土地委員會,主任王邦秀;沒收委員會,主任陳希云;肅反委員會,主任吳德峰。
為了開展好根據(jù)地的土地革命,1934年12月1日以省革命委員會的名義頒布了《沒收和分配土地的條例》。《條列》分為五部分,共34條。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沒收土地的范圍,分配土地的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jù)地的土地革命,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即小范圍土改工作階段和全面展開階段。小范圍土改是1934年底前在基本蘇區(qū)——大庸城郊附近及永順塔臥、劉家寨、龍家寨、顆砂等地進行。1935年1月,根據(jù)地大規(guī)模的土地革命運動在大庸、永保、郭亮、龍山、桑植等縣的廣大地區(qū)開展起來。
為了搞好鄉(xiāng)、區(qū)、縣的政權(quán)建設,在湘鄂川黔省委的領導下,以省革委會的名義翻印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地方蘇維埃組織法草案》,作為政權(quán)建設的指南。在鄉(xiāng)、區(qū)普遍建立革命政權(quán)的基礎上,縣一級的革命政權(quán)也相繼建立起來。1934年12月至1935年春,先后建立了永保、郭亮、桑植、大庸等縣革命委員會(或蘇維埃政府)。
湘鄂川黔省轄區(qū)域:1935年1月,從龍山洗車河到慈利溪口有200多公里,從桑植北到永順石堤西以南有120多公里,有四五十萬群眾。至1936年紅二、六軍團長征前,區(qū)域已是以湖南的永順、大庸、龍山、桑植4縣為中心,包括湖南的保靖、沅陵、桃源、常德、石門、臨澧、澧縣、津市;湖北的宣恩、來鳳、咸豐、松滋、鶴峰、利川;四川的酉陽、秀山、黔江、彭水、石柱;貴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江口、石阡、思南等20多個縣的部分地區(qū)(其中大部分為游擊根據(jù)地)。
1935年4月,湘鄂川黔省革委會遷往龍山興隆街。
塔臥湘鄂川黔省革委會舊址于1996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1月被湖南省委宣傳部公布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傳部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