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谷英渭溪河上,建有五十八座橋,而且大都保存完好,有趣的是,一般九座平橋之后建有一座拱橋。風水名曰:“三貢九品”。這些石橋,經(jīng)歷了幾百年風雨,是張谷英歷史的見證。這些石橋,與傍溪而筑的一條長廊和縱橫交錯的青石板路連接起來,通達每個門戶,每條巷口,形成了江南水鄉(xiāng)之美麗圖景。長廊以木立柱,靠溪水這一邊是可供休息的橫欄。長廊下的青石道,在古代又是商賈云集的街市。古時候,從岳陽到平江設(shè)有三處驛站,這就是筻口、楊林、張谷英。在這條官道上。流傳著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的故事。張谷英驛站就設(shè)有濟貧組織。在這里的過往行人,茶水是免費提供的,到了吃飯時,自然有人留客吃飯,也是不須交伙食費的。如遇有特殊困難者,張谷英的濟公堂會給你無私援助。據(jù)說有一次,平江來了一個買谷的人,在張谷英張緒棟家買了一擔稻谷回家過年。哪里有一段過渭溪河的地方?jīng)]有橋,只有石墩。平江人挑著谷從石墩上過,不小心連人帶谷翻入水中。此事被16世孫張緒棟知道了,連忙把挑谷的平江人喊到家中,打開倉門讓他挑了滿滿一擔谷回家過年,沒有再收他的谷錢。為此事,張緒棟義務(wù)修起了這座百步三橋。
張谷英的石橋大都沒有名字,“山繞一環(huán)穿四坳,水流百步過三橋!弊钪陌俨饺龢,建于清代嘉慶十年(1805)。它位于張谷英古建筑群中部,在不足百步距離中,依渭溪水回環(huán)曲折之勢拱起了三座花崗巖橋。每座石橋由三搭組成,每搭由三塊條石鋪就,三座石橋由二十七塊條石鋪成。這三座橋究竟叫什么橋?為什么先人不給起名而后人謂之百步橋?有人說,這三座橋是張谷英子孫為紀念張谷英而修建的,應該叫張谷英橋。為什么?因為三座橋的條石是27塊,張谷英的名字是27筆,難道這就是一種寓意?抑或是一種巧合?張博如有詩贊曰:岑南湘北路迢迢,柳暗花明村景描。
山繞一環(huán)穿四坳,水流百步過三橋。
仙人石上雙痕白,獅子源頭萬木嬌。
欲畫吾鄉(xiāng)慚手拙,氣揮妙筆寫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