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白塔坐落在號(hào)稱“天下第一江山”——四川閬中白塔山的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層,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層,內(nèi)六層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級(jí)供人登臨繞窗遠(yuǎn)眺,以便從各個(gè)不同角度觀覽閬中風(fēng)物。
白塔建立在城東嘉陵江外側(cè)高山之上。當(dāng)?shù)桥R頂層往西北方向欣賞時(shí),看不見腳下山崖,人感覺仿佛凌空飛翔。
閬中白塔是一座風(fēng)水塔,密檐式和樓閣式相結(jié)合,塔盤用石料砌成八邊形須彌座,塔身用青石砌成八邊形錐體,通身布上白灰,巧借崢嶸突兀的山勢(shì)屹立在閬中城東嘉陵江對(duì)岸東山之巔,是閬中的又一標(biāo)志性建筑。有人又稱作文筆塔,有詩(shī)文匾額。與附近山灣的大佛寺、狀元洞等名勝構(gòu)成閬中旅游勝景---東山園林風(fēng)景區(qū)。
由狀元山折返塔山,有白塔屹立山巔。清晨,塔影倒映江中,搖曳成趣。白塔建于明代,共13層,高29米余,聳入碧空,狀如玉筍。塔內(nèi)有螺旋梯道91級(jí)。四面開窗,登上塔頂級(jí)目四望,青山起伏,碧波蕩漾,船舶上下,水鳥飛鳴,樓臺(tái)城郭,盡收眼底。白塔后原有白塔寺,“文革”中寺毀。塔身曾遭雷擊,1992年重建香城宮于塔后。2008年在汶川大地震倒塌,于2009年重建完成。
保護(hù)范圍:前(西)以塔山上端陡寨門為界。后(東)以后山包第一道咀為界,左(南)右(北)各以自然地勢(shì)層層腳沿為界。
建設(shè)控制地帶:保護(hù)范圍外延50米。
延伸閱讀: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
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冲€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鎼淬垹鐏夊ù鐙€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163.com闁挎冻鎷�*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2023016012闁告瑱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