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碑又名“透靈碑”。是一座浮雕造像碑,傳說站在碑前,能聽到南和縣大堂上審官司的聲音,所以,才有這個“通靈”的美名,F(xiàn)在碑已一斷為二,上下鐵榫連接,座北朝南,中間縫隙處尚有光線穿過。碑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造像雕工細致,線條流暢,形象逼真,碑側(cè)有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僧智深重修字樣。
碑在以南北向簡易的能夠遮擋雨水的磚結(jié)構(gòu)碑樓內(nèi)。碑樓為開式,即僅碑的東西兩側(cè)面有緊貼砌筑的兩面墻,南北碑面方向敞開,有脊形頂。碑的下部明顯還有部分埋在地下土中。碑寬1.45米,厚0.39米,高度據(jù)記載為4.30米。碑不知什么朝代什么年月斷為上下兩截,F(xiàn)對接處仍有較大縫隙,中部有聯(lián)接鐵榫孔洞。正面和背面均有浮雕造像。碑陽有圭形佛龕12個,雕有大小佛像32尊。造像雕工細致,線條流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較大佛龕均已無首。很有可能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不法分子瘋狂-佛頭賣于洋人時所遭厄運。
造像南面下部有造像題記。主要記載了捐資供養(yǎng)人姓名。首行文字依稀可辨為:“大□天□□□□□次乙卯二月十三日慧炬寺僧(道閻募造)”,第二行:“唯那□□□□上馬 皇帝□一切敬造石碑一區(qū)”,三四行難以辨讀,第五行:“唯那宋□保 唯那宋僧懷 唯那宋游僧 唯那宋醜奴”,此后共43行,盡記“唯那”捐資同造人姓名。除宋姓外,還有竇、 郭、趙、李、孫、王、賈、成、楊、周、高、劉、田、吳、馮、呂、潘、霍、焦、馬、孔、樂等眾多姓氏,約280余人?梢娖澅耔徔塘r參與影響之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