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邢臺市 > 南宮市旅游

重修南宮縣學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重修南宮縣學碑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重修南宮縣學記碑,也稱“南宮碑”,為清末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教育家張裕釗撰文并書丹。此碑刻于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通高2.4米,寬0.89米,厚0.25米,優(yōu)質青石刻成。碑文有楷書13行,共650字。該碑現(xiàn)立于河北南宮中學院內,保存完好,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張裕釗為明清兩代“桐城派”古文八大家之一、清代著名書法藝術家。張氏書法獨樹一幟,對北碑書法藝術是一個卓越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其傳世書法作品很多,《重修南宮縣學記》是其書法藝術臻爐火純青之境的精心力作,充分體現(xiàn)了張氏書法成熟的藝術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其碑帖在海內外廣為流傳。因此,后人多將張氏書法稱之為“南宮碑體”。

張裕釗書法師承魏碑,且融諸家之長,取篆隸,入古出新,獨創(chuàng)一體,其突出特點是“內圓外方”?瑫鴻M畫起筆用藏,圓轉而內斂,豎畫起筆則方,折轉則剛健;橫畫收筆則呈圓,長短撇皆見力勢,長豎畫見努勢;點成圓渾,折轉外方內圓,長撇勢盡力收,長捺緩而收斂,行筆皆用內壓中鋒,折轉處多出露鋒、偏鋒;點劃中有方有圓,化方為圓;結體上方而顯圓,似方圓而整體剛健勁拔。晚清名儒康有為對張裕釗書法推崇備至,稱“南北碑興,鄧頑伯、包慎伯、張廉卿即以書雄視千古”,“本朝書有四家,皆集古大成以為楷,集分書之成,伊汀洲也,集隸書之成,鄧頑伯也,集帖之成,劉石庵也,集碑之成,張廉卿也”,康有為評價張裕釗書法“千年以來無與比”。章太炎亦對張氏書法贊嘆有加,視其為中華書法殿堂之瑰寶:“先生書世傳寶,得此真如百斛明珠,尤與他人相絕!

“重修南宮縣學記”深邃的思想,至今仍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張公提出:“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學”,抨擊科舉制度、八股之文“歷數(shù)百年來而其弊已極”,號召師儒學子必須“聞斯言而皇然興起”,則“風會之變、人才之奮未可以意量也”。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革新圖強的拳拳之心,溢于字里行間。故被金石書法愛好者譽稱為“文字雙美”,刻鐫兼優(yōu)的藝術珍品。

“南宮碑”拓片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起便風靡全國乃至海外,京滬金石書法家和收藏家爭相臨習、收藏,奉為珍寶。特別是在日本和東南亞,因張裕釗親傳弟子、日本著名書法家宮島大八先生傳播,南宮碑更是名聲顯赫。日本建有張裕釗書法研究會,曾數(shù)次組團專程來南宮拜謁瞻仰“南宮碑”,并在南宮召開了首屆國際張裕釗書法研討會。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司令部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