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廣州市 > 花都區(qū)旅游

花都區(qū)景點(diǎn)介紹

  黃氏祖祠位于塱頭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詳,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間三進(jìn),總面闊13.5米,建筑占地68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墻,紅泥階磚鋪地![詳細(xì)]
  以湘公祠位于塱頭村塱西社。建于清咸豐七年(1857年),2005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偯骈11.6米,建筑占地253平方米。鑊耳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石腳,紅泥階磚鋪地![詳細(xì)]
  菽圃公書室位于塱頭村塱西社。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12.1米,建筑占地168平方米。硬山頂,灰塑博古脊,青磚墻![詳細(xì)]
  友蘭公祠位于塱頭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詳,清嘉慶六年(1801年)、民國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間三進(jìn),總面闊12.2米,建筑占地50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石腳,紅泥階磚鋪地。始建年代不詳,清嘉慶六年(1801年)、民國16年(1927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間三進(jìn),總面闊12.2米,總進(jìn)深39.4米,建筑占地50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詳細(xì)]
  臺(tái)華公書院位于塱頭村塱西社。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10.7米,建筑占地147平方米。硬山頂,灰塑龍船形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石腳,紅泥階磚鋪地![詳細(xì)]
  南野公書舍位于塱頭村塱中社。建于清光緒七年(1881年)。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11.1米,建筑占地144平方米。硬山頂,碌灰筒瓦,青磚墻,紅泥階磚鋪地![詳細(xì)]
  儉齋公書室位于塱頭村塱中社。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11米,建筑占地152平方米。硬山頂,碌灰筒瓦,青磚墻![詳細(xì)]
  云伍公書室位于塱頭村塱東社。始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三間兩廊?偯骈12.1米,建筑占地157米。硬山頂,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青磚墻,門面石腳分別嵌花崗巖和紅砂巖,紅泥階磚鋪地![詳細(xì)]
  耀軒公書室位于塱頭村塱東社。始建年代不詳,2002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間兩廊。總面闊11米,建筑占地128平方米。硬山頂,碌灰筒瓦,青磚墻,門面嵌花崗巖石腳,紅泥階磚鋪地,七級石階![詳細(xì)]
  留耕公祠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炭步鎮(zhèn)塱頭村塱東社。始建年代清嘉慶四年(1799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坐北朝南,主體建筑深兩進(jìn),左路建筑為襯祠,總面闊14.6米,總進(jìn)深18.2米,建筑面積266平方米。鑊耳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墻,紅泥階磚鋪地。頭門面闊三間,進(jìn)深三間共十一架,前廊雙步.前、后紅砂巖石棱柱,4根硬木金柱。大門嵌寬1.9米紅砂巖門夾,石門額陽刻“留耕公祠”。紅……[詳細(xì)]
  谷詒書室位于塱頭村塱中社,為該村奉直大夫黃谷詒所建的生祠。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1999年重修。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11.5米,總進(jìn)深22米,建筑占地268平方米。鑊耳封火山墻,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磚墻,花崗巖石腳,紅泥階磚鋪地。全祠梁架、檁枋、木柱均為坤甸木料,花崗巖經(jīng)水磨拋光處理,石雕、木雕、磚雕、灰塑、壁畫等工藝精湛,保存較好。頭門面闊三間11.5米,進(jìn)深三間6.3米共九架……[詳細(xì)]
  塱頭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擁有完整的明清建筑風(fēng)格古建筑群。初次來到塱頭村的人都會(huì)為村口巨大的風(fēng)水塘,和幾十間一字排開的祠堂、書院所震撼。這是一個(gè)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380余座古建筑,其中明清年代的青磚建筑有近200座,是目前廣州市保存規(guī)模最大、極具嶺南特色的古村落。塱頭村被認(rèn)為是“耕讀傳家”傳統(tǒng)思想和宗族文化的典型體現(xiàn),歷史上,塱頭村有云南左參政黃皞等15名進(jìn)士、10……[詳細(xì)]
  馮云山故居遺址 位于廣州市花都新華鎮(zhèn)禾落地村。馮云山祖居原是“九廳十八井”的大屋。1851年金田起義后,被清軍燒毀,現(xiàn)僅存部分墻基,深、闊均十五、六米。故居門前原有九茹塘,用三合土砌成塘基,面積約兩畝地,現(xiàn)已不存。前面不遠(yuǎn)的小河原有一水潭,叫石角潭,潭水清澈,乃當(dāng)年洪秀全創(chuàng)立“拜上帝會(huì)”時(shí)與李敬芳、馮云山等洗禮之處。20世紀(jì)60年代中期已被填平,改作水田。現(xiàn)只有一條山溪。 馮云山(1822 ━18……[詳細(xì)]
  中國同盟會(huì)廣東番花分會(huì)舊址位于廣州市花都三華村的“集之徐公祠”。三間三進(jìn),面寬12米,深38.5米,磚木結(jié)構(gòu)。祠后進(jìn)有0,寬12米,深10米、高4.5米。祠的右側(cè)已破毀,今為村巷,左側(cè)青云巷與“國碧徐公祠”相鄰。辛亥革命時(shí)期中國同盟會(huì)成立后廣東番花分會(huì)便設(shè)在該祠后座的0。1905年中國同盟會(huì)成立后,花縣三華人徐維揚(yáng)奉命隨革命黨人莫紀(jì)彭回花縣組織番花分會(huì)。徐等發(fā)動(dòng)了番禺、花縣300多人參加,推選了徐……[詳細(xì)]
  花都八角廟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花東鎮(zhèn)莘田二村。明代建筑,清中期曾重修。坐北朝南,三間兩進(jìn),總面闊9.9米,總進(jìn)深19.3米,建筑占地202平方米。廟前曠地寬闊,有一口半月形水塘,水塘旁邊種有2棵古榕樹。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dāng)、滴水剪邊,屋面坡度平緩,檐口生起曲線綿長舒展。前后主體建筑為小型殿堂類構(gòu)架,青磚墻不承重,只起圍護(hù)作用。山門面闊三間9.9米,進(jìn)深三間6.6米共九架。歇山頂,抬梁式梁架。五架梁與雙……[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