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老洋樓位于余姚市泗門鎮(zhèn)水閣周村明風自然村大廳路7號,坐北朝南,由磚雕墻門、主樓、兩廂樓,南圍以高墻,墻上均開當時極為時髦的琉璃窗及鐵柵窗。其布局類似云南一帶一顆印式,主樓單檐硬山頂,前后設陽臺。三開間,梁架為抬梁式,五柱九檁。廂樓各一間,抬梁式結構,二柱五檁。周氏老洋樓為中國傳統(tǒng)的院落,卻融入了不少西洋因素,反映了這一時期“中體西用”的建筑理念及寧紹商人既秉承傳統(tǒng)又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精神面貌。20……[詳細] |
武勝門路蔡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社區(qū)武勝門路,坐北朝南,原格局依中軸線為臺門、主樓及兩廂樓。現(xiàn)存臺門及主樓,四周圍以高墻。以建筑風格判斷為清末民居建筑。臺門開于南墻正中,置兩扇板門,面板用竹條裝飾。臺門內側設披檐。門龍素面。臺門與主樓之間為天井,石板鋪地,中置甬道。甬道寬度較大。主樓為硬山頂樓房,七開間。明間抬梁,四柱落地,五架梁。次間、梢間及盡間為穿斗抬梁混合式,五柱七檁。明間前設廊。二層樓板伸出……[詳細] |
大方岳第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qū)武勝門路41-45號,據(jù)口碑相傳,該宅系王陽明讀書處,其父王華亦住過。從建筑結構看,該宅為明代建筑。大方岳第坐北朝南,由主樓及兩翼樓組合而成,平面呈倒置“凹”型,主樓三開間,硬山頂。主樓通面闊8.72米,通進深8.09米,明、次間穿斗、抬梁混合是式梁架,五柱八檁,前重檐后單檐。東西翼樓各四間,外露一間,翼樓通面闊9.84米,通進深4.60米,梁架為穿斗、抬梁混合式……[詳細] |
管家弄史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qū)管家弄84號,翰林房與黃家墻門間。民居坐北朝南,由前后兩個院落組成。墻門開于南墻正中,石庫門框,檐頭瓦當、滴水錯落有致。前院由正廳及左右單披兩廂組成,正廳硬山頂平屋,東山墻后側置兩馬頭,五開間,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六柱八檁。梁架間瓜柱鷹咀細長,將橫梁包裹住,素面。廳內由長方形石板錯縫并列平鋪。次間格子窗拙古秀樸。兩單披廂屋相對而出,各兩開間。后院由后廳及單……[詳細] |
管家弄邵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qū)管家弄117號,坐北朝南,正廳及西面?zhèn)任輫铣梢恍⊥ピ海髽桥c正廳在一條中軸線上。正廳及西面?zhèn)任轂榍宕鷷r期建筑,后樓為邵氏后代在民國時期的后續(xù)建筑。正廳面闊五間,硬山頂高平屋,檐下辟廊,屋主九檁,穿斗抬梁式混合結構。屋內地面用石板錯縫平鋪,整體用材較大,建筑風格樸素大方。西側屋面闊三間,內側單披,與正廳相接。東廂房面闊三間,距正廳較近,四柱七檁,穿斗抬梁式混……[詳細] |
翰林房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qū)管家弄48、49、50、51、53、54、55、66號,坐北朝南,沿中軸線從南向北分別為:門廳,正廳,正樓,后樓。門廳面闊十三間,西三間現(xiàn)已不存,正廳面闊五間,前后均有出檐。正樓面闊五間,前后均有出檐。該宅東西兩側各有廂樓或廂房,從南至北緊密相連。除正廳庭院兩側各有三間平屋外,其余都為廂樓,現(xiàn)損毀嚴重,部分缺失,立面改動較大。整宅用材較大,結構樸素,為余姚市境內不可……[詳細] |
武勝門橋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陽明街道勝山社區(qū)武勝門118號南側。據(jù)文獻記載,武勝橋初建于東晉隆安年間,以紀念官軍對孫恩起義軍的勝利。大約在民國初期,橋圯。民國22年,由橋北的李家村村民集資重建,并在橋南增建武圣廟,橋南建一座雕刻精,規(guī)模較大的石牌坊。武勝橋為陡拱單孔石拱橋,南北橫跨姚江支流候青江上。全長23米。橋頂東西欄板外側各鐫“武勝橋”3字,東西橋壁上均鐫刻橋聯(lián)。武勝門橋形制優(yōu)美,頗具氣勢,是余姚……[詳細] |
鄔家道地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陽明社區(qū)陽明西路67弄3~10號。坐北朝南。原格局沿中軸線為門廳,正廳及后樓,每進之間有庭院,東西兩側廂房前有磚墻將庭院一分為三。現(xiàn)存正廳、后樓及兩翼樓。正廳為硬山頂平房,五開間,明間抬梁,五柱落地,六架梁。后樓為硬山重檐樓房,五開間,穿斗抬梁混合式,九柱十一檁。正廳與后樓之間又有廂房三間,屋頂飾卷蓬頂。后樓后有后院,東西兩側各有翼樓二間。鄔家道地現(xiàn)存格局較規(guī)整,保存尚可……[詳細] |
該宅位于余姚市龍泉社區(qū)遜埭路,在革命時期曾為陳云避居之所。該建筑正屋坐北朝南,硬山頂,七開間,前后各置天井,東西開石墻門。正屋明間抬梁式梁架,六柱十檁。次、梢、盡間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七柱十檁。明次間成一院落,梢、盡間又為一院落,中間由隔墻隔開,廊下開屏門互通。格子門、窗古樸秀雅。老宅年代久遠,房屋柱礎接為氈帽式,廊下階沿石厚長堅硬。正屋門窗高大曠亮,明代風格顯著,是該地區(qū)較為典型的一座明代建筑……[詳細] |
六浦橋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社區(qū)油車弄17號東側老西門外。現(xiàn)存橋為清光緒年重建。六浦橋東西橫跨姚江支流候青江,“因橋內有六浦,受大江之水”,故名。該橋為單孔陡拱石橋,凈跨5.4米,橋南北設兩對龍頭。橋東有河埠頭。保存較好。該橋為古時姚城西門要道,具有文物重要價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欞星橋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山北麓青少年宮東南處,俗稱明星橋,始建于宋元豐元年(1078)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原址位于學弄東首學宮處。上個世紀80年代遷于此處。橋東西橫臥于旱地,系單孔石拱橋,全長16米,橋面寬3.7米,矢高2.1米。兩側各置十級石階。橋兩側設欄板、望柱,望柱抹角,末端欄板雕作抱鼓。橋面正中平臺,方形石板雙環(huán)相套,雕蓮花。橋拱券為鑲邊橫聯(lián)砌置法砌筑。兩堍條石橫聯(lián)錯縫壘……[詳細] |
八角洋樓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山東麓。傳為當時余姚雙雁鄉(xiāng)(今燕窩)羅姓大財主建造?箲(zhàn)時期,曾為姚日軍占用。洋樓坐西朝東,磚混結構,三開間,平面呈八角形,故稱。洋樓墻體厚實,屋內用實體墻分隔,屋面覆蓋琉璃瓦。洋樓外形簡約,裝飾典雅,棱角線條流暢,突出建筑的幾何形體,頗有日式風格,是市區(qū)數(shù)量不多的民國洋樓建筑。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三孝子祠位于余姚市龍泉社區(qū)龍泉山,坐北朝南,為晚清祠堂建筑。古祠單檐硬山高平屋,三開間。明間抬梁式梁架,四柱八檁。次間穿斗抬梁混合式,五柱八檁。明間梁架間瓜柱粗矮。后中柱柱礎下墊覆盆石。明間檐下辟廊,次間檻墻推至檐下。屋面覆小青瓦。西山墻南角嵌一通石碑,“續(xù)蘭亭板橋畫石刻”,碑通高1.25米,寬0.48米,表面雕竹。該祠古樸雅致,具有一定的建筑歷史價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詳細] |
孫忠烈祠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山南麓中天閣南側,為紀念明代官員孫燧而建。孫燧(1460-1519),字德成,號一川,忠烈是其謚號,明代弘治六年(1493)進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是一位反對寧王朱宸濠反叛0-,不惜以身殉國的志士。祠堂坐北朝南,頂山頂五開間平屋,前設廊軒。明間采用抬梁式梁架,四柱八檁。次間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五柱八檁。整座建筑規(guī)模不大,但古樸雅致,是為余姚晚清名人祠堂的代表。201……[詳細] |
呂文安祠位于余姚市陽明街道龍泉山南麓,現(xiàn)存的呂文安祠是于同治初由呂氏后裔籌資建復的。祠為單進五開間高平房,屋面硬山造,小青瓦蓋頂。庭院前有座卷棚頂臺門,占地518.58平方米。呂本,字汝立,號南渠,又號期齋,浙江余姚人。累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他對故鄉(xiāng)的最大貢獻是疏奏朝廷允準增筑了江南城池,與北城對峙,從而有效地阻止了倭寇的西進,保護了姚江兩岸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2014年9月……[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