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許昌市 > 襄城縣旅游

襄城縣景點介紹

  春李遺址位于襄城縣王洛鎮(zhèn)春李村,時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2001年,春李遺址列入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臺地四周邊緣為基點,各向外擴展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外各延伸20米。……[詳細]
  百寧崗遺址位于襄城縣丁營鄉(xiāng)百寧崗,時代為明。2001年,百寧崗遺址列入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百寧崗院墻為基點,四周各向外擴展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潁考叔祠(含祠北漢墓)位于襄城縣潁橋回族鎮(zhèn)內(nèi),時代為清。2001年,潁考叔祠(含祠北漢墓)列入許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漢墓邊緣和現(xiàn)有潁考叔祠邊界為基點各向外擴展2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詳細]
  黃柳遺址位于襄城縣紫云鎮(zhèn)黃柳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夏。2016年1月22日黃柳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遺址農(nóng)田蓄水池正中心(北緯33°52′02.0″,東經(jīng)113°24′45.0″)為基點,向東延伸280米,向南延伸210米,向西延伸220米,向北延伸190米,東西長500米,南北寬400米![詳細]
  石羊街清真寺位于襄城縣城關鎮(zhèn)石羊街。年代為清。 石羊街清真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座落在襄城縣西北隅,占地面積約5.2畝,建筑總面積1800平方米,F(xiàn)有各類房屋60間,其中以卷棚、大殿、窯殿為主體建筑,南北講堂,序列整齊,F(xiàn)存自清初以來碑碣20通。禮拜大殿屬明代成祖年間兵部尚書許廊之家祠,至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經(jīng)石羊街回族群眾集資改建為清真寺 。禮拜大殿屬明代成祖年間兵部尚書許……[詳細]
  龍興寺,原名青冢寺,位于襄城縣城西十里鋪鄉(xiāng)寺后李村,距縣城7.5公里,坐北朝南,重建于元成宗大德(公元1282-1299年)年間,歷經(jīng)多次毀壞、恢復,規(guī)模愈加宏大,占地達三百余畝,有亭臺樓閣、塔林碑刻、古樹參天、殿堂巍峨、景象萬千。明順四年(公元1460年)重建,歷時四年而成。時任戶部尚書的李敏曾撰寫碑文,詳細記載相關情況。龍興寺原有前殿、牌坊、天王殿、岳王殿、關帝殿、菩薩殿、火神殿、鐘鼓樓、焚金……[詳細]
  臺王遺址新石器時代襄城縣范湖鄉(xiāng)臺王村位于襄城縣范湖鄉(xiāng)臺王村西,臺地原有內(nèi)外二城,內(nèi)城在原臺地邊沿,占地29.4畝,外城在高臺周圍約1OO米處,占地5O余畝。二城門均在南端,內(nèi)外城各有城墻、垛口,城墻南北皆有一箭樓,今無存。由于歷代和近年動土,臺地已被削去五分之三,西半部已被夷為平地,F(xiàn)存臺地東西長53米、南北51米、高8.5米。三國時期,此地為許都西南重鎮(zhèn)。地勢平坦,沃野無際,農(nóng)人豐衣足食,且距京……[詳細]
  西不羹遺址位于襄城縣范湖鄉(xiāng)宋莊堯城崗上,也叫堯城,為春秋時楚國古城遺址,屬龍山文化遺址?h級文物保護單位。不羹是遠古延續(xù)下來的族性小國,春秋時為楚所滅!蹲髠鳌份d:“楚筑不羹,有東西二城!稘h書·地理志》載:“襄城有西不羹!惫531年,楚靈王欲問鼎中原,與晉國爭霸,在北部邊防幾處戰(zhàn)略要地修筑城池,不羹是其中之一。楚靈王統(tǒng)治時期,對外攻伐鄰國,以霸主自居,對內(nèi)搜斂錢財,揮霍無度。令其弟公子棄疾……[詳細]
  全國檔案館址位于東風湖南岸,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民國三十四年(1945),襄城縣日偽維持會會長張壽臣建,始稱大佛殿,后因在此宣揚禮教,改稱禮教會館。該建筑為二層雙檐回廊式建筑,面闊五間寬24米、進深6米、高12米。九脊八坡歇山式,四角微挑,小灰瓦覆蓋屋頂,正脊為雕花灰筒瓦,中間置寶瓶。室內(nèi)為木質(zhì)結構,二梁起架;乩乳苤24根,墻體內(nèi)柱16根。樓內(nèi)設木質(zhì)樓梯,二樓前、左、右為外走廊。新中國成立后,隨著……[詳細]
  明清襄城古街道為襄城縣城的特色古街道,是襄城南北大街在明清時期“南通荊襄,北達京洛”的輝煌寫照。全長2公里,寬8米,F(xiàn)存明清建筑的門面房240多間,大都是一層瓦房,也有不少二層樓房。房青磚黛瓦,紅柱前檐,硬山挑脊,飾有脊獸,并安扣板房門。保存較好的是大十字街口南北各200處于小十字街南北各250米處,著名的現(xiàn)為戲曲茶社的一所建筑,房設天井,木梯曲廊,大廳構思巧妙,外觀古樸典雅,且居住冬暖夏涼,是諸……[詳細]
  甕城是古代通往荊襄與陜洛的重要關隘和驛站,因呈半圓型, 形狀似甕故名。甕城南北長58米,東西半徑32米,周長150米,紅石奠基,青磚覆面,甕城東、南各有一道城門,形成墻外有墻, 門外有門的奇觀。東邊城門原為西城門,門上匾額:“眺嵩,西扼陜川”, 是通往楚長城的關隘之一,甕城始建于春秋,成規(guī)模于漢代,兩邊連接著長達2297米的古城墻,因此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慶;顒又校宄钱Y城入選國家郵電總……[詳細]
  毛澤東視察襄城紀念館系紀念毛澤東主席1958年8月7日在三里溝大隊視察煙田所建的重要展示場館。建于1968年,擴建于1978年,由原中共中央副主席-與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書寫的匾額,紀念館東西長40米,南北寬30米,磚砌圍墻,松柏蓊郁。展室正面的毛主席塑像,手拿草帽,腰束上衣,再現(xiàn)視察時風塵仆仆,山河生輝的光輝形象。正展室三間,座東面西,南北側(cè)室各三間展品有多幅毛主席視察時的照片,用過的茶具、桌椅……[詳細]
  襄城古城墻是襄城縣古城游覽區(qū)的重要人文景觀,最早建于春秋,成規(guī)模于漢代,魏、晉、唐、宋年間,屢加修建;明清歷經(jīng)修葺,最后形成計垛口1944個,長5公里,高7米,寬5米,宏偉壯觀的城墻,F(xiàn)存古城墻全長2297米,高6.5米,寬5米。是河南省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古城墻,2013年5月經(jīng)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600多年前,襄城縣為鄭國封地,名氾。東周的第六位天子周襄王,在姬鄭十六年(公……[詳細]
  奎壁是襄城文廟大門前的影壁,建于明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是挑山式結構,因壁頂履蓋琉璃瓦,又名琉璃影壁。壁高9.5米,長24.45 米,厚1.63米,主體畫面長13.25米,由三組彩色磚浮雕組成,中為四龍戲二珠,東西兩側(cè)為麒麟望月,雙鳳朝陽。壁之基座長26.1米,厚2.36米,用首山紅石砌成,浮雕云雷紋;花草紋圖案,橫貫壁座,托起整個畫面?谠O計匠心獨具,雕刻細膩,刀法遒勁,在全國實屬罕見……[詳細]
  襄城文廟它是中原創(chuàng)建最早的文廟之一,后經(jīng)歷代擴建整修,至明清形成東西寬118米,南北長192米,占地22656平方米的建筑群,金初遭兵燹,邑人衛(wèi)衍出資重修,作縣內(nèi)學署。元、明、清歷毀歷修,僅存大成殿1座,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該殿建在青石高臺上,殿前有月臺。殿面闊5間,進深3間,房頂是九脊八坡歇山式構造,綠色琉璃瓦頂。解放后曾一度作為學校使用,1963年被歸類為河南省重點保護文物,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