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壽禪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年代:明、清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位于仙巖鎮(zhèn)仙南村積翠峰下。原名仙巖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敕賜“圣壽禪寺”額,故名,一時成為東甌主要道場,F(xiàn)存建筑為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和乾隆以后所建。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方丈樓、千佛殿。山門設在寺院前左側,上懸朱熹書題“開天氣……[詳細] |
三垟周氏舊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近代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大地主周衡平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guī)則方形,總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建筑依次為門臺、前廳及主樓。門臺及前廳均為晚清時建,門臺磚砌,單間懸山頂;前廳面闊九間,屋面硬山式,兩端用觀音兜山墻。主樓磚混結構,二層樓房,建于20世紀30年代,面積達1020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深2間,四面回廊,地面為拼花石英水磨地面……[詳細] |
紫霄道觀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著名景區(qū)雪山北麓,是溫州市道教協(xié)會駐地。冬天積雪久而不化,故有“臥雪”之稱。紫霄道觀始建于元朝泰定元年(1324)。由紫陽派第17代大師柯符宗主持創(chuàng)建,后逐步擴建三進、二軒、一閣。至紫陽派第40代大師謝夷玉改傳龍門派十五代大師賈本清住持,后傳至第二十三代嗣師施宗明![詳細] |
溫州白云觀坐落于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qū)南白象街道。始建于唐貞觀十四年(640),原名“玄清觀”。明嘉靖年間重修,歷盡風雨滄桑。1992年復修,經區(qū)政府宗教部門批準為開放場所,之后改名為“白云觀”,增修了三座殿堂,增塑道教諸神像。“大羅寶殿”供奉太上老君,是道教信徒朝拜、祈福和許愿的場所;凌霄殿供奉昊天金闕玉皇上帝與文昌帝君;靈官殿供奉道教護法神王靈官與四大元帥;后還有斗姆殿等建筑。整座白云觀殿堂布置莊……[詳細] |
1949年5月7日,溫州解放,從浙贛鐵路沿線敗退下來的國民黨交警部隊獲悉后,企圖取道藤橋等地下海逃往臺灣。13日凌晨,國民黨軍0甌江竄至橫山,遭到雙潮、外垟(今鹿城區(qū)臨江鎮(zhèn))等鄉(xiāng)民兵攔擊,后又向藤橋方面逃竄。14日,邱清華、周丕振率第三支隊,在第一、第二支隊各一部、獨立大隊、永嘉縣委警衛(wèi)隊和藤橋民兵的緊密配合下,將國民黨軍分別包圍于藤橋鎮(zhèn)內及周岙村(今甌海區(qū)澤雅鎮(zhèn))附近。15日,經過激烈的戰(zhàn)斗,我……[詳細] |
胡贊華(1904—1937),字翊中,又名胡壽登。溫州市甌海區(qū)澤雅鎮(zhèn)上陳村人。高小畢業(yè)后,考取浙江省第十師范學校。1929年畢業(yè)于黃浦軍校第七期,被分配到駐守南京的國民政府警衛(wèi)2師擔任排長。在淞滬抗戰(zhàn)中,胡贊華任駐守在上海閔行的第五軍88師524團連長,與日軍血戰(zhàn)三晝夜,不幸左眼中彈,治愈后不久晉升為營長。后升任88師524團少校團副。1937年,日軍在上海制造虹橋機場事件,88師524團與上海軍……[詳細] |
1930年5月,王國楨以溫、臺游擊區(qū)域代表身份,參加在上海召開的全國蘇維埃區(qū)域代表大會后返回溫州,于6月18日至22日,在瑞安漁潭村(今屬甌海區(qū))靈佑宮主持召開中共浙南第一次-表大會。參加會議的有永嘉、瑞安、平陽、樂清、臨海、黃巖、溫嶺、天臺、仙居、永康等縣-表和工人、婦女、游擊隊、紅十三軍代表共25人。會議傳達了中央關于重建浙南特委等指示精神,通過了《目前浙南革命形勢和黨的任務》以及組織婦女運動……[詳細] |
1930年6月,中共浙南特委成立,王國禎任書記。特委機關辦公地點設在漁潭村慶寧庵。中共浙南特委直屬黨中央領導,下轄永康、臺州2個中心縣委和永嘉、瑞安、平陽縣委及樂清區(qū)委。同年8月下旬,根據(jù)黨中央指示,中共浙南特委一度改為浙南總行動委員會;9月,又恢復浙南特委建制。9月14日,浙南特委機關遭敵人偵破,特委委員金緘三和特委機關主要工作人員張子玉被捕犧牲。11月5日,浙南特委召開擴大會,推選原特委組織委……[詳細] |
鄭馨(1901-1932),原名景柳,字德甫,曾用名撼山、竹山、呂人望,瑞安縣白門鄉(xiāng)(今甌海麗岙鎮(zhèn)姜宅村)人。1924年考入北京俄文法政?茖W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返回家鄉(xiāng),參加中共溫州獨立支部的活動。爾后,他致力于加強“溫獨支”與黨中央的聯(lián)系、恢復和發(fā)展溫州地區(qū)黨組織等工作。1928年1月下旬,他在瑞安城關主持召開永嘉、瑞安、平陽等縣黨的主要負責人會議。會后建立永嘉、瑞安、平陽……[詳細] |
1949年4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天塹南進的形勢下,中共浙南地委作出首先解放溫州城,然后解放全浙南的軍事部署,并根據(jù)已掌握的情況,決定爭取國民黨溫州區(qū)專員兼保安司令葉芳率部起義。經過秘密聯(lián)系后,是年5月1日晚,浙南游擊縱隊代表與葉芳的代表在景德寺舉行談判,經過徹夜商討,達成葉芳率部起義的協(xié)定。4日再次舉行會談,最終達成一致協(xié)議:葉芳任浙南游擊縱隊副司令員,葉部下屬兩個團分別改編為浙南游擊縱隊……[詳細] |
1937年,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劉英率領省委機關赴紙山地區(qū)開展工作,建立了石榜山村黨的組織。此后,省委、特委機關多次派吳毓等同志帶領武裝人員到紙山活動,常駐在石榜山將軍巖。為了傳遞黨的指示、情報、報刊和運送物資、護送干部、征集經費,1945年,中共永嘉縣委在石榜山將軍巖建立縣委交通站,負責人林致賢。交通站擔負三條線的交通任務:南線通閩浙;西線達青麗;東線接浙東四明山。從1945年至1949年,這……[詳細] |
1928年1月,張學東、楊德芝、林培高等一批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在雙潮鄉(xiāng)西坑、東坑和白腳坳(今岙底鄉(xiāng))等村發(fā)動群眾,組織鐘山農民赤衛(wèi)隊開展武裝斗爭。后赤衛(wèi)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第九連。西坑紅軍戰(zhàn)士扛著土炮、火槍、大刀,先后參加黃坑、楓林、青田、縉云、甌渠等10余次戰(zhàn)斗,曾在雙潮雙溪攔截從溫州到溫溪的一支國民黨軍隊。1929年至1931年間,國民黨反動派及地方武裝,曾對西坑進行大小二三十次……[詳細] |
王金女每(1895-1930),又名黃景銘,永嘉縣梧埏區(qū)黃嶼村(今屬甌海區(qū))人,是浙南地區(qū)我黨早期農民運動的領導者之一。參加革命工作前,以買綃(即貨郎)為職業(yè)。1926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深入永嘉上下河鄉(xiāng)等地,發(fā)動群眾,組織“雇農會”、“貧農團”、“插田會”,建立農會組織,宣傳和實行“二五減租”。1928年8月,中共永嘉縣委調整后,任縣委組織部長。11月,被選為中共浙南特委委員。1929年2……[詳細] |
1930年5月25日,駐扎在白云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部分指戰(zhàn)員,突遭國民黨部隊包圍。紅軍戰(zhàn)士在政治部主任陳文杰的指揮下,奮起抗擊,大部隊得以突圍。但擔任掩護的16位紅軍戰(zhàn)士終因彈盡,或戰(zhàn)死、或被俘。被俘戰(zhàn)士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淫威,堅貞不屈,全部遭殺害。其中兩名戰(zhàn)士被按在白云寺門檻上,砍下頭顱。在犧牲的16位烈士中,有今屬甌海區(qū)的張永發(fā)、董士云,瑞安市的鄭巖慶、張余來、林永培、魯作紅、施慶……[詳細] |
1926年冬,岙垟村(今高翔村)農民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并建立了農會組織。1927年秋,建立了以李振聲為書記的村黨支部,先后發(fā)展了20余名黨員。1928年春,中共永嘉縣委轉移到岙垟村。鄭馨、王屏周、王金娒、李振聲等縣委領導人以此為立足點,開展革命活動并組建農民赤衛(wèi)隊,發(fā)動武裝-。1930年4月30日夜,在陳文杰指揮下,赤衛(wèi)隊300余人舉行“五一”大-,搗毀了新橋警察所,繳獲一批0彈藥,燒毀地主契據(jù)。……[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