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旅游

肇慶市景點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在赤坑鎮(zhèn)交贊村,原是當?shù)刂x姓居民祖祠“肖梅謝公祠”。三進三開間,深29.67米,寬11.36米,面積37平方米,磚木結構,金字瓦頂,瓦脊上彩塑裝飾吉祥圖案。左右兩側外為走廊與附屬側房,門口為廣場。民國35年(1946),西江人民抗日義勇隊進駐交贊村,在該祠設立司令部。主要領導人梁嘉、錢興、陳禹(陳奇略)、馮石生等在此辦公。部隊還在此舉辦干部培訓班。民國36年7月……[詳細]
  石洞古廟位于肇慶七星巖東北石洞巖,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重修,清嘉慶三年(1798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與石洞巖為一體,巖中有廟、廟在巖洞中,古廟建于0.5米高的臺基上,木結構,小型單間殿式,坐北向南,長3米,寬3米。廟內四柱高各為2.1米;前二柱為八角形,石質;后二柱為方形磚柱,重檐,四面斗拱三跳。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在石洞巖口增建山門,面積48平方米,……[詳細]
  四會江頭鄉(xiāng)農會舊址位于現(xiàn)四會市黃田鎮(zhèn)江頭村委會上寨村南端(民國時期,黃田屬廣寧縣管轄,新中國成立后劃歸四會縣)。該建筑建于清代,磚木結構,深兩進。主體建筑為四合院式布局,面積375平方米。左側有廚房等附屬建筑,面積。1993年12月進行了維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會市人民政府在祠門右側嵌設云石陰刻碑文志之,并以舊址建筑外墻邊為起點,正門由門口至曬場空地30米,左側至村道10米,右側和后面各延……[詳細]
  懷城文閣位于懷集縣懷城鎮(zhèn)沿江東路,由文昌書院和文昌閣兩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576平方米。文昌閣又稱文昌塔,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民國15年(1926年)作過多次修繕。塔高25米,分五層,塔體為六角形。門正上方書有“梯云”二字,每層窗口由下……[詳細]
  彭澤民故居位于肇慶市四會市城中街道白沙村委白沙村 。故居始建于清末,為普通民居,是磚瓦結構,建筑面積139平方米。故居于1987年由四會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1991年,農工民主黨廣東省委提供了彭澤民先生的圖片和文字資料、彭澤民先生的女兒提供了彭澤民銅像在故居大廳陳列。2012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崗村李氏宗祠位于南豐鎮(zhèn)尚崗村委會大崗村,始建年代不詳,按其建筑形制屬清代建筑風格。宗祠為三進四合院布局,坐西北向東南,廣三路,中路三間三進,兩側青云巷。總面闊20.8米,總進深32.62米。占地面積1192.26平方米。宗祠有封閉的廣場,正門面對廣場影壁。廣場左右分別立有4對、5對旗桿夾。殿前為牌樓式建筑,歇山頂。呈六柱三門一樓,木石結構,樓飾蓮花托木栱。正門上懸“李氏大宗祠”木刻橫匾。前殿左右……[詳細]
  宋隆基閘位于金渡鎮(zhèn)水口村的聯(lián)安圍上。始建于1918年,坐北向南偏東10度。該閘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面寬16.3米、進深11.2米。閘門為鋼鐵鑄造。宋隆基閘為單孔閘設計,閘孔尺寸為7米×9米,閘門側墻和進出口翼墻釆用鋼筋混凝土結構。1927年7月竣工。工程耗資約62萬元港幣,由當?shù)啬季杓Y。主持工程修建是孫中山女婿、時任廣東省治河處處長戴恩賽;監(jiān)工聘請外國人,建筑材料和機器設備……[詳細]
  懷集縣立圖書館舊址位于懷集縣懷城鎮(zhèn)解放中路68號(舊縣政府大院內),是為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始建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二十四年落成使用,是當時廣西。1952年以前懷集縣屬廣西省管轄)較早建立且有一定規(guī)模的縣級圖書館之一。懷集縣立圖書館建筑風格典雅大方,中西合壁的建筑特色,既體現(xiàn)了民族風貌,又吸收了外來文化;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紀念價值,是懷集縣具有較高保護價值的文物資源,對研究……[詳細]
  寶勝古寺位于大沙鎮(zhèn)安平安一村。寶勝古寺(前身化師臺)始建于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距今已有近900年的歷史,舊寺于元貞元年(1295)落成,至今也有700多年歷史,現(xiàn)寺重修于清中晚期,是四會市內幸存的兩大著名古建筑之一。因寺內現(xiàn)存的碑刻從元代至清代,流傳有序,對研究四會的宗教歷史文化有重要的作用。該寺木雕、石雕、灰雕圖案優(yōu)美,工藝精湛,是清中晚期宗教建筑的代表,該寺保留梁公佛真身,一直……[詳細]
  寶林古寺位于肇慶四會市貞山街道柑欖上寨村。寶勝古寺始建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歷代重修,現(xiàn)寺重修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距今已有923年的歷史,是四會市幸存的兩大著名古建筑之一。主建筑為硬山頂,出檐平緩,形制古樸,在二、三進之院落中設有仿宋特點的“承露”建筑最為異特。寺內墻上今仍存有清代乾隆、道光重修碑記和咸豐重修的石刻門匾,以及眾多的梁柱石刻古楹聯(lián)等;它們不僅記載了阮公佛的歷史及傳說,也……[詳細]
  歐村劉氏宗祠位于封開縣羅董鎮(zhèn)歐村。歐村劉氏宗祠坐北向南,廣三路,兩側有青云巷。建筑前有約175平方米的長方形曬地,總占地面積629.37平方米。歐村劉氏宗祠始建于明萬歷,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六年重建。歐村劉氏宗祠是封開保存較好的清代建筑之一,其建筑工藝巧妙地運用木雕、灰塑、壁畫等,技藝高超,工藝精湛,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歐村劉氏宗祠在2011年1月被封開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麗先談公祠位于官圩鎮(zhèn)金林村,建于清代。麗先談公祠為磚、木、石結構建筑,三進三開間,兩側建耳房。中堂前天井內有清代嘉應州(今梅州)廣東才子宋湘題書“柑羅園”石匾。麗先談公祠建筑規(guī)模大,有嶺南建筑特色,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筑藝術有重要價值。1938年抗戰(zhàn)期間,肇慶中學曾遷址金林村辦學,以麗先談公祠作肇慶中學校本部,同時也促進了當?shù)亟逃聵I(yè)的發(fā)展。2001年,麗先談公祠被公布為德慶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羅洪村現(xiàn)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齋莫公祠、堯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間。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慶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積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于民國,面積140平方米;竹齋莫公祠建于清代中期,面積268平方米;敏齋莫公祠建于民國,面積130平方米;履恕莫公祠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積328平方米。莫氏大宗祠是德慶……[詳細]
  廣東肇慶鼎湖葫蘆山慈云寺座落在肇慶北嶺山脈東部,鼎湖老鼎山背南麓處風光秀麗的葫蘆山風景區(qū)內。慈云寺歷史悠久,與鼎湖山的白云寺.慶云寺同是一脈所承,一氣相通,為嶺南名剎之一。據(jù)《高要縣志》等史料記載,慈云寺始建于明萬歷十年(1591)年,規(guī)模宏大,寺內有大小殿堂二十余間,按中軸線對稱分布,依山就勢營造而成。建成后游人如鯽,善男信女往來不絕,香火極為鼎盛。明萬歷三十九年高僧憨山大師路經此地,對慈云寺及……[詳細]
  貞仙祠有1200多年歷史,是古邑四會的一座古祠,歷代屢毀屢修,現(xiàn)在的貞仙祠是1982年由四會旅港同胞蘇東霖先生捐資重建的。建祠初期,有兩副對聯(lián),如今仍留于門口和祠內:“貞風留竹柏,仙氣活魚螺”,“麻縷紡當年,一片冰心塵不染;魚螺傳千古,千尋潭影月同清!痹谪懮降纳较,有種魚叫做煎鯽魚,鯽魚一面煎成了黃褐色,而另一面象平常鯉魚的色,俗稱“煎鯽魚”。有一種石螺則是無尾篤的,俗稱“無篤仙螺”。相傳貞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