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莊貞節(jié)牌坊位于汾西縣僧念鎮(zhèn)薛家莊村,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坐北面南,東西長3.38米,南北寬1.89米,占地面積4.2平方米,沙石質(zhì),二柱一樓。薛家莊貞節(jié)牌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因與薛家莊節(jié)孝祠等9處距離較近,合在一起劃定)以薛家莊冶鐵窯址文物本體為界,北向外延伸100米,東以薛家莊冶鐵窯址、薛家莊北遺址文物本體為界,向外延伸100米,南以薛家莊北遺址、薛家莊遺址文物本體為界,……[詳細] |
溝堡玉皇廟位于汾西縣團柏鄉(xiāng)溝堡村,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1089.3平方米。坐北面南,一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現(xiàn)存戲臺、正殿,兩側(cè)存東、西配殿,戲臺兩側(cè)各建磚窯1孔,山門建在院東南。正殿殿身為磚窯5孔,東、西配殿均為磚窯3孔。溝堡玉皇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因與溝堡遺址等8處距離較近,合在一起劃定)北以溝堡西遺址、溝堡遺址文物本體為界,向外延伸100米。東以溝堡遺址、溝堡墓地……[詳細] |
郭村堡佛廟位于汾西縣永安鎮(zhèn)郭村堡村,時代為明、清,類別為古建筑。占地面積671.69平方米。坐北面南,一進四合院布局。中軸線上建有戲臺、正殿,兩側(cè)存東西配殿;戲臺兩側(cè)建有耳室(磚窯各1孔);山門建于院東南。正殿和東西配殿均為二層樓閣式。正殿殿身一層磚窯3孔,二層磚窯5孔。郭村堡佛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因與郭村堡曹家宅院距離較近,合在一起劃定)以文物本體外墻為界,東向外延伸至道路東沿,南……[詳細] |
連村遺址位于汾西縣永安鎮(zhèn)連村,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漢代,類別為古遺址。分布面積約3萬平方米,為漢代文化遺存。西部斷崖上暴露文化層,厚0.5-1米,采集有泥質(zhì)灰陶罐、盤、缽等殘片。連村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東向外延伸140米。以連村宋墓文物本體為界,南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長約764米,東西長約457米,面積343883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詳細] |
獨堆遺址位于汾西縣永安鎮(zhèn)獨堆村,時代為西周、漢代,類別為古遺址。分布面積約10萬平方米。為西周和漢代文化遺存。西部斷崖上暴露文化層,厚0.5-1米。采集有西周的泥質(zhì)灰陶罐、人面紋陶器;漢代的泥質(zhì)灰陶罐等殘片。該遺址系本次調(diào)查新發(fā)現(xiàn)。獨堆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文物本體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長約757米,東西長約791米,面積598696平方米。建設(shè)控制地帶:以保護……[詳細] |
陽高遺址位于汾西縣邢家要鄉(xiāng)陽高村,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東周,類別為古遺址。分布面積約6萬平方米。為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及東周文化遺存。東部斷崖上暴露甕棺葬1座(M1)。文化層厚0.3-0.5米。采集有龍山文化的夾砂灰陶繩紋袋足鬲、穿孔石刀;東周的泥質(zhì)灰陶罐等殘片。陽高遺址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陽高遺址、陽堡高遺址文物本體為界,東、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長約583米,東西長約976……[詳細] |
師家溝古建筑群(第六批國保)時代:清地址:汾西縣僧念鎮(zhèn)師家溝村村落居于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溝的向陽坡地上,村中磚構(gòu)的窯洞式宅院依山勢而建,高低錯落,環(huán)村一周的石板路將村莊圍入其中,村中的宅院均為師氏家族所有。路外散布著師家的祠堂、節(jié)孝牌坊、油房、染房、酒醋房和長工院等,整個主體建筑占地面積約1.6萬平方米。師家溝民居建于半山坡上相連的兩個臺地上,總體平面近于方形。院落的組合以中國傳統(tǒng)的四合院為主,結(jié)合……[詳細] |
真武祠真武祠(第四批省保)時代:元、明、清地址:汾西縣姑射山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金大定年間(1161一1189年)改稱青山龍王廟,元大德二年(1298年)改稱青山廟,延祐二年(13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均有重修,清順治十一年(1645年)創(chuàng)建真武祠,改稱真人廟,現(xiàn)存主體建筑結(jié)構(gòu)為元明清建筑。廟依山而建,中軸線建有南門戲臺、看亭、韋馱殿、真武殿、文殿、銅殿、玉皇樓,文殿兩側(cè)建有庫房院、禪院。廟……[詳細] |
追封吉天英碑(第四批省保) 時代:元 地址:汾西縣城東門外 是吉祥之子吉天英、吉天益、吉天弼立石記載朝廷追封吉天英兩代先人的緣由及其父吉祥生平之碑! ”疄榍嗍|(zhì),璃首,龜?shù),通?.80米,首高0.70米,跌高0.50米,碑身寬0.91米,厚0.35米,元至治二年 (1322年)立石。碑陽額題篆書“大元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馮翊郡侯吉公墓碑銘”,首題“大元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詳細] |
姑射(音夜)山位于汾西城西部邊界,距縣城30公里,海拔1890.8米。風光綺麗,四季宜人,山峰疊翠,樹木蔥蘢,鳥鳴泉泠,松濤嘯吟,大片的原始森林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原始風貌。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春秋時節(jié)登高攬勝,可壯觀天地一消胸中塊壘。夏季清爽宜人,是避暑的勝地。冬天山寒水瘦,銀裝素裹,好一幅北國風光圖。看云卷云舒,嘆造化無常,油然而生“青山秀色亙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之慨,……[詳細] |
師家溝民居位于汾西縣僧念鎮(zhèn)師家溝村,冬日的天氣清冷干燥,同行的汾西縣博物館館長王玉富先生很是健談,對汾西的文物古跡如數(shù)家珍,當年行駛在汾西縣城東南大約5公路處時,路旁的一個指示牌指向旁邊的一條路,王館長說這條路就通向師家溝村。過了不久,坐落于黃土高原山地的師家溝,以它古老、神秘、幽靜的魅力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矗立在村口的清代牌坊首先映入眼簾,在瑟瑟的寒風中依然保持著它的肅穆與偉岸。據(jù)王玉富先生介紹,……[詳細] |
鳳凰生態(tài)公園坐落于汾西縣城。縣委、縣政府大院門前的府前廣場,占地面積l0000余平米,總投資358.8萬元。該工程是2007年該縣年初確定的城建重點工程的頭號工程,是縣委、縣政府全面落實臨汾市“藍天碧水”工程的一大舉措。是建設(shè)“山區(qū)經(jīng)濟特色縣、生態(tài)優(yōu)美縣、社會和諧縣”大政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是聽民聲、順民意的一大民心工程,是繼科普生態(tài)園工程以后為汾西人民建設(shè)的又一個修身養(yǎng)性、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該工程規(guī)……[詳細] |
在三晉星羅棋布的旅游景點中,祁縣的喬家大院與靈石的王家大院已成為“晉商文化”的寶貴遺跡和縮影。近來在晉南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鮮為人知的師家大院,這就是汾西縣師家溝清代民居群。“北觀喬家堡,南游師家溝”,這是清末游人對師家溝清代民居群恢宏的氣勢、巧妙的構(gòu)思、獨特的風格的高度贊賞。師家大院位于汾西縣城東南5公里的僧念鎮(zhèn)師家溝村,在霍州市西北,距大運路5公里。這個龐大的建筑群,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詳細] |
觀音閣原名“興源寺”,位于汾西縣城北10公里的李安莊村,始建于唐代,現(xiàn)存均為明清建筑。觀音閣依山勢而建筑,分前、中、后三進院落,各有傳奇。前院正面“寶閣”,正塑觀音,端坐蓮臺。0結(jié)構(gòu)嚴謹、古樸、渾厚,造形美觀,玲瓏別致。中院磚窯3孔,兩窯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窯龍泉水順石灰?guī)r層嘩嘩流出,清澈甘甜,能治百病。后院為四合院落,樓上雕有“靈泉寶閣”四字,檐下磚雕“神洞”門額!吧穸础笔?guī)r自然生成,天地平……[詳細] |
位于臨汾市區(qū)西20公里處的姑射山內(nèi)。相傳為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因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莊子的《逍遙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語而出名。有北仙洞、南仙洞兩部分。北洞有興佛寺、云霧寺、王母閣等;南仙洞有興隆寺、神居洞、碧巖寺、觀音閣和戲臺等廟宇寺觀,F(xiàn)存鐵鑄、銅鑄、木雕、泥塑等各種塑像200多尊。壁畫、碑碣都有一定歷史和藝術(shù)價值。仙洞創(chuàng)建于唐武德年間,歷代曾修葺擴建,現(xiàn)有建筑40余處,共有房屋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