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灣窯址位于永興縣碧塘鄉(xiāng)注江村彭家組,時代為宋。2012年,彭家灣窯址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遺址外緣為起點,四向各至100米處。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四向各外延120米處![詳細] |
窩黃古橋位于永興縣高亭司鎮(zhèn)窩黃村,時代為清。2018年,萵黃村古橋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橋兩頭橋基為起點,四向各至5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延10米處![詳細] |
永興鄧氏宗祠位于永興縣便江鎮(zhèn)塘門村虎塘背組,時代為清。2018年,永興鄧氏宗祠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宗祠外墻墻基為起點,四向各至5米處。建設控制地帶:四向各至保護范圍外延10米處![詳細] |
馬氏官廳是由五代十國楚王馬殷的第三十三代馬氏家族官拜正八品的修職朗、儒林朗于清朝中期建造,當時主要用來接待過往官員和家族居住。官廳距今已有200多年,官廳建設隨坡就勢,共有7級臺地,以官廳為中心,分側廳和正側,大小官廳15個,共330間房。廳內總有24個天井?偨ㄖ娣e2450多個平方米,廳內檐飾、窗飾、吊欄裝飾、石刻豐富多彩,山水人物花鳥栩栩如生。整棟建筑格局嚴謹,莊嚴氣派,形制完備,是迄今為止……[詳細] |
黃氏宗祠地址:永興縣洋塘鄉(xiāng)八公分村時代:清……[詳細] |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湖南郴州永興縣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是最近發(fā)現(xiàn)的以唐代文學家韓愈手書“昌黎經(jīng)此”為主的題記刻石、六朝佛像殘畫刻石群以及清道光七年永興縣為了維護韓愈原跡粉本改為陰刻的題記和道光八年永興縣程恩澤翻摹陽刻為二行四字的題記,刻石共十余處。此次重大發(fā)現(xiàn)無疑在考古界和書法藝術界引起巨大的震動。從書法角度來看,八、九塊唐代中晚期石刻題記的書寫風格,字形、體態(tài)、氣勢和神韻上講,都具有莊重大方、古韻十足……[詳細] |
青山垅-龍?zhí)端L景區(qū)位于郴州市永興縣東部,依托青山垅水庫、龍?zhí)端畮於,景區(qū)總面積2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1.3平方公里,屬于水庫型水利風景區(qū)。 青山垅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fā)電、供水、航運、漁業(yè)等綜合功能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景區(qū)管理單位通過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治污截污等工程,推進水庫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水質常年保持在II類以上。景區(qū)丹霞地貌氣勢磅礴、得天獨厚,原始次森林與人工林……[詳細] |
永興一線天位于便江風景區(qū)錦里村內,是湖南瀟湘百景之一,全國丹霞地貌之珍品,長356米,高50余米,最寬處1.2米,最窄處0.2米,平均寬度不足0.4米。經(jīng)專家認定,永興一線天是中國最長最窄的一線天,被旅游界稱之為“天下第一縫”。景區(qū)內有觀景臺、泰山壓頂?shù)染包c![詳細] |
從潘園碼頭乘兩個小時的船沿便江而上,就到了獅子坦。獅子坦是一處陡崖上的寬洞,因洞中有塊巨石形如獅子頭而得名。洞穴是丹霞地貌的產(chǎn)物,洞內建有房子,住了10來戶人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坦中所建房屋大多樣式古樸,年代久遠,而且都沒有屋頂,直接借用了洞頂,有的甚至只砌三面墻,洞壁即為墻壁。每家門上都貼著過年時的紅對聯(lián),屋前還留有公共過道,是天然石面,干凈平整。室內一應家什置放齊整。如今,這里還保留著古……[詳細] |
永興是“中國銀都”。中國白銀第一坊是以白銀文化為主題,展示永興傳統(tǒng)冶煉工藝而打造的國家級工業(yè)旅游示范點。景區(qū)占地40余畝,總面積5000余平方米。景區(qū)按文化體驗區(qū)、冶煉觀賞區(qū)、形象展示區(qū)、旅游購物區(qū)四區(qū)布局,主要旅游景點有中國天下第一銀樓、白銀藝術博物館、華鑫宮、白銀提純生產(chǎn)線、銀飾工藝品手工制作坊及展銷中心。銀樓是湖南鑫達銀業(yè)集團公司打造的“中國銀都”標志性建筑,銀樓為二層式0,鋼混結構,外層用……[詳細] |
“北有岳麓、南有安陵”。安陵書院就在千年古樟的斜對面,坐船只需要五分鐘。江中觀書院,就好像一座孤獨而又高傲的小島,讓人靜靜品味它的獨韻。下舟上岸,穿過一座小橋,橋下是清澈見底的湖,徑直走到書院門口。院內最常見的是亭、臺、樓、閣、軒、廳堂等建筑。一個個拱門接著幾條通道,走來走去,就好像在走迷宮一樣。安陵書院是集觀賞、游憩、居住,樹木花草池水為一體的建筑院落。園中百花盛開,爭鮮奪艷。安陵書院位于便江風……[詳細] |
觀音巖是湖南一座千年古剎,位于便江中下游右岸,距永興縣城2.5千米,為殿閣式廟宇,最早建于唐朝中期,歷代復建。殿宇依山崖而建,共九層,高30米,歷史為游覽勝地,明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來過觀音巖考察并有記述![詳細] |
千年古樟樹高30米,樹冠覆蓋面積達3畝多地。樹胸徑2.8米,周長近10米,要八個以上的成人才能環(huán)抱。據(jù)傳說是當年無量壽佛全真親手栽種的“壽佛樟”,據(jù)考證已有1200多年的樹齡,被當?shù)匕俜Q稱為“鎮(zhèn)江之寶”。更神奇的是古樟與古藤盤根錯節(jié)生長在一起,形成藤纏樹,樹抱藤的有趣奇觀。樹背面的長藤像一個草書的“壽”字,人稱“長壽樹”。樹在3米高分枝時,一些下枝與上層枝條長在了一起結成“連理枝”,故此樹又有“連……[詳細] |
注江是便江的一條支流,起源于黃泥鄉(xiāng)大江邊,止于碧塘注江口與便江匯合處。迤邐25公里。注江水勢平穩(wěn),水清見底,注江流域有穿孔坦、鷹巖等20余處觀賞景點。……[詳細] |
象山景區(qū)位于便江上游,方圓8平方公里,因其山形酷似一頭臨江飲水的大象而得名。而奇妙之處在于象媽媽身后緊緊偎著一只小象,似乎在等媽媽為它汲水洗澡。每逢薄霧微雨,江面霧氣蒸騰,母子象就仿佛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臺灣詩人文幸福游便江過象山時寫道:“天教巨象飲江流,便水清清碧綠浮。秀色不同三峽險,桂林陽朔孰云優(yōu)!倍鴤髡f無量壽佛——釋全真的遺蛻就是騎這頭大象回到家鄉(xiāng)。山體四面陡峭,頂部綠樹蔥郁![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