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鶴壁市 > ?h旅游

?h十大旅游景點

1、大伾山 AAAA
推薦1
大伾山
  大伾山風景區(qū)包括大伾山、浮丘山這兩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麗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禹貢》篇中,歷代稱為“禹貢名山”。現(xiàn)有大石佛等國保級文物1處10項,省保級文物8處,歷代摩崖題刻460余處,漢唐古柏400余株。景區(qū)內(nèi)現(xiàn)有佛道建筑9處,亭臺樓閣、寺廟宮觀遍布兩山。北魏的天寧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樓而聞名遐邇。大石佛高22.29米,已1600余年,全國最早,北方最大,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藝術、歷史政治等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驚嘆。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保文物,唐代的石刻瑰寶千佛洞是中原石刻藝術的精典之作。道教的圣地碧霞宮始建于明代,規(guī)模宏大,構造精美,萬仙客用懸塑、壁塑等手法、塑造出道家典籍中記載的神仙人物3千余位成為集中國官方與民間神仙人物之大成的藝術殿堂。一處處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和一幅幅歷史畫卷,再現(xiàn)了宗教文化在中原傳播、發(fā)展的歷程。特別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廟會,長達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熱潮日達20萬人,為宗教文化和經(jīng)濟信息的傳播推波助瀾??h是與鄭州市一起,于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批準的……[詳細]
推薦2
浮丘山
  浮丘山與大丕山相望,綽約多姿,妙景無窮,因山傍衛(wèi)水勢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稱。山上,目前有國保級文物唐代開鑿的千佛洞,內(nèi)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為石雕藝術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宮,大氣恢弘,為明代建筑藝術佳作。系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qū)m中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而揚名四方。自明嘉靖年間以來,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每年的正月古廟會聲勢浩如汪洋,一日可達數(shù)十萬人有余。位居我國華北四大古廟會之冠。小姑山與?h古城偎依相連,山上有城,城中有山,“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顯示著古城的風貌。衛(wèi)水河到了這里被一分為二,如同兩條玉帶,蜿蜓而來,飄逸而去,為風景區(qū)憑添了許多靈秀之氣。河上古橋飛架,岸邊楊柳依依,兩河之間有琵琶形小島,濃陰如蓋,島上河邊,幾多情韻。浮丘山高l0l米,坐落面積約150平方米。西環(huán)衛(wèi)水,東峙伾峰,南毗曠野,北負古城,形勢壯麗,氣象崢嶸,“歲寒雙秀”,“八景”列名。千佛寺、碧霞宮、文昌閣、觀瀾亭……不是“深山隱古剎”,而是“古剎隱青峰”。浮丘山不僅文物古跡薈萃,而且地理形勢優(yōu)勝。它所煥發(fā)的魅力,吸引著遠近游人,四時不絕于道。196……[詳細]
推薦3
?h興國寺
  太平興國寺(簡稱興國寺)坐落于浚縣大伾山,其寺名是北宋皇帝趙光義以自己的年號“太平興國”賜封的,如今它至少有1030歲了。和其他的皇家寺院相比,太平興國寺猶如隱居的高士,深沉清寂。廟宇猶如山林的眼睛,-出山的意韻、山的文化精神。一座山,因為有了廟宇,更顯山林的靜謐與遼遠。林立的廟宇道觀給大伾山增添了幾多神秘。我走在清晨霧靄的山間,感受著獨自行走的樂趣。和大伾山古廟會的喧嚷相比,今日歸于沉寂的山林是沉靜的。我正與那些零星的游客一同走進這早春的大伾山畫卷……拜訪太平興國寺沿著大伾山東側半山腰的磚鋪山路,你可看到背倚山崖、坐西面東的太平興國寺。高高臺階上的興國寺山門,面闊三間,紅漆木門,為清代建筑,據(jù)說是地藏殿改造的。紅色匾額上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已故會長趙樸初居士親筆題寫的寺名“太平興國寺”。山門內(nèi)供奉著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四大天王,以祈求風調(diào)雨順。房內(nèi)墻壁上還鑲嵌有重修寺院的碑刻。寺內(nèi)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觀音洞、“晴雨表”朝陽洞等。過山門,即為彌勒殿。殿內(nèi)彌勒佛正端坐于蓮花寶座上,笑瞇瞇地迎接著眾人。門口的一副對聯(lián)“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詳細]
推薦4
浚縣碧霞宮
  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又名圣母廟,俗稱奶奶廟。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巔,座北向南,前后三進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樓閣87間,是一處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謹?shù)墓糯ㄖ骸m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h知縣蔣虹泉主持興建,歷時21年落成。后經(jīng)明、清年間多次重修擴建,漸具現(xiàn)今規(guī)模,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霞宮座北向南,87間殿宇、樓閣以南北軸線為中心,對稱分布,組成三個院落,中軸線上有戲樓、萬物資始坊、硬山頂山門、四阿頂二門、卷棚歇山與懸山頂組合的正殿以及三重檐歇山頂?shù)膶嫎恰1滔紝m正殿是碧霞宮主體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大殿建在2米高的月臺上,兩邊各有垂帶式十蹬踏步,供上下月臺,正中石雕盤龍御路,上雕二龍戲珠。大殿為卷棚歇山頂拜殿和懸山頂后殿組合式建筑,頂覆綠琉璃瓦,飛檐挑角。面闊5間,進深7間,前為拜殿,檐向外伸出1.5米有余,有斗拱。后為正殿。拜殿前左右兩窗透雕松枝仙鶴、葡萄及八仙器物圖案,東窗雕靈鎮(zhèn)東岱,西窗雕光映西池行書大字,前垂攏上彩繪二十四孝圖,精雕龍鳳圖案。內(nèi)外雕梁畫棟,繪有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畫30余種,大殿兩山外墻繪有八仙圖、十二美女侍樂圖。后殿正……[詳細]
推薦5
?h古城墻及文治閣
  ?h古城墻及文治閣?h城西的衛(wèi)河岸邊,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墻,它歷經(jīng)600多年風雨依然保存下來,見證了浚縣這些年的滄桑巨變。如今衛(wèi)河沿岸的古城墻兩邊,隨處可見的是磚石瓦礫,這是?h啟動古城墻保護開發(fā)工作后,對城墻兩邊的違章建筑和與古城墻整體環(huán)境不協(xié)調(diào)的建筑進行了拆除!翱?h古城墻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兩代,古城墻多次重修擴建,日趨完整!迸阃浾卟稍L的?h文物旅游局局長裴順昌向記者講述了古城墻的歷史。裴順昌說,古城墻曾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中遭到嚴重破壞,原城門、城樓及大部分城池也于新中國成立后逐漸拆除,現(xiàn)僅存沿衛(wèi)河的一段古城墻、姑山南側古城墻遺跡和?h縣城中心的文治閣。沿衛(wèi)河的古城墻南北長768米,高5.7米,寬7米;科銮嗍4米;上部砌磚,磚墻厚1.3米;內(nèi)實以夯土,白灰灌漿,堅固異常。城墻的南北兩側,有券形頂城門兩個,北部的為水驛門,南部的為允淑門。允淑門高不到5米,寬約5.5米。門的左側墻壁上,還嵌著寫有“明朝崇禎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門”的石碑一塊。位于姑山南側的古城墻遺跡已經(jīng)沒有了青石和磚,只剩下夯土,若不是裴順昌介紹,記者很難看出這里也是古城墻遺跡……[詳細]
推薦6
?h大石佛
  大佛樓是天寧寺東西軸線上的最后一座建筑,因樓內(nèi)依崖雕鑿跏趺式彌勒大像一軀,兩腳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石佛七丈樓”之說,為浚縣一大奇觀! 〈笫鸶22.29米,依崖開鑿于十六國后趙時期,距今1600余年,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據(jù)明代《?h志》記載,后趙皇帝石勒“以佛圖澄之言饞崖石為佛像,高尋丈,以鎮(zhèn)黃河”。大石佛又俗稱“鎮(zhèn)河將軍”! √鞂幩拢鹤溆诖筘綎|麓,東瞰黃河故道,西倚大丕懸崖,背山面水,形勢壯觀。由前、中、后、北四個院落組成。前院東為正門,內(nèi)塑“哼哈”二將。南為地藏殿,北方天王殿。院內(nèi)原存后周《準敕不停廢記》碑和金大定1180年鑄造之鐵鐸等貴重物品。中院正中為藏經(jīng)閣,閣上原藏南藏經(jīng)6053卷,1949年遷平原省,現(xiàn)存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閣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動。后院即大佛樓院。北側院前為羅漢殿,東側有鐘樓,內(nèi)懸明景泰四年(1453年)鑄鐵鐘,鐘高1.8米,口徑1.2米,重達5000余斤,鐘身鑄銘文。中為大雄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殿內(nèi)原塑三世佛坐像,故稱“三尊佛殿”。佛高3米,像后繪佛背光。殿內(nèi)兩側墻壁上畫有24值使。殿后為水陸閣,天寧寺規(guī)……[詳細]
7、小艾莊遺址
推薦7
小艾莊遺址
  小艾莊遺址遺址在縣西22公里小艾莊村西1公里處。系一臺地,南為小溝,東為古河道,南北長100米,東西寬70米,面積7000平方米。經(jīng)考察,為一處龍山至商代文化遺址。1973年4月23日至5月1日,安陽地區(qū)文物訓練班在省博物館專家指導下,對遺址進行試驗發(fā)掘。發(fā)掘結果表明,文化遺存分6層,1、2層為商代文化,3、4層為先商文化,5、6層為龍山文化。龍山層厚0.65米,內(nèi)有白灰面房基3座,上下疊壓9層,上4層為白灰面涂抹,下5層為火燒硬面,從下至上逐層南移。白灰面房基呈圓形,直徑約3至4米,灰面較薄,厚約0.5至0.7厘米,光滑平整。房基正中,有一圓形灶面,直徑06至0.7米,灶面呈紅黑色,光滑堅硬。白灰面四周有殘墻和柱洞3個。出土文物極為豐富,陶質(zhì)有泥質(zhì)和夾砂兩種。紋飾有方格紋、籃紋、弦紋、附加堆紋。器型有鬲、豆、折腹盆、平底盆、深腹盆、、直筒杯等。石器有石斧、石鐮,石鏟,均為青色石灰?guī)r磨制而成。制作精細,通體磨光,器身扁寬,刃部作圓弧形,有使用痕跡。骨器有骨簪、骨箭頭,另有卜骨、獸骨、蚌片等。先商層厚1.15米,內(nèi)有4個圓形灰坑。填土中陶片較多。陶片紋飾有繩紋、籃紋、方格紋、附……[詳細]
推薦8
?h忠烈祠
  忠烈祠忠烈祠在小姑山北端“忠孝祠”(元末浚州知州王士元及其子祠)之左。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次年勒石記其事。明末,李自成舉義,勢若燎原烈火。農(nóng)民軍委馬世聰為?h知縣,治理浚地。李化桂“驚聞煤山之音,縞素痛哭,誓誅兇逆”,與劉尚信、劉偉施、王化遠、王元禎謀刺馬世聰,與義軍對抗。事泄,李化桂等被處死。國之蒲等為昭其“大義”,乃建祠、勒石,“欲令忠臣之節(jié)與天地同垂不朽”。附:忠烈祠碑記天地之悠悠無疆,乾坤之正氣,運行于不已;人紀之光照不磨,忠孝之大節(jié),主持于無息。惟正氣之恒伸,則專直翕辟;生物之廣□,則仁敬孝慈;立身之端方,則無容回曲。是故逢、干、夷、齊舍生取義于前,張、許、文、陸及方、練諸公,殺身成仁于后,此皆志士仁人。烈烈志家,報國捐軀殉君者,亦歷歷有人焉。至于方策所未載,旌章所弗加,而文節(jié)之碼碼難掩者,則未有如今日崇獎之□□□□□李公矣。公諱化桂,原籍秦中。剛方正直,取予不茍,以彝常自勵,以信惠及民,君子咸悅其德,小人悉從其化,蓋磊落不群之義士。□值木猴之變,驚聞煤山之音,縞素痛哭,誓誅兇逆,密謀于義紳劉尚信、劉偉施、王化遠、王元禎等,同雪不共戴天恨。行將□□□□而義旗直……[詳細]
推薦9
浚縣天寧寺
  天寧寺座落于大伾山東山腰,始建于北魏(386—534年),以后歷代曾數(shù)次重修。天寧寺歷史悠久。元代以前,天寧寺名大伾山寺,座西向東。明代始稱天寧寺,改為座北向南。清道光年間又改為原座向,F(xiàn)有殿宇30余間,占地面積2600余平方米。道光間建山門5間,門額橫書“天寧寺”三字。門前是平臺,臺下有“七十二磴”,系登山石階。石階兩旁的地下曾出土東晉時期的石雕貍羊一對(現(xiàn)存河南省博物館)。天寧寺現(xiàn)今的布局為東西南北相交的“十字”形。東為正門,內(nèi)塑“哼哈”二將。南為地藏殿,北為天藏殿,殿內(nèi)原塑四天王像。中院南北為廳,系禪林僧舍,西為藏經(jīng)閣。閣建于明萬歷三年(1575年),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2丈,分兩層,宏偉壯觀。閣頂用各色琉璃瓦砌成飾紋圖案,古樸端莊。閣內(nèi)原存藏經(jīng)6053卷,1949年移交平原省,現(xiàn)存新鄉(xiāng)市博物館。閣內(nèi)重塑觀音像一軀,高4米,俗稱“千手千眼佛”。觀音像左右各6只手:最上兩手托日月,依次左持拐尺,右握金印;兩手胸前合掌;左持弓,右拈箭;左拿青楊枝,右拿凈水瓶;最下兩手下垂,造像生動精致。穿過藏經(jīng)閣,便是大佛樓。大佛樓是東西軸線上的最后一座建筑物,高7丈許,倚崖而建,與崖頂齊,……[詳細]
推薦10
大伾山古建筑群
  大伾山不僅自然景觀優(yōu)美,而且文物古跡薈萃。唐宋以來,歷代寺廟亭閣星羅棋布,F(xiàn)存古建筑群9處,王陽明、王鐸歷代名人摩崖題刻460余處,古柏426株,新建景點4處。山門在伾浮路東端大伾山西麓,為仿漢闕式,面闊16米,高9米,山門座東向西對稱分布,兩端為仿漢石闕,兩層單檐平頂,中以敞廊頂相連。坊額懸掛書法家羅工柳書“伾山仙境”橫匾。山門前為三級月臺,月臺南北均有馬道。大伾山山門建筑氣勢宏偉,游人對其嘆為觀止。百猴路百猴路是大伾山景區(qū)內(nèi)從山門通往山上的必經(jīng)之路,因路兩旁青石欄板和望柱頭均雕有形態(tài)各異的猴子,故名。?h是國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為弘揚民間藝術,于1986年創(chuàng)建了百猴路。自山門至大伾山廣場,長195米,寬5米。7級,162個臺階。水泥路面,青石欄桿。254根望柱和250塊欄板上雕刻有神態(tài)各異的石猴1864只,系?h著名民間藝人張希和(人稱“泥猴張”)設計。這些猴子的創(chuàng)作者大膽想象,利用夸張和變形手法塑造出神態(tài)生動、千奇百怪的猴子,既保留了泥猴的神韻,又具有石雕藝術的風格,是浚縣民間藝術的代表作,也是大伾山景區(qū)重要人文景觀。恩榮坊1998年自衛(wèi)賢鎮(zhèn)遷至百猴路中段。恩榮坊原址在![詳細]


全部?h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