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浦城縣旅游

浦城縣十大旅游景點

推薦1
南平印象小密·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
  博覽園以“徽派建造+蘇州園林”風格呈現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浦城特色文化和小密包酒文化,集生產、觀光、住宿、餐飲、文化、購物等為一體,以工業(yè)帶動旅游業(yè),以旅游業(yè)助推工業(yè)的發(fā)展模式,打造“五好”即好看、好玩、好吃、好喝、好住的旅游景區(qū),是福建省首批觀光工廠之一。整個公園,由源遠流長、千年傳承、香飄萬里三個部分組合而成,源遠流長是通過歷史的追溯來表達包酒韻味深長的記憶文化;千年傳承則表現為薪火相傳的包酒釀造技藝在浦城傳播的文化積淀;香飄萬里道出濃香四溢的酒香,自古文人墨客,到尋常百姓家流傳至今,還將不斷流向嶄新的未來,可以說是包酒文化的再升華。2017年4月,中國包酒文化博覽園晉升為4A級旅游景區(qū)。地址:南平浦城縣……[詳細]
2、際嶺綠樂園 AAA
推薦2
際嶺綠樂園
  際嶺村位于浦城縣水北街鎮(zhèn)東部,主導產業(yè)為竹木、水稻、烤煙、生態(tài)旅游等,先后獲得“福建省生態(tài)村”、“福建省鄉(xiāng)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最美休閑鄉(xiāng)村”、“南平市五星級美麗鄉(xiāng)村”等稱號。村里已建成竹海公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百畝荷花基地、際嶺境內人工濕地公園等景點![詳細]
推薦3
浦城烏龍山農業(yè)觀光園
  烏龍山農業(yè)觀光園位于新橋村烏龍山麓,風景優(yōu)美,園內森林覆蓋面積近萬畝,植被良好,規(guī)劃面積約3000多畝。走進園內,可見一條清澈的小溪穿園而過,不時有幾只小魚游出水面;沿岸是幾百畝連片的桂花林,在和煦的陽光下,綠得更加逼人眼;成片生長的紅豆杉,紅艷艷的果實,高高地懸掛在枝頭;連綿起伏的原始次森林,古木參天、澗水穿谷、怪石拏云,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微風中泛著綠濤;林蔭道上,三五成群的游客騎著自行車來回穿梭;垂釣區(qū)內,幾名垂釣愛好者悠閑地坐在木椅上釣魚……加上幾棟青磚灰瓦的農家樂小院,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景區(qū)以“生態(tài)烏龍山·歡樂丹桂園”為主題形象,將景區(qū)劃分為“一心一帶六區(qū)”,分別為綜合服務中心、奇花研學景觀帶、丹桂觀賞區(qū)、野外度假區(qū)、大草原親子樂園、親水休閑區(qū)、農耕體驗區(qū)、戶外運動區(qū)。園內奇峰兀立,次原始森林峽谷長就達10公里。山中有奇景一線天,因兩壁夾峙,縫隙所見藍天如一線而得名。在洞口下方,登玉屏道中,過小心坡、渡仙橋,有一狹長石巷,寬處不過2米,窄處僅半米,中間盤道有80多級,只能容一人通過。人行其中,仰望長空,藍天僅存一線,若非子、午,不見月、日,故名。清人李斐有詩云:“云里石頭……[詳細]
推薦4
浦城十里蓮塘景區(qū)
  “十里蓮塘”是浦城縣“水美城市”建設的子項目之一,位于蓮塘鎮(zhèn),將轄區(qū)內的“谷滿山橋”、“天下聞章”、“頤養(yǎng)南山”、“普天一線”、“問道西巖”、“美麗桐源”等各個景觀節(jié)點串聯成線,可謂“一步一景”。南平市旅發(fā)委2018年12月28日發(fā)布公告,浦城十里蓮塘景區(qū)達到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標準,同意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走進“十里蓮塘”景區(qū),每一處,都是令人流連的風景。古樸的“谷滿山橋”木質廊橋橫跨河面,相傳,古時村民收割回來的谷子都會放在橋上晾曬,山橋村也被稱為“谷滿山橋”。河畔,那棵繁茂的大樹仿佛訴說著不遠處升騰的煙霧里山橋紅糖的古老傳說。不遠處,“曉禾農業(yè)”現代化的溫室大棚中,嬌嫩的草莓鮮紅欲滴,酸甜可口的滋味仿佛蓮塘人越來越甜美的生活變遷。四季如春的大棚里,游人不僅可以欣賞各類花卉,還可以體驗采摘時令蔬菜和水果的樂趣。沿著“怪石”林立的“章氏尋蹤”,鮮紅的步道在山間蜿蜒,恰似一條喜慶的紅腰帶系在這青山之中。循山而上,廊亭翹角飛檐,觀景臺古樸開闊,融入浦城剪紙元素的“喜上梅梢”燈柱別出新裁,稍作休憩,或立或坐,舒緩著疲憊的眼球,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一覽新農村的美麗蛻變。南峰寺功德院紅墻黛瓦……[詳細]
推薦5
貓耳山遺址
  時代:商遺址南距浦城縣城約12千米,東北距仙陽鎮(zhèn)約1千米,西北距下洋村約250米。遺跡遺物分布于貓耳山及其周圍山丘上,面積約100萬平方米。2005年9月京臺高速公路浦城段開工,經考古調查并報國家文物局批準,福建博物院、南平市博物館及浦城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公路沿線所涉及的的古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fā)掘。至2006年,共揭露面積2250平方米,發(fā)現商代早期陶窯9座、新石器時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遺跡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遺物。遺址內所發(fā)現的9座陶窯中,有1座為圓形窯,6座為橢圓形窯,2座為斜坡式長條形窯(龍窯)。龍窯分別長5.56米和5.38米,坡度4-10°之間,同浙江上虞李家山商代龍窯相似,而時代比李家山龍窯早,具有一定原始性。窯址內出土的陶器以施黑衣的印紋硬陶為主,器形有罐、尊、釜、盆、豆、盅等,與周圍墓葬及居址灰坑0-土的陶器一致,同閩北各地商代遺址出土物相似。商代早期原始龍窯在我國尚屬首次發(fā)現,且該處窯址分布集中、規(guī)模較大、窯型多樣,其間還有疊壓、打破關系,為研究我國早期窯爐,特別是龍窯的起源和發(fā)展演變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詳細]
6、浮蓋山
推薦6
浮蓋山
  浮蓋山地處浦城縣北部邊境的盤亭、官路兩鄉(xiāng)之間,距縣城約45公里?偯娣e約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46.4米,山麓已有30公里的環(huán)山公路,可通大小車輛。它猶如一條尾擺西北、首向東南的巨龍,雄踞在閩浙贛三省邊境。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五次入閩,曾兩次遍游山中諸景,并在山中大云寺寫下了《游浮蓋山記》,盛贊浮蓋山“石痕竹影,娟然可愛。峰戀環(huán)列,此真獨勝”。浮蓋山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的奇峰與怪石。游客在山下十余里外,遠遠就能望見石人峰酷似一位危冠高坐的仙翁在浮蓋山守護著三省邊境;那酷像犁頭與犁伴的犁尖峰直插云天;而指節(jié)畢現的仙掌峰則仿佛向游人指點迷津;主峰碧獅峰近頂處的塊壘巨巖恰似一頭雄獅蹲伏,似乎猛然一撲便可躍上峰頂;還有那巨巖天然累疊而成的棋盤石儼如一座巨大的城寨古堡,而游人卻可沿著巖石縫隙轉彎抹角地攀上峰頂……隨著坡回路轉,這些巖峰由于視角的變化,在游人眼底又呈現不同的形象,令人嘆贊不迭。特別在山坡茂密的松竹叢中,那些奇形怪狀的巨石,大者高一二十米,小的三五米不等,有的像伏牛臥虎,有的如球如璧,有的則如鐘如鼓……,真是千奇百怪,形態(tài)各異。這些大大小小的石巖,擠擠挨挨,層層迭迭,互相支撐,又形成了曲……[詳細]
推薦7
南平金雞嶺
  金雞石前面是駱駝峰,后面是刺猬山。在帽子峰旁有一大五小、排列有序的山頭,名叫五猴拜觀音,傳說那是被觀音使了定身術的五個調皮搗蛋猴子。在金雞石的東南側的石巖之下,有一睡佛,全身長約5米,手枕蒲扇,袒胸露腹,笑容可掬,被稱“笑佛臥巖”。巖上一個揮灑得盡致淋漓的“佛”字和刻在崖壁上的橫幅:“閱盡人間0”不正是這位笑佛的寫照?難怪游人到此,都喜歡摸一摸他的大肚皮,或躺在他的懷里,與之共閱人間0。前人為笑佛題照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人可笑之人”。從坪石鎮(zhèn)中心街處金雞嶺大門拾級而上,就可看到高聳入云,丹崖絕壁的一字峰,一字峰長350余米,寬3-6米,似一巨大屏障,它正看成墻,側視成峰,俯瞰成龍。登上一字峰頂,那蜿蜒如練的武江,從湖南流進廣東。極目湘粵,遠山近河,全鎮(zhèn)風貌盡收眼底。一字峰右側的海螺峰、孔雀峰,神形兼?zhèn),栩栩如生,在一字峰的中段聳立著一座清秀的亭子,名“勝清亭”,在勝清亭能獵取到許多觀日的倩影,而且勝清亭的來歷還有著段太平天國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嬌抗清的傳說。嶺上至今仍留有許多與洪宣嬌的傳說和有關遺跡,在點將臺上矗立著一尊高大的洪宣嬌塑像,她手護戰(zhàn)刀,英姿颯爽,注……[詳細]
推薦8
南平云峰寺
  云峰寺是金斗山內的諸勝,更有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古資一明珠的水北大口窯窯址,均能使人流連。寺院建高出綠疇約一丈,面積約十畝的平臺上,前面有潔白圍墻加橙黃色雕欄環(huán)繞。院子北面正中是內山門,上有石刻匾額“云峰院”三字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天童寺方丈釋明旸法師親題。寺院的結構是三時模式,中間二層是主體,分前廳、中廳、藏經樓,地面上全鋪磨光花崗巖石板,美觀大方。兩側各有四廳八房朝拱,其間各有伙巷并開有旁門通往前院。整座寺院面積3102平方米,布局嚴密、對稱。中廳設大雄寶殿,是宮殿式結構,高約3丈,寬敞堂皇。廳眷塑有“雙龍乾火寶”,殿頂橫匾“大雄寶殿”,殿中供奉釋迦牟尼等三佛,兩邊羅列十八羅漢,全是名家重塑金身,俱用玻璃龕護。佛像高大莊嚴,光彩照人。藏經樓上的中廳,供奉著周邊地帶唯一的木雕千手千眼觀音,高約2米,用以精致木雕作框架的玻璃龕密罩,金光輝燦,慈祥端莊,給人一種慈悲為懷的感覺。其余各廳,或作客堂齋廳,或供奉佛門其它菩薩。縱觀全院,樓臺殿堂重疊,花木禪房相襯,經聲佛號嘹亮,香煙祥云繚繞,堪稱佛門勝地,修持佳境。云峰院歷經三百余年的滄桑變化,幾經廢興。至民國末期只剩兩間-房,一作佛廳……[詳細]
推薦9
錦城遺址
  該遺址位于浦城縣臨江鎮(zhèn)錦城村。城址東瀕臨江溪,西倚金雞山,南為開闊盆地,北為雞山垅,面積20多萬平方米。2003年9月8日起,福建省博物館和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2支考古隊在發(fā)現一處秦漢時期的建筑遺址和20多座漢代墓葬。秦漢建筑遺址在錦城上面山,面積406平方米,在此有上千片簡瓦和板瓦,瓦片長寬35厘米,厚10毫米,上刻有漢化的文字和不可辨認的文字。這小片遺址保存比較完整,所有瓦片的布局還保留當時規(guī)模的形式,就像還覆蓋在屋頂上一樣。在東側開闊地上留存一段堤壩似的土墩,俗稱“城墻”,夯土筑成,長30米,寬3米,為古城墻遺址,在城墻內側發(fā)現有殘損瓦當1件,只剩下半部分。上面一左一右刻有“央”和“陽”字樣,據推考為“漢陽未央”的瓦當。距遺址不遠的金雞山上,發(fā)掘了一大一小、相鄰的2座漢代墓葬,M1墓室長6米,寬4米,深3.5米;墓道長15米,寬2米。出土漢代匏壺、陶甕、陶雙耳罐等10件。M2墓室長8米,寬4米,深5米;墓道長18米,寬2米。出土玉器、陶器50余件,其中包括玉璧3件、玉佩飾1件、陶璧3件。其中最大的玉璧直徑33厘米(嚴重破損),另一件青玉玉璧直徑27厘米,保存完好,堪稱“福建第一璧”……[詳細]
推薦10
浦城梨嶺關
  浦城梨嶺關年代:唐座落地點:浦城縣九牧鎮(zhèn)九牧村該關位于浦城縣九牧鎮(zhèn)九牧村高步亭自然村。古時因山產梨,稱梨嶺;唐貞元初,林藻與其弟林蘊聯袂進京趕考,在嶺頭題下姓名,后兩兄弟均科舉及第,就稱為折桂嶺;又嶺有五顯廟,俗稱五顯嶺。關為南北走向,關墻殘長30米,高3-5米,下寬9米、上寬6.5米。關門殘高3.2米,厚6.5米,寬3米。在關南側頂部還發(fā)現營房遺址和石砌圓形泉水井一個,井深1.5米,直徑0.65米,泉水清澈可鑒,甘甜爽口。據當地老鄉(xiāng)回憶:關總長約80米。關門用片石砌成,頂為半圓拱狀,關樓南面書“全閩鎖鑰”,北面書“越閩砥柱”。民國22年(1933),建造江(山)浦(城)公路時被毀。梨嶺關規(guī)模宏大,關之四周,深坑危塹,林木周密,道路崎嶇,地勢崢嶸,山奇水秀,挺拔雄偉,堪稱“福建第一關”。在梨嶺有一條通往浙江江山的石砌古道,據《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凡自浙入閩者,由清湖渡(江山市南)舍舟登陸,連延曲折,逾梨嶺而至浦城縣西,復舍陸登舟,以達閩海!。據考證,該古道始建于唐代。上下3.6公里,每級石階長2.7—3.6米,寬0.75—0.8米。保存尚好的約200米。保護范圍:關墻四周各延伸20……[詳細]


全部浦城縣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