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許昌市 > 禹州市旅游

禹州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雍梁故城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古城鎮(zhèn)獅子口村、古城村一帶。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區(qū)向豫東南平原的過渡帶上,東北距省會鄭州80公里。它西北部群山環(huán)繞,丘陵起伏,東南部為開闊平原,穎河自西向東橫貫全景。境域東臨許昌市、長葛市,北依新鄭市、新密市,西北接登封市,西連汝州市,南與郟縣、襄城縣相銜。禹州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間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夏代,即有先民在此活動……[詳細]
  逍遙觀位于禹州市淺井鄉(xiāng)馬溝村。年代為明。逍遙觀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逍遙觀景區(qū)處于禹州市西北淺井鄉(xiāng)馬溝村北崆峒山。距禹萇公路僅3公里,東南距許昌火車站58公里,東北距新鄭國際機場15公里。區(qū)位條件優(yōu)越。逍遙觀,依山靠水而建,傍峽谷而坐,境地險峻,景色壯觀。崆峒山,山清水秀,別有洞天。道觀核心區(qū)周圍群山環(huán)抱,奇峰競秀,古樹參天,古橋流水四季潺潺,可謂人間仙境,法道自然,是道家修身養(yǎng)性的絕好之處……[詳細]
  神垕地處伏牛山余脈,山川秀美,境內(nèi)名勝古跡眾多,靈泉寺、花戲樓、祖師廟、鄧禹寨、鈞窯遺址等不勝枚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使神后的人文景觀、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早在1979年就被河南省確定為十八條旅游線路之一。古鎮(zhèn)由東南西北四座古寨圍成,走進望崇寨,墻高三丈有余,堅固厚實,設(shè)有瞭望口和射擊口,易守難攻,寨門一關(guān),固若金湯。進入寨門,便是有 七里長街 之稱的神垕老街。過去,繁華的老街是古鎮(zhèn)中心,炮樓、……[詳細]
  禹州鳩山天王山寨和安樂寨分別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40公里的鳩山鄉(xiāng)下泉村與薛溝村,是清咸豐年間當?shù)匕傩諡槎惚芊嘶级藿ǖ牡谋茈y場所。是我省保存較為完整的晚清至民國初期的古窯洞和城墻類古建筑,也是中原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較大的石質(zhì)窯洞和城墻。它猶如一座民族古建筑文化和民風民俗于一身的文物古跡博物館,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shù)價值和觀賞價值。于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咸豐初,太平天國北……[詳細]
  伯靈翁廟戲樓:位于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神垕鎮(zhèn)西大街路北,是該廟的兩用主體建筑,它有伯靈翁廟戲樓、關(guān)帝廟戲樓、木牌樓等組成一組布局完整的古建筑群。伯靈仙翁廟,也稱“窯神廟”,位鎮(zhèn)區(qū)老街中心。據(jù)史料記載,始建于宋代,據(jù)現(xiàn)存碑文記載,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一九八六年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鈞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后“鈞都”、“瓷鎮(zhèn)”的重要標志。廟內(nèi)主要建筑物有窯神廟、花戲樓……[詳細]
  十三幫會館位于禹州城區(qū)西北隅,居山西會館南側(cè)、懷幫會館西側(cè)。清同治十年(1871年),會首郭廣德、連文中、潘升炎、阮耀祥、王凌云、常天福、高有幫、蔡漢文、胡乾之、王二元、范廷棟等,捐錢創(chuàng)修十三幫院墻及關(guān)帝廟。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藥行幫、藥棚幫、甘草幫、黨參幫、茯苓幫、江西幫、懷慶幫、祁州幫、陜西幫、四川幫、老河口幫、漢口幫、寧波幫等十三個藥幫,集資購地1.33公頃(20畝),共建“十三……[詳細]
  柏山文峰塔,當?shù)厮追Q白沙塔;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城南郊柏山峰頂,禹平公路東側(cè),南距鄭堯高速禹州南出口3公里,北距禹州市政府6公里,東距鄭堯高速禹州東出口7公里,西距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渠4公里,東北距鄭州新鄭機場58公里,西北距嵩山少林寺風景區(qū)66公里。出禹州市向南5公里,到箕阿新村沿著禹平公路繼續(xù)向南2公里(由箕阿老村向南1公里)處,有一向東公路直抵柏山東峰文峰塔腳下。柏山屬秦嶺東……[詳細]
  龍池花牌坊坐落于禹州市西9公里的火龍鎮(zhèn)龍池村,清乾隆甲戌年(1754)為表彰儒士周國才妻李氏節(jié)孝而建。高10米,寬7米,用青、紅巨石雕刻而成,跨街聳立。龍池是洛陽、登封通往禹州的古官道,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牌坊為三門式,用四塊青石方柱,頂起紅石大梁、二梁,下加紅石小梁,上架房式頂蓋,中嵌飾件字匾,成為三大層次。自下而上為:浮雕故事長圖案,貞節(jié)坊字匾,透雕長圖案,浮雕故事長卷,透雕故事畫,旌表字匾,……[詳細]
  懷幫會館位于禹州城區(qū)西北隅山西會館東側(cè),坐北向南,占地1公頃(15畝)。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六月落成。館址南北長120米,東西寬78米,館區(qū)面積9360平方米。在會館圍墻以內(nèi),由影壁、山門、戲樓、鐘樓、鼓樓、東西配房、拜殿及拜臺構(gòu)成一處布局規(guī)整、巍峨壯觀的古建筑群。影壁以各型青磚砌成,橫長18米,頂部為仿木結(jié)構(gòu)的九脊八坡屋頂,橫列于會館前方。影壁后方10米……[詳細]
  清流社學位于禹州城東南9公里的范坡鄉(xiāng)彭莊村村南。明嘉靖八年(1529年),由三官廟改稱清流社學,它東靠潁河,西接柏山(《水經(jīng)注》載:啟筮亭),南望靡山,北依鈞臺坡、門前古渿水(今謂小泥河,已干涸),跨有石板橋兩座(現(xiàn)僅存一橋)俗謂“七步兩橋和一步兩井”。據(jù)載:明洪武七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詔令各郡縣興辦社學”!队砜h志·古跡志》記載:“清流社學故址在柏山東麓,明嘉靖時知州劉魁建!薄扳x州知州……[詳細]
  古鈞臺又名夏臺。現(xiàn)位于禹州市第一高級中學老校區(qū)。是夏啟大宴諸侯、舉行開國典禮的地方。“鈞臺之享”被成為中國第一國宴。此后,夏代諸帝踐位、中央施政、與諸侯商議國事都在此,成為夏“皇宮帝苑”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因“夏桀囚商湯于鈞臺”,所以古鈞臺也被稱為“中國第一座監(jiān)獄”,F(xiàn)存古鈞臺系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重建,為磚石結(jié)構(gòu),略呈方形,高4.4米,闊7.4米,臺下有洞,進深6.15米。南面正中有洞門,……[詳細]
  禹州城隍廟是一座道教建筑。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隍廟曾在洪武四年重修,現(xiàn)存多系清代琉璃瓦建筑物。城隍廟現(xiàn)有山門、戲樓、城隍殿、后寢殿、鼓樓、東西廊房和財神殿、灶王殿等保護較好的古建筑群。禹州市城隍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內(nèi)西大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為禹州輕工機械廠東院,北為輕工機械廠西院,西為西關(guān)……[詳細]
  宋聘三故居:位于禹州市北15公里的淺井鄉(xiāng)淺井村中部。位于禹州市淺井鄉(xiāng)淺井村的宋家大院庭院深深、古樸典雅,共有大小房屋300多間,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禹州市保存較為完整、規(guī)模較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之一。這座清代兩進四合院建筑,就是中國早期革命先驅(qū)宋聘三出生及青年時代學習、生活的地方。宋聘三故居建于清咸豐至同治年間,為小青瓦建筑群,后院與西跨院設(shè)拱形門相連,門楣正反面分別題“凝瑞”、“承恩”陽文。宋……[詳細]
  位于禹州市花石鄉(xiāng)閻寨村的閻寨遺址是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以龍山文化時期(泛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屬銅石并用時代文化)的遺存為主。閻寨遺址東西長1500米,南北寬1000米,文化層在地下20厘米,厚約2.5米。地表和斷崖可見許多灰層、灰坑和紅燒土加草拌泥塊,包含的陶片陶質(zhì)及紋飾為灰色夾砂方格紋及方格斜紋、黑色磨光及灰色素畫,出土的器物有豆、鼎、罐、盆、杯和灰色素面陶紡……[詳細]
  楊氏民居,位于禹州城西北26.5公里的花石鎮(zhèn)白北村,是一組占地兩萬多平方米的清代古村落,始建于明,2007年被評為省級古村落建筑,同年又被評為國家級古村落建筑。楊氏莊園是明清時期白沙望族楊氏家族歷時三百余年,苦心經(jīng)營起來的古民居群,它分布于白北村白沙街中段兩側(cè),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均為磚石結(jié)構(gòu)。每處大院或坐東向西,或坐西向東,大門一律朝街開。與中原其它民居有別的是,楊氏民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