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

  “道家仙骨,石窟勝境”多常見與中原,西山龍門的道觀與石窟不僅不輸中原,還兼有儒、佛之風。翻過陡峭的羅漢崖,駐足絕壁,俯視下界,滇池水波蕩漾,出沒的云煙仙氣繚繞,好一幅海天丹青!叭寰场钡慕蹈F碓,可利年流轉,靈官殿前的“青蜿纏龜”據傳可益壽延年,真武殿后的“孝牛泉”宣道“善心善報”。三閣無一不顯現出道家之風范。山花飛落,石道曲折盡處,“攬海處”石屋中的鳳凰銜印圖,精美飄逸。慈云洞中,佛火香爐,門……[詳細]
  鳳氏古城鳳氏古城為南詔羅婺部鳳家城遺址,位于祿勸縣屏山鎮(zhèn)克梯辦事處咪達拉村北側的三臺山頂,古城堡為粗條石壘砌,城墻厚1.5m,殘留段最高2m,周長360m,內徑南北向118m,東西向102m,為坐北向南并呈臺降的四重院。正堂后墻與左右山墻,為精工細條石石灰漿砌,墻厚1m,條石長1m,厚0.2m,寬0.3m;殘留山墻最高為19層石灰漿砌條石,高4m;正堂格式為5開間6架9梁無柱的彝族古式居宅建筑。城……[詳細]
  導游:東寺塔位于昆明市書林街,西寺塔位于東寺街,與東寺塔遙相對望;看點:東西寺塔都是南詔國時期的古塔。東寺塔全高40.57米,西寺塔高36米,兩塔均為十三級密檐方形磚塔;介紹:東寺塔是昆明最早古塔之一,塔頂四角立有4只銅皮做成的鳥,俗稱金雞,所以也有“金雞塔”之稱,4只金雞口角處噙有一個兩頭有孔的銅管,管內有金屬簧片,雞頭、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據說以前每當風吹過,簧片受到振動,便會發(fā)出悅耳的鳴叫……[詳細]
  昆明基督教年會始建于1931年9月15日,于1933年10月完工,原址在萬鐘街,1935年遷到鼎新街4號院。有房屋3棟,中間有塔樓,兩邊有“U”字形的建筑。其建筑風格為中西合璧,中國式的門窗上面有歐洲風格的石頭窗套和門套,整個屋頂用瓦蓋成,房間有的是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木板壁分隔,有的是采用歐式沙泥包木條的分隔。昆明基督教青年會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該會的補習學校著稱,該補習學校的校長是昆明人葉崇基,教……[詳細]
  玉碑地遺址位于銅都街道玉碑地村。東川玉碑地遺址位于昆明市東川區(qū)銅都街道辦事處營盤村南,處于金沙江支流的碧谷江西岸一獨立臺地上,遺址面積約18000平方米。玉碑地遺址的發(fā)掘豐富了云南青銅時--古學文化內涵,初步確定該遺址為戰(zhàn)國時期及其以前的(包含青銅冶煉的)聚落遺址。已有的跡象表明其文化面貌(尤其陶器群)和已知的石寨山文化(滇文化)不同,極可能是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一支新的考古學遺存(文化),進一步的……[詳細]
  見證中國天文事業(yè)發(fā)展歷程鳳凰山天文臺近代建筑位于官渡區(qū)金馬街道辦事處方旺社區(qū)大羊方旺居民小組鳳凰山上。“1937年7月,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由南京紫金山遷至昆明,繼續(xù)開展科研活動。20世紀50年代后相繼建成了各類天文研究觀測室及觀測研究設施,包括國內外古天文及云南民族天文展廳、天象廳、天文科普望遠鏡觀測樓、40米口徑大型射電望遠鏡、赤道式日晷廣場、地平式太陽歷廣場、隕石展廳、現代天……[詳細]
  蘭茂墓及蘭公祠位于嵩明縣楊林鎮(zhèn)老城村委會南街村,是我省明代著名的音韻學家、醫(yī)學家蘭茂(1397——1470)的墓及祠堂。蘭公祠分為前院、祠堂、后院三部分。祠堂始建于1470年,歷代均有修葺,民國年間重修為由正殿、東西廂房、門樓組成的四合天井式建筑。1988年,省、市、縣三級政府投資12.2萬元在原址按原貌重建祠堂。蘭茂墓位于祠堂后院,為弧形條石砌成圓形土冢,墓直徑4.7米,高2米,墓碑題刻為袁嘉谷……[詳細]
  錢灃墓在“龍泉鎮(zhèn)”、“羊腸村”或“昆明北郊”一帶,具體位置不甚清楚。五年前,我在清水村附近的磨盤山買房子時,發(fā)現有兩座墳冢坐落于小區(qū)正大門前,頓覺有些奇怪,開發(fā)商為什么不把它遷走?后經打聽才知道,原來此冢是錢灃與夫人的合葬墓,現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灃墓位于公園正中央,四周有雕刻石條做圍欄,呈長方形,周圍松木環(huán)繞,顯得古樸肅穆。拾級而上,只見一左一右兩只大石獅子坐落于石梯兩側,目光炯視,莊重……[詳細]
  位于五一路118號,是一座仿蘇式建筑。1958年始建,于1962年6月完工,建筑面積6400平方米。建筑立面總體為“凸”字形,下部大廳舒展,呈弧形,前廊設12根圓形石柱。中部凸起二臺方形塔樓,上立俄羅斯式尖塔,頂部置紅星,通高達65米,整座建筑氣勢雄偉,造型別致。云南省博物館大樓是上世紀50年代末修建的重要公共建筑,是云南省為國慶10周年獻禮的10大建筑之一,也是昆明市最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20……[詳細]
  法定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東南郊官渡古鎮(zhèn)內,南鄰土主廟。始建于南詔時期(756年前后),現存建筑大部分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坐西向東,占地面積約2500余平方米。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長17.2米,寬5.7米,單檐歇山頂,九踩斗拱。2003年法定寺與土主廟一起成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法定寺與官渡古鎮(zhèn)內的土主廟、妙湛寺及觀音寺一起交由少林寺托管,成為“官渡少林寺”的一部分![詳細]
  云南昆明王德三、吳澄、馬登云三烈士墓地在昆明市北郊黑龍?zhí)稏|南山坡之上。三墓皆為拱頂圓堡形石墓,背西向東,中為王德三烈士之墓,兩側稍后為吳澄、馬登云烈士之墓。前立墨石金字墓碑,四圍護欄,雪松翠柏,環(huán)境清幽,莊嚴肅穆。墓旁有石碑,刻有烈士生前事跡。20世紀50年代初,三烈士墓遷葬于黑龍?zhí)侗泵嫔狡,1983年12月,再遷此地安葬,并被列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馬家大院位于景星街36號,是一座建于1923年,占地面積1142.61平方米的寬大宅院,因建造該宅院的主人姓馬,故這個大院稱“馬家大院”。馬家大院體量高大,中院開敞軒朗,平面布局為“四合五天井”建筑,土木結構,雙面坡硬山頂。中間大天井四周皆為三間二層樓房,有回廊連通,俗稱“走馬轉角樓”。四角天井較為狹小,三坊一壁。壁設南北,各有對外開門。原大門開于北面正中,面向小銀柜巷,后改為東南角,有通道達景星……[詳細]
  昆明聶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貴總督府前的官道、現在的甬道街上73、74號。聶耳故居為穿斗結構二層民居建筑,原建筑面寬兩間、進深兩間,底層鋪面原為藥店。后因拓寬街面,原臨街建筑部分被拆除,現存兩間鋪面,樓上樓下共四間,每間9平方米。2004年以來,省、市、區(qū)文物主管部門多次對聶耳故居的歷史狀況進行了詳盡的研究與考證,制定了《聶耳故居修繕方案》,2007年5月省文物局同意《聶耳故居修繕方案》。修復后的聶耳……[詳細]
  《朱德贈映空和尚詩文碑》,位于昆明市東郊金馬山山麓曇華寺寺內前園大義廳右側小園中,該詩文碑高1.2米,寬0.5米,正書,文15行,行30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曇華寺,位于昆明市東郊金馬山山麓,寺內前園大義廳右側小園中,存有反映朱德早期進步思想的“朱德贈映空和尚詩文碑”,質為青心。壬戌年(公元1922年),朱德已在滇軍13年,經歷云南辛亥重九起義,參加護國戰(zhàn)爭,血戰(zhàn)沙場,掃除帝制,為恢復民權立下……[詳細]
  云南第一天文點在云南天文歷史上有著重要意義的遺跡就在今天的云南大學文津樓旁,綠草樹陰中的云南第一天文點看似不起眼,似乎被人們遺忘。由青石板構建的石臺上,正中有一個圓形柱狀的石圓臺,臺基兩側和正面碑記留有云南大學校長何瑤題寫的“云南大學天文點”以及天文點的來歷等史料內容。云南第一天文點是我國早期大地測量定位標志,也是我國除北京觀象臺外唯一原測經緯度的確切點位,其始測于清康熙49年至57年(171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