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家祠堂位于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zhèn),年代為明清。譚棚張老家原籍山東,始遷祖妣張大公于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從山東棗林莊遷徙潁西七十里泉南潤北之地(今張老家)。張大公定居張老家后,長子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珮。此后,四門家族繁衍生息至今。如今,譚棚張老家人分布于臨泉譚棚鎮(zhèn)、高塘鄉(xiāng)、楊橋鎮(zhèn)及潁州區(qū)馬寨鄉(xiāng)等地,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門家族……[詳細] |
費子街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涎河匯入泉河西岸的楊橋集費子街村,年代為新石器—漢。高出河床3米,長300米,寬150米,周圍環(huán)水,中間有河流沖擊形成的一條大溝。在這里采集有石錛、陶網(wǎng)墜、陶紡輪等古代文物。屬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址。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費無極的故居,總面積36000平方米,是新石器時期至漢代的古遺址,文化內涵豐富,對于研究地方歷史等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2012年,費子街遺址被安徽省……[詳細] |
老丘堆位于安徽省臨泉縣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又叫沈子墓,長50余米,寬20余米,高10余米。相傳聃(丹)季載受封于沈,死后埋葬于此。但據(jù)考古學家認定,這里是新時代的文化遺址,因為此處遍地是陶制器皿碎片和殘斷的石器,生產(chǎn)工具。出土有石斧、石錛、石箭頭、石刀、陶方鼎、陶紡輪等,還有骨刀、骨針、骨箭頭、骨魚叉等。老丘堆原來很大,因處于流鞍河岸邊,長期受到暴雨沖刷和農(nóng)民深翻耕作,現(xiàn)在相當小了。這里地勢較高……[詳細] |
沈子國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年代為春秋—宋元。又稱沈丘古城·城址三面環(huán)河,北靠泉河,東南兩面靠流鞍河,西邊有護城河,南邊與老邱堆遺址接河相連·城址呈長方形高臺地,城址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15萬平方米.四周城垣依稀可見,夯土筑成,殘高1~2米,四角城堡殘高2米多.城址內分兩部分,北部為古城村,南部為白果樹村.古城址內,部分開為耕地,群眾打井至3米深以下仍是文化層.地表遺物較多,有鬲足……[詳細] |
九槐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年代為新石器—周。遺址呈圓形高臺地,中心高出地面約5米。該遺址東西105米,南北50米。從遺址地表采集有骨鏃、鬲足。遺址的年代為新石器至商周時期。2012年,九槐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北緯32°4151.2-32°4148.2,東經(jīng)115°1030.6-115°1034.4間范圍,面積7100平方米。建設控制地帶:遺址一周向外20米![詳細] |
民國臨泉縣政府舊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年代為民國。2019年,民國臨泉縣政府舊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宮莊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呂寨鎮(zhèn),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19年,宮莊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王新莊遺址位于阜陽市臨泉縣楊橋鎮(zhèn)郭溝行政村王新莊自然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2019年,王新莊遺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