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省 > 涼山州 > 德昌縣旅游

德昌縣文物古跡介紹

王所大石墓
  大石墓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德昌縣城南5公里王所鄉(xiāng)西南約400米處,屬安寧河流域的中段地區(qū)。大石墓葬為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西南地區(qū)某一民族的文化遺存,據(jù)文獻記載,大石墓可能屬當時的邛都人。其構(gòu)造是在地面上用巨石砌成墓室,有的在墓室上加封土,墓內(nèi)埋葬人數(shù)甚多,年齡、性別各有不同,系多次葬入。王所大石墓群呈三角形分布,墓室基本在地表以下,表面用巨石蓋頂。東墓長7.4米,寬3.5米,地表部分高1.4米,墓室蓋頂右不全;南墓距東墓50余米,長9米,寬2.8米,地表部分高1.2米,除墓門一塊蓋頂石移位滾在墓門前外,基本完好,現(xiàn)存蓋頂石9塊;西墓距南墓60余米,長10.8米,寬3米,地表部分高1米,有蓋頂石6塊,整齊地排列在一起,保存完好。德昌縣境內(nèi)王所鄉(xiāng)、六所鄉(xiāng)、阿月鄉(xiāng)等鄉(xiāng)分布有大石墓,當?shù)厝朔Q之為“越魯墳”,據(jù)測定建造時期約為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均用巨石鑲砌,墓壁石部分出露地表,蓋頂石數(shù)目不等,……[詳細]
涼山大石墓群
  大石墓群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安寧河流域,在冕寧、喜德、西昌、德昌、米易諸縣市皆有分布。德昌縣王所大石墓群與喜德縣伍合大石墓群是目前保存最完好且最為典型的兩處大石墓群。王所大石墓位于德昌縣西南約4公里的王所鄉(xiāng)王所村一組,分布有大石墓三座,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墓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圍砌而成,頂蓋數(shù)塊大石,墓門以小石封砌。長8.5~17.90米,寬1.70~3.60米,高0.50~1.60米,石質(zhì)多為花崗石,墓保存基本完好。伍合大石墓群位于喜德縣城西北約11公里的冕山鎮(zhèn)伍合村二組北面50米,墓群分布于安寧河支流孫水河南岸的坡地上,共分布有墓葬九座,墓地面積2000平方米。墓長2.50~4.45米,寬1.35~3.20米,高0.35~2.10米。墓葬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豎立圍砌而成,上蓋巨石,石質(zhì)為花崗巖。1.王所大石墓(德昌縣)保護范圍:M1向東外延20米,M2向南外延20米,M3向西外延20米……[詳細]
德昌鐘鼓樓
  德昌鐘鼓樓聳峙于上翔待之南端,為德昌現(xiàn)存唯一完整的古建筑物。鐘鼓樓工藝精湛,建造堅固,雄偉壯觀。鐘鼓樓,始建于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因主街上分別于南北中3處建有魁閣,此為中魅閣,人們習稱為鐘鼓樓或中鼓樓。同治2年(1863年)毀于火災。光(公元1905年)又毀。緒13年(公元1887年)再建,31年今存之鐘鼓樓,系宣統(tǒng)2年至民國元年(1910年至1912年)所重建。由此沿木梯登樓,舉目眺望,德昌城郊景物盡收眼底。保護范圍:臺基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清代古塔
  在德昌縣境內(nèi)分布有六座古塔,多為清朝時期所建,古塔形狀各異,高雅在10至20多米不等,其中以茨達字塔尤顯壯美秀麗,該塔位于茨達鄉(xiāng)新勝村,建于同治九年(1870年),座北向南,仿樓閣五重檐,辯證角攢尖式。塔身周長16.2米,占地21.9平方米,通高21.8米,磚石結(jié)構(gòu)。第一層有兩通碑記,三道功德碑,南面開窗,第二、三層除南面開窗外,其余置燒陶人物浮雕,第四層開窗,北面是人物浮雕,余四方刻有“龍吟虎嘯”四字,第五層南面開窗,其余五方刻有“唯有讀書高”五字![詳細]
永興大石墓
  永興大石墓(德昌縣)保護范圍:以各墓外延4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4米![詳細]
德昌圣心堂
  德昌圣心堂年代:清2012年,德昌圣心堂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本堂后院11.5米,南至本堂外5米,西至本堂外大門8.5米,北至本堂北側(cè)工作房2.7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5米![詳細]
德昌字庫塔群
  德昌字庫塔群年代:清2012年,德昌字庫塔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各字庫塔臺基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30米。……[詳細]
德昌倉圣宮
  德昌倉圣宮年代:清2012年,德昌倉圣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南、西至廟墻外5米,北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南、西外延5米,向北外延10米。……[詳細]
9、茶園大石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茶園大石墓
  茶園大石墓年代:戰(zhàn)國至漢2012年,茶園大石墓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大石墓外延4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4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