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文物古跡介紹

1、儋州東坡書院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儋州東坡書院
  位于海南島儋州市中和鎮(zhèn)的東坡書院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時候是儋州府所在地,彎彎曲曲的村街,全用青石板鋪成,古廟古寺石碑隨處可見。古老的東坡書院就在一片椰林之下。東坡書院坐落在宜興市丁蜀鎮(zhèn)東北隅的蜀山山麓,建于北宋年代。東坡書院所處環(huán)境十分雅致,樹木蔥蘢,鳥語啁啾,一條小河從院門前靜靜的流過;院內(nèi)建筑整齊壯觀,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東坡書院雖歷經(jīng)千年的風雨滄桑,天災-,但代代鄉(xiāng)黨重文厚教,募資悉心修葺,至今仍保存完好。東坡書院與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文學家蘇東坡有著密切的關系,他才華橫溢,對中國文學藝術的日臻發(fā)展有著多方面的貢獻,尤其散文,為世人稱道,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東坡書院位于那大45公里處,占地2500平方米.1996年被授予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海南重要的人文勝跡之一。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謫臣蘇東坡而建于北宋(1098年),后經(jīng)重修,明代(1549年)更名現(xiàn)名。東坡書院,……[詳細]
2、五公祠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公祠
  五公祠號稱“海南第一樓”,位于?谑袞|南方5公里處,占地面積約6.7公頃。清光緒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為紀念唐宋間被貶謫來海南島的唐朝名臣衛(wèi)國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莊簡公李光、忠簡公胡銓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稱。五公祠由主樓以及兩側(cè)的蘇公祠、學輔堂、五公精舍、觀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酌亭和瓊園等亭、臺、樓、閣古建筑群組成。主樓為一座二層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式斗拱的紅樓,高9米,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樓下正門懸掛“五公祠”匾額,樓上掛著“海南第一樓”橫匾,樓下大廳內(nèi)陳列著五公塑像。樓下大廳楹柱上,清人長聯(lián)高度評價了五位名臣,頗為“第一樓”增輝。長聯(lián)為:“只知有國不知有身任憑千般折磨益堅其志;先其所憂后其所樂但愿群才奮起莫負斯樓”!疤凄的┰焖魏奁蔡斓貛兹瞬胖弥T海外;道契前賢教興后學乾坤有正氣在此樓中”。主樓右邊為學輔堂和五公精舍。學輔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講學故址……[詳細]
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
  宋氏祖居及宋慶齡陳列館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昌灑鎮(zhèn)古路園村。管理單位是文昌市宋慶齡基金會。宋氏祖居為傳統(tǒng)的海南民宅建筑,磚瓦土木結(jié)構(gòu),正屋凹廊布局,設有正屋兩間,廚房一間,橫屋三間,圍墻門兩個,建筑面積660平方米,圍墻正門橫楣上方掛鄧小平題寫“宋氏祖居”四個金色大字。宋慶齡陳列館建于1985年,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側(cè),祖居和陳列館相距85米,兩者是一個整體,占地面積共93.6畝。陳列館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頂飾有金黃色琉璃,建筑面積420平方米,館前有面積達720平方米的兩級平面的前庭,門口前庭正中豎立宋慶齡半身漢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寬1.5米,陳列館院正中庭院豎立孫中山半身花崗巖石雕像,孫、宋兩座雕像在同一中軸線上,兩個雕像距離40余米,其正門前宋慶齡雕像左側(cè)約70米處豎立有宋耀如先生花崗巖雕像。宋氏祖居正屋中廳的墻壁上掛著宋氏的照片,廳里排設古色……[詳細]
4、秀英炮臺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秀英炮臺
  “秀英炮臺”門匾發(fā)現(xiàn)之地,考古研究者紛紛指認為炮臺大門原址。在通過史料推理和對當?shù)乩先俗糇C的同時,炮臺80載前的景象仿佛浮現(xiàn)眼前。位于海口市海秀路北側(cè)秀英村后面。炮臺共有拱北、鎮(zhèn)東、定西、振武、振威五座,在200米長的海岸小山丘上東西直線而筑。炮門朝北,面臨大海。兩排兵房、彈藥庫相對,中間是大操常操場兩邊古木參天,郁郁蔥蔥,富有生機。整個炮臺連同附屬建筑物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它始建于清光緒17年(公元1891年),雖歷經(jīng)百年,但保存基本完好。這一炮臺在當年系國內(nèi)聞名的海岸炮臺之一,與上海的吳湘口炮臺、天津的大沽炮臺、廣東的虎門炮臺,并稱為全國四大炮臺,是海南人民不畏-、抵御外辱的歷史見證。1985年?谑姓即伺谂_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 旺季10元,淡季8元,學生半價。開放時間 已開放景點位置?谑旋埲A區(qū)世貿(mào)南路3號……[詳細]
5、文昌孔廟 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昌孔廟
  文昌孔廟也稱文昌學宮,座落在文昌市文城鎮(zhèn)文東里20號。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今址重建,后經(jīng)明清兩代多次重修,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海南第一廟”。文昌孔廟、文昌宮和蔚文書院這方古建筑群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搖籃,也是文昌近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祥地,1994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孔廟文化區(qū)的古建筑群是文昌作為文化之鄉(xiāng)的重要歷史見證.位于文昌縣城文東路77號。史建于北宋慶歷年間,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于現(xiàn)址,建筑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點之一.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孔廟已修葺一新。文廟平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庭院寬廣,占地面積共3300平方米。前庭中軸線上布有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和溫文爾雅的于孔子全身塑像。橋邊一古井、名曰“圣泉”,泉水清甜,數(shù)百年……[詳細]
澄邁永慶寺(永慶文化旅游景區(qū))
  永慶寺始建于北宋時期,為古代“澄邁八景”之一,是海南歷史上有名的禪林圣地。重建的永慶寺,位于海南老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盈濱半島西側(cè),三面環(huán)海,為現(xiàn)今瓊北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構(gòu)建了海南“南有南山寺,北有永慶寺”的佛教格局。度假區(qū)內(nèi)還設有海上摩托艇等海上競技游樂項目,建有多家高級星級酒店。地址:海口市澄邁縣老城區(qū)盈濱半島交通1)公交:?诼糜6線;或從?诔顺鲎廛囍边_。2)自駕:沿?跒I海大道西行到底,即可抵達:或沿?谀虾4蟮牢餍,在澄邁老城外路口右轉(zhuǎn)即可。開放時間:全天門票(永慶寺):50/人(優(yōu)惠期間收25/人)……[詳細]
7、美榔雙塔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系元代古塔,俗稱姐妹塔。位于海南省澄邁縣美亭鄉(xiāng)美榔村東南面。據(jù)《正德瓊臺志》載,元代人陳道敘有二女,長女出嫁,次女出家為尼。他為了紀念二女而建此塔。塔高17米,一座為平面呈六角形長層,現(xiàn)存六層,仿木結(jié)構(gòu)式。每層有塔檐上連平座,自一層至三層,每層檐下有圓柱12條,并設有斗拱承托著枋。從第四層起,各層只見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開尖形券門龕內(nèi)空無佛像,須弦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另一座平面呈四角形,分七層,外觀結(jié)構(gòu)與上塔相同,但更為細膩,每層外壁內(nèi)龕均雕有佛像,姿態(tài)各異須弦座上沿為蓮瓣連續(xù)紋飾,四面刻有象、獅、獬豸、虎、馬、麒麟等瑞善和佛教圖紋浮雕,四角還雕有力士頂托,剎為相輪圓珠寶頂。雙塔相距20米,均有高大的臺基立于山池水中,臺面四周設有欄桿,階級。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xié)調(diào)節(jié)器美觀,互有變化,其刻工精巧細致,實為瓊州石塔的藝術珍品。雙塔四周長著茂林翠竹,溪澗叮咚,環(huán)境清幽怡靜,游人身臨其境地……[詳細]
崖城學宮
  崖城學宮也稱“崖州孔廟”,應是我國祭祀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最南端的廟宇。史書記載,崖城學宮創(chuàng)建于北宋慶歷年間,近千年來,培養(yǎng)出了不少名滿天下的才子賢能,也算得是崖州文化振興的基地。海南三亞崖城孔廟是我國地理位置上最南端的祭祀孔子的廟宇,也是古崖州的最高學府,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建于明朝,廟中建有大成殿、文明門、崇圣祠、尊經(jīng)閣。其時進廟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鼎盛,遵圣道而振文教,賢流接踵,善俗日興。尤其是著名的唐高僧鑒真和尚留下了一批準備帶去日本的佛教經(jīng)典,這是崖州文化史上帶有神奇色彩的寶物。學宮的命運頗多波折,歷經(jīng)宋代淳佑年間的移建,明成化七年的重建,清康熙六年的捐資擴建,乾隆四十三年的捐資遷建,再經(jīng)道光年間的倡捐移遷,才落于如今的這個位置。史料稱,學宮占有一片南北長、東西窄的條形基地,從崖州城的南文明門向北伸展,形成一組布局嚴正的建筑群,![詳細]
9、海瑞墓 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瑞墓
  海瑞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南省?谑形鹘紴I涯村的海瑞墓,為一長方形陵園。四周為石砌圍墻,園內(nèi)草木四季長青,環(huán)境整潔、寧靜、肅穆。海瑞墓園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jiān)督修建成的。據(jù)說,當海瑞靈柩運至現(xiàn)墓地時,抬靈柩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以為這是海瑞自選取風水寶地,于是將其就地下葬。海瑞(1514——1587年),字汝賢,一字國開,號剛峰,瓊山市府城鎮(zhèn)金花村人。舉鄉(xiāng)試入都,恩賜進士,初任南平教諭,后升任淳安知縣、興國知縣。在任內(nèi)推行清丈、均徭,廉潔自恃,人言布袍可脫粟。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任戶部云南司主事,其時世宗寵信方士,專意齋蘸,妄求長生不死之藥,忽朝失政無人敢諫,只有海瑞備死-,犯顏直諫,震驚朝野,被罷官入獄,世宗死后獲釋。隆慶三年(1569年)任應天巡撫,任內(nèi)曾主持疏浚吳淞江、白茆河,大力推行一條鞭法,遭到張居正等人的反對,被革職回鄉(xiāng)。海瑞一生……[詳細]
丘浚故居及墓
  丘浚故居及墓位于海南省?谑协偵絽^(qū)府城鎮(zhèn)金花路和秀英區(qū)海秀鎮(zhèn)水頭村丘海大道南段東側(cè)。丘浚,字仲深,號深庵、玉峰、瓊山,別號海山老人,瓊山府城鎮(zhèn)下田村(又名“朱桔里”,今名“金花村”)人,是我國明代中葉的理學名臣、15世紀的杰出學者,他同海瑞被稱“海南雙壁”,是海南老少皆曉的著名歷史人物。他生于永樂十八年(1421年),幼年喪父靠母教養(yǎng),勤奮攻讀,聰明過人,童年時就有詩名。明未清初大詩人錢謙益編《列朝詩集》,曾選入丘浚的詩,并在小傳中說,丘!捌甙藲q能詩,敏捷驚人。生平作詩幾萬首,口占信筆,不經(jīng)持擇,亦多!鼻鹂9示游挥诮鸹啡9號,院門口懸掛著由國家文物局著名古建筑專家、書法家羅哲文題寫的四個大字“丘浚故居”。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為海南現(xiàn)存年代最早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丘浚故居現(xiàn)存“可繼堂”和前堂兩進,前堂面闊3間,進深4椽,單檐硬山式簡板布瓦頂,通高4米……[詳細]
11、定安縣衙遺址 AA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安縣衙遺址
  定安縣衙遺址位于定安縣定城鎮(zhèn),時代為明。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二堂為中心,向北87米,向南90米,向西82米,向東27米,面積25.01畝![詳細]
定安張氏宗祠
  張氏宗祠位于海南定安縣城定城鎮(zhèn)東南20多公里處永豐鄉(xiāng)高樹林村,是一座有正屋和橫主席臺的院子。張氏宗祠那里陳列的主要是清代探花張岳崧的著作、書畫、對聯(lián)、碑帖匾額、印章等遺物和晚清名人關于記述張岳崧生平事跡的文章著作,對了解和研究張岳崧及晚清海南的歷史、文化具有較重要價值的張氏宗祠。張氏宗祠的張岳崧,字子駿,又字翰山、瀚山,號覺庵,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出生于海南省定安縣永豐鄉(xiāng)高林村,上祖籍福建莆田縣,宋嘉定年間遷瓊,其祖為瓊山尹,張氏宗祠故落籍瓊山。張氏宗祠后遷定安。張氏宗祠張岳崧自小聰明好學,《翰山公行述》中記述:七八歲時,或偕童稚釣游,每挾書與俱。十歲時,負芨瓊山縣蔡南昭為師,學業(yè)進步很快。十二歲應童子試,十六歲補弟子員,嘉慶辛西(1801年)優(yōu)引舉質(zhì)。嘉慶甲子(1804年)科中廣東省舉人,嘉慶已已(1809年),中進士,張氏宗祠的0以一甲第三名及第,成為海南歷史上唯一的探花郎,歷……[詳細]
13、海口鐘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阽姌
  ?阽姌潜涣袨楹?诎司爸,它歷史悠久,最早是為適應對外通商而建立,已成為海口的最重要的標志性與象征性建筑物之一。如今的?阽姌鞘1987年?谑腥嗣裾鶕(jù)城市建設的需要,依照舊鐘樓原貌撥款改建。建成后成為?谝淮缶爸,命名為“古鐘新聲”。鐘樓位于海口市區(qū)北部長堤路?趦和珗@內(nèi),面向入海口,南面中山橫街與中山路相對,北臨海甸溪,依街傍水,姿影綽約,景致十分幽雅。用地面積110.25平方米,建筑占地27.56平方米,樓高27.3米,6層鋼筋混凝結(jié)構(gòu)建筑,外貌雄偉壯觀。大鐘選用上海555版電子鐘,四邊鐘面由直徑2米塑料塊構(gòu)成,時針長0.53米,分針長1米,30分鐘報時一次,由擴音器從4個大喇叭播出電子音樂,音樂清晰、宏亮、悠揚。舊鐘樓介紹: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谠O立統(tǒng)管本島沿海十處的海關總口,國內(nèi)沿海港口和東南亞各國來往商船日漸增多。特別是咸豐八年(1858年)?诒磺逋⒈贋閷ν饪凇[詳細]
海瑞故居
  在府城朱云路的紅城湖釁,一座莊嚴肅穆的“南海青天”牌坊聳立于紅城湖路邊。牌坊后,有一仿古建筑群,這里就是新修的海瑞故居。海瑞(公元1514年~1587年),字汝賢,號剛峰,府城鎮(zhèn)朱桔里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清正廉明著稱于世,被世人譽為“海青天”。海瑞自幼喪父,在母親的教導下,樹立了“讀圣賢書、干國家事”的大志。36歲舉鄉(xiāng)試為舉人后,便被吏部謁選派官,初為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后升任淳安、興國知縣,嘉靖三年(1564)升任戶部云南司主事,深為嘉靖皇帝忽朝失政寵信方士所擔憂,嘉靖四十四年(1565),備死上《治安疏》指斥朝政得失,言天下人所不敢言,因而得罪皇帝被罷官入獄,嘉靖死后獲釋復職。隆慶三年(1569)升任應天巡撫,任內(nèi)除利弊,整吏治,平冤獄,治理吳松江、白茆河。深受老百0戴。隆慶四年(1570)因戴鳳翔、高拱等人論劾,被罷官回鄉(xiāng)閑居達15年之久。萬歷十三年(1585)朝廷起復年……[詳細]
15、石石矍村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石矍村
  石石矍(què))村,位于瓊州海峽澄邁灣南岸,老城鎮(zhèn)開發(fā)區(qū)境內(nèi),可耕地面積4000畝,其中天然泉灌水1200畝,海岸線曲折連綿約5公里,涂灘1000畝,盛產(chǎn)甘蔗、魚蝦,主要經(jīng)濟來源于打漁、種植和第三產(chǎn)業(yè),人均收入4000元。西南方向是海南第一港—馬村港(古稱石矍港)。石石矍古村始建于唐代,歷史已超過1400年,村內(nèi)現(xiàn)存?zhèn)鹘y(tǒng)建筑大多修建于明清年代,距今已有近300年歷史;其中保存較好的將軍第(馮氏大宗祠)始建于隋唐年代,距今超過1400年。矍村地勢后高前低,村前有一形似梳子的小湖——飲馬湖,全村各院落沿著小湖依勢排列,連成一體。且這里是南朝高州太守馮寶、冼夫人渡瓊置州登岸之地,也是馮氏先祖最早居住之村,同時也是冼夫人最后的留芳之地,被稱為“冼夫人村”。全村現(xiàn)有300多戶,1500多人,全部姓馮,因此該村也被稱作“海南馮姓第一村”。從名字中也可以看出這里盛產(chǎn)秀石,村里的建筑也多為石頭堆砌而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