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旅游

蘇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
  江蘇提刑按察使署位于蘇州古城內(nèi)道前街170號。為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筑。清雍正八年建。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讞獄的官吏,為朝廷三品大員,俗稱臬臺,其地位僅次于巡撫(撫臺)和布政使(道臺)。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則徐來蘇接任江蘇提刑按察使,時年39歲。民國時期江蘇提刑按察使署被江蘇高等法院占用,救國“七君子”曾在此與當局展開斗爭。近年來進行修繕,今為市級機關使用保管。明清之際蘇州城西南為官衙重地,明初在此設省水利分司署,明弘治十四年改為按察分司,后專門治兵備事宜,稱兵備道,道前街之名由此而來,清初兵備道移駐太倉,雍正八年江蘇按察使自江寧遷蘇州,改兵備道署為提刑按察使衙門,俗稱臬臺,主管省內(nèi)司法刑獄,咸豐十年毀說兵,同治六年,巡撫郭柏蔭重建,民國年間為江蘇高等法院,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震驚中外的上海救國會七君子事件就在此發(fā)生。解放初乃蘇州市人民政府治所,八十年代拆遷大堂及雨廡改建大樓,市……[詳細]
志仁里民國建筑
  志仁里位于蘇州古城區(qū)西北角閶門內(nèi)下塘,東接倉橋浜,西至滸溪倉,全場166米。這里處于深巷之中,并不容易尋到。從倉橋向北約200米左右,可以看到風格異于四周的一群建筑物,這里便是志仁里。寫著“志仁里”的門牌有十九個,這些風格、規(guī)模不一的民國建筑排成了三排,從南至北先是一排帶有石庫門的平房,中間部分為二層樓房,最北部建筑則有樓有院。這里處于深巷之中,并不容易尋到。從倉橋向北約200米左右,可以看到風格異于四周的一群建筑物,這里便是志仁里。寫著“志仁里”的門牌有十九個,這些風格、規(guī)模不一的民國建筑排成了三排,從南至北先是一排帶有石庫門的平房,中間部分為二層樓房,最北部建筑則有樓有院。志仁里是一處民國早期的住宅新村,建筑總面積3007.19平方米,傳說是由闕姓商人于1923年5月建成(癸亥四月)。志仁里坐北朝南,南北總長77米,東西總長55米,最南端是一排六組平房,南起第二排為六組樓房,最北端是二……[詳細]
243、諸公井亭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公井亭
  諸公井亭位于東山鎮(zhèn)西街。井成于明代,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旱,太湖涸,東山居民用水發(fā)生困難,時里中父老倡議募金挖井,以解水荒。迨井建成,周圍居民得益匪淺,為紀念創(chuàng)建父老和捐金者,命名“諸公井”,以志不忘。井亭建于清代。東山舊俗中,以正月上旬出“猛將會”最為熱鬧。東山人稱猛將神為“會”,非常信奉。據(jù)《畿輔通志》云:“劉猛將軍,名承宗,廣東吳川縣人,元末,官指揮使。江淮蝗旱,督兵逐捕。后元亡,自沉于河,土人祀之!鼻逵赫(1724年),有旨祭劉承宗于各省府州縣,神因能驅(qū)蝗,且載在《大清會典》列為祭典,故代代相傳,被民間供奉為“益民之神”。初東山欲塑猛將神像,苦不得其容,神乃顯圣,作孩童像。像既塑成,抬過街西梢諸公井時,抬者將神像置井圈上,略作小憩,再抬卻重不能移,知神意在此受享,即就供奉諸公井上祭祀。這尊神像第一個在東山受祀,故被東山人稱為“諸公井(猛將)老大”,即建亭于此。亭面闊……[詳細]
244、天福三橋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福三橋
  天福三橋位于蘇州市昆山花橋鎮(zhèn)天福庵北市梢,從東向西由萬壽橋、聚福橋和永清橋三座古橋組成,年代為元至民國。聚福橋為單孔石拱橋,其余兩座均為梁式單孔。聚福橋舊名“富贏橋”,位于蘇州市昆山花橋鎮(zhèn)天福庵集鎮(zhèn)北市梢,東西走向跨于旱涇河上,始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由鄉(xiāng)人周文明、朱允成等募緣而建。是一座青石花崗石混徹石拱橋,拱券采用分節(jié)并列法砌置。橋心石上有八卦形浮雕,長系石上刻有蓮花圖案,題名石上“聚福橋”三字,拱券東內(nèi)側(cè)保存著“大元至正八年辰壬十二月辛卯吉辰鼎建謹題募人周文明朱允成”字樣。字為楷書,分三行雙線陰刻而成。拱券頂部兩端分別刻有“富”、“贏”兩字。橋全長19米,寬2.6米,高3.6米。萬壽橋,位于蘇州市昆山花橋鎮(zhèn)天福庵集鎮(zhèn)北市梢,南北走向跨于支昌塘上,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民國二十四年(1935)修復;◢徥|(zhì)地單孔梁橋,橋長16.7米,寬……[詳細]
江蘇巡撫衙門舊址
  江蘇巡撫衙門舊址位于蘇州市姑蘇區(qū)書院巷20號。舊址原為鶴山書院所在地,明代永樂年間改為衙署。1982年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由蘇州衛(wèi)生學校保護管理。歷史沿革:衙門舊址所在地書院巷是蘇州城區(qū)南部的一條街巷。唐稱南宮坊,有牌坊立于巷東口。宋起即稱南園巷,后因宋理宗賜魏了翁宅于此,并書賜“鶴山書院”四字,曾孫魏起于元代在此恢復鶴山書院,巷遂稱今名。明永樂年間以書院舊址為巡撫大臣行館,宣德五年(1430)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為巡撫衙門。自明宣德設巡撫到清末,480余年間曾有不少名臣治事其中,諸如周忱、海瑞、梁章鉅、張伯行、林則徐等。林則徐在任前后達五年之久,政績卓著,深受人民愛戴。末任巡撫程德全受革命力量推動,在此宣布江蘇獨立,脫離清廷,對促使清政府瓦解也起了一定作用,F(xiàn)存情況: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2005年7月蘇州市政府對江蘇巡撫衙門舊址進行了保護性搶修。巡撫衙門原來規(guī)模甚大,現(xiàn)存清……[詳細]
246、泰伯廟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伯廟
  泰伯廟位于蘇州市閶門內(nèi)下塘街250號桃花塢歷史街區(qū)之中,為紀念古公父(周太王)長子泰伯而建,歷史可追溯至東漢,為江南地區(qū)第一座奉祀?yún)堑亻_發(fā)始祖泰伯的廟宇,F(xiàn)尚存至德橋、至德坊、大殿三間、東西兩廡各三間等為清代建筑。廟中有康熙、光緒及民國時重修記碑石可考?滴跛氖哪晔プ嫒驶实郏纯滴酰┠涎矔r,欽賜給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的“至德無名”四字。隨后,乾隆在乾隆十六年二月南巡時在蘇州泰伯廟御筆親書“三讓高蹤”,乾隆歷次下江南遣大臣祭蘇州泰伯廟?梢娞K州泰伯廟之地位。1982年,泰伯廟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至德橋俗稱泰伯廟橋,梁式,橋墩仍為石砌,橋面已有改動。過橋迎面聳立四柱三間沖天式石坊,柱端雕卷云紋,橫額鐫至德坊,為光緒二年巡撫吳元柄所書。原尚有三讓無稱、歸化、開吳三坊及石橋、方池,現(xiàn)均已無存。享殿廣三間,面闊14米,進深10米,硬山頂,前加卷棚。殿內(nèi)立有清康熙二十四年《重建至德廟碑記》、二十……[詳細]
太湖西山禹王廟
  禹王廟位于蘇州市吳中區(qū)金庭鎮(zhèn)衙甪里村,在甪里古村北端三面臨湖的甪里洲。景區(qū)占地五十畝,由山門、牌坊、梨云亭、大禹像、太平軍土城遺址、禹王殿、財神殿、天妃宮、古碼頭等組成。禹王廟是西山島民為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而建立的祠廟。西山禹王廟現(xiàn)為太湖中僅存的一座禹王廟,198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禹王廟有大殿三間,楠木梁柱,高10米,單檐歇山式,四只戧角,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青石御路一方,為明代遺物,刻雙龍戲珠。廟旁石碑題字“萬頃波濤一望收”,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文書。廟四周,湖山毓秀,廟旁地上,有菜籽大小的鐵色砂粒,是傳說中大禹鑄鐵釜、斬妖龍時留下的。國民黨元老李根源曾這樣評價禹王廟,“甪里洲三面臨水,山水秀聚,超軼塵凡,當為湖中名勝第一! 禹王廟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最早修建于梁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禹王廟現(xiàn)存的大殿,為清朝嘉慶十四年(1809年)的建筑物,禹王廟占地20余畝。……[詳細]
248、寂鑒寺石殿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寂鑒寺石殿
  寂鑒寺石殿位于蘇州城西12公里處吳縣藏書鎮(zhèn)(善人橋)北天池山。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建。寺平面呈橢圓形,山門兩側(cè)依山鑿筑有仿木構(gòu)石屋極樂園與兜率宮,分別為重檐歇山頂和單檐歇山頂。寂鑒寺石殿名為西天寺,南向,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明間后部突出,故石殿平面呈“凸”字形,宋代稱之為“0屋”。石殿緊挨山崖,仿木構(gòu),無斗拱,單檐歇山頂。元至正十七年(1357),僧道在創(chuàng)建寂鑒禪庵,后經(jīng)重修,改為寂鑒寺。石殿、佛龕及造像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至二十三年(1363)。寺南山門東西兩側(cè)各有石龕一座,分別題為“兜率宮”、“極樂園”,均依山巖建筑,面闊1間,仿木結(jié)構(gòu),歇山頂抱廈式。龕內(nèi)各以整塊山巖雕刻立佛一尊,東龕為彌勒佛,西龕為阿彌陀佛。佛像高3.25米,線條粗獷,方面大耳。西龕內(nèi)嵌有鐫刻建造年代和施主姓名的碑石。寺內(nèi)石殿題名“西天寺”,北依山巖,平面呈凸字形,單檐歇山,仿木結(jié)構(gòu),面闊3間,進深2間……[詳細]
249、橫扇博士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橫扇博士橋
  橫扇博士橋原名八字橋,位于吳江市橫扇鎮(zhèn)四都村三組。始建無考,原為木橋。相傳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橋處有東西向橫港及南北向西港兩條河流交叉流經(jīng),兩港交處的西南部是只牛字圩(農(nóng)耕圩田)。元末,有位風水先生來到此地,說牛字圩像只臥牛,若能在牛頭上安上兩只角,就能成為“日日萬人朝”的好龍脈,可出“真命天子”。地處八字橋域后來沒出“真命天子”,憾恨被明洪武年代軍師劉伯溫破了“風水”,于八字橋中間的“牛腦中央”建個“甏頭觀音”,它像一顆釘將“臥牛”活活釘死,從此“真命天子”出不來了。“甏頭觀音”現(xiàn)尚存于八字橋堍,由人進香。于是當?shù)厝司陀跈M港及西港上各架一橋,兩橋成“八”字形,仿佛在牛頭上安上一對牛角。該兩橋原稱八字橋,后訛(或改)為博士橋(在當?shù)卦捴,“八字”與“博士”同音),這橋名寄托著當?shù)厝藢Τ觥百F人”的期盼。清同治十二年(1873),用附近廢圮的崇吳寺之石構(gòu)成,兩座橋均為梁式石橋……[詳細]
張家港東渡寺
  東渡寺位于張家港市鹿苑鎮(zhèn)西苑村,338省道旁東渡苑景區(qū)內(nèi),東渡寺在1994年經(jīng)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批準修建,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初具規(guī)模。由蘇州原寒山寺方丈性空大和尚題寫“東渡苑”三個大字的仿古牌樓,矗立在東渡寺的山門前。2003年開始建造了唐代風格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及東廂房。大雄寶殿內(nèi)供奉華嚴三圣,佛像采用生漆脫胎工藝,佛像莊嚴慈祥,工藝精湛。兩邊十八羅漢用泥塑彩繪而成,造型各異,生動活潑。海島上的觀音手持金瓶顯得特別慈祥,童子拜觀音的歷程錯落有致分布在海島上,二十四渚天分列在兩邊。凡是介紹唐代高僧鑒真東渡的史料中,都會提及黃泗浦。因為它是鑒真和尚第六次東渡成功的啟航處。鑒真和尚從公元743年開始第一次東渡,此后的十年間曾五次東渡歷盡艱辛,但均告失敗。尤其是第五次東渡,身歷險境,感染眼疾以至而雙目失明。公元753年11月16日鑒真和尚率領24位弟子從黃泗浦啟航,經(jīng)過一個多月海浪顛簸,……[詳細]
蘇州白鶴寺
  白鶴寺位于楓橋街道高景山。據(jù)滸關志卷記載,白鶴寺建于唐代,距今千余年之遙,當時是吳中巨剎。隨著歷史的變遷,原白鶴寺已無存,為恢復名寺、發(fā)展高新區(qū)的旅游事業(yè),由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師牽頭,高新區(qū)佛教協(xié)會積極配合,將重現(xiàn)白鶴寺當年盛況。史載白鶴寺原址位于高景山上。高景山地處高新區(qū)的中心,景色秀麗。宋范成大《夜過高景山》詩曰:“伊扎藍于草露間,夜涼月暗走孱顏,忽聞坡水清如鏡,照見沉沉倒景山”。這里距離蘇州市區(qū)不過20余公里,地理位置非常優(yōu)越,交通相當便捷。重建后的白鶴寺,朝東,面向上院寒山寺和云巖寺,南有靈巖寺楞伽塔,西臨寂鑒寺、銅觀寺,前視開闊,群山秀麗,風光絕佳。經(jīng)過征詢專家意見,重建的白鶴寺基本采用明清式的建筑風格、縱軸式的布局形式,由廟前廣場、寺院、塔院、花園及道路等幾個部分組成。寺廟殿宇在中心縱軸上,依次排列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塔院。進入山門后左右為兩層重檐式鐘鼓樓。交通指南……[詳細]
巡撫衙門舊址
  巡撫衙門舊址   位于書院巷20號,1982年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xiàn)由衛(wèi)生學校保護管理! ⊙矒嵫瞄T又名巡撫都御史臺,別稱撫臺衙門。明代開始,專設巡撫為地方最高長官, 清代正式以巡撫為省級地方0長官,總攬一省軍事、吏治、刑獄等。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應天巡撫,駐蘇州府,管轄南直隸江南諸府及江北安慶一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建立江蘇省,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設立江蘇巡撫,專轄蘇州、松江、常州、鎮(zhèn)江四府和太倉直隸州,仍駐蘇州府。辛亥革命后廢! ⊙矒嵫瞄T舊址原為鶴山書院所在地,明代永樂年間改為衙署。自明宣德設巡撫到清末,480 余年間曾有不少名臣治事其中,諸如周忱、海瑞、湯斌、梁章鉅、張伯行、林則徐等。林則徐在任前后達五年之久,政績卓著,深受人民愛戴。末任巡撫程德全受革命力量推動,在此宣布江蘇獨立,脫離清廷,對促使清0瓦解也起了一定作用! ⊙矒嵫瞄T原來規(guī)模甚大,現(xiàn)存清同治……[詳細]
253、唐納故居
唐納故居
  從胡廂使巷東首的倉街向西,行不足百米,就是唐納故居。蘇州人從來不這么稱呼唐納故居或者叫唐宅,而是叫馬家墻門里的馬家少爺。唐納,其實并不姓唐,大名驥(季)良,1914年出生在胡廂使巷的“馬家墻門”內(nèi)。這位20世紀早期的蘇州才子,因三十年代在上海報界撰寫影劇評論而蜚聲文壇。今天我們知道的更多的,是他與當年中國政壇上生殺予奪的“紅都女皇”一段生死戀情。可能唐納自己也沒有想到,那個叫藍蘋的青島女子,會如此強烈的影響他的一生,遮蓋了他一生其它有光彩的部分,以至于后來他只能去國離鄉(xiāng),客死異域。今天的故居是2003年10月,由蘇州市文管辦正式掛牌的。而此前,故居一直散住著各色居民。老宅中路主軸線前有石庫門墻,依次為門廳、轎廳、大廳、樓廳、后花園。中路兩側(cè)為備弄。備弄以外為東、西二路,以及東西花廳、畫室、書房、琴館及下房等,基本保留了明清老宅的格局。馬家祖上留下了這片產(chǎn)業(yè),后來由于家族繁衍,各房分居。據(jù)說……[詳細]
震澤慈云禪寺
  慈云禪寺創(chuàng)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間。明正統(tǒng)中(1436-1449年)重建,舊名廣濟寺。明順年間(1457-1464年)賜今額。中有浮屠五級,相傳三國赤烏13年(250年)初建,明萬歷五年(1577年)寺與塔均重建。自明萬歷至汪康熙、乾隆、道光歷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軒,成為吳江市(區(qū))內(nèi)規(guī)模較大的佛教寺院,歷代高僧輩出,明有道澤、慈林,清有凈眼、超偉法師及斷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古剎名寺歷來文人游蹤不絕,留下詩篇甚多。清金圣嘆留別詩:“震澤多精舍,慈云師子林。家私唯古佛,眷屬總玄心。后漢人何在?微言乃至今,相逢隨欲別,舍此更何尋?”清咸豐十年(1860年)寺毀于兵燹,唯塔獨存。民國十三年(1924年)信女徐畢氏捐銀八千,重建大殿三楹。十七年又修慈云塔,為震澤八景之一“慈云夕照”。塔左有紀念大禹治水的拱形石橋,與塔互成呼應,構(gòu)成水鄉(xiāng)古鎮(zhèn)特有的自然景觀。慈云寺塔為江蘇省文物保護……[詳細]
255、松陵泰安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松陵泰安橋
  松陵泰安橋俗名新橋,位于吳江市松陵鎮(zhèn)盛家厙老街區(qū),跨新開河(又名新橋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始建。盛家厙原為松陵城東南商業(yè)街區(qū),商鋪比肩而立,熱鬧非凡。明嘉靖年間,邑人吳淓兄弟主持開鑿自吳淞江通城西燒香浜的新開河,將此城南地區(qū)分割為南北兩片,新開河上建此石橋以利商業(yè)街區(qū)的通行。橋毀于咸豐戰(zhàn)火,清光緒十八年(1892)重建,松陵人稱之為新橋。單孔拱橋,南北走向。全長13米,寬3.35米,矢高4.4米,跨徑4.65米。兩堍都有橋臺。由南向北17級,由北向南16級。南橋臺正南4級,東5級,西3級臺階,橋臺面1.6×4.4米,北橋臺正北4級,東6級,西4級臺階,橋臺面1.62×4.44米。整座橋由花崗石構(gòu)筑而成,有花崗石橋欄。橋面龍門石雕有蓮花圖案。橋梁刻有“泰安橋”三字。橋身兩側(cè)各有楹聯(lián)一副。東向楹聯(lián)為“近傍城隅通笠澤;遠連淞水隔垂虹!蔽飨蜷郝(lián)為“雉堞重新開泰寧;鱸鄉(xiāng)□□□□□”(后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