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揚州市旅游

揚州市文物古跡介紹

謝馥春舊址
  謝馥春舊址清代,占地7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413平方米。西部有兩路住宅,分別為前后三進房屋與小四合院;東部有花廳一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硬山頂。清道光年間謝宏業(yè)開設(shè),生產(chǎn)香粉、頭油、棒香、香件,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一帶,尤以香件而聞名,1915年曾榮獲巴拿馬萬博會銀質(zhì)獎?wù)隆?956年公私合營,謝馥春香粉鋪改名為謝馥春香粉廠;1966年易名為謝馥春日用化工廠至今![詳細]
水碧泉古井
  水碧泉古井建于清嘉慶十六年(1811),青石井欄,直筒六角形,高42厘米,口徑61厘米,三面刻隸體“水碧泉”三個大字,其余三面刻有行楷題跋,交待置井、命名緣由,末段有“嘉慶辛未石潭老人識”。井身直徑65厘米,深5.9米,用青磚平砌,保存完好![詳細]
引市街102-1號古井
  引市街102-1號古井清代,井欄為青石質(zhì),鼓形,體形較大,上口內(nèi)徑53厘米、外徑78厘米,腹徑為90厘米,高53厘米,內(nèi)壁有繩槽。外腹壁雕刻麒麟、海龍王、游禽等圖案四組,口沿及錦袱披巾式紋帶上雕刻如意紋、纏枝花紋及輔助紋飾。井壁為青磚圈砌,井深5.8米。水質(zhì)清澈,至今仍為周邊居民使用![詳細]
364、牛背井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牛背井
  牛背井清代,井欄青石質(zhì),腰鼓形,高38厘米,內(nèi)口徑43厘米,外口徑60厘米,腹徑(外)70厘米,上雕孤形線紋,有鎖洞,口部繩槽較多。井壁為青磚圈砌,井深約5米,井臺為水泥地,占地面積6.2平方米。保存較好,為周邊居民生活用井![詳細]
365、灑金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灑金橋
  灑金橋單孔磚石拱橋,東西走向,橫跨于汶河(唐代官河)之上,東西長21.2米,寬13米,矢高5.2米,橋凈跨7.3米,建筑面積275.6平方米。橋底座基礎(chǔ)為青石質(zhì),在近外側(cè)有石槽,最初可能有水關(guān)設(shè)置,重修后廢棄水關(guān),成為進出城門甕城的橋梁通道。從拱券上的銘文磚“咸豐二年二月六日修”來看,清代中晚期對其進行了大修。2005年南門遺址考古發(fā)掘并修復(fù)![詳細]
366、藕香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藕香橋
  藕香橋石拱橋,長29.1米,寬4.8米,矢高4.8米,建筑面積139.68平方米。原名法海橋,明嘉靖四年(1525),揚州衛(wèi)指揮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為畫舫到達平山堂的必經(jīng)之地。1963年,橋石欄桿改為水泥預(yù)制,上飾蓮花圖案,重修石級,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橋”![詳細]
揚州普照寺大殿
  普照寺大殿俗稱太陽宮,原系道觀,始建年代不詳,清光緒初年道士道清重建,光緒帝賜普照禪寺匾額和青紫龍杖。原有山門、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及配房數(shù)十間。今僅存大雄寶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七檁,前帶副階,硬山頂,整體保存較完好![詳細]
小流芳巷徽州會館
  小流芳巷徽州會館清代,坐北朝南,現(xiàn)存門房、二道儀門及大廳筑,建筑面積293.9平方米。第一進門房面闊三間、進深七檁,門房前原有高大門樓,上嵌“徽國文公祠”石額,已改。第二進為儀門門房,儀門為磚刻門樓,匾墻上開光如意紋內(nèi),雕刻福、祿、壽三星圖案,其下有春、夏、秋、冬四季圖案。第三進大廳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前有卷棚,天井三面有抄手披廊。在小流芳巷北端嵌有一塊石質(zhì)“新安 恭善堂界碑”,是當(dāng)時徽州會館的西北界![詳細]
廣陵路錢業(yè)會館
  廣陵路錢業(yè)會館清代,現(xiàn)存東、中、西三路建筑,建筑面積926.5平方米。中路建筑存西向磨磚儀門及廳房、住宅各一進,廳房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七檁,梁柱碩大,前有卷棚;東路建筑前后兩進,為明三暗四格局,均面闊四間、進深七檁;西路建筑前后三進,由南向北第一進為三間兩廂的二層樓房;第二進為三間兩廂格局,進深七檁;第三進為廚房,面闊三間、進深五檁。此會館為清末民初揚州錢莊行業(yè)發(fā)展的歷史見證。……[詳細]
南河下黃氏鹽商住宅
  南河下黃氏鹽商住宅清代鹽商住宅,原有中、東、西三處大門,現(xiàn)存西大門、中儀門及二層住宅樓兩幢、東住宅前后三進,坐北朝南,建筑面積1056.97平方米。西大門臨街,殘存;中路儀門磨磚門樓;儀門后為二層木構(gòu)小樓前后兩進,均面闊三間、進深七檁。東住宅前后三進,第一進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大門為磨磚門樓;第二進為面南的二層樓,面闊三間、進深七檁,第三進面闊三間、進深七檁![詳細]
埂子街172號梁氏住宅
  埂子街172號梁氏住宅 清代民居。建筑規(guī)模較大,坐東朝西,分南、中、北三路建筑,建筑面積1145.2平方米。南路前后七進,依次為門房、儀門、廳房及住宅四進,均面闊三間。儀門為磚刻門樓,廳房前置卷棚。中路前后四進,第一進三間,第二進花廳僅存柱礎(chǔ)及鋪地磚,第三、四兩進均為三間兩廂格局。北路前后兩進,為三間兩廂一對照格局![詳細]
甘泉路17號李氏住宅
  甘泉路17號李氏住宅 清代民居。房屋規(guī)模較大,座南朝北,分東西兩路,建筑面積1146.18平方米。東路前后四進,第一、二兩進為二屋樓房,面闊五間,天井兩側(cè)廂樓;第三、四兩進均面闊五間,其后有面闊三間附房一座、六角古井一口。西路前后三進。第一、第二進為對合形式的四合院,均面闊三間;第三進為大廳,面闊三間,前后均有柏木卷棚。原房主李氏,經(jīng)營商品零售生意。……[詳細]
彌陀巷吳氏住宅
  彌陀巷吳氏住宅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分三條軸線,建筑面積550平方米。東軸為客座與廚房,已改建。中軸為書房與客廳,客廳面闊三間,進深五檁,部分槅扇保存。西軸為住宅前后兩進,皆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前有天井,兩側(cè)廂房。為清光緒年間“揚州三狂士”之一吳恩棠住宅![詳細]
蘇唱街24號呂氏住宅
  蘇唱街24號呂氏住宅 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原大門已拆,現(xiàn)存房屋前后五進,建筑面積570平方米。第一進為二層樓房,上下六間帶兩廂四間,第二進和第一進相似;第三、第四進為對合形式的四合院,皆面闊三間。第五進為樓上下六間兩廂四間小樓。房屋基本保存原狀,裝修改動不大。東面花園已毀,但規(guī)模尚在。原房主為呂氏,開設(shè)綢緞莊![詳細]
許氏鹽商住宅
  許氏鹽商住宅位于丁家灣88、90、92、94、96、98、100號,宅主許蓉楫,建于清代晚期。許蓉楫(1865--1932),字云甫,祖籍安徽歙縣許村。光緒年間在揚州開設(shè)“謙益永鹽號”。民國初年任揚州食商公會會長,樂善好施,曾開設(shè)“朱濟堂”藥鋪、粥廠濟民,并捐資修橋等。其孫許國平,原在美國馬利蘭大學(xué)工作,后偕夫人蔣麗金同錢學(xué)森等一起回國,致力于科學(xué)研究事業(yè),分別擔(dān)任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xué)院院士。住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筑東西并列五路,第一路前為磨磚門樓、福祠,后為住宅三進。第二路為花廳、客座以及雜房。第三路建筑前后五進,前三進均為廳房,四、五進為三間兩廂二層樓房。第四路建筑前后三進,首進為廳房,其余兩進均為三間兩廂二層樓房。第五路建筑前后五進,首進為平房,面闊四間,第二進為卷棚廳房,其余均為三間兩廂二層樓房并置外廊。該建筑群規(guī)模較大,保存較為完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