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無錫市旅游

無錫市文物古跡介紹

301、泰伯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伯墓
  泰伯墓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調整公布泰伯墓周代無錫市鴻山 ……[詳細]
302、江陰崇圣寺
江陰崇圣寺
  崇圣寺位于璜土前栗山南麓。建于南宋,歷經戰(zhàn)火。1939年11月,陳毅同志曾經過江陰并在此為當時的澄西中學學生演講,向師生宣傳抗日。如今這里立有陳毅元帥演講紀念碑。……[詳細]
303、澄東耶酥教堂
澄東耶酥教堂
  教堂坐落于澄江街道河北街。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教堂稱“澄東耶酥教堂”,為西洋式結構,白墻磚貼面,有房屋10間,鐘樓頂端紅色十字架,高達33.8米![詳細]
朱杏南故居
  朱杏南故居位于臨港街道夏港中街。朱杏南多次參與領導江陰農民-,曾任蘇州縣委書記,1931年被-殺害。故居為二層樓房,現(xiàn)存的正屋面闊三間,進深七架;二側廂進深三架![詳細]
橫云山莊及七十二峰山館
  橫云山莊及七十二峰山館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橫云山莊及七十二峰山館1917年無錫太湖黿頭渚 ……[詳細]
秦邦憲故居
  秦邦憲舊居即博古舊居,位于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崇安區(qū)崇寧路112號(原師古河上),始建于清光緒末年,原為秦邦憲族叔秦琢如家宅。建筑分為東西兩路,中以備弄和橫廊相連,院中以內廊相通,其中西路為主,共七進,分門廳、轎廳、正廳和住宅區(qū)等,第三進為正廳“既翕堂”,均為面闊三間的硬山頂建筑。1916年至1921年,秦邦憲曾隨父母租賃其第四進居住,中為客堂,東西分別為書房和臥室,庭園前石庫門額上刻有“進德修業(yè)”四字。該建筑群現(xiàn)已改為秦邦憲紀念館,最近一次修復為2004年3月到12月。舊居東側為文淵坊,其中保存有秦淮海祠遺址。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秦邦憲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名橋及沿河建筑
  清名橋及沿河建筑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清名橋及沿河建筑清代-民國無錫市南長區(qū)清名橋,原叫清寧橋,位于江蘇省無錫市南門外的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飛架運河兩岸。在清名橋南側是伯瀆河,流經梅村至常熟。整座橋造型勻稱,穩(wěn)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最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清名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橋,始建于16世紀晚些時候的明萬歷年間。它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這座石橋在清康熙八年(公元1666年),由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寧改名為清名橋,也有人稱它為“清明橋”。門票免費景點位置江蘇省無錫市南長街界涇橋弄173號……[詳細]
宜城鎮(zhèn)太平天國建筑及壁畫
  宜城鎮(zhèn)太平天國建筑及壁畫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1982年3月宜城鎮(zhèn)太平天國建筑及壁畫太平天國宜興市 ……[詳細]
劉氏兄弟故居
  劉氏故居位于澄江街道西橫街,是江陰“劉氏三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文學家、語言學家劉半農;民族音樂家、現(xiàn)代二胡學派奠基人劉天華;民族音樂大師、作曲家、教育家劉北茂三兄弟青少年時代的生活處所。該建筑由劉氏兄弟曾祖建于清末,距今已有150余年。故居為典型的江南晚清民居,硬山式磚木結構,由三開間兩進兩側廂,三個院落和三個天井組成,至今仍保留著紅天竺、水井、石鼓墩、曬醬臺等遺跡。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劉氏兄弟故居清末江陰市西橫街49號2013年5月,國務院(國發(fā)[2013]13號)公布劉氏兄弟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無錫縣城隍廟舊址
  無錫縣城隍廟舊址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無錫縣城隍廟舊址明-清無錫市崇安區(qū) ……[詳細]
楊名時墓
  楊名時墓(江陰市保),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澄江街道文定社區(qū)文定一村南住宅小區(qū)26幢西側小廣場,門票免費,停車免費![詳細]
312、姚桐斌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姚桐斌故居
  姚桐斌故居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姚桐斌故居1947年無錫市錫山區(qū) ……[詳細]
蠡園及漁莊
  蠡園,地處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是國家重點名勝區(qū)“太湖”的主要景點之一。它占地123畝,其中水域面積約五分之二,以水景見長。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偕美人西施泛舟于此,湖因人而得名,園因湖而得名。該園三面環(huán)水,遠眺翠嶂連綿,近聞長浪拍岸;南堤春曉,桃紅柳綠;枕水長廊,步移景換;假山聳翠,曲折盤旋;亭臺樓閣,層波疊影。當代大文豪郭沫若詠有佳句:“欲識蠡園趣,崖頭問少年”。而且蠡園假山就水而疊,因水而活,盡顯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無限情趣![詳細]
蕩口華氏建筑群
  華氏為無錫望族,而蕩口鎮(zhèn)更是華氏一族聚居之地,自明初華氏遷居蕩口以來,蕩口鎮(zhèn)逐步發(fā)展成為一個江南聞名的商埠。數(shù)百年以來,得鵝湖靈秀之氣,蕩口鎮(zhèn)名人輩出,也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物古跡和民間傳說:如華氏義莊建筑群,華蘅芳、華世芳兄弟故居建筑群;民族實業(yè)家華鴻模、華繹之祖孫開創(chuàng)的鵝湖中學、果育鴻模小學舊址;當代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祖居等等。現(xiàn)在這些文物古跡大部分保存完整,并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此外,現(xiàn)北倉河、新生河兩岸仍保留了成片的民居建筑群,其中絕大部分是明清以來蕩口華氏子孫所建,是華氏興衰的歷史見證。蕩口華氏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特色,駁岸、碼頭大部保存完整,明代到民國各個時期的建筑數(shù)量豐富、保存完整、風格鮮明。義莊建筑是一大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詳細]
祁頭山遺址
  祁頭山遺址位于江陰市城東黃家宕內,東南距江陰城區(qū)約4公里。遺址地處太湖之北,長江南岸。北距長江5公里,東距張家港東山村馬家浜文化遺址約7公里;東南距無錫彭祖墩馬家浜文化遺址約30公里;西南距青陽南樓崧澤文化遺址約15公里;西距璜土石莊高城墩良渚文化墓地約30公里?偯娣e約4萬平方米。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無錫市博物館、江陰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鉆探和搶救性發(fā)掘,發(fā)掘面積約5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時代灰坑39座、墓葬137座,出土各類遺物200余件,其中石器18件、玉器17件、陶器219件。發(fā)掘表明,祁頭山遺址為相當于馬家浜文化時期一處重要的大型聚落遺存。該遺址地層堆積深厚,遺跡間關系復雜,特別是新石器時代墓葬0-土器物獨具特色,為本區(qū)內新石器遺跡僅見。該遺址為一處高出地面約2—4米的臺地,文化層堆積厚度在3米左右,發(fā)掘最深處達3.8米,可分為15層。耕土以下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