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遼寧省 > 大連市旅游

大連市文物古跡介紹

161、牧城驛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牧城驛遺址
  牧城驛遺址是大連地區(qū)明代軍事設施遺存是的一處,對了解明代大連地區(qū)軍事設施的發(fā)布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價值。牧城驛古城區(qū)域,東西寬182米,南北長近600米,城墻高一丈有余,寬3.6米,有南、北兩城門高2丈,城門上有個洞,城門的建筑風格與遼陽東京城形式一樣;城的東西兩側被山丘相夾,東丘上有三個、西丘上有兩個烽火臺(瞭望臺);牧城驛古城以大青石地基為主,上層是青磚(明代青磚居多,摻和少數(shù)漢代方磚砌成)用黃土和白膏泥(現(xiàn)有樣品)填充砌成,因地勢而建,西邊部分城墻由夯土筑成,據(jù)推測,類似有漢代古城的特征![詳細]
日人會館舊址
  日人會館舊址位于中山區(qū)南山路125號。2013年6月28日,入選大連市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舊址東、南至建筑本體外墻基,西、北為現(xiàn)有圍墻外墻基外5米為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周圍15米為Ⅳ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163、文家屯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家屯遺址
  文家屯遺址位于甘井子區(qū)營城子鎮(zhèn),是大連地區(qū)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已被列入大連市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名錄![詳細]
康德女塾學校舊址
  康德女塾學校舊址位于旅順長江路116號,沙俄統(tǒng)治時期建筑,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為旅順康德女塾學校。整個建筑中間為二層,高約15米,兩端為一層,高約8米,屋頂為硬山式,由鐵皮覆蓋![詳細]
白店子石棚
  白店子石棚古遺址位于莊河市吳爐鎮(zhèn)小房身村姑嫂石山上,石棚為花崗巖石質,由四壁丶蓋石和底石構成。石棚內鋪底下曾出土一件石紡輪和石化碎骨,石棚外曾出土黑陶片和殘石器。今除東壁有可容一人出入豁口外,其他部分保存完好。經(jīng)專家考證,白店子石棚為青銅器時代部落首領墓葬遺址,極具研究和保護價值。白店子曾歸石山子管轄過,因而又稱為石山子石棚。該石棚原有兩處,相傳姑嫂修石升天的故事,故當?shù)赜謱墒锓謩e稱為姑石和嫂石。嫂石在姑石東北20多米,現(xiàn)已不存。姑石,南北向。用加工磨制的花崗巖。四壁石套合成箱式,有側腳。東壁石后上部殘破。南壁石向里扭斜。西壁石內面與南北壁石相對應處鑿有兩道溝槽。蓋石伸出壁石外0.50-0.80米為棚檐。有鋪底石。西壁石與鋪底石之間的縫隙,出有人骨碎片和半個石紡輪。保護范圍:石棚蓋正投影外2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30米以內為Ⅰ類建設控制地帶,Ⅰ類建設控制地帶以外100米以內……[詳細]
北吳屯遺址
  北吳屯遺址位于大連莊河市黑島鎮(zhèn)西陽宮村北吳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在“仙境海嵎”附近發(fā)現(xiàn)了距今6500-5500年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被專家命名為“北吳屯古人類遺址”。北吳屯古人類遺址的發(fā)掘,揭開了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黑島生息繁衍的一頁。保護范圍:以保護標志碑為基點,東50米,南10米,西100米,北20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東、北各150米,南、西各10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星臺清泉寺
  清泉禪寺(又名:吳姑城),位于大連普蘭店市星臺鎮(zhèn)葡萄溝村。據(jù)史料記載,清泉寺始建于貞觀二十一年(648一64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貞觀二十一年(647年)三月,唐太宗李市民定下再次征東路線,命李勛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營州(朝陽地區(qū))都督兵,沿太宗親征路線,回殺遼南。又命左武衛(wèi)大將軍牛進達為青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師自萊州(山東掖縣)渡海,直取遼南。且說牛進達率師自萊州渡海,于獅子口(旅順口)登岸,大戰(zhàn)黑風關(南關嶺),拼殺榆林(金州)要隘,經(jīng)孛蘭鋪(普蘭店),迤邐北上。主力兵師過大營子(莊河境內),直撲龍原(鳳城縣),七月,兵抵石城(鳳城縣東北),斬敵數(shù)千,乃班師還。七月,遼南氣色怡人,大總管牛進達為什么班師回朝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遼南持續(xù)不雨,有時竟雨土(下泥沙),不宜戀戰(zhàn)。而且,牛進達師出榆林(當時普蘭店、皮口等地均位榆林管轄),已是水缺人軟馬款。他不得不派游騎沿途先行尋水![詳細]
168、永安烽火臺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安烽火臺
  永安烽火臺位于遼寧省普蘭店市皮口鎮(zhèn)贊子河新臺子村東北小丘陵之上。烽火臺系磚石結構。臺基用花崗巖砌成,臺體用青磚砌筑。在臺子下面有一長方形土臺,當為圍墻墻基,東西長22米、南北長26.5米、高1米。永安烽火臺是明代修建的幾個烽火臺中保存至今較好的一個,明代時期,永安烽火臺是歸服堡(今城子坦鎮(zhèn))和紅嘴堡(今皮口鎮(zhèn)西城子)之間的一個重要軍事烽火臺,更承擔著防御敵人的重要軍事任務。保護范圍:臺基外2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50米以內為Ⅰ類建設控制地帶,Ⅰ類建設控制地帶外150米以內為Ⅱ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吳家村遺址
  吳家村遺址位于遼寧省長?h廣鹿島吳家村西臺地上,地勢平緩,四周被山丘環(huán)抱,西距小珠山遺址300-400米。遺址中間有一條小河,至南向北流入黃海。該遺址為史前貝丘遺址,繼1978年的試掘后,2008年至2010年再次發(fā)掘。遺址東西長5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為2萬平方米。發(fā)掘主要在遺址中部進行,實際揭露面積為420平方米。該遺址為典型的貝丘遺址,文化層由貝殼堆積而成,厚度為50-130厘米。文化層性質比較單純、簡單,其主體年代為小珠山三期文化。通過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這一時期的房址3座、灰坑39座、灶址11個、柱洞49個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牙器、玉器等比較豐富的遺物。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平面呈方形或圓形,房內有灶址,柱洞較少,無門道,面積不足10平方米,出土遺物不多;铱樱矫娉蕡A形或橢圓形,直壁或斜壁,平底。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牙器、蚌器等遺物。野外灶址,平面呈橢圓形,多數(shù)為淺穴地……[詳細]
170、上馬石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馬石遺址
  上馬石遺址位于大連市長?h大長山島鎮(zhèn)三官廟村。上馬石貝丘遺址于一九四一年被日本學術振興會調查、發(fā)掘,日本京都大學梅原末治、澄田正一,東京大學長谷部言人和旅順博物館島田貞彥、森修等參加了調查和發(fā)掘。一九七八年十月,大連地區(qū)考古發(fā)掘該遺址。該遺址分為三層,下層距今大約6000年前,下層距今大約4000年前,上層距今3000年。遺址的甕棺墓距今約3400年。保護范圍:以遺址保護標志為基點,東10米,南90米,西125米,北30米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2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一類建設控制地帶外200米以內為二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大嘴子遺址
  大嘴子遺址位于甘井子大連灣鎮(zhèn)東南一座瀕海的土丘上,向北走沿振興路的右側即可找到。年代為公元前2000至1000年,屬青銅時代的聚落遺址。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依其文化內涵分為三期。1987年大連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遺址進行發(fā)掘,發(fā)現(xiàn)房址41座,出土陶、石器等各類器物總計1611件,其中有陶罐、陶壺、陶缽、石刀、石斧、石錛、--等。遺址中發(fā)現(xiàn)有用于軍事防御性質的石圍墻,出土銅戈、銅鏃;房址中有炭化粳稻和高粱,是大連地區(qū)農業(yè)考古的重要收獲。該遺址是大連地區(qū)青銅時代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化遺跡,證明了這里4000年前就有先民漁獵為生。保護范圍:自跨海大橋西端向西250米,振興路沿線至海邊斷崖以內。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西100米以內為一類建設控制地帶。……[詳細]
旅順工科大學校長舊址
  日本侵占時期的旅順工科大學舊址坐落在旅順口區(qū)太陽溝茂林街89號,建于1900年,建筑面積11,680平方米。它的筆直和堅固,它的簡潔和華麗,具有俄羅斯古典主義風格特點。該建筑原是沙俄海軍兵團營房,1909年5月,日本人將它改為旅順工科學堂。設電氣、土木、機械、采礦、冶金等科,學制四年,畢業(yè)生與日本國高等學校、大學預科畢業(yè)生具有同等學歷。1922年3月31日,日本人又將旅順工科學堂升格為旅順工科大學。1945年8月至1955年5月,這里是蘇聯(lián)紅軍營房。現(xiàn)在是海軍406醫(yī)院。……[詳細]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舊址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是日本在滿洲進行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侵略活動的指揮中心,1906年成立之初就得到了長約1,100公里的鐵路。從1907年6月開始,把得到的干支線全部改為標準軌距,先是安奉鐵路的改軌和變線,在改軌的同時,修建了中朝邊界上的鴨綠江鐵路橋。從1908年開始,分別修建了大連至長春、沈陽至撫順等線段的第二線工程;與此同時,大規(guī)模地擴建大連港。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大連設立的對滿洲進行殖民的機構。是執(zhí)行日本國策的地方機關,簡稱滿鐵。1904年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根據(jù)《樸茨茅斯和約》,從俄國手中奪取了滿洲中東鐵路南段(長春至大連)和經(jīng)營撫順煤礦等特權。1906年(日本明治39年)創(chuàng)立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即股份公司),總資本為2億日元,日本政府投資1億日元,另一半股份主要來自日本皇室、貴族、官僚。翌年4月開業(yè),以經(jīng)辦鐵路、開發(fā)煤礦、移民及發(fā)展畜牧業(yè)等為其經(jīng)營方針。第一任總裁后滕新平。總社設有……[詳細]
旅順衛(wèi)戍病院
  旅順衛(wèi)戍病院,舊址位于今大連市旅順口區(qū)九三路與九三路西一巷交匯處西南。建于1888年,建筑面積797平方米,磚木結構,坐西朝東,分前后兩組。前面為二層樓,長95米,寬21米,高約10米;后面為平房,長約80米,寬約29米,前后以寬約3米、長約25米的長廊相連,形成前后完整的組合建筑群,古典歐式建筑,時為“清軍北洋水師養(yǎng)病院”,是清政府最早在境內創(chuàng)辦的醫(yī)院之一。醫(yī)院內設中醫(yī)、西醫(yī)兩個部,由北洋海軍提督、水師營務處、津海關道會商派員管理,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后停辦。1898年3月,俄國強租旅大,把醫(yī)院改成陸軍混成野戰(zhàn)醫(yī)院,同時擴、改建。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將醫(yī)院接管并改稱“旅順衛(wèi)戍病院”![詳細]
尼克巴基賽旅館舊址
  尼克巴基賽旅館舊址旅順尼克巴基賽旅館,舊址位于今大連市旅順口區(qū)太陽溝中央大街與斯大林路北一巷交匯處北側院內。坐西朝東,平面近方形,東西長31米,南北寬30米,高約10米,占地面積約930平方米,建筑面積4064平方米。磚木結構,為中間一層、兩側三層歐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初為沙俄尼克巴基賽旅館,是俄國統(tǒng)治旅順時期開設最早的私營大型旅館之一。1909年5月7日為日本“關東都督府中學”,是日本人在關東州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日本男子中學。學制5年,建校時有4個教學班,181名學生,多數(shù)學生在旅館住宿。后來,關東都督府中學校遷到德國人商會舊址,這里改為旅順中學校寄宿舍。1945年,蘇軍接管后為蘇軍遠東陸軍醫(yī)院的內科樓。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210醫(yī)院接防。1964年,210醫(yī)院與大連的215醫(yī)院對調,F(xiàn)為解放軍215醫(yī)院放射線科和療養(yǎng)科樓,大連市第二批重點保護建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