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肇慶市旅游

肇慶市文物古跡介紹

陳以載墓
  陳以載墓位于活道鎮(zhèn)水口村。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坐南向北,墓分兩級而建,總面寬4.5米,占地50多平方米。墳墻、墳手、羅圈墻等全為紅砂巖石材,墳堂中央設(shè)有石板拜臺,后面立一塊云石石碑,碑正面陰刻“袁州府節(jié)陳公之墓”,在墳堂前墳手側(cè)邊立有高1.2米、寬0.7米的兩塊碑記,左邊有賜進士出身的廣西布政使左參議田汝成撰寫的《袁州府推官陳公墓表》,右邊有賜進士出身的廣東按察司儉事、兩京大理寺丞林希元撰寫的《節(jié)推陳公墓志銘》,碑文為楷書陰刻,兩碑從不同的角度各有側(cè)重點地介紹袁州推官陳公的家族淵源以及記述他的生平與主要政績。陳以載墓對研究陳氏家族從浙江遷至廣東南雄珠璣巷,再遷至高要、鼎湖等地定居歷史有一定價值![詳細]
賴西疇烈士墓
  賴西疇烈士墓位于龍甫鎮(zhèn)營腳村。始建于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1983年、1993年分別重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積168平方米。墓碑為四方臺柱體,青磚砌筑,石米批蕩,通高2.75米,碑身正面鑲嵌花崗巖石,陰刻“賴西疇烈士之墓”。碑座高1米,正面有墓志銘,銘文內(nèi)容為賴西疇生平事跡。平臺長14米,寬12米,四周有圍墻。1986年,賴西疇烈士墓被公布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清風(fēng)閣摩崖石刻
  清風(fēng)閣摩崖石刻 位于肇慶市東郊羚羊峽內(nèi)西江北岸邊的清風(fēng)閣石壁上。該處存有清人石刻4題,均為楷書,書法俊逸清秀,內(nèi)容為贊譽山川的秀美及在峽岸修橋事。其中有刻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閩中吳聯(lián)書的“江上清風(fēng)”石刻。石刻高3.60米、寬6.50米,“江上清風(fēng)”4個大字從右至左橫一行,每字高寬2米。吳聯(lián),清康熙三十年為端江都尉,康熙三十四年欽命協(xié)鎮(zhèn)廣東肇慶,任左都督管副總兵事,在七星巖及梅庵等處有他的石刻。有刻于清嘉慶二年(1797年)清人題“裴公十九橋”石刻。石刻高5.10米、寬2.49米,“裴公十九橋”5個大字豎一行,每字高寬0.75米。西江羚羊峽北岸的“峽山旱路”是古代船只逆水而上時,纖夫挽船入峽必經(jīng)之路,清嘉慶年間,棧道及橋梁已破爛不堪,當(dāng)時高要縣知縣裴盛清重修,并筑橋十九座。有刻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左張泉書的“山川秀美”石刻。石刻高4米、寬7.25米,“山川秀美”4個大字從……[詳細]
164、利羊墩墓群
利羊墩墓群
  利羊墩墓群位于封開縣北部南豐鎮(zhèn)郊約1公里的封(開)、懷(集)公路東側(cè),距賀江東岸約0.5公里。1988年9月發(fā)現(xiàn),1989年秋冬發(fā)掘,共清理古墓55座,其中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墓38座,其余為西漢晚期至明清時期墓葬。利羊墩戰(zhàn)國至西漢早期墓出土隨葬品共計170多件,包括陶器、原始瓷器、青銅器、鐵器和玉、石器等。陶器59件,器形有甕,罐、罍、瓿、盒、洗、碗、豆等。原始瓷器30件,胎質(zhì)致密呈灰白色,青灰釉勻稱有光澤;器形有碗、杯、盅、孟等。青銅器49件,器形有斧、錛、錐、鑿、刮刀、鉞、劍、短劍、戈、矛、鐓、鏃、鼎、帶鉤等。鐵器4件,器形有鍤、刮刀。其他有陶紡輪6件,均為算珠形。礪石14件,多為方條形,有的四面有磨光。玉玦、和玉環(huán)共7件,石質(zhì)均為頁巖,玉質(zhì)為高嶺巖。該墓群形制結(jié)構(gòu),除19號墓為帶斜坡墓道的凸字形單室土坑墓外,其余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有腰坑的約80%。腰坑有圓形、長方形或小長……[詳細]
陳伯忠烈士墓
  陳伯忠烈士墓位于黃田鎮(zhèn)江頭蝦公塘山,建于1982年,1993年12月重修。坐東向西。占地面積100平方米。墓為磚石砌筑,石米批蕩,墓冢鋪紅色石米,墓碑鑲嵌白色云石,陰刻“陳伯忠烈士之墓”字樣。護嶺呈半月形,高2.5米,半徑5米。墓前有牌坊,依山坡往下砌梯級至環(huán)山渠邊,有小橋通往對岸環(huán)山小路。該烈士墓是四會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伯忠(1900年—1926年),黃田江頭上寨村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中央農(nóng)民部特派員、廣寧縣農(nóng)民協(xié)會副委員長、中共四會支部書記,曾在江頭鄉(xiāng)成立農(nóng)民協(xié)會,建立農(nóng)民自衛(wèi)軍,組織領(lǐng)導(dǎo)江頭鄉(xiāng)農(nóng)-動。1926年10月,在逕口龍撞口被暗殺,后被追認為烈士。1986年,陳伯忠烈士墓被公布為四會縣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烏騷嶺墓群
  烏騷嶺墓群 位于封開縣杏花鎮(zhèn)烏騷嶺山脊上,高出地面約100米,周圍山丘起伏。1983年發(fā)現(xiàn),1990年發(fā)掘。共清理111座,分布于不足150平方米范圍內(nèi)。墓葬分布密集,排列有序,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一般長50 厘米~70厘米、寬35 厘米~50厘米、深10厘米 ~25厘米,墓向在40°~70°之間。墓坑經(jīng)火燒烤,填土中含竹、木、炭屑、炭灰甚多,呈灰黑色?觾(nèi)人骨均腐朽無存。隨葬品有陶器、石器。陶器均破碎,可辨其器形有圜底釜、三足鼎(釜形鼎或盆形鼎)、圈足盤等。石器有斧、錛、鏟、钁、鑿、刀、鏃及臂環(huán)、耳墜等。陶器以夾砂陶為主,僅見少量泥質(zhì)陶,燒制火候低;紋飾簡單,僅見繩紋、籃紋。石器多見小型器,均為磨制。從墓坑短小和隨葬品殘缺表明,這是一處二次葬公共墓地。竹木炭灰標(biāo)本,經(jīng)碳14測定為距今3900年~4600年。同類墓葬還可見于附近的山崗等地,同屬“石峽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詳細]
167、龍嘴崗墓群
龍嘴崗墓群
  龍嘴崗墓群位于廣寧縣南街鎮(zhèn)巷口村。年代為戰(zhàn)國晚期。 1995年~1996年在龍嘴崗西南山脊清理15座墓葬,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規(guī)模較小,但墓向較為一致,在8°~45°之間。最大的一座(14號墓),長4.15米,寬2.56米;最小的一座(10號墓),長1.62米,寬1.2米,似為小孩墓。墓坑的長寬比,多數(shù)是3:1,少數(shù)是2:1。8號墓底部有較淺的腰坑,內(nèi)無器物,是腰坑作用退化的表現(xiàn)。7號墓與14號墓有棺槨痕跡,可惜早期已被盜。因施工破壞,這些墓殘深0.3米~1.1米,隨葬品最多的有45件。除2座墓僅見陶器外,其余各墓均有銅器,其中8座墓隨葬有兵器。本墓群出土隨葬品共230件,其中銅器166件,陶器42件,礪石22件。器種有銅器鼎、盤、鐸、戈、長劍、短劍、矛、鏃、鉞、斧、錛、削、刻刀、刮刀、鑿、鋸等,部分器身有“王”字形紋樣。陶器瓿、碗、盂、缽、杯、盒,少量碗施黃綠色釉,紋飾主要有方格紋、水……[詳細]
168、莫宣卿墓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莫宣卿墓
  莫宣卿墓位于封開縣漁澇鎮(zhèn)鑼鼓崗,墓始建于唐朝,歷代有重修。墓向西南,墓為太師椅形,正中墓碑高86厘米、寬40厘米,刻有“唐朝狀元諱宣卿莫公大人之墓”,碑前有拜臺,墓臺前后占地約100平方米。1988年,其后裔及各方人士捐資重修。建有磚石牌坊,為四柱三間三樓式,兩邊設(shè)耳房。牌坊上橫書“嶺南首魁狀元莫宣卿墓園”。莫宣卿,字仲節(jié),文德鄉(xiāng)人,幼年喪父,隨母梁氏改嫁到開建(今南豐鎮(zhèn)金樓村),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中狀元,年十七歲,為兩廣第一個狀元。莫宣卿初留京入翰林院,后遷臺州(今浙江。﹦e駕(四品)。惜未到任即死。著有“莫宣卿詩集”,惜已散失。僅10多首見于《全唐詩》、《粵詩蒐逸》、《封川縣志》、《開建縣志》等。1993年封開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鄉(xiāng)賢牌坊
  鄉(xiāng)賢牌坊 位于封開縣南豐鎮(zhèn)侯氏宗祠前面。是清初侯村族人為紀(jì)念鄉(xiāng)賢侯應(yīng)遴而建。為八柱三門三樓木石牌坊,高約5.6米、通面寬7米、深2.08米,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脊飾鴟吻。如意斗拱挑檐。柱為方形花崗巖石質(zhì)。明間兩柱陰刻對聯(lián):“鳶喜天飛,楊翊清芬榮綽楔;魚欣淵躍,昭彰雅化耀靈祠”,坊額為“鳶飛魚躍”。背面對聯(lián):“鄉(xiāng)非阿好覃恩賜;賢有-也澤垂”,坊額為“光前裕后”。正門兩側(cè)邊柱腳各鑲嵌一塊水波紋大理石抱鼓。牌坊左右圍墻下部各鑲嵌4幅石質(zhì)動物花卉浮雕。該牌坊造型美觀,工藝精細。侯應(yīng)遴,開建二都(今侯村)人,生于明代。由選貢任廣西容縣知縣,為官廉正,逢荒年,集資濟貧。又藤縣、北流兩鄰邑缺官,當(dāng)?shù)馗咐细暗勒埱髴?yīng)遴兼攝政事,侯允之。晚年辭官歸田后,熱心修廟、筑路、架橋等,深得鄉(xiāng)人敬仰,被譽為鄉(xiāng)賢。1985年封開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