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墓位于山東省東阿縣銅城辦事處王宗湯村東南1·5公里處。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于慎行主編的《兗州府志》記載:“倉頡故居在城(東阿縣舊治,即今平陰縣東阿鎮(zhèn))西北三十里。有墓、有寺!鼻濉稏|阿縣志·古跡志》記載:“倉頡墓在縣(今平陰縣東阿鎮(zhèn))西北三十里,墓前有祠,久圮。道光五年知縣李賢書捐俸重建!薄翱h西北三十里”,即今銅城辦事處的王宗湯村。在這里原有封土高大的倉頡墓,當(dāng)?shù)厮追Q“倉王墳”,墓前有一面闊三間的二層硬山式磚瓦建筑,當(dāng)?shù)厮追Q“倉王寺”、“藏王寺”、“南樓”。在中華民族光燦奪目的歷史畫卷里,倉頡是一位介于神話與傳說之間的人物,無論從神話學(xué),民族學(xué)或民俗學(xué)的角度考察,他都是古之神圣者,史稱“龍顏四目”,“聲有睿德”(《論衡》《呂氏春秋》),其赫赫卓著的功績?cè)谟凇笆贾莆淖,以代結(jié)繩之政”。這個(gè)人類“秘密武器”的創(chuàng)造弄得“天雨粟,鬼夜哭,龍亦潛藏”(《淮南子》),是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
[詳細(x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