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河南省 > 鄭州市 > 鞏義市旅游

鞏義市文物古跡介紹

41、蔡莊文魁坊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蔡莊文魁坊
  鞏義市芝田鎮(zhèn)蔡莊村,毗鄰北宋皇陵的永定陵,四百多年前有一位德行出眾的進士——明萬歷丁酉科(公元1579年)選貢、庚子(公元1600年)御賜進士趙景星出生在這個小村落。蔡莊文魁坊石坊就是為他所建的石坊。文魁坊與蔡莊三官廟緊鄰,東臨蔡莊村街道,距獅子溝口50米,南為蔡莊村小學,據(jù)泰溝100米,北距宋永定陵2000米。石坊座北面南,青石質地,東西長7米,南北寬3米。保存基本完好,為雙柱歇山頂式石質仿木結構,方柱,歇山頂屋面。建筑為二柱單間三樓式,明間高8.8米,面闊6.6米,須彌式基座上雕蓮花,橫坊下設欄板,雕刻分作三層。兩坊間墊板部位南面上層由東向西鐫刻楷書“文魁坊”三字,中層楷書“萬歷丁酉科選貢庚子科鄉(xiāng)郎進士趙景星”,下層為高浮雕獅子滾繡球,中間雕一個花籃,籃中刻繡球,兩只獅子滾動繡球,其后另有兩只,奔騰跳躍,形象極為生動。北面上層從西到東楷書“唐吏風猷”,中層楷書“敕贈文林郎河間府獻縣知縣……[詳細]
白河瓷窯遺址
  白河瓷窯遺址原名鞏縣瓷窯遺址,位于鞏義市北山口鎮(zhèn)水地河、白河、鐵匠爐村一帶白河兩岸臺地上。南北長5千米,東西寬1千米,面積約500萬平方米。1951年發(fā)現(xiàn),2005年4月~8月,由中國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對該遺址進行發(fā)掘。發(fā)掘面積700平方米。發(fā)現(xiàn)灰坑50余個、溝3個、窯爐3座,文化層厚3~4米,出土大量的白釉、醬釉、青釉、黃釉等瓷器,并有少量三彩片,器物類型有碗、盤、盆、水注、執(zhí)壺等,還出土有大量的匣缽、支燒、墊餅等。時代從北魏延續(xù)到唐代晚期。白河瓷窯遺址為研究中國白瓷的起源與發(fā)展提供了實物資料,對研究盛唐時期陶瓷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在中國陶瓷史和經濟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泰茂莊園
  鞏義泰茂莊園位于鞏義市東南部浮戲山區(qū)靈官殿村,莊園坐西北面朝東南,共分七層九洞,即:七層院落、頂部窯洞九個。莊園現(xiàn)存房屋四十間,窯洞四十五孔,南北長二百米,東西寬五十米,總面積約一萬平方米。鞏義泰茂莊園由清代張書泰建造,為研究清末和民國時期的民間建筑提供了實物依據(jù)。現(xiàn)存的泰茂莊園依矮山而建,像一座堅固的城堡,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山崖、房屋、窯洞、庭院、樹木,互相映襯,錯落有致,緊奏和諧,天成一體。細數(shù)有房屋40間,窯洞45孔。王保仁說,根據(jù)文字記載,它是由清代的張書泰建造,張書泰家族因牧養(yǎng)而發(fā)跡?谷諔(zhàn)爭時期,豫西專員公署曾駐扎在這里,豫西抗日先遣隊司令員皮定鈞在此辦公居住過![詳細]
44、常香玉故居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香玉故居
  常香玉故居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南河渡村。年代為1923年。常香玉故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常香玉故居,是常香玉出生和開始學戲的地方,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滄桑,原有的幾孔窯洞坍塌非常嚴重。常香玉大師逝世后,鎮(zhèn)政府出資30萬元,按照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對窯洞進行修繕加固,同時,大力整治周邊環(huán)境,對現(xiàn)存的一眼古井、兩棵千年古槐加以保護。修繕后的香玉故居共有窯洞四孔、平房三間,面積百余平方米,分堂窯、廂窯、誕生窯和磨道窯。故居內根據(jù)豫西農家院落生活起居原貌進行了復原,并展示有常香玉大師生平事跡的資料和圖片。……[詳細]
宋陵采石場
  時代:北宋宋陵采石場:宋陵,即宋代皇陵,位于西京鞏縣(今鞏義市)境內。以今芝田鎮(zhèn)為中心,南北15公里,東西10公里。在此范圍內,按照埋葬的先后順序,可分為五大陵區(qū),即西村陵區(qū)、蔡莊陵區(qū)、孝義陵區(qū)、八陵陵區(qū)、回郭鎮(zhèn)陵區(qū)。宋陵所用石材,多取自今偃師市南部山區(qū),F(xiàn)存的宋陵采石場遺址,位于大口鄉(xiāng)四道溝溝口附近的二條山谷內,谷內石壁上,可以看到因采石所造成的斷面以及大大小小的采石坑。另刻有采石題記六處,字跡多剝蝕難辨,僅有三處保存有宋代年號。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太祖之父趙弘殷),均葬于此,統(tǒng)稱“七帝八陵”。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勛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北宋各陵建置格局基本相同,方位皆坐北朝南偏東約6度。每座帝陵域內有帝陵上宮、后陵、帝陵下宮、陪葬墓等,最外圍用樹籬圍繞。在陵域之內禁止采樵放牧,并有專人看守。在各座陵域之外還有一些自為塋……[詳細]
46、稍柴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稍柴遺址
  稍柴遺址處于鞏義市芝田鎮(zhèn)稍柴村委西150米處,塢羅河與伊洛河交匯的臺地上,地勢較平坦。遺址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000米,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1959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即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前身)在調查夏文化遺址時,發(fā)現(xiàn)這處古文化遺址。1960年、1963年先后兩次發(fā)掘面積共690平方米。清理房基5座、灰坑45個、墓葬7座,出土陶、石、骨、蚌等各類遺物500余件。從出土的遺物和地層疊壓與打破關系來看,稍柴遺址可分為四期,其中稍柴一、二、三期相當于二里頭一、二、三期文化,稍柴四期相當于鄭州商代二里崗上層文化。近年來,對該遺址進行了復查、勘探,確認該遺址早在仰韶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活,龍山、新砦期、二里頭、商、周至漢代一直延續(xù)不斷,以龍山、新砦期、二里頭文化遺存為主,F(xiàn)遺址地表多為農田,保存狀況較好。《竹書紀年》中載“帝太康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括地志》曰:……[詳細]
47、永昭陵
永昭陵
  位于鞏縣城區(qū)的西南隅的一處高敞之地。從那里俯望,城區(qū)如在谷中。宋時,這塊地方叫“孝義堡”,又名“和兒原”,現(xiàn)在改造成為宋陵公園。永昭陵是北宋皇帝宋仁宗趙禎的寢陵。宋仁宗初名受益,是宋真宗趙恒的第六子,即民俗演義《貍貓換太子》中的太子。宋仁宗生于公元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2年即帝位,1063年病死開封,享年53歲。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期間,國泰民安,文臣武吏薈萃,科學文化發(fā)達,達到宋王朝鼎盛時期。地址:鄭州市鞏義市杜甫路84號類型:陵園/墓地游玩時間:建議1-2小時電話:0371-64571899開放時間:8:00-18:00門票信息:免費開放。導游講解30元左右……[詳細]
黃治三彩窯址
  黃治三彩窯址位于河南省鞏義市東北約6公里的站街鎮(zhèn)大、小黃冶村,是已知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唐三彩窯場。該窯始燒于唐代(618年-907年)早期,唐代中期達到鼎盛,唐代晚期仍在生產。三彩制品以瓶、壺、罐、碗、盤、爐、燈等器皿為多,另有一些馬、象、獅、小兒騎馬等動物和人形玩具以及俑、建筑構件等。胎質細白,多施黃、褐、藍、綠、白色釉,晶瑩光潔,色彩斑駁燦爛。有的還以刻花、貼花等技法做出裝飾花紋。黃冶三彩窯址在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唐代燒制三彩器的窯址中,時代較早,產品質量好,深受歡迎。該窯燒制的三彩器常出土于洛陽、西安等地的唐代城址和墓葬中,并遠傳到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中亞、西亞和埃及等地,曾在當?shù)禺a生較大的影響。交通從鄭州可坐火車到鞏義。空調車10元左右,硬座5.5元。也可以坐汽車,高速大巴24元。無論汽車火車都只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在鞏義汽車站直接搭乘12路公交車,黃冶下車即可。門票10元/人開放時間全……[詳細]
49、杜甫陵園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杜甫陵園
  杜甫陵園位于鞏義市城區(qū)西北5公里處的康店鎮(zhèn)康店村西部邙嶺上。1990年市政府投資70多萬元,對陵園整修一新。陵園占地34畝,座北向南,主體建筑有大門樓、杜甫大型雕像、雙層亭、詩圣碑林、杜甫墓、吟詩亭、望鄉(xiāng)亭、草亭、獻殿等組成。整個陵園種植花木3000余株,奇花異草點綴、綠樹成蔭、松柏輝映,巍偉莊重,各種設施具有園林建筑風格,已成為邙嶺上閃閃發(fā)光的一顆明珠。杜甫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在湖南平江縣洞庭湖附近的湘江舟中與世長辭,享年58歲。當時家貧無力歸葬,暫葬在湖南省千江縣南15公里的小田村。43年后,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其孫杜嗣業(yè)遵先人囑托,將杜甫靈柩歸葬故鄉(xiāng)鞏義市康店的邙山嶺上,其子宗文、宗武陪葬墓側,當?shù)厝罕姺Q“圣人三!。早在宋代墓園周圍有垣墻,四門、園內種植蒼松、翠柏,歷代文人和廣大勞動人民前來憑吊者如織,明代以后陵園被毀。陵園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花崗巖大型杜甫雕像……[詳細]
海上橋清代建筑群
  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zhèn)的海上橋村,南距310國道兩公里,西接北山口鎮(zhèn),北臨站街鎮(zhèn)。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百姓富殷。據(jù)村內古碑記載:這里河谷中曾有一翻花泉,人稱“海眼”,終年不涸,人們搭橋過往,因而得名“海上橋”。2007年該村人大代表劉詩寬在人代會上提交“保護開發(fā)、利用海上橋古代建筑群”的議案后,市文物局高度重視,結合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對這里保存的大面積清代王氏民居建筑群,進行詳細調查,并向鞏義市人民政府推薦。同年12月,海上橋村王氏民居建筑群被鞏義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今日走進海上橋村,你會看到一個坐北向南的小山洼,遠遠望去,此山洼活像一把偌大的羅圈椅子,北高南低,東西北三方皆為高峻土嶺,古時嶺上修有寨墻、寨門,寨內存在著大面積清代磚瓦結構民居建筑群,皆為王氏村民所居,因此又說它是一座城堡式建筑群。據(jù)鞏義市文物局調查統(tǒng)計,此民居群總面積為22400平米,F(xiàn)存四大部分,分四個……[詳細]
51、灘小關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灘小關遺址
  灘小關遺址位于鞏義市河洛鎮(zhèn)灘小關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2016年1月22日灘小關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海上橋村傳統(tǒng)民居
  海上橋村傳統(tǒng)民居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zhèn)海上橋村。年代為清。海上橋村傳統(tǒng)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53、喂莊遺址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喂莊遺址
  喂莊遺址時代:新石器時代地址:鞏義市芝田鎮(zhèn)喂莊村……[詳細]
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
  豫西抗日先遣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鞏義市南30公里涉村鎮(zhèn)上莊村,主體建筑為丁、李、田三家祠堂,均座北向南,面闊三間。丁家祠堂居中,李家祠堂居東,田家祠堂居西,原有青磚灰瓦房20余間,現(xiàn)存14間。1944年,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決定開辟嵩山抗日根據(jù)地,建立了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皮定鈞任司令員,徐子榮任政治委員。先遣隊進駐鞏縣境,司令部設在上莊,丁家祠堂是司令員皮定鈞、政委徐子榮和副司令員方升普、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等的辦公室,李家祠堂是皮定鈞住室和作戰(zhàn)研究室,田家祠堂是徐子榮、方升普和郭林祥住室,特務連也居住在祠堂中。司令部所屬政治部、司法科和電臺等單位,分居在3農民家里。先遣支隊在此指揮了琉璃廟溝、大冶、黑石關、緱氏等200多次戰(zhàn)役,殲敵3500余人。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