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旅游

國防教育基地名錄

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
  巴山游擊隊紀念館巴山游擊隊紀念館位于南江縣桃園鎮(zhèn)北七公里鐵爐壩村,2003年12月被巴中市人民0公布為“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類文物保護單位,是光霧山重要的旅游景點。巴山游擊隊是紅四方面軍西渡嘉陵江前組建的一支留守川陜革0據(jù)地的正規(guī)武裝力量。自1935年2月至1940年春,這支隊伍在劉子才、趙明恩等的領導下,活動在以南江縣桃園為中心的茫茫林海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戰(zhàn)斗5年之久。巴山游擊隊紀念館,由厘金局遺址、廣場、主題雕塑、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史跡陳列館、巴山游擊隊趙明恩烈士墓、綠化帶七個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7300多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筑“巴山游擊隊指揮部舊址”230多平方米,設計為“指揮部原…[詳細]
晉江市革命烈士陵園
  晉江市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晉江市安海鎮(zhèn)東北角。為緬懷在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中堅持武裝斗爭犧牲的老游擊隊員、在抗日戰(zhàn)爭中視死如歸的民族斗士、在解放戰(zhàn)爭中英勇捐軀的解放軍官兵、在朝鮮戰(zhàn)場上舍生取義的志愿軍戰(zhàn)士、在保衛(wèi)祖國海疆戰(zhàn)斗中犧牲的邊防軍戰(zhàn)士,1958年春烈士陵園開始籌建,成千上萬的各界群眾懷著對先烈無比敬仰的心情踴躍參加義務勞動,主體工程于1959年秋竣工。此后又陸續(xù)安置了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以身殉職的英雄兒女,目前英烈堂共安息著201位革命先烈的英靈。多年來,各級政府多次撥出?顚α陥@進行修整,增添配套設施,同時設置管理機構。1996年12月,在共青團晉江市委的倡議下,各界群眾自發(fā)…[詳細]
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
  【鄖西縣革命烈士陵園紅色旅游區(qū)】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鄖西縣城以北三公里,這里長眠著陳(賡)謝(富治)兵團4縱12旅的黃君才、付金貴等24位烈士。經過多次擴建和修繕,現(xiàn)已建成由烈士陵園和傳統(tǒng)教育紀念館組成的紅色教育基地。陵園以24座烈士墓為基礎,墓前建有雄偉的紀念碑。場地實行層面開發(fā),主層是24座烈士之墓。傳統(tǒng)教育紀念館在材料上,使用了比較流行的KT板和鈦金板;在表現(xiàn)手法上,采用了立體和櫥窗式;在色調上,革命歷史故事以黑白照片為主,新鄖西以彩照為主,突現(xiàn)了鄖西的特色,選用“鄖西之最”和“湖北省十堰地區(qū)之最”。展現(xiàn)了紅軍在鄖西、新四軍在鄖西、鄖西的解放、鄖西的今天共四個階段近300幅照片。同…[詳細]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
  塔下寺革命烈士亭位于永州市藍山縣城東塔下寺西北角的叢林內。1949年隨著全國解放的腳步日益加快,但仍有一小撮國民黨反動派負隅頑抗。是年冬,國民黨湖南保安軍第1師師長謝聲溢率殘部來藍山,國民黨交通警察總局東南辦事處主任王春暉率交警第4、14、17、18總隊也尾隨而來,組建了“湖南軍政委員會”和“-救國軍”。1949年12月5日我中國人民解放軍46軍136師奉上級命令攻克縣城,解放藍山。在這次戰(zhàn)役中解放軍某排排長黃福生等6位解放軍戰(zhàn)士為解放藍山縣城英勇犧牲。1950年黨組織將犧牲烈士葬于塔下寺叢林內,砌方形墓地。1984年3月藍山縣武裝部和民政局根據(jù)上級要求在原墓葬址上重拾烈士遺骸重建圓形烈士紀念…[詳細]
敘州區(qū)烈士陵園
  敘州區(qū)烈士陵園位于宜賓縣城柏溪鎮(zhèn)公子山。敘州區(qū)烈士陵園始建于1982年,占地33.3畝。陵園主體為一座高15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后為127個烈士墓,實際立碑有劉華、盧德銘、鄭佑之、趙一曼等115名在不同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犧牲的烈士(含無名烈士10人)。其中,劉蕩之烈士,宜賓縣雙誼鄉(xiāng)人,中共宜賓縣黨組織早期黨員,1931年被國民黨-派殺害于宜賓城西華嚴寺側。宜賓解放后,遷葬宜賓縣烈士陵園。吳錫藩,宜賓縣泥溪鎮(zhèn)人,宜賓大塔農民暴-動-領導人之一,1929年11月21日被駐軍抓捕,英勇就義。宜賓解放后,遷葬宜賓縣烈士陵園。烈士陵園設有紀念堂一個,紀念堂陳展有宜賓縣相關革命烈士人物傳記…[詳細]
李子芳紀念館
  李子芳紀念園位于著名僑鄉(xiāng)福建省石獅市。園內設有李子芳烈士紀念館、李子芳烈士青石雕像、紀念廣場、綠化園林四個部分,總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紀念館建筑面積400多平方米,采用圖片、實物、字畫等表現(xiàn)手段,運用音像、多媒體等形式,力求真實地展現(xiàn)歷史原貌。在紀念館大廳中央墻壁雕刻著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葉飛將軍于1985年9月題詞:“紀念李子芳烈士”七個金色大字。館內布置有兩個正方形玻璃展臺,收集陳列著李子芳烈士在革命歲月曾經穿用過的部分衣物和收集整理的30多種紀念李子芳烈士事跡的各式回憶錄、記錄文章等書籍。館內兩旁墻壁從左到右依次懸掛著50多幅放大的珍貴照片,并配有文字說明,以少年歸僑、投筆從戎、長…[詳細]
會理縣紅軍長征紀念館
  紅軍長征紀念館位于城廂鎮(zhèn)東街8號。房屋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面積404.32平方米,磚木結構,三重廳堂布局。紅軍長征過冕寧時,曾作為紅軍總司令部駐地,1935年5月3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在毛澤東、-等同志領導下,從皎平渡巧渡金沙江進入涼山,歷時31天,在短短的31天中,中央紅軍在冕寧建立了入川以來的第一個革命政權——冕寧縣革命委員會;建立了入川以來的第一個革命武裝——晚期冕寧縣抗捐軍,1935年5月23日,毛澤東曾在此接見彝族代表果基達涅及0冕寧地下-表。1965年辟為紅軍長征紀念館,至今仍保留了當年毛澤東接見彝族代表和地下-表的廳堂布局原貌,并陳列文獻、文物、圖片近200件。在館內展出的文…[詳細]
梅河口烈士陵園
  梅河口市烈士陵園,位于梅河口市裕民路166號。1953年,海龍縣人民政府為紀念解放梅河口戰(zhàn)斗中所犧牲的革命烈士,在梅河口西山修建了烈士墓。1986年擴建為烈士陵園。陵園占地面積12325平方米,東西長145米,南北寬85米,四周鋼筋圍欄440延長米。中心位置建有13米高花崗巖紅旗型革命烈士紀念碑正面是1987年7月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彭真同志的親筆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7年3月肖勁光大將題詞:“萬古千秋”;紀念碑背面刻有梅河口市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陵園正門25米處,是以解放梅河口戰(zhàn)役為背景的灰白石大型浮雕,長6米,高2米,厚0.8米。陵園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1棟,建筑面積…[詳細]
徐涇國防教育基地
  徐涇鎮(zhèn)國防教育基地建立于2004年10月,坐落于諸陸路蟠龍居委會活動中心內,占地面積238平方米。 徐涇鎮(zhèn)國防教育基地總體劃分為圖文展覽館、多功能影視廳兩大板塊。圖文展覽館主要以我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國防建設及徐涇地區(qū)的革命斗爭史實為教育內容,整個展覽館內共收集和展示了珍貴歷史資料照片238幅,配以40余萬字的文字說明,內容詳盡,圖文并茂。多功能影視廳,收集有100多部近代至現(xiàn)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供參觀人員觀看。徐涇鎮(zhèn)國防教育基地以“國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著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宗旨,適時地組織應征青年、現(xiàn)役軍人家屬和-進行參觀學習,開展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貫榕e行入…[詳細]
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南安市詩山鎮(zhèn)山一村詩山公園內。詩山革命烈士紀念碑由南安縣人民政府建于1965年9月,2002年春由詩山鎮(zhèn)人民政府重修。紀念碑為石材結構,由碑底和碑身兩大部分組成。碑的底座呈正五邊形,五角邊有圓柱,邊長2米。碑身高4.08米,平面五邊均雕刻“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紀念碑下埋葬著14位革命先烈的遺骸,他們分別犧牲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和解放初期的剿匪斗爭。根據(jù)資料記載,安息在紀念碑里的革命烈士有姓名的是黃朝來(詩山吾豐)、李嘉賓(詩山紅旗)、陳赤九(詩山聯(lián)山)、柯連科(碼頭內柯)、葉老洗(女,金淘占石)、呂云元(詩山紅星)、呂振鼓(詩山紅星)、戴江山(碼頭亭里)、呂…[詳細]
榜羅鎮(zhèn)會議舊址
  榜羅鎮(zhèn)會議舊址位于定西市通渭縣榜羅鎮(zhèn)。1935年9月27日,由毛澤東、彭德懷、張聞天、葉劍英等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到達榜羅鎮(zhèn),在此召開“榜羅會議”,解決了紅軍長征最終以陜北為落腳點的問題。1935年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的榜羅小學,現(xiàn)僅存毛澤東和張聞天住宿處,均為土木結構民居建筑,1979年改建為紅軍長征紀念館。中共中央和紅軍主要領導同志的住宿舊址分布于全鎮(zhèn)多個地方,共17處,包括博古、周恩來、彭德懷、鄧小平、葉劍英、任弼時、聶榮臻、林彪、賀龍、肖克、王稼祥、陸定一、肖華、關向應、張云逸、楊尚昆、羅榮桓等領導同志的住宿舊址,均為清末民國時期的四合院民居建筑,土木結構,單坡硬山頂式。榜羅鎮(zhèn)會…[詳細]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座落于瀘定縣城西南的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公園內,距瀘定橋僅600米左右,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3449平方米,主體造型設計獨特,氣勢雄偉,融合了川西民居、藏式建筑、明清古建筑的元素,屋頂模擬天安門城樓,寓意“十三根光禿禿的鐵鏈托起一個共和國”。整個建筑與紀念碑公園大門、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形成了一條延伸的紅色文化旅游文化游覽軸線。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內功能完善,文物資料豐富,主展廳分布在一、二樓,展區(qū)共分5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戰(zhàn)略轉移,突重圍長征路上現(xiàn)曙光;第二單元為搶險飛奪,瀘定橋上譜寫英雄史詩;第三單元為傳播火種,彰顯紅軍英雄本色;第四單元為北上征程,艱苦卓絕誓做抗…[詳細]
南江縣博物館
  南江縣博物館成立于1982年,承擔全縣文物的征集保管、研究陳展和社教外宣職責。現(xiàn)有館藏文物34226件,珍貴文物540件,其中一級27件,二級46件,三級467件。2010年,南江縣博物館搬遷至朝陽新區(qū)仿古街58號,新館布展了《尋蹤米倉道》、《巴山壯歌》和《歷史古文物》3個基本陳列,三層樓展廳共3123平方米,其中文物庫房占160平方米。自2012年新館開館以來,南江縣博物館每年免費對外開放300天以上,年接待參觀者超過15萬人次,充分發(fā)揮了公共文化服務載體職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后獲得國家“文物系統(tǒng)汶川地震災后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四川省文物系統(tǒng)先進集體”等稱號,是南江縣愛國主…[詳細]
滕州烈士陵園
  滕州烈士陵園位于滕州市大塢鎮(zhèn)仁山?谷諔(zhàn)爭時期,滕州(原名滕縣)是對日軍作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這里曾發(fā)生過著名的滕縣保衛(wèi)戰(zhàn)和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1938年3月15日,日軍3萬余人,在大炮、飛機掩護下,沿津浦路南下,進犯滕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22師師長王銘章率4000余名川軍將士在滕縣阻擊日軍,經過3晝夜激戰(zhàn),全部壯烈殉國。李宗仁曾高度贊譽“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臺兒莊之大捷”。1938年5月21日,中共滕縣特支在滕縣南塘舉行了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魯南人民抗日義勇總隊,后編入八路軍第115師。為紀念滕縣保衛(wèi)戰(zhàn)和魯南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犧牲的烈士,滕縣烈士陵園于1962年始建,1985年更名為滕州烈…[詳細]
浦東南路小學(浦南海鷹少年軍校展廳)
  少年軍校是對新時期中國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陣地。浦南海鷹少年軍校由塘橋街道、浦東南路小學、海軍上;91975部隊三方共建,迄今為止,已有20年的歷史了。浦南海鷹少年軍校以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和全面提高少年兒童素質為目標,不斷豐富工作內容和活動形式,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受到了學校、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和廣泛贊譽。展廳內容由前言、領導關懷、發(fā)展歷程、領導寄語、碩果累累、三方共建、模型展臺、海軍發(fā)展史、實物展示、與時俱進、結束語等部分組成。地址:浦東南路2168號郵政編碼:200127電話:58751223傳真:50907505網址:ht…[詳細]
八路軍豫西抗日曹溝紀念館
  八路軍豫西抗日曹溝紀念館位于郟縣安良鎮(zhèn)北部邊緣,與鈞瓷之都——神垕鎮(zhèn)毗鄰,是中原地區(qū)的一個紅色教育基地。域內野花林果繁茂,多有窯洞石屋,環(huán)境幽僻,自然風光秀美,民風醇厚樸實,更有白云寨、靈泉寺和鳳翅山洞點綴左右。山靈水秀自古有之,早在三國時期,曹操就在此屯兵牧馬。千年之后,王樹聲、戴季英、皮定均、徐子榮、張才千、劉昌毅等一代偉人,曾居守這里,決勝千里,抗擊日寇,譜寫了壯烈的八路軍豫西抗日斗爭史。八路軍豫西抗日曹溝舊址原有院落3個,房屋23間,窯洞11孔,炮樓3座,暗堡1處,地道數(shù)百米。南院駐扎禹郟縣獨立團,前院設禹郟縣抗日民主政府,后院為六專區(qū)黨政軍機關辦公地,設司令部、政治部、區(qū)專署等機構![詳細]
郭爾羅斯博物館
  郭爾羅斯博物館建筑面積148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文物庫房面積100平方米,館藏文物6876件,其中珍貴文物400余件。博物館展示布展分三個展廳:歷史展廳:該展廳介紹展示了自治縣從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遼金時期到元明清、民國各代的歷史。以模型、景廂、沙盤、繪畫、雕塑、實物等形式展現(xiàn)。民族民俗展廳:該展廳介紹展示了蒙古民族衣食住行、生產生活、宗教信仰、文體娛樂等民風民俗。以原景再現(xiàn)、實物、繪畫等形式展現(xiàn)。自然資源展廳:該展廳介紹展示了自治縣境內水產、植物、畜牧、濕地鳥類等豐富的自然資源。以景箱、實物標本形式展現(xiàn)。郭爾羅斯博物館自2009年免費開放以來,年接待觀眾均在3萬人次…[詳細]
宿遷烈士陵園
  宿遷烈士陵園位于宿遷市幸福路中心廣場。宿北大戰(zhàn)是解放戰(zhàn)爭初期山東野戰(zhàn)軍、華中野戰(zhàn)軍會合后的對敵第一仗,戰(zhàn)役于1946年12月13日在宿遷北部發(fā)起,19日結束。我軍遵照“集中優(yōu)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zhàn)方針,在陳毅、粟裕等指揮下,集中24個團的兵力,與國民黨整編第69師、第11師展開激戰(zhàn),全殲第69師,重創(chuàng)第11師,共殲滅和俘虜敵軍2.1萬余人。敵第69師師長戴之奇自殺身亡,副師長饒少偉、參謀長張東彝被俘。宿北大戰(zhàn)是我軍集中優(yōu)勢兵力大打殲滅戰(zhàn)的一個光輝范例,以殲滅國民黨一個整編師的戰(zhàn)績載入解放戰(zhàn)爭史冊。陵園始建于1954年,占地面積8.7萬平方米,建有宿北大戰(zhàn)馬陵山革命烈士紀念塔、宿北大戰(zhàn)紀念…[詳細]
寧河縣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寧河縣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是集軍體訓練、科普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及社會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素質教育基地。該基地于2001年開始籌建,占地面積為1600畝,建筑面積為2萬平方米,設施先進,功能齊全,有1200平方米的多功能禮堂、600平方米展廳、可同時容納240人的電化教室、1萬多平方米教學樓、6萬平方米軍訓場,有勞動實踐教室10個,實踐車間容納6000平方米,可同時3500人開展科普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防知識教育、軍訓和勞動實踐。該基地設有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展覽室,開辦了青年黨校,每年邀請老戰(zhàn)士、老干部、老勞模和專業(yè)教師為青年學生講革命傳統(tǒng),講黨的歷史和中國特色社…[詳細]
中國人民解放軍73171部隊旅史館
  中國人民解放軍73171部隊旅史館建于2002年8月。作為這支具有光榮戰(zhàn)史和優(yōu)良傳統(tǒng)部隊的重要實物見證場館,它記載著這支英雄部隊轉戰(zhàn)大江南北,為解放祖國、解放上海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的光輝歷程和不朽功勛;記載著這支解放后唯一留駐上海的警衛(wèi)部隊在參與上!暗诙枢l(xiāng)”建設中團結奮斗、一往無前、無私奉獻的衛(wèi)士風采。場館占地面積600平方米,共兩層樓,一樓為禮堂,用于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向觀眾播放專題錄像,可供觀眾進行入黨宣誓等集體活動;二樓榮譽館展廳內陳列著180多件珍貴的歷史照片和實物,配合進行現(xiàn)場講解。榮譽館實行免費參觀,同時可為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tǒng)和國防教育、進行軍營活動提供場地和幫助。地址:上南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