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將軍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將軍墓篇

楊虎城將軍陵園
  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陵園建于長安區(qū)韋曲鎮(zhèn)東1公里處,背依鳳棲原,北與杜公祠毗鄰,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秀麗。墓的形制莊嚴,封土周圍皆砌青磚。陵園經(jīng)過多次整修增建,才成為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大門宏偉、莊嚴,橫額有“一九四九年”字樣,取將軍遇難之年;有“一九五七年”,取陵園大門建成之時,由原陜西省省長趙壽山書寫的“楊虎城將軍陵園”7個金字。進陵園門,迎面斜坡上用白玉鑲嵌的“千古功臣”4個大字映人眼簾。仰頭可見碑亭。抬級而上蹬46級石階,就到了碑亭。“碑亭”內(nèi)正中樹四方石碑一通,正面刻的是1981年12月12日由-元帥所寫的“楊虎城將軍烈士陵園”9個大字。背面刻著1984年由趙樸初書寫的:1949年12月IO日中…[詳細]
雷輔天將軍墓
  雷輔天將軍墓(巴州區(qū))雷墓,位于化成鎮(zhèn)宋家碥村西500米,雷家衙門右側100米,建于光緒三年,竣工光緒六年。坐北朝南,為土冢墓,封土為長條形,長10.5米,前寬7米,后寬3.4米,前有墓碑,碑前是牌坊,再前是化紙庫、石獅一對。墓碑為石質仿木結構建筑,5重檐歇山頂,底層為7柱、六開間,寬10米,高9.3米,厚0.8米、二,三,四層為4柱三開間,上層為2柱單開間。碑壁上刻有二十四孝、戰(zhàn)當陽。石柱上刻有滾龍等高浮雕及鏤空雕刻20余幅。下層當心間石壁正中刻有帝誥封武功將軍諱輔天、字世義,號仁山,雷老大人,揚太夫人一位壽藏。左側刻有光緒六年,誥授奉政大夫,特授南溪縣正堂,前署巴州正堂,宗弟,乙垣雷爾卿拜…[詳細]
孫岳將軍墓
  在美麗的溫泉顯龍山南側,辛亥灤州革命烈士紀念園之西,有一座莊嚴、壯觀的陵墓,這就是孫岳將軍墓。孫岳,字禹行,1878年生于河北高陽,為明末名將孫承宗的后代。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反袁世凱運動,是“北京政變”、“五原誓師”等重大歷史事件的策劃者和領導者,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一位功名顯赫的愛國將軍。因其常年征戰(zhàn)北京,而公葬于北京溫泉顯龍山之陽,在墓的東側為其建紀念館。孫岳將軍墓占地約八十畝,坐北朝南。墓臺呈半橢圓形,青石臺階,四周有青石、水泥砌成的基座及圍欄。墓原為黃土堆墳,1990年重修時改用水刷石筑成金字塔形。墓前立有墓志銘,由-元老張繼撰文,著名書法家沈尹默書寫。墓臺前是一片三百余株…[詳細]
米倉溝將軍墓
  將軍墓位于桓仁雅河鄉(xiāng)米倉溝村北約500米的山崗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將軍墓是一座大型的封土石室墓,原呈截尖方錐形,像一只覆扣的斗,天長日久,雨沖水涮,楞角圓鈍了,形狀漸漸近似了圓丘,封土高8米,周長150米,直徑45米,由甬道、耳室、墓室構成,方向西偏北15度。甬道兩側分別筑有南耳室和北耳室,甬道東端是墓門,上有門楣、下有門檻,兩扇石雕的門扉,早已倒地,進門后便是寬敞的墓室。墓室平面呈方形,邊長3.5米,舉高亦為3.5米,藻井為四層平形疊澀以上覆斗狀。地面平平整整的鋪著巨石。南北平例兩具石棺床,是整塊花崗巖。墓室四壁、平行疊澀梁、藻井及耳室內(nèi)全部繪有壁畫。壁畫繪在墓壁一層薄薄的白灰面…[詳細]
巴蔓子將軍墓
  巴蔓子墓俗稱“將軍墳”,坐落在重慶市渝中區(qū)七星崗蓮花池渝海大廈下方(上海一百旁的家具店負一樓)墓地為拱形石洞,面積約20平方米。墓由石條砌成六角形,棱高約1米。頂為圓形,以三合灰封砌。正面嵌青峽石碑,現(xiàn)存墓碑為民國初榮縣但懋辛題,曰“東周巴將軍蔓子之墓”。巴蔓子是距今兩千多年前戰(zhàn)國時代巴國的將軍,生于東周末年的臨江城(今忠縣)。巴蔓子為保城池而自刎,后人念其忠誠,改臨江為忠州。巴蔓子刎首留城處的古城墻位于縣城東門,現(xiàn)依然可見。巴蔓子墓室及墓碑等風化現(xiàn)象嚴重。隱約能看出墓呈六邊形,全部石封。正中墓碑上篆書東周巴將軍蔓子墓,上款中華民國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榮縣但懋辛題。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時期,有…[詳細]
王進寶將軍墓
  王進寶墓位于白銀市平川區(qū)黃嶠鄉(xiāng)玉灣村,坐北向南,處于東北高、西南低的灘地中,當?shù)厝朔Q“將軍墳灘”。墓葬及所存石雕建筑延伸約200米,神道寬約20米,原有17道石雕、建筑和造像,現(xiàn)存自北向南依次為:封土1座、神道碑1通(龜趺6只,螭首5塊)、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文官石像1對、石馬1對、石牌樓1處、龜趺1對、獅座2塊、器械座1對、東西兩處石亭遺址2處、石牌樓遺址1處、石獅1對、旗桿座1對、上馬石1對。墓葬封土為圓形雙丘,底徑14米,高約3米,為與原配孫夫人合葬墓。另有家族墓距該墓6公里。王進寶墓初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歷時三年建成,現(xiàn)存石雕及建筑惜毀于文革,但殘骸基本完整,圖案紋…[詳細]
佟麟閣將軍墓
  佟麟閣將軍墓位于香山腳下,佟麟閣將軍墓坐南朝北,寶頂為半圓凸形,墓碑字跡清晰,墓地四周極為潔凈、肅穆。佟麟閣將軍的遺體,由中國紅十字會、冀察政委會外交委員會秘書歐秋夫率警卒十余人于7月29日在大紅門尋獲。佟將軍全身浴血,兩目模糊難辨。忠骸運回北平城內(nèi),佟夫人及其子女含悲收殮,隱姓埋名,寄厝于雍和宮附近柏林寺。老方丈仰慕將軍為國獻身精神,保守寄柩秘密,直到抗戰(zhàn)勝利?谷諔(zhàn)爭勝利后,北平市政府各界將寄厝北新橋柏林寺內(nèi)的佟麟閣將軍遺體葬于香山腳下。1946年7月,國民政府又以隆重的國葬,將佟麟閣將軍的靈柩從柏林寺移葬于北平香山的蘭澗溝的坡地上。佟麟閣將軍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國捐軀的第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詳細]
蒲大義將軍墓
  蒲大義將軍墓位于喜神鄉(xiāng)大龍村,坐東南朝西北,為蒲大義夫婦墓,蒲大義于1933年參加紅軍,任華北軍區(qū)四十五旅旅長,昆明軍區(qū)炮兵副司令員,昆明軍區(qū)副參謀長和云南生產(chǎn)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61年晉升為少將,此墓葬分布在面寬4.49米,進深7.03米的坡地上。土塚呈橢圓形,長3.8米,寬2.6米,高2.4米。墓碑高3.26米,寬2.8米。墓碑為圓首碑,墓碑上刻人物、動物、花卉圖案。墓碑前0.9米處左右兩側立須彌座四角攢尖頂碑亭二座。碑亭通高2.63米,碑身邊長0.33米,基座長1.03米,寬0.73米,高0.53米,碑身四面刻詩文。墓碑正中前1.9米處立須彌座圓首紀念碑一通,紀念碑高2.8米,碑身寬0…[詳細]
陳翰章將軍墓
  陳翰章將軍墓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敦化市翰章村南年代:唐代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管理單位:敦化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敦化市翰章鄉(xiāng)翰章村南,該墓建于1940年12月底。陳翰章將軍是東北抗聯(lián)著名將領,參與并指揮了許多對日軍重大戰(zhàn)斗,殲滅無數(shù)敵人,1940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告密壯烈犧牲于鏡泊湖邊,時年29歲。家鄉(xiāng)父老為其建造了此墓,并于1983年在墓后面建起了一座高8米、底座是五角形的紀念塔![詳細]
金烏林答將軍墓
  金烏林答將軍墓位于鄒城市郭里鎮(zhèn)羊山村西,羊山之陽,當?shù)厮追Q:“烏家林”。墓冢殘高6至7米,直徑40米,從斷崖處可觀察到夯土層,質較硬,每層厚25至30厘米。墓前曾置有石華表2個、石羊2只、石獸2只、石人2個,其中石華表、石羊于1967年被毀壞,石獸、石人于1980年被運至孟廟內(nèi)保存。1973年,文物調查時曾發(fā)現(xiàn)墓碑,后下落不明。1988年,鄒縣文物普查隊對該墓進行詳細調查,發(fā)現(xiàn)在墓室中部4米深處有大磚砌壘的墓道,規(guī)模較宏大,在村民家中征集到花紋大方磚一塊,運至鄒縣文物保管所收藏![詳細]
甘寧將軍墓
  甘寧將軍墓甘寧戰(zhàn)死沙場后,歸葬故里。但因他是蜀人而效命于吳,又因為是死于致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痛亡的夷陵大戰(zhàn),族人怕受株連,紛紛隱名埋姓,避禍異地他鄉(xiāng)。當?shù)厝穗m敬重甘寧忠勇,也不敢為他張揚,便只在這里偷偷為他壘了個土堆墳,并且不敢樹碑立傳。直到1932年,當?shù)亟虝壬沤樯街匦聻槠鋲緣炁嘈藿购,才第一次在墓前和現(xiàn)在的青龍河新橋橋頭處,為他立了兩塊碑,碑文分別為“大將軍甘寧墓”和“吳折沖將軍西陵太守甘寧故里”![詳細]
斯爾卡克將軍墓
  斯爾卡克將軍墓斯爾卡克將軍墓是天然卵石砌成,規(guī)模很大。相傳斯爾卡克系瑪納斯的重要軍事將領,隨瑪納斯轉戰(zhàn)疆場。為了正義的事業(yè)英勇獻身,忠骨埋于托什干河畔。人民為悼念他,在他長眠之地宰殺牛羊,以示祭奠,年年歲歲從不間斷,至今其墳墓周圍涂滿牲血,在墳頂放置獸角及圓石。這種圓石亦很奇特,大如西瓜,其圓度猶如鉛球,顏色黑殼似從他處運來,當?shù)厝罕姴恢耸瘉碜院翁。?a href=/landscape/36/sierkakejiangjunmu.html target=_blank>[詳細]
托蘇將軍墓
  上村和下村左后方的山頭叫朋山嶺,也叫將軍山,因為山下有一座清朝將軍的墳墓,將軍名叫蘇明良,清朝雍正年間一品大官,曾任福建陸路提督。根據(jù)其墓志銘得知,蘇將軍也曾經(jīng)跟隨施瑯攻克臺灣,蘇將軍的墳墓距離上村不遠的龍眼林里。至于為什么蘇將軍埋葬于此,據(jù)說因為朋山嶺風水好,同時也因為其形狀象獅子頭,現(xiàn)今,蘇將軍的墳墓已經(jīng)不完整,但還可以從附近零落的墳墓窺見一般。…[詳細]
馬輔臣將軍墓
  馬輔臣將軍墓馬輔臣將軍墓,[溫宿城鎮(zhèn)北1.5公里處·清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座南面北,有院墻,墓室北壁鑲有碑一方,陰刻,高1.4、寬0.73、厚0.15米。自右向左豎書漢文三行:“光緒十年八月二十六日□□/皇清誥授威將軍馬公輔臣之墓/男侄騰生登徒叩立”。伊斯蘭式土坯建筑,平面呈方形,穹窿頂。室內(nèi)頂部和側壁彩繪圖案和阿拉伯文字,頗具特色![詳細]
楊捷將軍墓
  楊捷將軍墓位于天長市諭興草廟山。楊捷,江蘇寶應人,清代康熙年間昭武將軍,光祿大夫,兼太子太保,參加了平三藩、收臺灣、征準噶爾等許多重要戰(zhàn)爭。功勛卓著,死后獲旨厚葬。其墓區(qū)山青水秀,氣勢壯觀。墓前石刻造型優(yōu)美,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楊捷戎馬一生,屢建戰(zhàn)功,死后贈少傅兼太子太傅。墓建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為一高大山丘,墓前有長400米、寬30米神道,神道西高東低,用磚鋪砌,墓前有雙牌坊、雙碑亭、7對石象生,1對石柱,整個墓地氣勢壯觀。…[詳細]
王興將軍墓
  王興將軍墓 位于廣州市越秀公園南秀湖畔。墓坐東向西,封土呈饅頭形,墓碑刻“南明抗清殉節(jié)王興將軍暨妻妾之墓”等字。墓后立石墓志一方,高0.55米,寬0.45米。王興墓原于1952年在南箕村發(fā)現(xiàn),當時墓碑已不存,墓穴中埋一大陶甕,甕口覆蓋志石一方,內(nèi)盛有骨灰和殘金飾。1954年由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遷葬于越秀公園,F(xiàn)立志石為原件,墓碑是遷葬時所刻。王興(1615~1659年)字電輝,廣東恩平人。他于明末在恩平聚眾起義,其后擁護南明政權,被隆武帝授為副總兵,鎮(zhèn)守陽江、陽春等地。后永歷帝又授他為都督總兵官,虎賁將軍,并加封為廣寧伯。順治十四年(1657年)七月,平南王尚可喜發(fā)兵10萬,水陸兩路合攻恩平…[詳細]
理縣建威將軍墓
  建威將軍墓(理縣)保護范圍:墓葬占地范圍四周外延1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10米。…[詳細]
黃維綱將軍墓
  黃維綱將軍墓位于項城市鄭郭鎮(zhèn)張?zhí)么。年代?943年。黃維綱將軍墓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粟裕將軍墓及譚家橋戰(zhàn)斗指揮臺
  粟裕將軍墓及譚家橋戰(zhàn)斗指揮臺位于黃山區(qū)譚家橋鎮(zhèn),時代為民國。譚家橋戰(zhàn)斗遺址位于今黃山市黃山區(qū)譚家橋石門崗。,紅軍與國民黨圍剿軍展開激戰(zhàn),特別是爭奪石門崗制高點的拉鋸戰(zhàn)最為激烈。戰(zhàn)斗持續(xù)到黃昏,終因寡不敵眾,千余名指戰(zhàn)員傷亡,年僅22歲的尋淮洲(紅10軍團19師師長)身負重傷,在轉移途中犧牲。粟裕將軍曾先后3次來到譚家橋,為紀念與他生前共同戰(zhàn)斗而犧牲的戰(zhàn)友,生前曾遺囑將其部份骨灰安放于譚家橋。遵照將軍的遺囑,1984年4月,在譚家橋白亭建有粟裕將軍墓。石門峽現(xiàn)仍存紅軍當年戰(zhàn)斗的戰(zhàn)壕和方志敏司令員、粟裕將軍的指揮臺等遺址。粟裕將軍墓及譚家橋戰(zhàn)斗指揮臺被公布為黃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建威將軍墓
  建威將軍墓位于平江縣梅仙鎮(zhèn)哲寮村十四組,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墓葬。2013年11月20日,建威將軍墓被公布為平江縣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