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 紹 二鯤身炮臺,舊稱安平大炮臺,是對應于不遠的安平小炮臺而得名;又因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禎題額:“億載金城”,故俗稱億載金城。 二鯤身炮臺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公元1874年)九月開工,至清光緒二年丙子(公元1876年)八月竣工,歷時只計一年又十一個月即建造完成。 同治十年辛未(公元1871年)琉球籍漁民因風漂流到臺灣南部,大部分被牡丹社先住民殺害,幸免于難的漁民經由鳳山縣送到府城,再轉往福州經督撫從優(yōu)撫恤后,遣回琉球。居心不軌的日本,妄稱琉球為它的保護國,以剿番為由進犯臺灣。當時清廷政府一面向日本提出嚴辭抗議,一面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禎為欽差辦理臺灣等處海防,積極防衛(wèi)臺灣。沈葆禎到臺灣以后,勘定安平地勢險峻,建造仿西洋式炮臺一座,并延請法國人帛爾陀設計,以防守?谧瓒羧哲。 二鯤身炮臺的建筑,是仿造西洋幾何形營壘作法建造的方形棱堡式炮臺,角凸出,中央凹入。凸出的棱堡安放大炮,做為遠攻之用;凹人的墻面,列洋槍隊,以防止近撲。后來因應實際需要,改為向海一面設阿姆斯特朗前膛大炮五尊,其余各面安二十磅及四十磅小炮各四尊。由炮兵272名配以洋槍隊駐守。 日據時期,炮臺遭毀損,曾一度荒廢,后被列為府城名勝之一加以保護。光復后,大規(guī)模整修,現為一級古跡,即是今天所呈現的風貌。
臺灣臺南市